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解剖、铸型及动脉造影等方法观察10月龄~17岁中国水牛前脚动脉40例、黄牛15例。结果:(1)中国水牛前脚掌侧动脉主干为正中动脉、指掌侧第Ⅱ总动脉,在近节指中部,指掌侧第Ⅲ总动脉分为第Ⅲ、Ⅳ指掌侧固有轴动脉,经远节指轴孔入骨质管。(2)指掌侧第Ⅲ总动脉在近节指近端分出近节指掌侧支,与第Ⅲ、Ⅳ指掌侧远轴动脉吻合,形成近节指深弓。(3)第Ⅲ、Ⅳ指掌侧固有轴动脉在中节指中部分出中节指背侧支和掌侧支。背侧支与指间弓的分支呈网状吻合;掌侧支与第Ⅲ、Ⅳ指掌侧远轴动脉吻合,形成中节指深弓。第Ⅲ、Ⅳ指掌侧固有轴动脉在远节指骨质管中与第Ⅲ、Ⅳ指掌侧远轴动脉吻合,形成终弓。(4)中国水牛前脚背侧动脉来自腕背血管网、桡动脉,掌内侧动脉及远穿支,在掌部远端合成一干,与指间动脉吻合,形成指间弓。从弓向上分支于掌部远端、指背侧;向下分支与中节指背侧支呈网状吻合,分布于指背侧。  相似文献   

2.
当虫体大量侵袭鱼的皮肤和鳃时,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辨认出有暗淡的小斑点,皮肤上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被感染的鳃小片上皮坏死、脱落,使鳃器官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病鱼呼吸困难。同时被该虫破坏的地方,往往被细菌或水霉感染形成溃疡。病鱼食欲不振.反应迟钝,鱼体消瘦,发病后在2~3天内出现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兰州大尾羊肾脏血管的分布情况,试验利用ABS塑胶液的冷塑性,用红色的塑胶液灌注于羊肾动脉,定型后,经过浓度为30%的盐酸腐蚀、自来水冲洗及人工修整等过程,制作羊肾脏铸型标本。结果表明:兰州大尾羊肾动脉入肾门后在肾实质内相继分支形成叶间动脉,在肾脏的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延续为弓形动脉,由弓行动脉发出与肾表面近似垂直的小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发出球小动脉和直小动脉;直小动脉可由弓行动脉、小叶间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发出,伸向肾髓质。  相似文献   

4.
采用石蜡切片及微血管铸型技术,观察了成年大鼠睾丸微血管的分布与构筑形式.光镜下每个生精小管与六个生精小管相临,微血管则明显得排列在相临生精小管形成的六角形的角缘处.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睾丸表面的微动脉吻合为网格状;这种形式为睾丸表面的生精小管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必要的激素水平;睾丸动脉主支发出走行迂曲的睾丸小动脉,进入睾丸小隔后,再发出管间微动脉,并与管间微动脉相互连接为绳梯状的毛细血管网.睾丸实质内绳梯状的毛细血管网,使每个生精小管都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和激素供应;睾丸内的动脉迂曲走行,对于维持睾丸低于体内3~5℃的适宜温度,使精子正常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石蜡切片及微血管铸型技术,观察了成年大鼠睾丸微血管的分布与构筑形式,光镜下每个生精小管与六个生精小管相临,微血管则明显得排列在相临生精小管形成的六角形的角缘处,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睾丸表面的微动脉吻合网格状,这种形式为睾丸表面的生精小管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必要的激素水平,睾丸动脉主支发出走行迂曲的睾丸小动脉,进入睾丸小隔后,再发出管间微动脉,并与管间微动脉相互连接为绳梯状的毛细血管网,睾丸实质内绳梯状的毛细血管网,使每个生精小管都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和激素供应,睾丸内的动脉迂曲走行,对于维持睾丸低于体内3-5℃的适宜温度,使精了正常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持久性右主动脉弓 (Persistent Right AorticArch,PRAA)是犬在胚胎期主动脉弓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先天性血管畸形 ,属于犬先天性发育异常。猫很少发病。在犬的胎儿期 ,背部动脉通常起于左侧第四鳃状弓 ,位于食管和气管左侧。若右侧第四鳃状弓象背部动脉一样存在 ,左动脉导管保留动脉韧带 ,食管被夹在韧带、心基、肺动脉和气管之间形成一个环状结构 ,这些异常结构引起食道狭窄 ,常表现为断奶后开始饲喂固体食物时 ,患犬出现食物返流 ,以后可发展成进食后短时间内反呕出吃进的食物 ,这种发育异常的治疗只有通过手术分离并剪断左主动脉弓残迹。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在 2 0 0 3年 3月成功诊治了一例幼犬持久性右主动脉弓的病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情况黑色可卡犬 ,3月龄 ,雄性 ,体重 5 kg。体型较同龄犬偏瘦小。主诉 :该犬发病 1个月余 ,表现为采食后不久呕吐出部分食物 ,吐后仍能将食物吃进去。该犬排粪排尿正常 ,呼吸、体温均正常 ,食欲旺盛 ,已打过2针六联疫苗。2 诊断触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本病例在另一家医院进行钡餐造影 ,灌服钡餐后即刻进行胸部正位、右侧位X线片检查。读片 :右侧位见大量钡...  相似文献   

7.
试验应用血管铸型方法,对14枚(左肾7枚,右肾7枚)绵羊肾动脉分支分布做了研究。肾动脉在进入肾门前有两种分支形式:前后干型和背腹干型,后者占主要。背腹干分布形式的肾脏,背干在进入肾窦内分为一前支和一后支,由前支和后支发出肾脏背部各肾段动脉。腹干不分支而直接发出肾脏腹部各肾段动脉。各肾段动脉之间未见有吻合支。绵羊肾脏不论肾动脉是前后干型还是背腹干型,肾段动脉的数目均为7。肾段动脉分布的区域即为肾段,所以与之相应的肾段也有7个。  相似文献   

8.
采用动脉铸型和大体解剖学方法观察了犬肾动脉 38例 ,脾动脉 30例。结果表明 :(1)犬肾动脉入肾前分为背干和腹干 ,由它们发出 2~ 6支肾段动脉 ,其分布区即为同名肾段。 (2 )犬肾段动脉有 5种分支类型 ,变异较大 ,但具有高度的对称性。 (3)犬脾动脉的分支均为双分支型 ,即分为脾上叶动脉和脾下叶动脉 ,将犬的脾脏分为 4个脾段 ,每 1个脾段由同名脾段动脉供应血液。 (4 ) 2 5例各脾段动脉之间无吻合支存在 ,称为“无血管区”;5例存在着少量吻合支 ,可称为“少血管区”。  相似文献   

9.
鲤鱼急性喹乙醇中毒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试验对鲤鱼进行了喹乙醇急性中毒的病理学研究。喹乙醇对鲤鱼 (60± 5g)口服给药的LD50 为 :32 4 9 4mg/kg体重。中毒鱼表现出特征性的“应激性出血症” ,鳍条基部、嘴部和腹部充血、出血发红 ,肠道排出白色半透明粘液便 ,临死前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病理组织学上 ,肝脂肪变性或水泡变性及凝固性坏死 ,肾上腺空泡变性 ,肠呈卡他性肠炎 ,肾小管上皮细胞、心肌纤维空泡变性 ;鳃小片水肿 ,上皮增生、变性、坏死和脱落。超微结构上 ,心肌、肝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肿胀 ,嵴断裂、溶解 ,肝细胞内糖原颗粒减少。中毒早期肠上皮微绒毛断裂 ,脱落 ,随着病程的发展肠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大体解剖学和血管铸型方法,研究了12峰双峰驼肾动脉的分支分布。结果显示,肾脏的肾动脉在进入肾门之前均分成一背干和一腹干,在肾窦内,背干分为一前支,再由前、后支分别发出背部贤脏的各肾段动脉。腹干不分前、后支,而由主干直接发出腹部肾脏的各肾段动脉。不仅各肾段动脉之间未见吻合,背干及其分支与腹干及其分支之间也无吻合。左肾肾段动脉共13条,右肾肾段动脉12条。表明,双峰驼不仅左、右肾的肾动脉与肾段动脉不尽相同,各肾的背部和腹部的动脉供应也存在差异。肾动脉的背干和腹干是相对独立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驯鹿鼻、咽、喉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体解剖学的方法对驯鹿上呼吸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驯鹿鼻部较长,鼻翼内有内、外鼻翼软骨。固有鼻腔发达,每侧鼻腔内含一大的下鼻甲和一小的上鼻甲。鼻泪管开口于鼻前庭腹外侧壁。咽部的软腭长而厚,鼻咽癌的后壁上形成咽隐窝,内含一杯状粘膜褶。喉前庭深陷,会厌大而弹性较弱,喉室平坦,不形成喉小囊,但具有喉中室,位于喉前庭底壁上,环状软骨板宽。  相似文献   

12.
正羊片形吸虫是主要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中,呈扁平片状,灰红褐色,大小为(21~41)mm×(9~14)mm。成虫在羊的胆管内排除大量的虫卵,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由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孵出毛蚴,进入水中,遇中间宿主(淡水螺丝)时,钻入其体内,发育为胞蚴、雷呦和尾蚴,尾蚴自螺体逸出后,附着在水草上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囊呦,羊吃了这些水草后,幼虫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对存在于广东云浮市境内的棕果蝠雌性生殖器官进行了大体及组织学观察。棕果蝠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阴道前庭和阴门组成。卵巢一对,位于两侧肾的后方,包于输卵管系膜内,肉眼不易区分。输卵管很短,分为漏斗部、壶腹部和峡部,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黏膜形成纵向黏膜褶,并具有宽阔的输卵管腺。子宫为双子宫类型,根据子宫内膜上皮类型,每侧子宫分为子宫角和子宫颈,子宫角内膜具有高柱状上皮,并形成类似于输卵管腺的子宫腺。子宫角较粗,外径在1 000μm以上,比输卵管外径大1倍。子宫颈内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分泌型细胞。子宫颈内膜形成发达的纵行黏膜皱褶,但不形成宫颈腺或腺样隐窝;两个子宫颈后半部共同形成一个圆锥状子宫颈阴道部,相当发达,顶端向后,其外表面也具有一层高柱状分泌型上皮细胞。两个子宫颈管未能抵达子宫颈后端,而是分别开口于子宫颈阴道部中间段(前后向上)的腹侧面上,分别开口于阴道。阴道穹窿长而深,其最前部形成一对盲管,分别位于左右两宫颈管的外侧。阴道长而宽阔。其前端形成阴道穹窿。阴道黏膜为厚而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阴道后腹侧有雌性尿道的开口。阴门呈椭圆孔状,未形成左右两个阴唇。  相似文献   

14.
(一)出血病病症:由呼肠孤病毒引起。体侧肌肉、鳍基部、口腔、鳃盖和肠道、眼睛充血。剥开皮肤,轻者肌肉呈点状充血,鳃丝失血苍白。防治方法:(1)注射灭活疫苗。当年草鱼种于6月下旬每尾注射疫苗0.2毫升,其免疫力可达14个月以上。(2)每千克鱼用克列奥-鱼复康50克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喂3~5天,可预防此病。(3)发病季节到来时,每667平方米水面,水深1米时,每次用生石灰15千克溶水全池泼洒1次。(二)肠炎病病症:由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病鱼腹部膨大,替色变黑,特别是头部显得更黑,有很多体腔液,肠壁充血,呈红褐色。肠内没有食物,只…  相似文献   

15.
对3~22周龄山羊胎儿肺进行了肉眼、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7~22周龄山羊胎儿肺的外部形态与胎龄无关,肺的外部形态以左二右四叶者为多见.肺的叶间裂和右肺副裂常不完整,以浆膜、肺组织或混合性组织(肺组织及浆膜)融合;2.山羊胎儿肺的发育分为5个时期:胚胎期(3~5周)肺芽分支形成主支气管,主支气管长度不断增长并萌芽出叶支气管,均衬以假复层柱状上皮。腺状期(6~12周)以支气管树发育为主,小支气管衬以假复层和/或单层柱状上皮;终蕾呈腺状,上皮细胞由假复层柱状逐渐变为单层柱状,胞核向细胞顶端移行;终蕾上皮细胞游离面可见短小的微绒毛;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随着胎龄增加而逐渐增多,它们均位于细胞顶部。小管期(13~14周)以呼吸部发育为主,原始肺泡开始形成,呼吸性细支气管衬以未分化的立方上皮;终蕾腺状结构逐渐消失,终蕾上皮细胞由高矮不等的单层柱状上皮逐渐演变为立方形的原始肺泡上皮;细胞游离面可见较多的微绒毛,胞质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较发达。囊状期(第15周)呼吸部发育显著,肺内细支气管及其末端呈现出“充气”状态;部分原始肺泡上皮细胞分化为扁平的肺泡Ⅰ型细胞和立方形的肺泡Ⅱ型细胞;Ⅱ型细胞内出现嗜锇小体。肺泡期(16~22周)以肺泡的形成和分化为主,更多的肺泡上皮分化为扁平的肺泡Ⅰ型细胞和立方形的肺泡Ⅱ型细胞。此期,毛细血管内皮与部分肺泡上皮贴近,可将肺泡上皮细胞区分为3种:Ⅰ型细胞,呈矮柱状或椭圆形,胞质中有较明显的核糖体、扩张内质网及变性线粒体;形成了由Ⅰ型细胞一基膜一内皮细胞组成的气血屏障。Ⅱ型细胞,胞质内含丰富的嗜锇板层小体和核糖体,内质网扩张呈大小不一的泡状,多泡体出现,线粒体膨大变性,细胞游离面可见少数微绒毛。Ⅲ型细胞,为未分化细胞,呈立方形,胞体较小,胞核相对较大,呈圆或椭圆形,胞质少,呈带状.电子密度低,细胞器少。  相似文献   

16.
初生仔猪腹腔脏器的动脉分枝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乳胶加颜料血管注射的方法,对32例初生仔猪的腹腔脏器的动脉分枝进行观察,其主要结果如下: 腹腔动脉有五个分枝类型,即两枝型(脾动脉、肝动脉)有25例(78.13%);三枝型(脾动脉、胃左动脉、肝动脉)有3例(9.36%);四枝型A(脾动脉、憩室动脉、胃左动脉、肝动脉)有1例(3.13%);四枝型B(两主枝是脾动脉和肝动脉,两侧枝是胃左动脉和憩室动脉)有1例(3.13%);一枝型(只有脾动脉,而肝动脉则来自肠系膜前动脉)有2例(6.25%)。 空肠动脉的分枝,依次形成初级弓、二级弓和网状丛,再由网状丛发出大量的、放射状的小枝分布到肠管上。这些小枝呈两两成对地并列(与同级静脉伴行),到肠管附近,两枝彼此分开,每枝分布到肠管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7.
(一)形态特征 串叶松香草也叫菊花草、香槟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3米,根系发达,粗壮,支根多,主要分部在10~30厘米的土层中。十至数十片叶丛生,播年仅形成基部叶丛,翌年才形成丛生直立茎。茎四梭,幼嫩时有白色毛,叶长椭圆形,长40厘米,宽28厘米,叶  相似文献   

18.
正1病因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牛、羊的胆管内引起的,牧民称之为"水嗉子"。此外还可寄生于骆驼、猪、马、鹿、兔、犬、猫等,人亦可被感染。肝片吸虫背腹扁平,外观呈叶片状。自肝胆管初取时呈棕红色,固定后呈灰色。一般长20~35mm,宽5~13mm。虫体前端有一圆锥状突起,锥底突然变宽形成"肩部",虫体中部最宽,向后逐渐变小。虫卵椭圆形,黄色,一端有卵盖,卵内充满卵黄细胞和一个胚细胞,长116~132mm,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记叙了发现于陕西省陇县、志丹和府谷县马、驴盲肠和大结肠的一种线虫,经鉴定认为属于毛线亚科(Trichonematinae Railliet,1916)、杯环属[Cylicocyclus(Ihle,1922)]中的一新种,并定名为志丹杯环线虫 Cylic-ocyclus(Cylicobrachytus)zhidanensis,nov.sp.这个新种可由以下特点与所有种区分。(1)口囊短,宽度与深度的比为4.7~6.3:1;其纵断面为一矩形。(2)外叶冠的小叶为26片;具背沟;口囊内壁光滑。(3)雄虫生殖锥的附属物为四个,每侧两个,其基部膨大近似卵圆形,外侧者末端各有一个较短的突起;内侧者各有一较长的指状突。  相似文献   

20.
人们从花市上买回的盆栽金桔(即金柑)如管理不善,次年结出的果个小、量少,甚至不结果。笔者总结出5条提高盆栽金桔着果率的技术措施。1合理修剪开春后进行修剪。根据回头形树冠留校的需要,选择3~5个主枝错落留在主干上,多余的主干齐基部剪去,然后按所留主干强弱分别短截,强壮枝可留4~5芽,较弱枝可留2~3芽。经过两个月后,新梢基本发齐,再对新梢进行修剪,以后新梢每达8~10片叶时摘心一次,诱发夏梢,最后一次摘心时间,以所抽夏梢都能形成芽而定。2正确施肥第一次修剪后,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以后每10天再补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