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对道路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8个评价因子建立整体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描述因子法,通过对评价因子进行赋值打分,对杨凌城区20条主干道路植物景观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杨凌主城区25%的道路植物景观质量等级为Ⅰ级,65%的道路植物景观质量等级为Ⅱ级,表明这些道路植物景观质量较好和良好;但还有10%的道路植物景观质量等级为Ⅲ级,如孟杨路和长青路,道路植物景观质量一般。针对评价结果,讨论了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并分析了影响道路植物景观质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从植物自身的特征和城市公园的功能要求出发,从若干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中筛选出对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9项指标,建立了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了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评价方法进行了说明,为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绿地斑块,其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观赏与美化功能对城市公园的功能性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西安市环城西苑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加权平均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西安市环城西苑有各种植物94种,隶属于39科80属.其中乔木50种、灌木24种、藤本4种、草本16种.2)植物配置主要模式有6大类11亚类.3)西安市环城西苑植物景观综合评价得分4.2,其中生态指标得分1.7,艺术构成指标得分0.9,心理指标得分1.6;综合评价指数为85%,植物景观质量等级为Ⅰ级.4)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增加绿地植物管护和改进绿地基础设施的建议,以期为完善环城西苑植物景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大学校园的发展,植物在校园景观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中选择大学校园植物生活型结构、景观时序、观赏特性的多样性以及植物与大学校园硬质景观、生态环境的和谐性等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指标的量化,对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进行了实例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中,丰富的植物种类,和谐的校园植物景观的配置是影响植物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对福建省政和县佛子岩景区各类植物景观进行调查和统计,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植物景观美学评价体系,包括植物景观观赏性、科研性、多样性3个准则和12项评价指标。根据评判者对景区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结合景观美学指数计算方法得出景区的植物景观关学指数,结果表明:准则层B中植物景观观赏性权重值较大,说明景区植物景观优美;指标层c中森林覆盖率、珍稀树种和物种多样性等指标的权重值较大,说明景区植物种类多,群落结构复杂;植物景观美学指数为7.94,属于较好水平,说明景区植物景观特色明显,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提出景区植物景观开发利用建议,旨在为今后景区的改造提升和进一步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道路植物景观建设是近年来城市绿化建设的重点。文章通过对肇庆高新区道路绿化景观的调查,采用描述因子法.选择8个对景观视觉效果影响较大的评价指标,对植物景观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分别有16.7%、20.8%和62.5%的道路植物景观评价在Ⅱ级以上、Ⅲ级和Ⅳ级水平及以下。该景观评价的研究成果为肇庆高新区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市主要高架桥植物景观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系统了解国内现阶段植物景观评价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选择若干对高架桥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指标,采用描述因子法,通过对指标的量化,对哈尔滨市的5座具有代表性的高架桥植物景观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市高架桥植物景观整体建设水平偏低,其中动力区广场高架桥、文昌桥、二环桥香坊段高架桥整体水平较安发桥、霁宏桥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杭州城区绿墙的植物运用种类和公众喜好程度,以及绿墙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关键因素,通过实地调研,对杭州城区11面植物绿墙进行测绘记录及分析,同时采用美景度评价法分析美景度与景观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杭州城区绿墙常用植物共有39种,包含23科34属,其中天南星科植物运用最多,且以绿色系植物为主,并对其植物配置进行公众视觉审美评价,构建绿墙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模型:SBE(美景度值)=-3.419+0.065X_2+0.094X_3+0.105X_4+0.063X_7+0.746X_9+0.039X_(10),得出生活型构成(X_2)、生长状况(X_3)、植物覆盖度(X_4)、叶片色泽(X_7)、枝叶密度(X_9)、总体协调性(X_(10))是影响垂直绿化植物景观公众视觉审美偏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郑文娜  赵林森  王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10-6611,6642
昆明市五华区和盘龙区是昆明的两大主要城区,近年来对两城区的公共绿地进行了大量的建设与改造,并取得了一定的绿化效果。该研究抽样调查了昆明市盘龙区和五华区的主要公共绿地,在建立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公共绿地植物景观进行评价与比较,得出了昆明市公共绿地植物景观模式的主要特征及两区在公共绿地的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昆明公共绿地的景观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浙江大学紫金港东区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浙江大学新校区紫金港东区的植物景观及其配置进行评价.将紫金港校区东区分为A、B、C 3个大区与10个小区,对3个大区内的物种多样性、观赏特性、生活结构等定量指标及其同生境与硬质景观的和谐性等定性指标作量化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紫金港东区总体已经达到植被层次丰富、植物品种多样、植物景观与建筑硬质景观和谐的标准,但局部区块的植物景观仍有待提升;与A区和B区相比,C区植物景观评价总分最高.这为紫金港校区东区的植物景观改建和将来西区的植物景观全新建设提供了依据,也可为其他高校的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植物景观评价的相关概念,介绍了植物景观评价的方法和学派、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评价的指标与权重,总结了影响评价体系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2.
采取AHP层次分析法,以遴选的郑州市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中具有代表性的30条城市道路的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绿地指标、生存质量、生态效果、观赏效果和人文效果为评价指标,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城市道路植物景观整体处于“中等”层次,总体绿化覆盖率和植物生长状况良好,但同时也呈现出植物物种多样性单一,植物群落结构型简单,环境融合度不高,乡土植物应用、地域文化表达和文化内涵展示不足等问题。针对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意见,以期为郑州市城市道路植物景观提升提供科学参考,也为提升郑州市“绿城”的美誉提供科学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青沟生态旅游区植物景观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青沟生态旅游区以其独特的沙地森林植物景观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其特殊而丰富的植物景观资源,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论文初步研究了大青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气候条件所形成的天然植物景观,并采用景观综合评价指标法,将当地的植物景观进行了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植物景观现状,对大青沟生态旅游区植物景观保护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通过研究,为沙地森林景观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沙地森林景观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西安市城市水景空间植物景观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选择若干对水景空间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指标,建立了整体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唐东芹等提出的园林植物景观评价AHP模型与方法,通过对指标的量化,对西安城市水景空间植物景观分析评价,同时也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上杭县城区33条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带为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植物景观综合质量进行评价,以聚类分析法对道路植物物种丰富度、多度和植物应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物景观带的质量主要受植物物种多样性(C1)和交通安全性(C9)影响;以Yahp作为分级的基础依据,并以差值百分比分级法划分优秀、良好、欠佳、极差4个等级,33条植物带中优秀的植物景观带(Yahp≥6.8)有12个,占总体的36.37%;良好的植物景观带(5.50≤Yahp<6.80)有6个,占总体的18.18%;欠佳的植物景观带(4.00≤Yahp<5.50)有5个,占总体的15.15%;极差植物景观带(Yahp<4.00)有10个,占总体的30.30%。基于植物景观综合质量值(Yahp)对33条植物景观带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4类:第Ⅰ类共12个植物景观带,第Ⅱ类2个植物景观带,第Ⅲ类共7个植物景观带,第Ⅳ类12个植物景观带。研究发现,上杭县城区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质量优劣差距明显,同一等级的植物景观带所表现出来的景观特征有较大出入,基于上杭县实际情况对于不佳的景观提出了相对应的提质建议。  相似文献   

16.
榕属植物在园林中形成的景观大体可归纳为7种类型:孤植景观、行道树景观、盆景景观、丛植群植景观、特色景观(附生与绞杀景观)、绿篱景观、地被景观。运用BIB-LCJ审美评判法评价7种类型的榕属植物景观,研究公众对各种榕属植物景观的审美趋向,进而讨论如何配置榕属植物,营造符合公众审美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7.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是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选择了若干对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定性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主要体现整体性与和谐性要求,定量指标主要体现景观多样性要求,建立整体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造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定性指标的量化,以及采用Simpson指数公式计算景观样性的定量指标值,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实例评价,分析结果认为,该评价方法适用于园林植物景观或其他城市人工植物景观的分析评价,尤其是适合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预评价及其多方案选优方面的应用。表3参9  相似文献   

18.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选择了若干对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定性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主要体现整体性与和谐性要求,定量指标主要体现景观多样性要求,建立整体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造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定性指标的量化,以及采用Simpson指数公式计算景观多样性的定量指标值,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实例评价.分析结果认为,该评价方法适用于园林植物景观或其他城市人工植物景观的分析评价,尤其是适合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预评价及其多方案选优方面的应用.表3参9  相似文献   

19.
基于AHP法的武汉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与居民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场所,居住区绿化水平是评价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的重要指标.在对武汉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选取其中48个功能性植物景观单元,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对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功能(0.5889)、服务功能(0.2518)、美学功能(0.1593).指标层中前3位权重值排序为植物与植物的协调共生性(0.1599)、植物的滞尘能力(0.0839)、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0.0839).所选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综合结果是Ⅰ级共13个,占总数的27.1%;Ⅱ级35个,占总数的72.9%;无Ⅲ级,表明武汉市主城区居住区植物景观整体较好.基于评价结果,推荐了5个优秀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并对每种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发展策略,为居住区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一定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棚架式绿化是垂直绿化的一种常见应用形式,棚架式植物景观是丰富城市垂直绿化景观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广州市14个公园45处棚架式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应用美景度评判法(SBE)进行景观评价。结果表明,棚架式植物景观常用植物17种,隶属12科17属,最常见的棚架植物为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常用棚架材料有木材、金属、混凝土、砖石以及其他复合结构等,其中以混凝土作为材料的棚架居多;根据外形特点将棚架构造分为"丌"型、"冂"型、"介"型、"嘢"型、"丅"型、圆拱型、特殊型,除各式各样的特殊型构造外,以"丌"型构造的棚架数量最多。景观评价结果表明,公众更喜欢棚架植物生长繁茂、木质藤本与棚架整体协调的棚架式植物景观。本研究总结出一系列园林景观中棚架植物的应用形式,为棚架式植物景观营建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