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树遭遇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和强光照后,出现叶片变色、枯焦、脱落,枝条干枯直至整株茶树死亡,这是茶树热旱害的主要症状.茶树热旱害是由热害与旱害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热害是主导因素,这次浙江省出现大范围茶树受害现象主要是由茶树热旱害引起的.茶树热旱害可分为轻度受害、中度受害和重度受害,其相应的症状描述和恢复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茶树高温热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伟平  肖强  孙科  邓盛蓉  杨鸣 《茶叶科学》2018,38(5):480-486
根据浙江省各县市区气象站1973—2017年气象资料,结合茶树高温热害等级指标,采用线性倾向率和Mann-kendall法分析了浙江省茶树高温热害等级的时间变化特征。Mann-kendall法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茶树高温热害影响按年度可分为1973—1987年、1988—2002年和2003—2017年3个时间阶段。通过信息扩散理论计算各阶段茶树遭受高温热害概率,t检验表明2003—2017年茶树遭受高温热害概率显著高于1973—1987年和1988—2002年2个阶段。进一步依据2003—2017年茶树各高温热害等级出现概率构建得到茶树高温热害风险值,并利用该风险值将浙江省分为低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其中18个沿海县市区和庆元、泰顺、开化3个山区县为低风险区,遂昌等5个山区县和临海等9个临近海洋或太湖的县市区为较低风险区,丽水等13个位于浙江省中间位置且地形多为平原或处于盆地中部的县市区为高风险区,嵊州等14个靠近高风险区的县市区为较高风险区,淳安等10个县市区为中等风险区。该区划结果较真实地反映浙江省目前和将来一定时期茶树高温热害风险,对浙江省茶树生产中做好高温热害防御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茶树旱害是指在长期无雨或少雨的气候条件下,造成茶树生长受阻、植株死亡以致茶叶减产的气象灾害.茶树是一种常绿叶用植物,对水分有很高的需求,当茶园土壤和大气缺水时,就不能按需供给茶树水分,出现旱害,使茶叶生产受到影响[1].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棉花生产布局和提升棉花科学防灾减灾水平,对江西省棉花主产区9个气象观测站花铃期高温热害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大部分站点棉花高温热害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线性变化呈极不显著的增多趋势;(2)赣北北部瑞昌站和西部高安站以及赣中西部吉安县站重度热害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出现突变点,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出现上升的突变区;(3)各站点棉花高温热害均呈现显著的、多尺度的振荡周期,未来5 a赣中西部吉安县的轻、中度高温热害均呈增加趋势,赣北西部高安站的轻、重度高温热害均呈增加趋势,鄱阳湖周边都昌、鄱阳和庐山市3个站点的轻、中度热害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5.
福鼎市发展茶叶生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茶树对自然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了福鼎市的气候特征和茶树年发育周期气象条件,并对福鼎市范围内不同区域茶树生产的气象适宜性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不利于茶树生产的气象灾害,提出了具体的茶叶优质高产建议:一是选择海拔在200~500m的山区中层建立优质茶叶基地;二是选择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等抗寒抗病性较强的优良品种;三是注意预防冬季冻害、春季低温和夏季高温干旱。  相似文献   

6.
采用模型法模拟水稻热害过程是研究水稻热害的重要途径,而找到用于模拟的参数是开展这一工作的前提。本试验于2017年采用日本研制的水稻冠层微气象测定仪MINCER,捕获不同温度耐性水稻品种(耐/感)开花期在高温条件下的冠层微气象参数,并与试验地点附近国家基本气象站观察的数据(对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对照点相比,热害发生时,白天(9∶00—19∶00)耐性品种N22水稻冠层内部温度低1.6℃、相对湿度高12.4个百分点,晚间(20∶00—5∶00)水稻冠层内部温度低0.6℃、相对湿度高1.8个百分点;白天感性品种IR64水稻冠层内部温度低1.6℃、相对湿度高16.2个百分点,晚间感性品种IR64水稻冠层内部温度低0.8℃、相对湿度高2.3个百分点。热害发生时,田间水稻冠层内的温湿度与大气环境具有差异,且温湿度变化幅度白天大于夜间,在部分时段出现了冠层内温度高于对照点的异常现象。上述结果说明,未来设定水稻热害鉴定条件、模拟水稻热害受害过程及利用数学模型模拟热害胁迫时,对于白天和夜间的气象条件应加以区分,同时模拟时利用的气象数据应主要以冠层处为准,这对于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无性繁殖系茶树“薮北”品种和其他早晚生品种被晚霜为害后的再发期,结果如下:1.主要无性品系萌芽期的变化最大范围为25天左右。各无性繁殖系的发芽期为其本身固有的特性,因而,除春季芽梢被霜害的以外,发芽期的迟早和采摘期的迟早很少受树龄和地点的影响。2.一个品系受晚霜害的损失度可用(A—B)值来表示,A 是当地晚霜平均日,B是平均发芽日。经过各地的大量试验,“薮北”种受霜害的损失度值,是很接近的。  相似文献   

8.
加强茶园管理 提高茶园抗旱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3年夏季中国南方长时间干旱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而且,2013年冬旱情持续发展,尽管较夏季稍弱,但仍不利于茶树越冬及春芽萌发。我省茶树属于受灾严重的经济作物之一。根据湖南省农业厅对全省33个茶叶优势区域县、重点县的茶园旱情调查统计表明,因干旱造成3.72万hm2茶园受灾,其中以幼龄茶树旱害最为严重,茶树芽叶枯萎、脱落,甚至整株茶树逐渐干枯死亡,其旱害的比例达100%。2012年或2013年初新栽的幼龄茶  相似文献   

9.
张续周  王漪  王英  祁伟 《中国茶叶》2013,(11):27-28
山东青岛黄岛茶区现有茶园7万亩。该区地处北纬35°52’~36°02’,春冬季干旱,年降雨量稀少(年均少于830.2mm)、严寒频繁发生、冬季干冷风大,且常有早霜和晚霜发生,茶树生长条件较差。自1970年至2011年,当地茶树共遭遇了9次严重的冻害,每次冻害造成茶树受冻达3级以上,春茶近乎绝产,部分地块茶树冻死。  相似文献   

10.
漳州市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漳州各县(市)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漳州市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的气候条件分析;调查铁皮石斛在漳州仿野生种植的物候表现,分析影响铁皮石斛主要生育期的气象灾害,得出漳州市各县(市)基本具备铁皮石斛的生长发育所需的气候条件,但是春季低温连阴雨、夏季高温、秋季干旱和冬季低温寒(冻)害是限制漳州种植铁皮石斛的关键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11.
不同茶树种质材料对茶橙瘿螨的抗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橙瘿螨Acaphyua theae(Watt)从70年代就成为我国茶树的主要害螨。该螨体小,发生代数多,螨口密度大,常给夏秋茶造成很大损失。为解决螨害,采用化防措施虽然能收到一时的效果,但该螨繁殖力强,喷药后时隔不久,螨口又急剧上升,再次发生猖獗为害。实践证明,仅用化防很难控制螨害,与其他植物一样,采用抗螨性好的茶树品种是治理螨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目前,我国采用抗病虫性好的品种在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上早有成功的应用事例,但对茶树的抗病虫性研究可以说是空白。为探讨茶树的抗螨性,作者于“七五”期间将部分茶树种质材料对茶橙瘿螨的抗性进行了鉴定,筛选出几份抗性强的材料,为今后抗螨性良种的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部的原始森林里,在系统发育过程中,获得了喜温、耐荫的特性。气温、雨量、日照等与茶树的生长都有密切关系。 1978年福安发生了二十年来较严重的夏秋旱,为掌握了解茶树在这特殊条件下的适应力与有关因素,我们对当年的气象要素和茶树种植的方式、密度,对茶树热旱害的关  相似文献   

13.
高温胁迫对茶树叶片光合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龙井43为材料,高温(43℃)处理48βh后,分别用调制荧光成像系统和双通道荧光仪分析其受胁迫的状态和光合系统的受损情况。结果表明,受到高温胁迫后:茶树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热害症状;茶树叶片的光合速率持续下降,Rubisco最大羧化速率(Vc,max)以及RuBP的最大再生速率(Jmax)显著降低;Fv/Fm、Y(II)和Y(I)迅速降低,Y(NO)和Y(NA)上升,说明光系统II和光系统I的结构在高温胁迫下受到了伤害;茶树的ΦPSⅡ、ETR(II)和ETR(I)均显著下降,表明电子传递受到严重破坏;光系统I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较高,抗强光损伤能力在高温胁迫下变强,而光系统II易受到高温伤害,抗强光损伤能力在高温胁迫下变弱。  相似文献   

14.
茶树晚霜冻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加剧,低温冰冻、晚霜冻害和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频繁,对茶叶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2008年我国长江中下游茶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2013年夏天又遭遇60年一遇的高温干旱天气,造成大面积茶园受害,部分茶树死亡,损失惨重。晚霜冻害,俗称"倒春寒"则更为频繁。据统计,浙江省自2003年以来几乎每年都遭受程度不同的晚霜冻害,"冻害年年有,三年一大冻",造成萌动新梢全部或部分受冻,对名优茶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春茶减产一  相似文献   

15.
茶树害螨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文明 《中国茶叶》1993,15(5):12-13
茶树上害螨的发生相当普遍,有的茶园螨类为害日趋严重,如何开展螨害的防治工作已越来越引起广大茶农的重视。与其他作物一样,茶树上的害螨种群早已存在,以往螨害较少,主要是自然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制约(如害螨与天敌的关系)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种群之故。当前螨害发生的重要原因是,近30年来为防治昆虫害虫,在茶园中喷洒大量化学杀虫剂,这些杀虫剂对昆虫害虫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天敌的杀伤力也很大,而对各种害螨的杀伤作用却其微。因此,使得  相似文献   

16.
一 2012年9月27日,赫赫有名的云南勐海巴达大茶树(1号)轰然倒下了.经云南专家现场鉴定,因树势衰弱,再加长期风雨侵蚀、病虫侵袭,树干中部朽腐,不堪树冠重负,导致倒塌,已无生还希望. 巴达大茶树的死在业界引起了哗然.这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最大的野生型大茶树并在海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而惋惜,而是警示人们怎样从它的死亡中吸取教训,对已濒危的大茶树进行亡羊补牢,否则悲剧还会接连发生.  相似文献   

17.
浙江茶区茶树旱热害的气候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七、八月间,浙江茶区虽有200~350毫米的雨量,但由于晴天多,日照强,温度高,蒸发量大,茶树的需水耗水量猛增,是浙江茶区常年的高温干旱期。茶树在高温干旱影响下,造成秋茶大幅度减产。如1964年  相似文献   

18.
茶树对土壤干旱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茶叶主产区长江中下游一带,每年夏秋期间,雨量少,晴日多,气温高,空气湿度低,蒸发量大,常有亢旱,给茶树生长以及茶叶产量和品质带来较大影响,旱害成了茶叶生产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据研究,茶树生长所要求的土壤含水量以田间持水量的70%~90%最为适宜。一旦土壤相对含水率低于70%,对茶树的生长和代谢将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进一步明确茶树抗旱性的生理基础及遗传差异,本文以4个具不同抗旱能力的茶树品种为材料,初步研究盆栽土壤干旱条件下茶树的某些生理生化变化,旨在为茶树抗旱品种的选育以及茶树栽培上的水分管理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茶黑毒蛾越冬代防治适期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黑毒蛾(Dasychira baibarana Matsumura)为茶树主要害虫之一,江南茶区每年发生4代,个别年份有不完全的第五代.第一代是全年的主害代,越冬代次之,抓好越冬代的防治可缓解第一代的防治压力,而准确掌握防治适期,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笔者通过1985~1992年的田间调查和分析,提出越冬代田间防治适期的预测方法,供各茶树病虫测报站及生产单位参考.材料及方法一、资料来源茶黑毒蛾田间防治适期资料系笔者在杭州茶叶试验场及余杭县茶树病虫测报站田间调查资料.调查采用平行线跳跃式取样,用振落法(塑料薄膜承接)或盆拍法,计数总幼虫量及3龄前幼虫量,计算3龄前幼虫占的百分率.当田间 3龄前幼虫占总虫量84%左右时定为田间开始施药日,即本文的防治适期.气象资料采用与调查地邻近的杭州茶科所气象哨的地面观察数据.  相似文献   

20.
夏署季黄 茶园遮荫试验结果表明,遮荫显著改善了夏署季茶园的水热条件,能够避免连续高温干旱天气对茶树造成的热害和旱害,降低杂草的生长.与不遮荫的对照处理相比,5~8月份30%、45%和60%遮荫度3个处理树冠层的白昼平均温度、日极端最高温度及温度日较差分别下降了1.47℃~4.42℃、3.95℃~7.26℃和3.33℃~8.44℃,白昼平均湿度、日极端最低湿度分别增加了4.31%~12.31%和3.27%~12.62%,湿度日较差减少了3.58%~12.94%;地表日极端最高温度及日较差分别下降了4.56℃~13.44℃和4.53℃~12.80℃;茶园20cm内土层的温度明显下降,含水率明显提高;茶园持续高温干热天数明显缩短;白天温、湿度极端值出现时间较迟、历时较短.它们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且效果(增幅或降幅)随着遮荫梯度的增大和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