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考察北京地区奶牛场环境调控能力,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来自密云、大兴、昌平、延庆、顺义、房山6个区的62家存栏量在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奶牛场数据。本调查报告主要着重于冷热应激程度与防暑防寒情况的调研。结果发现:在夏季,牛场中日产奶量下降3kg以上的有23家,占37.1%,表明奶牛的热应激反应较为严重。在喷淋、遮阳棚、风扇等防暑降温措施中,喷淋、遮阳棚相比风扇更能减少夏季热应激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在冬季,北京地区奶牛受到的冷应激相比夏季受到的热应激要小得多,但是采取防风措施、给犊牛套穿马甲对牛场年平均产奶量改善效果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中国西南地区奶牛场饲养管理情况,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来自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四个省/直辖市的47家存栏量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奶牛场数据,分析了调研牛场的冷热应激程度与防暑防寒情况。结果表明,夏季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受到影响的牛场分别占70.2%和66.0%;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率最高的季节在夏季的牛场占76.6%。采用喷淋、风扇、冷风机的牛场,相比没有采用这3种措施的牛场泌乳牛年平均产奶量高16.5%、18.5%和12.6%。奶牛冬季受到的冷应激相比夏季受到的热应激程度小,仅有5家牛场冬季有轻度冷应激,采食量和产奶量受冬季冷应激影响的牛场分别占51.1%和17.0%。泌乳牛乳头冻伤的牛场占比为6.4%。冬季牛舍采取防风措施,给犊牛加铺垫草、犊牛舍加热和给犊牛提供暖棚的牛场比没有采取相应措施的牛场产奶量分别高6.5%、18.8%、7.4%和9.7%。综上,西南地区夏季热应激相比冬季冷应激更加普遍,以牛场年产奶量衡量,喷淋和风扇防暑、给犊牛加铺垫料防寒效果最佳,冷风机防暑、为犊牛舍提供热源的防寒效果较佳且在牛场的应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
喷淋降温对荷斯坦奶牛抗热应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按产奶量、泌乳时间、体重相近的原则选择2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头;试验组采用喷淋+风扇方式降温处理,对照组采用风扇通风的方式。结果表明,喷淋+风扇的降温措施可使每牛日产奶量和4%标准乳分别提高2.66kg/d(P<0.05)和2.81kg/d(P<0.01);直肠温度、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平均值分别降低2.02℃、36.8次/min和3.8次/min(P<0.01),且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各生理指标下降的幅度越大;此外,喷淋+风扇的降温措施使热应激期奶牛血液指标中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值分别降低了11.75g/L、0.72×1012/L和2.63%(P<0.01)。试验结果表明,喷淋+风扇降温系统能明显改善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夏季热应激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笔者2016年-2017年跟踪调查密云2个规模奶牛养殖场夏季温度变化、奶牛产奶量变化,以及在夏季奶牛场通过应用喷淋和风扇等降温设备减少热应激对产奶量影响的数据。结果表明,在6月-8月高温时期,热应激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最大,产奶量平均减少了4.5%。通过进一步改善喷淋、风扇等降温设备,在炎热的夏季,2017年产奶量受热应激的影响比2016年有所下降,减少了2.5%。通过对2年的调查数据分析得知,通过改善降温设备可减少热应激对产奶量的影响,为其他奶牛场在夏季减少热应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中国东北地区奶牛场饲养管理情况,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黑龙江、辽宁、吉林存栏量100头以上的61家规模化养殖场数据。通过对东北三省奶牛存栏量、年均产奶量及牛场饲养管理的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东北地区牛场牛舍以封闭式牛舍为主,采用封闭式牛舍牛场年均产奶量较采用开放式牛舍牛场低5.2%。(2)26.2%的牛场配备有发酵床,其年均产奶量较未配备发酵床的牛场高11.3%。(3)配备有犊牛岛、犊牛保育舍以及专用产犊区的奶牛场,泌乳牛年均产奶量均得到提高。(4)63.9%的牛场在给犊牛饲喂初乳时采用灌服方法,其泌乳牛年均产奶量较采用奶瓶或奶桶的牛场高出16.7%和29.1%。(5)采用一直单栏或单圈饲养断奶前奶牛的饲养方式,相较于其他饲养方式,其泌乳牛年均产奶量较高。综上所述,奶牛的产奶量与奶牛场的饲养管理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夏季奶牛生产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季高温会对奶牛造成热应激,大幅度降低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奶牛的健康和繁殖力亦受到很大影响。连续数日极度的高温天气甚至会导致牛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应在夏季采用降温系统进行环境控制。1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荷斯坦奶牛的最适泌乳温度为4.4~21.1℃。日均环境温度达到24℃时,奶牛产奶性能就会下降;当环境温度超过32.2℃,奶牛干物质采食量降低8%~12%,产奶量降低20%~30%。热应激还影响高产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在以色列,奶牛的受胎率冬季为50%,夏季降到20%以下。一般认为,在18~34℃气温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添加剂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年龄、胎次、生产性能相近的8头娟姗奶牛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牛在TMR饲料中添加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对照组牛不添加。分别测定两组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呼吸、直肠温度等指标。研究表明: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提高奶牛采食量10.77%,提高产奶量8.96%,而呼吸频率、直肠体温均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8.
刘英霞 《中国奶牛》2012,(10):55-57
热应激对泌乳奶牛各生产阶段均有不利影响,尤以高产奶牛为甚。热应激导致奶牛产奶量大幅下降,乳脂、乳蛋白含量降低,同时导致机体免疫力、繁殖性能下降,给牛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探讨了南方某牛场采用喷淋+机械通风方式缓解了奶牛热应激,给牛场带来了可喜的利润,供业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奶牛生产中冷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热应激不仅影响奶牛的泌乳性能,还影响犊牛的生长和发育,了解冷热应激在奶牛生产中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冷热应激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以及冷热应激对犊牛采食量、消化性能、内分泌和呼吸频率等的影响,并从设施选择、营养调控和耐应激品种选育等方面总结了缓解奶牛冷热应激的调控措施,为奶牛泌乳性能的改善和犊牛的生长发育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夏季的奶牛场,由于温度和湿度上升,奶牛普遍经历着“热应激”。母牛舒适度是奶牛生产性能能否达到最大的关键。一般来说,当温度超过20℃、湿度高于85%,母牛开始遭受热应激,其具体表现为牛场70%以上的奶牛呼吸频率超过80次/分钟,直肠温度超过39℃,干物质采食量降低10%以上,产奶量降低10%以上。泌乳母牛自身产生大量体热,如果畜舍内空气流通不利,母牛自身体温就与周围空气的温度十分接近,那么高温高湿就会降低奶牛的采食量,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进而降低奶牛繁殖性能。除此之外,在夏季新的饲草料的供应变化(饲料种类变化包括高浓度精饲料、新刈…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湿帘风扇、喷淋联合降温系统在南方地区夏季热应激期间的降温效果,于2017年7月至8月在浙江省嘉兴市东兴奶牛场进行湿帘、风扇和喷淋组合后共同使用对热应激缓解效应的研究。试验期间,每天6:00、9:00、12:00、15:00、18:00、21:00和0:00通过温湿度计采集牛舍内温湿度数据,通过当地气象局官网采集舍外温湿度数据,每日15:00在所有泌乳牛中随机挑选8头测量直肠温度,每日监测所有泌乳牛产奶数据,并从牛场获取往年产奶数据以供分析。结果显示,在使用湿帘及风扇加喷淋的降温系统后,舍内与外界温度相比,除夜间凌晨(00:00)外,在各个时间点都极显著降低(P0.01),同时舍内湿度极显著大于舍外湿度(P0.01);舍内最高温度较舍外最高温度极显著降低(P0.01),舍内降温效果明显;舍内THI处于热应激范围内,但试验期间产奶量趋势平稳,并未出现持续性下降。THI与奶牛直肠温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但直肠温度显示奶牛无连续性热应激状态。因此,热应激期间使用湿帘联合降温系统降温效果明显,舍内温度显著降低,联合降温设备在投入与产出上具有正效益,但THI指标不适用于采用湿帘联合降温系统的奶牛场的热应激评估。  相似文献   

12.
夏季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季高温高湿季节,由于采食量的下降以及多雨的潮湿环境,容易造成牛奶中乳脂率、乳蛋白率的下降以及体细胞数和总细菌数的升高,奶牛乳房炎和肢蹄病发病率增加。为了将热应激对奶牛养殖业的损失降到最低,做好夏季奶牛饲养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改善环境条件,防暑降温1.1安装风扇和喷淋降温系统  相似文献   

13.
夏季如何减少奶牛的热应激,本文从重视环境的通讯和遮阳,供给奶牛充足的饮水,安装风扇和喷淋装置调节环境温度,调整奶牛的饲喂方式,应在牛场周围设置绿化隔离带等措施减少高温对奶牛的不良影响,保证产奶量不减。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应激损失最大的是产奶量的损失。研究表明,在采食量降低幅度相似的条件下,因为限制采食导致的产奶量降低只占热应激下采食量下降导致的产奶量下降幅度的35%~50%,而其他是由代谢变化引起的,也表明产奶量的下降不但与采食量的降低有关,而且更重要的是其他生理、代谢方面的变化。奶牛热应激采食量降低导致的能量负平衡也与泌乳早期的能量负平衡不同,并不会导致生长激素(ST)和游离脂肪酸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宁夏奶牛热应激期间干物质采食量降低导致的产奶量下降问题,试验选择产后90 d的头胎奶牛540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饲喂相同质量的TMR日粮。试验组全混合日粮中添加30 g/(d·头)曲霉发酵物。试验周期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在饲喂曲霉发酵物后第7、14、28 d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喂曲霉发酵物后第21、28 d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产奶量和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奶牛热应激期间添加30 g/(d·头)曲霉发酵物能够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热应激对奶牛采食量和饲料中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单因子水平随机设计。[结果]奶牛热应激时采食量显著下降,在轻微和中度热应激期采食量分别下降3.65%和13.46%;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也显著下降(P0.05),奶牛在轻度和中度热应激期粗脂肪的消化率分别降低了6.17%、13.03%;钙的消化率分别降低了25.09%、34.97%;磷的消化率分别降低了22.77%、36.27%。[结论]奶牛热应激时采食量显著下降(P0.05);饲料中营养物质消化率粗脂肪、钙、磷的消化率与非热应激期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热应激对奶牛采食量和饲料中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单因子水平随机设计。[结果]奶牛热应激时采食量显著下降,在轻微和中度热应激期采食量分别下降3.65%和13.46%;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也显著下降(P0.05),奶牛在轻度和中度热应激期粗脂肪的消化率分别降低了6.17%、13.03%;钙的消化率分别降低了25.09%、34.97%;磷的消化率分别降低了22.77%、36.27%。[结论]奶牛热应激时采食量显著下降(P0.05);饲料中营养物质消化率粗脂肪、钙、磷的消化率与非热应激期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热应激对全球奶业经济具有重大影响,但高温对奶牛生理和泌乳合成的整体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试验旨在研究短期热应激及配对试验条件下牛生长激素处理对奶牛生产参数和代谢变量的影响。试验选择22头经产荷斯坦奶牛用于一个3期组成的试验:①7d的温度适中区条件下自由采食(P1);②10头牛在热应激(HS)条件下自由采食,12头牛在温度适中区条件下配对(PF)限制饲养,本期试验7d(P2);③按照第2阶段所述试验方法继续进行7d试验,在本阶段试验的第1天利用符合牛生长激素进行处理(P3)。每个试验阶段的第5天,对所有牛都进行静脉葡萄糖耐受性测定。热应激采用间歇性高温,温度范围为29.4~38.9°C。热应激条件下,奶牛体温和呼吸频率均有增加(38.6~40.4°C,44~89次/min)。热应激条件下,奶牛的采食量下降30%;配对饲养的等采食量调控奶牛采食量降低了28%。热应激奶牛和配对试验奶牛产奶量分别降低了27.6%(9.6kg)和13.9%(4.8kg),表明采食量的降低仅造成热应激奶牛50%产奶量的下降。所有试验牛在第1阶段均为能量正平衡(16.59MJ/d),而进入第2和第3阶段奶牛为能量负平衡(-23.73MJ/d)。热应激和配对处理的奶牛血糖浓度均有降低(9.3%),在第2阶段热应激奶牛NEFA未受影响,而配对饲养的奶牛,尽管计算的能量平衡与热应激奶牛相同,但NEFA的浓度增加了2倍。与第1阶段相比,第2阶段和第3阶段所有试验牛血尿氮含量均有增加。热应激奶牛在第2和第3阶段胰岛素水平增加(37%),但配对试验奶牛各阶段胰岛素水平无差异。根据葡萄糖耐受性检测,第2阶段与第1阶段相比,配对试验牛葡萄糖的清除速率和胰岛素反应性降低,而热应激牛没有变化。因此,在热应激条件下,采食量的减少只能解释50%产奶量的下降,剩余50%的产奶量下降可能是由于后肠吸收葡萄糖和脂质的平衡状态所致。  相似文献   

19.
将24只荷斯坦奶牛按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膘情、体型等因素相近原则分成3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热应激预混料(试验Ⅰ组)、基础日粮+过瘤胃脂肪+抗热应激预混料(试验Ⅱ组),且自由采食玉米秸秆,研究其对奶牛采食量、生产性能、呼吸率、肛温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Ⅱ组日粮组合可以降低热应激奶牛直肠温度,提高精料、干物质采食量,增进奶牛食欲,显著提高产奶量,改善乳汁品质。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耐寒怕热。热应激对奶牛的采食量、消化率、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等均有显著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即产前热应激、围产期热应激和产后热应激。应对奶牛热应激的方法有多种,如搭建可移动的遮阳建筑、使用弥雾器、联合使用喷淋系统和风扇、使用人工降温池等。1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1.1产前热应激在妊娠的最后3个月,环境温度升高可以改变流向子宫的血流和母体-胎儿激素的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