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研究德庆贡柑常温贮藏条件下果实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等可溶性糖类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酸性转化酶活性等变化及其与风味品质变化的关系,探求贡柑果实风味品质变化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贡柑果实在贮藏后6~12 d先后出现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含量和酸性转化酶活性的增加,果实的风味品质则同期呈现变淡和出现异味等非正向变化;蔗糖等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S型变化模式,其峰位的变化与TSS含量增加呈逆向变化关系,但和风味品质变甜变淡趋势相同。2,4-D处理贡柑后可显著增加好蒂率和好果率,可阻止果实异味产生,但不能延缓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和果实风味品质变淡,蔗糖等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没有呈现S型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保持贡柑果实品质的方法。[方法]在采后用冰果重量比1:1、1:2和1:3的比例加冰处理德庆贡柑,研究贡柑采后贮藏性能和果实品质变化特点。[结果]1:2加冰处理能保持果实TSS的含量;加冰处理可以较长时间保持果实总糖在高位水平;随加冰量的增加好蒂率也相应提高。从综合效果看,果实总糖、TSS、可滴定酸和Vc的含量和变化动态以冰果比1:2为优。加冰处理可以极显著降低果实霉蒂率,提高好果率,效果以1:1和1:2处理为佳。[结论]采后加冰能显著改善果实好蒂率、好果率及果实外观色泽,保持果实内含物含量和风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求贡柑常温保持果实品质的技术关键。[方法]研究乙烯利、活性炭在常温条件下对德庆贡柑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对照和乙烯利处理的贡柑在采后第3天同时出现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速率高峰,且乙烯利处理贡柑的乙烯释放速率高峰、二氧化碳释放速率高峰均比对照大;同期活性炭处理贡柑的乙烯释放速率、二氧化碳释放速率没有出现高峰,后期出现一弱高峰。乙烯利、活性炭处理和对照的生理指标和内含物含量的变化差异主要集中在贮藏前期,即乙烯和二氧化碳等生理指标变化差异在1~5d,TSS、总糖、可滴定酸等内含物含量变化差异在1~10 d,而风味品质变化在5~7 d。[结论]活性炭处理的果实品质较好,好果率、好蒂率显著高于对照和乙烯利处理。  相似文献   

4.
不同贮藏温度对贡柑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温和冰温在贡柑果实成熟中的生理作用。[方法]以7年生德庆贡柑果树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贮藏温度对贡柑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采后德庆贡柑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果实呼吸作用呈现不同的变化方式,常温(14~24℃)条件下呼吸强度与环境温度高低有关;低温([4±1)℃]和冰温([-1±0.5)℃]条件下诱导产生呼吸高峰,且与乙烯释放量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贡柑果实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25 d,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从11%下降至近10%,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可滴定酸含量由0.045 g/L下降至0.032~0.038 g/L间,处理间差异显著。[结论]低温条件下德庆贡柑果实品质保持较好,常温条件下果实出现异味,冰温条件下果实出现结冰沙现象。  相似文献   

5.
采收期对火龙果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对火龙果的科学合理采收提供理论依据,以白玉龙火龙果为试材,探讨了不同采收期果实在常温下贮藏的生理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的火龙果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逐渐下降,呈现非跃变型果实的特征,早采收的果实呼吸强度大;随着采收期的延迟,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增加,而叶绿素含量、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外观艳丽,风味变好.在贮藏过程中,果实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失重率逐渐上升,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花后25d采收的果实在常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较低,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总糖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低,贮藏效果好,为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6.
陆静 《广西农学报》2021,36(2):28-32
[目的]比较三种钙肥对贡柑裂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而提出钙肥施肥建议.[方法]设置沟施石灰、叶面喷施乙酸钙、喷施氯化钙的处理,对贡柑施钙后的裂果率、果皮钙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度、糖酸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施用三种钙肥均可显著地降低贡柑的裂果率,裂果率降低4.61~10.08个百分点,显著地提高果...  相似文献   

7.
采前钙处理对采后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颜"品种草莓进行采前钙处理,研究其对草莓果实贮藏性能和品质的影响。在果实同时有幼果期、膨大期和转色期的阶段,用0.2%、0.5%和0.8%的CaCl2溶液喷施1次。采摘成熟果实进行贮藏测试。结果表明,0.5%和0.8%CaCl2溶液能够显著提高果实硬度,提高草莓贮藏性能和好果率,对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没有显著影响,但0.8%CaCl2溶液对叶片有一定的灼伤。  相似文献   

8.
涂膜处理对新疆石榴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涂膜处理对采后石榴品质和生理的影响,筛选适合石榴贮藏保鲜的涂膜剂,为石榴贮藏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方法]以皮亚曼石榴和大籽甜石榴为试验材料,采用高分子化合物对石榴进行涂膜处理,贮藏于冷库中,研究涂膜处理对石榴失重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电导率、呼吸强度及乙烯释放的影响.[结果]涂膜处理显著降低石榴贮藏过程中的腐烂率,抑制果实失重及细胞膜渗透率的增加;涂膜处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涂膜处理抑制石榴乙烯的产生速率,对呼吸强度无显著影响.[结论]涂膜处理降低石榴腐烂率,抑制水分蒸发,保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涂膜对新余蜜橘常温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蜜橘“彭家39号”为试材,研究了壳聚糖涂膜对新余蜜橘常温贮藏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壳聚糖涂膜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新余蜜橘果实贮藏过程中的腐烂率和失重率,延缓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维生素C(Vc)、总糖含量的下降,并能抑制果实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说明壳聚糖涂膜对果实贮藏品质的保持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地延长新余蜜橘的贮藏期,其中,以2.0%壳聚糖处理效果最好.由此可知,壳聚糖作为生物保鲜剂涂膜用于新余蜜桔的保鲜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采收期和贮藏时间对红美人杂柑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美人柑橘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时间对果实平均单果重、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月下旬及以后采收的果实着色好、固酸比高,有较好的品质;各采收期果实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类似,果皮着色呈上升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14 d达到峰值,可滴定酸含量持续下降,常温下贮藏28 d品质劣变明显。  相似文献   

11.
《山东农业科学》2019,(12):43-47
本试验以‘寒露蜜’桃为材料,探讨连续式减压处理和一次性减压处理两种短时减压处理方式对常温保鲜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常温放置5天时,连续性减压处理桃果实的腐烂率为21.43%,失重率为3.72%,硬度为67.77 N,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67%,可滴定酸含量为0.27%。与其它处理相比,连续式减压处理可以降低‘寒露蜜’桃果实腐烂率、失重率,保持呼吸速率、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因此,该处理方式可以作为一种保持常温保鲜桃果实品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采前喷钙结合低温处理对金柑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阳朔金柑为材料,采前喷0.2%CaCl23次,果实成熟时置于4和25℃贮藏,探讨采前喷钙结合低温处理对金柑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金柑果实贮藏60 d后,采前喷钙结合4℃低温贮藏比采前不喷钙25℃下贮藏的果实腐烂率低30.00%(绝对值)、果实失重率低3.98%(绝对值)、果实硬度高38.48%、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高2.50%(绝对值)、可滴定酸(TA)含量高0.11%(绝对值)、可溶性糖(TS)含量高4.58%(绝对值)、维生素C含量(Vc)高52.56%。采前喷钙或低温贮藏均可抑制金柑果实贮藏期腐烂和失重现象的发生,可延缓果实硬度、TSS、TA、TS和Vc含量的下降,二者结合对保持金柑果实品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贡柑果实不耐贮藏,采收后10~20 d其品质就明显下降,显著降低其商品价值及严重制约其发展.贡柑果实延期采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从11月上中旬起,通过使用GA35~10 mg/L加2,4-D 10 mg/L和保鲜药物进行贡柑果实留树贮藏保鲜方法的调节,以及结合简易避雨设施,4个处理均能有效延缓果实总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延迟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达到最高值的出现时间,并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使贡柑由原来12月中旬成熟延期至次年1月底,延长果实成熟期1~1.5个月,而且提高了果实品质和果实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还显著增加了产量,最终达到贡柑延期采收的目的.从4个处理的综合表现可知,效果以喷施10 mg/L GA3+io mg/L 2,4-D +250 mg/L咪鲜胺最理想.  相似文献   

14.
套袋对花牛苹果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7年生天汪1号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处理对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套袋促进果实着色,使果面光洁度提高,改善了果实外观品质;降低了单果重、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可滴定酸含量,使糖酸比降低,风味变差,影响了果实内在品质;常温贮藏条件下,套袋果实失重率和烂果率均低于不套袋果,套袋使果实耐贮性增加.综合分析,在供试的5种果袋中,欢迎和条黑效果最好,其次是陇上红,旺盛和康盛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5.
随着苹果产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苹果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选择6个不同品牌的育果袋,苹果采摘后通过测定单果重、果实硬度、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确定最佳育果袋,同时对窑窖贮藏、简易气调贮藏和涂膜贮藏3种贮藏方式下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6种育果袋中,佳农袋、爱农袋和盈动袋较其他育果袋在果袋破损率、斑点病果率、果点密度、着色面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方面均有优势,贮藏方式以涂膜贮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CO2熏蒸处理对采后杏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赛买提杏(Prunus armeniaca L.)为试材,经CO2熏蒸处理后,贮藏于不同温度下,研究其对杏果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的CO2熏蒸12h显著抑制了杏果实硬度的下降,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的升高,保持较高的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在贮藏过程中较好的保持了杏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钙处理对黄花梨主要贮藏品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花梨为试材,通过采前叶面喷施高活性钙镁肥、有机螯合钙以及叶面喷施结合根际灌施高活性钙镁肥、有机螯合钙等措施,探讨钙处理对黄花梨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花梨在16℃贮藏条件下,与对照相比,各施钙处理均极显著降低果实失水率、腐烂率,极显著增加果实硬度、总糖、总酸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除叶施高活性钙镁肥处理外,各施钙处理的V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综合比较各钙处理的施用效果,采前叶施高活性钙镁肥处理的果实失水率及果实硬度极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叶施结合根施有机螯合钙处理的果实腐烂率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8.
以‘豫甜'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包装处理室温贮藏及采后钙处理低温贮藏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贮藏条件下,聚乙烯膜包装袋中加入KMnO4(乙烯吸收剂)的贮藏效果明显优于其它2种处理.与对照相比,果实的呼吸速率减小了5.0 mg*kg-1*h-1,果实硬度增加了2.6 kg*cm-2,Vc含量增加了10 μg*g-1,可溶性酸含量增加了0.07 g*k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2.1 g*kg-1,总糖含量增加了2.8 g*kg-1;经ρ为4%的 CaCl2溶液处理后,装入加有KMnO4(乙烯吸收剂)的聚乙烯膜包装袋中,在0~5 ℃的低温下贮藏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果实的呼吸速率减小了1.0 mg*kg-1*h-1,果实硬度增加了2.1 kg*cm-2,Vc含量增加了1.3 μg*g-1,可溶性酸含量增加了0.17 g*k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0.25 g*kg-1,总糖含量增加了0.5 g*kg-1;综合比较认为采后钙处理再低温贮藏能较好地降低桃果实的呼吸速率,保持果实的硬度,抑制Vc的降解,较长时间地维持果实的营养成分,保持其品质不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
低温贮藏对荆梨一号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梨果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了低温(4℃)和室温贮藏的梨果实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等品质随储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贮藏能明显抑制果实腐烂率,保持果实较高的硬度,低温对硬度的影响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愈加明显,贮藏效果良好,贮藏期以20d为宜。因此,4℃贮藏能较好地保持荆梨一号梨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牛肉红朱橘的贮藏特性,将不同产地果实采收后常温条件下贮藏60 d,对贮藏过程中果实的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可滴定酸、糖酸比、固酸比等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腐烂率和失重率在贮藏过程中持续上升.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总体表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VC含量在贮藏期间较平缓,总体表现先升高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