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筛选适宜重庆市忠县"三山两槽"丘陵地貌以及麦/豆/苕,麦/豆//豆,玉//豆/苕等不同耕制条件的优质、高产、高效大豆品种,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引进了7个大豆新品种,与对照(南豆3号)进行品比试验。试验于2009年在忠县涂井乡龙滩村实施。初步结果表明:高农优1号产量最好,产量差异极显著,抗性好;豫豆25综合性状最好,抗逆性最强,产量差异不显著;齐黄26比对照增产2.53%,产量差异不显著,抗逆性一般,单株综合性状一般;鲁豆10号、贡豆E30、沔509、贡豆9101比对照减产3.80%~20.25%,综合性状一般,不适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在重庆市开州区对7个华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进行引种示范,比较分析各品种的物候期、植株形态特征、田间性状、产量及晚疫病抗性等,以筛选适宜在开州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结果表明,华薯4号、华薯13号、华薯2号和华渝5号的田间综合表现较好,生育期适中,晚疫病抗性均达到中等以上,667 m~2产量分别达到2 856.3、2 748.5、2 383.4、2 192.4 kg,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合重庆市万州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促进万州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通过对引进的10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调查各参试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等。结果表明:冀张薯12号、下寨65号、闽薯1号三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万州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4.
玉林市粒用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在玉林市推广种植的粒用玉米新品种,通过对13个普通玉米新品种在玉林市的种植鉴定,从品种产量、抗病性、性状表现等方面综合筛选出康农20、河玉397、康农玉007、万千969、天艺153、隆瑞888等6个品种适宜在玉林市范围内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九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贵州省盘州市九个马铃薯新品种2016年田间品种比较试验的数据,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产量、生育期、株高、茎粗、主茎数、商品薯率、单株结薯数、单株块茎质量、块茎平均质量等九个方面的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259的综合性状最好,云薯505和镇薯1号的综合性状也很好,这3个品种可在盘州市高海拔大春一季作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余品种(1669、宣薯5号、陇薯7号、陇薯9号、陇薯10号、威芋3号)还需再次进行品比试验,才能确定是否适宜在盘州市高海拔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市主导水稻品种Q优5号为材料,研究机插秧栽培不同追肥时间对水稻群体性状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追肥时间对该品种的产量、分蘖和成穗率等性状的影响显著,对生育期影响不显著。综合产量、生育期、分蘖、成穗率等因素,确定插后15~25 d为Q优5号的最佳追肥时期。  相似文献   

7.
扬啤2号大麦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啤 2号 2 0 0 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 ,系采用辐射诱发早熟突变选育而成的春性二棱啤酒大麦新品种 ,产量水平一般 675 0kg hm2 左右 ,熟期早 ,农艺性状好 ,抗逆性强 ,品质优 ,适宜在江苏范围内种植。  相似文献   

8.
以渝单8号为对照筛选适宜重庆市璧山县生态下密植的高产高效玉米品种,试验在常规生产密度条件下增密500株/667 m2(即3000株/667 m2)开展研究。通过植株性状、抗病性、抗倒性、穗部产量构成性状以及实收产量等性状在密植下的综合对比分析,在引进的8个品种中筛选出4个增产品种,即渝单30、渝单35、重玉100、三峡玉6号。其中以渝单30增密增产优势最明显,产量较对照(渝单8号)增产8.42%,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2017年,重庆市铜梁区对15个食用型甘薯新品种开展了引进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万薯10号、广薯87、广薯72和桂薯10号4个品种的鲜薯产量、商品性、食用口感等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铜梁区及周边地区继续试验、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前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玉米籽粒机收将是大势所趋,因此人们对玉米品种的选择也趋向于耐密植、抗倒伏和籽粒脱水快等优良性状。为了筛选出陇东旱塬区适宜的籽粒机收玉米品种,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引进的17个玉米品种表型性状和籽粒机收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和恒5266产量高,但是机收表现不理想;迪卡159、先丰9号、先玉1483、五谷737和新农育6003等5个品种综合表现良好,可以作为陇东旱塬区籽粒机收玉米品种贮备品种加以推广,尤其是五谷737产量高、抗性好、机收表现好,宜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