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增氧机池塘增氧效果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型式的增氧机性能,可使生产者根据不同养殖对象与模式针对溶氧的需求,选择配置合适的增氧方式。通过对使用最为广泛的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和曝气式增氧机产品性能的池塘实效试验,分析比较各类增氧机性能、工作特性和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养殖水体溶解氧主要来自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叶轮式、水车式和射流式增氧机应用于服务水域,其增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该水域养殖鱼类的氧需求,但可满足养殖鱼类的应急氧需求;曝气式增氧机因没有应急增氧作用和水体搅拌能力而不适合四大家鱼等常规鱼种的养殖需要。  相似文献   

2.
典型增氧设备在养殖池塘中组合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和曝气式增氧机是目前我国池塘养殖使用的主要增氧设备;由于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的不同,4种形式的增氧机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为提高养殖池塘增氧设备的增氧效果,通过增氧设备对养殖池塘水体不同深度增氧效果的试验和养殖池塘自然增氧的试验,分析了4种典型的增氧设备的增氧性能和特点,提出了叶轮式增氧机与耕水机、水车式增氧机与耕水机、水车式增氧机与射流式增氧机以及曝气增氧机与耕水机组合配置使用的混合增氧模式,可以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种形式增氧设备功能。通过组合使用,达到对养殖池塘水体最大限度的增氧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应用池塘底部增氧技术养殖南美白对虾效果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单独使用传统的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已经不能满足对虾养殖池塘的立体增氧要求。2005年,我们结合白对虾病害防治试验,在一部分养殖池塘推广应用一种新的增氧模式,即在池塘底部铺设增氧管道,配上水车式增氧机养殖南美白对虾,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如何增加池塘中的溶氧量,是水产养殖中遇到的难题。目前,池塘常用的增氧设备是叶轮式、水车式增氧机,这些传统增氧机存在着增氧能力有限、底层增氧量低、增氧不均匀、能耗大、噪声大等缺点,特别是水质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对水车式增氧机和微孔曝气增氧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微孔曝气增氧快,单位时间内增氧效果为水车式增氧机的2.6倍,养殖综合效益比水车式增氧机提高20%~60%。  相似文献   

6.
水车式增氧机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车式增氧机在清水试验中的增氧能力、动力效率以及实际养殖池塘试验中上下水层溶解氧变化。结果表明,水车式增氧机对于水深为1 m以内的养殖水体具有良好的增氧和搅拌效果,开启100 min左右,可使距增氧机10 m、水深0.9 m处水体溶氧值从6.5 mg/L左右上升到8.7 mg/L左右,和上层水体溶氧值趋于一致;运转时可形成一股较大的定向水流,对鳗鱼等喜好水流的鱼类较为适合。但水车式增氧机对<1.5 m的底层水体增氧作用较弱。本研究为水车式增氧机池塘养殖的运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风力增氧机     
时至今日,我国水产养殖常用的增氧机不外乎叶轮式、水车式、喷水式和射流式等形式,其动力效率相差甚大,能耗也比较高。我国广大山区和沿海无电网地区的水产养殖能只“望机兴叹”。本文针对上述情况和从节能方面考虑,设计研制成功风力增氧机,无需电能,还具有深水增氧的优点,在实际试用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比较了无油滑片式微孔曝气增氧机与传统的叶轮式增氧机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的溶解氧、对虾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经过4个月养殖试验,结果发现,上午10:00时测得的池塘溶解氧都高于5.9 mg/L,但使用微孔曝气增氧的试验塘溶解氧在养殖过程中高于叶轮式增氧机增氧的对照塘;微孔曝气增氧的池塘,7月份和8月份养殖的南美白对虾的全长分别为6.68 cm和8.98cm,体质量分别为3.19g和9.21 g,显著高于叶轮式增氧的池塘(P<0.05),但9月份收获时终末体长、体质量与对照塘相比无显著差异;试验塘的饲料系数(1.05)低于对照塘的饲料系数(1.16);微孔曝气增氧提高了亩产量,销售利润(3454.1元/亩)是叶轮式增氧机增氧(2308.1元/亩)的1.5倍.微孔曝气增氧是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较好的增氧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的叶喷式多功能增氧机,其结构综合了叶轮式与喷水式增氧机的特点。试验表明,该机的增氧效果与动力效率均明显高于叶轮式、喷水式增氧机。该机既能用于增氧,又能组合成电动浮泵用于鱼池抽水作业,是一种结构新颖的多功能池塘养殖增氧设备。  相似文献   

10.
微孔曝气式增氧机的性能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微孔曝气增氧机的增氧性能和池塘应用效果,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了增氧性能的试验和不同水深对增氧性能影响的试验,并在池塘中进行应用效果的试验。结果显示:微孔曝气式增氧机具有比叶轮式增氧机等增氧机更强的增氧能力,但不同配置的机型,增氧能力随配套功率和曝气管长度的增加而增强,动力效率则呈明显下降趋势;增加曝气管布置深度可以提高增氧性能,安装深度从2 m增加到4 m,增氧能力增加285%,动力效率增加207%,与其它养殖池塘机械增氧设备相比,池塘水体越深,微孔曝气式增气机的增氧优势越明显。目前,池塘采用微孔曝气式增氧机的配置方式不具优势,需要改进提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外对增氧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式增氧和气液接触式增氧两大方面。对于机械式增氧,主要是通过对传统的增氧机(如水车式增氧机)的改造来提高增氧效率。从而涌现出各种形式的增氧机,它们主要用于池塘养殖、活鱼运输等方面。然而,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工厂化水  相似文献   

12.
两种增氧机增氧及养殖效果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地普遍进行增氧设施配套,大都推荐水车式增氧机,同叶轮式增氧机相比效果没有确凿依据,也未见任何报道,为了研究其实际效果,我们开展该项试验,结果证明2个试验组的增氧能力分别提高25.96%、103.8%,亩电费成本降低60.69元、102.27元,亩效益6114元、  相似文献   

13.
幸奠权 《齐鲁渔业》2003,20(9):15-16
近年随着集约化养鱼和精养鱼塘的发展,增氧机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和曝气等3大功能。如何安全使用增氧机呢?1 增氧机的常见类型1.1 叶轮式增氧机 具有增氧、搅水、曝气等作用。适用于水深1m以上的大面积池塘增氧。  相似文献   

14.
王文彬 《海洋与渔业》2009,(2):39-39,38
渔用增氧机有增氧、搅水和曝气等三方面作用,如今已经在各地的精养鱼池普及推广。常见的渔用增氧机有喷水式、水车式、管叶式、涌喷式、射流式和叶轮式等类型,但以叶轮式增氧防止鱼类浮头的效果最好。据专家估计,合理地使用增氧机能使池塘鱼产量提高14%左右。但是,许多养殖户由于不会正确使用和保养增氧机,往往达不到理想的增产效果。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渔用增氧机呢?  相似文献   

15.
罗氏沼虾作为一种大型淡水虾,具有生长快、食性广、肉质营养成分好等优点。在罗氏沼虾的养殖过程中,传统的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由于自身的缺陷,已无法解决养殖池塘底层水溶氧偏低、增氧不均匀等问题。而微孔管增氧技术作为一项新型养殖技术,具有节能性好、增重效果高、噪音低等优点,可以有效改善养殖环境、提高池塘整体溶氧、降低能耗等,是一种可行性较好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珠海 ,增氧机已成为池塘养殖应用最广泛的机械设备 ,全市拥有各类水产养殖增氧机近30 0 0 0台 (套 ) ,池塘机械增氧面积占 80 %以上。过去使用的增氧机种类主要有 :叶轮式、水车式和潜水喷射式等。叶轮式增氧机是早期养殖户使用的主要产品 ,随着农户对养殖要求的日渐提高 ,传统的增氧机已显示出其缺点和不足 :由于存在布点的限制 ,远离布点的区域溶氧慢 ,容易出现水温分层等现象 ,特别是在高密度的南美白对虾 (通常均匀分布觅食 )养殖时出现有效供氧不足 ,立体供氧分布不均匀 ,耗电量大 ,造成电费在成本中占了相当大比例 ,伤及养殖动物幼…  相似文献   

17.
溶解氧是养殖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养殖生产一般使用机械增氧.目前的增氧机械主要有水车式增氧机、叶轮式增氧机、微孔增氧机组、水泵式增氧机、涌浪机等.可利用不同增氧机的特点,组合使用多台机械,实现平衡增氧.使用过程需定期维护,严防漏电伤人.微孔增氧机组管道须安装排水开关和气流控制开关.除工厂化养殖外,一般应遵循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等开机原则.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水产品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单独使用传统的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已经不能满足养殖池塘的立体增氧要求。而底充式管道增氧技术的出现,恰恰能满足池塘立体增氧的需求。它还能有效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对象成活率、降低发病率、降低能耗和饲料成本,显著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被认为是一项节能、高效、生态型的实用技术。它有以下4个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19.
微孔曝气增氧技术采用微孔管道在池塘底部充气增氧,溶氧分布均匀,增氧区域范围广。在主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微孔增氧机增氧能力是叶轮式增氧机的3倍。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河南中牟县万滩镇养殖池塘机械增氧技术单一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微孔式、水车式、涌浪式等几种增氧机的性能及使用方式,以达到提升增氧效果和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结果表明,该地区池塘溶氧含量高而利用率低,养殖户传统增氧方法不当。适宜增氧方式为:涌浪式增氧机适合在晴天下午使用3~6 h,可有效提升周边20 m范围内底层水体的溶氧水平;投食前后半小时开启和关闭微孔式、水车式增氧机,可提升投食期间投饵区溶氧水平1~2 mg/L,保证鱼群的进食效果;夜间搭配使用微孔式和低功率叶轮式增氧机增氧,可使微孔区域底层水体溶氧比不增氧状态高出1 mg/L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