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究阔叶混交林的更新特性。[方法]对红椎纯林、马尾松纯林、红椎+马尾松同龄混交林、红椎+马尾松异龄混交林4种林分设置固定样地进行幼苗更新研究。[结果]红锥与马尾松同龄混交林下幼苗物种数量及个体数均远高于各自的纯林及异龄混交林分;各林分自然更新显示物种数、个体数稀少特征;固定幼苗样方分析表明,红椎纯林和同龄混交林幼苗在不同坡位差异显著,而马尾松纯林和异龄混交林幼苗的个体数在不同坡位差异不显著;间伐因素对同龄混交林和异龄混交林的幼苗物种数影响显著,去除凋落物能显著增加红椎纯林和同龄混交林林下幼苗的物种数。[结论]结果为阔叶混交林的培育和更新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36年生红锥天然次生林的生物量、生产力.[方法]采用样方收获法对红锥单株生物量、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研究,建立红锥各个器官的生长模型.[结果]平均木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分别为树干>大枝>根蔸>树皮>叶>粗根>小枝>枯枝>中根>细根,平均木单株生物量达到1253.389 kg/株,树干的生物量为705....  相似文献   

3.
云南松林下栽培滇黄精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云南松林下栽培滇黄精的技术。[方法]按照不同林分、坡位、密度设置样方,统计不同种苗类型、林龄类型、坡位类型、密度类型对林下栽培滇黄精生长的影响。[结果]在云南松林下栽培滇黄精,应选择块茎苗进行催芽处理,种植于排水较好的中坡位,郁闭度在0.6左右。[结论]为云南松林下栽培滇黄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间伐对楠木杉木混交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个处理4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楠木与杉木混交林进行间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间伐有利于楠木生长,间伐林分楠木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为不间伐的177.4%、120.8%和361.5%,间伐楠木林分蓄积量为74.23m^3·hm^-2,不间伐楠木蓄积量为24.88m^3·hm^-2,间伐楠木受光条件好,林木树冠大,生长好;间伐有利于楠木林下植被的生长,间伐林分林下植被生物量为9702.0kg·hm^-2,不间伐林分为3221.5kg·hm^-2,间伐林分为不间伐林分的301.2%;间伐后楠木林分的凋落物量有所减少,间伐林分凋落物量为2463.8kg·hm^-2,不间伐林分为3600.0kg·hm^-2,间伐林分为不间伐林分的68.4%。  相似文献   

5.
选择福建省建阳范桥国有林场16 a生杉木—闽粤栲混交林与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坡位不同林分养分循环特征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杉木—闽粤栲混交林与杉木纯林养分存留量差异明显,混交林中坡和下坡分别比杉木纯林高28.16%、19.39%;各个坡位养分归还量均表现为:混交林〉杉木纯林,混交林下坡的养分归还量最大,其次是上坡,再次为中坡;中坡和下坡养分吸收量分别是杉木纯林的1.29、1.49倍;同一坡位同一林分的养分归还比表现为:N〉P〉K,说明养分N在两林分中的循环能力最强。混交林在上、下坡的归还比分别比杉木纯林高160.0%、104.55%,而二者在中坡的差异则较不明显,混交林养分归还比表现为:下坡〉上坡〉中坡,说明混交林下坡的养分循环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样方调查,对广东陆河南万红锥林群落野生维管植物进行了区系和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统计维管植物58科88属122种,其中种子植物属和种的区系成分均以热带成分为主。在群落各层植物种类组成中,乔木层有40种,占该群落总种数的32.79%;灌木层有76种,占总种数的62.30%;草本层有48种,占总种数的25.93%。群落外貌常绿,物种丰富度指数表现为:整个群落>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自然更新良好,处于稳定增长阶段。陆河南万红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低于广西容县红锥林,高于福建华安红锥群落和广西玉林人工红锥林,且与同样为次生群落的广西容县红锥林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7.
檀香(Santalum album Linn.)+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混交林是当前我国南方地区珍贵树种种植的典型模式。为揭示不同抚育措施下其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探索林地环境对这一特殊寄生特性林分的影响。本研究选取8年生檀香+降香黄檀混交林,连续开展了3年铲草(W)、施肥(F)、铲草+施肥(W+F)抚育对其林下植被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檀香+降香黄檀混交林下出现的植物种类为20科31属32种,其中木本植物6科7属8种,草本植物14科23属24种,抚育管理初期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铲草、铲草+施肥处理后相较于对照物种丰富度指数(R)、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w)显著下降(P<0.05),施肥处理变化较小。连续抚育管理后,R值对照、施肥处理平稳变化,铲草、铲草+施肥处理呈逐年上升趋势,并最终超越对照;D值、H值、Jsw值对照呈逐年降低趋势,施肥处理逐年上升,铲草、铲草+施肥先增加后减小,最终D值、H值、Jsw值均表现为施肥最高,铲草最低。施肥增加了林下物种多样性并表现出对林下物种多样性降低的一种拮抗作用,铲草则加剧了林下物种多样性降低。因此,从长远来看,施肥可增加檀香+降香黄檀混交林林下物种多样性,有利于其生态稳定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文昌航天发射缓冲区不同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选择8个不同植被类型,分别设置1 hm2固定大样地,对森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均匀度、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优势度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差异显著,半红树林群落树种种类最高,物种多样性最高达到2.38,其次分别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混交林;不同森林群落中不同层次植物均匀度总体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但天然次生林由于郁闭度较高,林下草本较灌木少,多样性和均匀度均小于灌木层;红树林物种优势度最小,各物种优势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海藻液肥对辣椒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以辉腾8号为研究对象,设置清水(CK)、1200倍稀释液、1600倍稀释液、2000倍稀释液和2400倍稀释液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海藻液肥对辣椒苗期生长的影响,观测辣椒幼苗生长指标,以筛选辣椒壮苗培养的最适施用浓度.[结果]在辣椒穴盘育苗过程中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方法]选用3个常用砧木材料,采用生产中常用嫁接成活率较高的劈接法和套管法进行嫁接,调查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效率、成活率、嫁接苗抗病性、产量及品质等指标.[结果]套管法嫁接比劈接法嫁接效率高30%,田间抗病性更好,产量高12%,不同砧木嫁接苗抗病性、产量差异显著,JZM鄄1...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海南岛滨海台地3种典型热带森林类型(椰子林、人促更新次生林、次生林),对林下物种多样性及其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研究,并探讨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灌木层中东风桔(Atalantia buxifolia)、 琼崖海棠(Calophyllum inophyllum)是3种森林类型的共有物种,其中在椰子林和人促更新次生林林型下占有较大优势;草本层中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和地桃花(Urena lobata)是3种森林类型共有草本植物,但并非是优势种。次生林和人促更新次生林林下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都较高,林下物种组成相对复杂,共有树种有11种,相似系数高达45%。次生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及铵态氮之间达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人促更新次生林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全钾、全氮、速效钾、无机氮及铵态氮之间达极显著正相关;椰子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各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证实:滨海台地热带林土壤pH、全磷、全钾、速效钾、有效磷、铵态氮及无机氮共7个土壤因子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准确把握森林群落特征与其物种多样性的耦合关系是林分管理的基础。选择亚热带3种地带性森林类型,分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米槠林)、天然针叶林(马尾松林)和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闽桦-闽楠林),调查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藤本植物群落特征(高度、胸径、冠幅、盖度等)并计算了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旨在探讨森林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闽桦-闽楠林胸径显著大于马尾松林,而马尾松林和米槠林、闽桦-闽楠林和米槠林之间胸径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3种林分乔木层树高和枝下高均无显著差异(P>0.05),马尾松林和闽桦-闽楠林的灌木株高、地径和草本多度、盖度显著高于米槠林,草本层多度和盖度为马尾松林>闽桦-闽楠林>米槠林(P<0.05)。(2)3种森林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基本都呈灌木层>乔木层>藤本层>草本层的趋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取决于乔灌层多样性。(3)典范对应分析表明,3种林分群落特征与其物种多样性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米槠林胸径、草本高度和盖度对乔灌层物种多样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马尾松林的灌木冠幅对草本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有显著影响,是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主导因子。闽桦-闽楠林灌木冠幅和地径,树高和枝下高对灌草层丰富度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通过提高枝下高和灌木高度生长,降低草本盖度、灌木冠幅和大小,可增加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对于科学评价森林空间结构,制定合理经营措施实现物种多样性保育和森林科学经营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验证青阳县茂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缓释肥料田间使用效果.[方法]以不施氮肥和常规施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了3种不同用量缓释肥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缓释肥料处理水稻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多出19.95万穗/hm2、6.2粒和0.55 g.缓释肥料处理水稻产量比常规施肥处理增...  相似文献   

14.
[目的]鉴定和筛选水稻极端耐热种质或基因,为培育耐高温水稻新品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耐热等级和幼苗存活率为指标对不同类型水稻苗期耐热性进行鉴定评价,以筛选和鉴定耐热种质资源及主效QTL.[结果]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苗期耐热性存在明显差异,籼稻品种耐热性明显强于粳稻品种,籼稻和粳稻品种均存在极端耐热和极端敏感种质资源;共...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五指山市受藤本植物危害严重的低海拔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植被调查和室内种子萌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伐藤处理下的次生林群落土壤种子库特征、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林下植被的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除藤可提高研究区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数量及速度,也可延长其种子萌发天数;(2)不同伐藤处理下的土壤种子库中共出现74种植物,隶属35科67属,其中菊科、茜草科和禾本科植物种出现比例较高,而飞机草在不同伐藤处理下的土壤种子库中均为优势种;不同伐藤处理下的土壤种子库物种生活型组成,均以草本植物占明显优势,人工除藤可使土壤种子库中乔木、灌木等生活型的物种数明显增多;(3)不同伐藤处理下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和物种数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呈递减趋势,人工除藤可使研究区2~5、5~10 cm土层土壤中的种子密度明显增加;(4)不同伐藤处理下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且其土壤种子库与林下植被的相似性系数(0.173~0.302)普遍较低,但随着伐藤年限的延长,土壤种子库与林下植被物种组成的相似性增大,伐藤3年处理的群落显著大于未做处理的对照群落。综上可知,人工除藤可提高研究区土壤种子库的植被恢复潜力及天然更新能力,有助于推动该区域次生林群落的正向恢复演替。  相似文献   

16.
通过样方调查的方法分析海南植胶区4种不同特点、不同气候带及不同地形的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4种植被林(包括幼龄橡胶林、老龄橡胶林、桉树人工林、天然次生林)中,物种数由高到低分别为老龄橡胶林(44种)>幼龄橡胶林(41种)>天然次生林(39种)>桉树人工林(30种);不同气候带林下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表现为湿润气候带以需水量大的草本植物,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适应性强的植物为主,且湿润气候带的物种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高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带,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相反;其次,平原台地与山丘地区的4种群落类型下物种优势度λ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整体表现为天然次生林>老龄橡胶林>幼龄橡胶林>桉树人工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太湖地区优良食味高产软米粳稻品种特征.[方法]收集适合太湖地区种植的软米粳稻品种,根据软米粳稻品种生育期、产量和食味品质进行分类,比较研究了不同熟期不同产量与食味品质类型的软米粳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差异.[结果]高产类型软米粳稻每穗粒数、群体颖花量显著高于中产类型.与味中类型相比,味优类型软米粳稻穗数、每穗粒...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谷城不同天然红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方法]设立样方对2个群落的乔灌草进行调查,针对不同群落、群落间乔灌草分层α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地形、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类型对不同群落整体α多样性分布特征影响不大。干扰造成群落间共有种按草、灌、乔递减,群落物种均匀度依次下降,群落间灌木层和乔木层α多样性差异极为显著,进而对整个群落的结构、组织、稳定和发展造成影响。[结论]研究结果为红椿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Smal-007生防菌剂对松材线虫病防治效果的稳定性.[方法]对2014—2015年林间喷洒Smal-007生防菌剂后,进行了马尾松发病情况的6年跟踪和分析.[结果]在梅列区采用喷雾机人工喷洒菌剂能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虽然在2017和2018年喷洒区单位面积马尾松枯死株数均较前期有所增加,但显著低于对照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长光照时间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黄瓜品种戴多星为试验材料,在幼苗2叶1心时以自然光为对照,利用植物生长灯对黄瓜幼苗进行补光,观察黄瓜幼苗株高、茎粗的生长情况、[结果]与对照相比,补光条件下黄瓜幼苗株高均显著高于对照,但基径并无显著差异,叶片数相同、延长光照时间对黄瓜幼苗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结论]延长光照时间可以促进黄瓜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