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猪人工授精在生产中日益广泛应用,配种头数逐年增加,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猪人工授精由春、秋两季开展发展到冬季配种,形成了全年性配种。为了探讨猪人工授精常年配种效果,更好地发挥现有猪站的作用,我们对开展猪人工授精常年配种的猪站进行调查并做试验,对不同季节的受胎效果进行了对比。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方法1.试验分3组进行。冬季有取暖条件,采精室温度10℃以上的猪站为试验Ⅰ组;冬季采精室不生火,精液稀释,到养母猪户屋内的外屋(温度0℃以下)输精的猪站为试验Ⅱ组;冬季采精室不生火,用原精液到养母猪户…  相似文献   

2.
人工授精技术为养猪业规模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公猪精液品质、繁殖母猪生理状态、输精操作等因素均会影响人工授精的成功率。本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从采精公猪训练、公猪采精操作、精液处理、母猪发情鉴定和输精操作介绍猪人工授精技术要点,以期为猪人工授精规范化操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推广普及生猪人工授精配种技术,实施全市统一供精的过程中,唐市镇畜牧兽医站改变由技术人员上门配种的传统服务方法,积极开展群众性科学普及和技术传播工作,让生猪人工授精配种的关键技术输精技术进入养母猪的农家,使全镇98%的养母猪户直接掌握了发情母猪的输精...  相似文献   

4.
<正> 猪只人工授精是充分利用优良种公猪,加速生猪杂交改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由于母猪年龄差异,和各种条件的影响,往往导致母猪输精后返窝量大,情期受胎率不高,畜主对母猪人工授精不放心。为提高母猪情期受胎率,1980年以来对输精时间、稀释液配方、采精方法和精液运输等技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繁殖母猪人工授精生产性能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授精是利用猪新鲜精液输入宫颈管道的繁育新技术。人工授精技术易学、操作简单,节省人力、财力。陆良县四季如春,温差变化不大,县供精中心距母猪养殖大镇里程不超过15km,母猪饲养量大,农户又有较强的科技意识,有利于大范围推广。但在推广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利用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支持,在全县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向全县广大养母猪户发情母猪提供优质种公猪精液进行配种,以提高养殖经济效益,针对灌云县生猪人工授精实际,探讨生猪人工授精各环节的关键技术,为当地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持续推广与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母猪饲养场户自己不养种公猪,母猪发情时到社会化种猪精液供应站购买精液,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给母猪配种.此方法,具有所用种公猪质量好、基因优良、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等优点.本人根据在建平县种猪精液供应中心工作的经验,谈一下外购精液给母猪人工授精配种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生猪人工授精是改良猪种、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我市共有母猪1.23万头,其中太湖系母猪(梅山、二花脸等)0.75万头,二元母猪0.38万头,分别占61%和31.2%。生猪人工授精工作过去依靠分散在农村的12个乡镇级供精站进行联片供精,成本高、技术水平较低,经济...  相似文献   

9.
《湖北畜牧兽医》2012,(7):42-42
湖北省京山县2012年度生猪良种补贴项目5月起开始实施,将陆续发放120万元,对能繁母猪应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补贴。生猪良补项目实施前,农户在定点供精站购买公猪精液用于母猪人工授精,按照市场价,能繁母猪配种一胎次需要2瓶精液,每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母猪配种以本交为主,猪人工授精技术尚未普及,而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快速改善生猪品质、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人工采精是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关键。在生产实践中,种公猪人工采精应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影响母猪受胎率的内外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均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母猪的发情、排卵、受胎等。只要正确地掌握母猪的繁殖规律,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就可大大提高母猪受胎率。1提高人工授精配种员的技术水平提高人工授精配种员的技术水平是提高母猪人工授精授胎率的关键。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搞好人工授精技术队伍的建设,根据繁殖母猪的分布和数量,认真落实好授精、受胎和产仔任务。人工授精配种员必须掌握精液的运输、保存、镜检等一系列技术操作要领。另外,严格管理采精、化验、稀释、分装等技术环节,同时加强精液运输箱防震保温设施的建设,做…  相似文献   

12.
从2007年起,为加快生猪良种化进程、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农业部、财政部对生猪主产区开始实施生猪良种补贴人工授精项目,免费或优惠向广大农户提供良种公猪精液,2013年度对全国1640万头能繁母猪进行人工授精良种补贴,扶持资金6.5亿元。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与其他涉农项目一样,环节繁多、面广量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江苏省有“四怕”:一怕少数管理部门挪用经费,下达补贴资金不及时;二怕生猪人工授精站资金链断裂,精液供不出;三怕精液销售点任务完不成做假账;四怕农户享受不到补贴精液,母猪受胎率低。为把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江苏省在实施生猪良种补贴人工授精项目的6年时间里,紧紧围绕9个环节,不断查找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堵塞造假漏洞,使项目实施流程越来越严谨、实施效果越来越好。据统计,2013年与2007年相比,项目县从8个增加到34个,计划内年供精母猪从35万头增加到106万头,使用计划精液数从140万瓶增加到424万瓶,加上计划外供精母猪数,2013年项目县生猪人工授精普及率达到80%,比项目实施前提高60多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罗光荣 《兽医导刊》2011,(Z1):187-188
生猪人工授精技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推广,推动了生猪良种繁育工程建设,提高了生猪的品质和产量,促进了养猪业发展。实践中,由于外(杂)种母猪的发情不明显等原因,导致其情期受胎率不高。笔者就如何提高母猪情期受胎率进行探讨。一、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有的地方配种点和供精站的数量不多、布局不合理、设备简陋,  相似文献   

14.
祖海涛 《中国猪业》2014,9(12):36-38
猪场人工授精技术不过关,会出现产仔数不高、分娩率低等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人工授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一是精液的采集,具体介绍了采精的频率,采精前的准备,精液的采集、稀释和保存的注意事项;二是母猪发情,介绍了发情的营养和光照管理,公猪查情和母猪发情鉴定;三是配种过程,应注意检查精液的活力,母猪外阴的清理,润滑剂的选择和使用,输精的速度和辅助工具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15.
2009年至2010年安徽省五河县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家畜改良站建立供精网络、五河县保球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供精单位、在全县建立供精点22个。2009年、2010年项目总投资300万元,每头能繁母猪人工授精2份精液补助20元,全年共为全县及周边县养猪户进行母猪人工受精10万胎次,产出仔猪杂交优势明显,为养猪户新增经济效益2000万元,大大提高我县良种率的普及,猪人工授精的推广减少种公猪的饲养量,节约了饲养成本。现就我县一规模养猪场采用人工受精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1955年,广西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专门化的猪人工授精站,应用大约克夏公猪配当地母猪,当时1头公猪可以配780~1298头母猪,采用统一供精;20世纪60年代,在江苏一些地区大搞猪人工授精,应用长途汽车送精液;20世纪80年代,北京猪人工授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80年代末90年代初猪人工授精渐显萧条,1997年吴同山、麦月仪、黄敏锐等10人到美国学习猪人工授精技术,再次兴起猪人工授精工作的高潮,这一落一起将近10年。  相似文献   

17.
猪的人工授精(AI)成功与否,主要与公猪采精质量、精液处理操作技术、AI工作人员对待人工授精的态度、消毒卫生差状况(采精、精液实验室处理以及授精时)、精液贮存与控制情况、母猪本身的繁殖能力、母猪发情诊断的准确性、是否适时配种以及AI配种操作技术等。以...  相似文献   

18.
选用480头母猪分3组在不同季节连续225d同步进行了人工授精,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结合,自然交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人工授精显著提高了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与自然交配相比,母猪的受胎率提高5.5个百分点,平均产仔数增加1.0头,差异显著(P<0.05),采精次数与自然交配次数分别为90次和393次,公猪的利用率明显提高。试验过程中,人工授精充分利用了优质精液,输精前对精液品质进行检查,淘汰不合格精液,消除了很多自然交配的弊端,提高了种猪的繁殖力,经济效益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高低受环境、饲养管理、精液品质、母猪发情鉴定、疾病和人工授精技术等多因素的影响。我镇开展猪人工授精工作多年,全镇有四个猪人工授精供精站,负责1.5万头可繁母猪的人工授精工作,但个别人工授精技术员操作存在受胎率偏低的问题。现就有关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技术措施与大家共同交流。1公猪的饲养与管理1.1合理饲养依据实际情况,对常年配种的公猪分别采取季节性加强饲养和一贯加强饲养,一年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一些地区母猪配种以本交为主,猪人工授精技术尚未普及。而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快速改善生猪品质、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应大力提倡。人工采精是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关键,在生产实践中,种公猪人工采精应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