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Cep70的细胞定位及其在微管聚合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原核表达质粒p MALp2TCep70,在细菌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MBP-Cep70。用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获得特异性的抗Cep70抗体。首先用该抗体对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显微分析,检测Cep70在细胞内的定位,再利用荧光标记的微管体外组装试剂盒研究Cep70在体外微管聚合中对微管形态的调节,最后利用微管混浊度试验,验证Cep70对微管聚合的功能影响。[结果]通过从细菌中诱导纯化蛋白,获得了大量高纯度的融合蛋白MBP-Cep70。纯化蛋白免疫小鼠后得到了靶向Cep70的抗体。免疫荧光显微分析发现Cep70定位在微管组织中心(MTOC),即中心体上。通过对荧光标记的微管蛋白进行体外组装分析,发现Cep70增加了体外聚合微管的长度。进一步通过微管浑浊度试验,发现Cep70促进了体外微管的聚合。[结论]Cep70在细胞内定位在微管组织中心上,且在体外微管聚合上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林坤  周生波  王超  侍福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629-7630,7734
[目的]探讨微管结合蛋白MAP18在ABA调控拟南芥花粉生长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植物的极性发育模式提供线索。[方法]以拟南芥野生型(生态型Columbia,Col-0)及相关突变体花粉为试验材料,进行遗传学和药理学分析,研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调控因子。[结果]内源和外源ABA均显著抑制拟南芥花粉的萌发,但内源ABA对萌发的花粉管有促进伸长的作用。遗传学证据表明,微管结合蛋白MAP18过表达植株的花粉对ABA表现超敏感,而RNAi沉默株的花粉对ABA则表现出脱敏感现象,显示MAP18蛋白参与了ABA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调控过程。[结论]该试验结果为研究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调控模式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3.
甘蔗茎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微管骨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子叶植物茎尖有丝分裂细胞的微管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冰冻切片法结合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及DAPI染色,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甘蔗茎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微管列阵的排列、转换及与染色体运动的关系。[结果]当周质微管形成时,细胞核保持完整;有丝分裂前期,周质微管转变为早前期微管带;当纺锤体微管形成时,细胞核膜破裂,染色体排列在细胞板位置;之后纺锤体微管向成膜体微管转换,纺锤体微管逐渐缩短而细胞板两侧微管逐渐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姊妹染色体被微管从细胞板处分离并牵引至两极,从而形成成膜体微管;之后两个子细胞的细胞核形成,并最终分裂,细胞数量增加。[结论]从细胞微管各时期的排列就可以判断出细胞分裂方向,了解其生长情况,为甘蔗增粗机理的研究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在评价甲鱼蛋白肽抗肿瘤作用的基础上,探究了甲鱼蛋白肽对微管蛋白聚合-解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25~100 μg·mL-1浓度范围内,甲鱼蛋白肽具有抑制肿瘤作用,并呈良好的量效关系,IC50为228.49 μg·mL-1。甲鱼蛋白肽对微管蛋白的聚合具有抑制作用,且与浓度呈正相关,1.5 mg·mL-1的甲鱼蛋白肽对微管蛋白聚合的抑制率达40.2%,提示甲鱼蛋白肽对微管蛋白动态平衡体系的影响可能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扩展莫尼茨绦虫中克隆β微管蛋白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扩展莫尼茨绦虫成虫cDNA文库,随机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对部分序列进行引物步移法测序,获得其全长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对该cDNA序列进行开放阅读框(ORF)的寻找、编码氨基酸的推导、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以及蛋白二级结构的初步预测.[结果]获得了1个扩展莫尼茨绦虫新基因——β微管蛋白基因,全长1571 bp,编码444个氨基酸,与日本血吸虫的β微管蛋白氨基酸序列具有78.6;的同源性.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49.6 ku,等电点为4.96;1 -4位氨基酸MREI为β微管蛋白转录后调控信号,140~146位GGGTGAG存在一个微管蛋白标志信号片段,在99~106位和391~410位存在两个典型的β微管蛋白保守区;亚细胞定位分析其为细胞的骨架蛋白.[结论]获得了扩展莫尼茨绦虫β微管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为该基因功能的实验性鉴定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叶子  黄聪聪  于荣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1):4351-4360
【目的】探讨在气孔运动的信息传递通路中,保卫细胞微管骨架与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两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进而深入了解气孔运动机理。【方法】以拟南芥野生型及GFP-α-tubulin-6植株为材料,利用药理学试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免疫印迹等细胞学及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化对保卫细胞气孔运动及微管骨架的影响。【结果】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星型孢菌素(staurosporine,STS)能促进光照下气孔开放,微管特异性抑制剂长春花碱(vinblastine)和微管稳定剂紫杉醇(taxol)分别减弱和增强其作用;1/2A型磷酸酶抑制剂冈田酸(okadaic acid,OA)、花萼海绵诱癌素A(calyculin A,CalA)抑制光照诱导的气孔开放,微管特异性药物长春花碱和紫杉醇又能分别增强和削弱该抑制作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两种磷酸酶抑制剂OA和CalA处理后,正常开放气孔保卫细胞中整齐有序的辐射状微管数量显著减少,变为以交错网状及解聚态为主;蛋白激酶抑制剂STS处理则增加了辐射状微管的比例。微管特异性药物紫杉醇、长春花碱分别与以上3种抑制剂共同处理,同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对保卫细胞微管骨架组织排布的影响。提取保卫细胞原生质体总蛋白进行免疫印迹检测,55 kD分子量处的微管蛋白发生明显的蛋白丝氨酸磷酸化。【结论】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可以通过调节保卫细胞微管骨架的动态排布进行气孔运动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下小麦生理生化及蛋白组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芳  范宝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430-1431
[目的]探究间接冷害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和影响机制。[方法]用水培法培养冬小麦京411,对实验组幼苗实施4℃低温胁迫。测定幼苗长势,丙二醛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并应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幼苗叶片内的蛋白组分进行分离,研究低温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及蛋白组分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出现卷曲和萎蔫,叶片丙二醛含量、叶片内的蛋白组分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明显下降。[结论]该研究为探讨低温胁迫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棉花Spiral1-LIKE(SP1L)基因(GhSP1L)的克隆、功能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方法]通过RT-PCR从棉纤维中克隆GhSP1L基因,进行GhSP1L蛋白的功能结构域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GhSP1L,进行蛋白体外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GhSP1L基因的表达特征.[结果]从陆地棉纤维组织中克隆得到GhSP1L基因的全长cDNA,其开放读码框为318 bp,编码10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理论分子质量为11.76kDa.对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其N端和C端较为保守,含有SCOP结构域,属于SP1L家族蛋白,能够在其他微管蛋白协助下与微管结合,SPR1的定位可能与其结合的微管结合蛋白相关.构建了pET28a-GhSP1L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体外诱导表达后获得分子质量约为12 kDa左右的重组蛋白GhSP1L;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GhSP1L基因开花后3d的纤维组织中表达量较高.[结论]GhSP1L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在棉纤维发育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小鼠精子体外培养过程中Ca~(2+)对微管蛋白乙酰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管蛋白的乙酰化作用对细胞代谢过程,维持细胞的稳定性及运动性具有特殊作用,而有关哺乳动物精子蛋白乙酰化修饰的研究报道较少,且成熟精子蛋白乙酰化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精子活力参数计算机辅助检测(CASA)技术、蛋白免疫印迹(WB)以及免疫荧光等实验技术,分析测定小鼠精子体外培养过程中,不同浓度Ca2+以及HCO-3、环腺苷酸(dbcAMP)等精子获能调节因子对微管蛋白乙酰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精子中分子量约为55、37、26kDa微管蛋白发生乙酰化修饰,获能培养后微管蛋白乙酰化程度明显高于未获能培养;钙离子对精子运动能力以及微管蛋白乙酰化修饰起双重调节作用,低浓度Ca2+(≤2.0mmol/L)促进精子活力及微管蛋白乙酰化(P0.05),而高浓度Ca2+(4.0mmol/L)明显抑制精子活力MOT(48.88%)、曲线运动速度VCL(99.46μm/s)及微管蛋白乙酰化(P0.05);加入钙离子级联信号调节因子钙调蛋白抑制剂(W7)和钙调蛋白激酶抑制剂(KN-93),能有效缓解高浓度Ca2+(4.0mmol/L)对微管蛋白乙酰化的抑制作用,而钙离子载体(A23187)能进一步增强高浓度Ca2+对小鼠精子微管蛋白乙酰化的抑制作用;dbcAMP、异丁基黄嘌呤(IBMX)及PKA抑制剂(H-89)等cAMP-PKA磷酸化信号因子影响微管蛋白乙酰化,但不符合cAMP-PKA磷酸化信号通路调节规律。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乙酰化微管蛋白主要分布在精子尾部的中段和主段,且主段最为明显。本研究提示Ca2+可能通过调节微管蛋白的乙酰化,从而影响精子的活力及受精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多菌灵抗性基因转化哈茨木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含有多菌灵抗性基因的质粒pRB129转化到哈茨木霉原生质体,转化率为6~7/3μgDNA/2×105原生质体。转化子可以在1000μg·mL-1多菌灵浓度下正常生长,并具有有丝分裂稳定性,多菌灵抑制木霉和木霉转化子的微管蛋白的体外聚合作用,5~10μg·mL-1多菌灵对木霉微管蛋白聚合的抑制率约为木霉转化子抑制率的2.5~3.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