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鳞泥鳅消化系统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栾雅文 《水产学报》1988,12(3):277-282
细鳞泥鳅(Misgurnus mizolepis Gunther)是鳅科鳅属的鱼类,俗名“肉泥鳅”。个体比泥鳅大,习性与泥鳅相似。底栖杂食性,很容易饲养。是一种小型鱼类,可以食用,也可做其他鱼类的饵料。除高原外,全国均有分布。细鳞泥鳅消化系统与鲤科的草鱼及鲤鱼的消化系统有不少相似处,但也有其独特性。故做此项工作,为鱼类消化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泥鳅属鳅科,是温水性鱼类。泥鳅体长,亚圆筒形;黄褐色,具不规则黑色斑点;口小,下位,有须;肉质清淡、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泥鳅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含量每百克达22.6g,是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对环境适应力很强,容易养殖,运输方便,生产成本低。人工养殖泥鳅是很好的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3.
泥鳅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是一种 杂依性小型淡水鱼类,分布广,产量高,是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泥鳅为高蛋白、低脂肪类型的高品位水产营养佳品,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泥鳅养殖在家庭副业中得到很好的推广,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泥鳅与藕同池生态养殖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泥鳅的生命力强、繁殖快、食性杂,是一种易饲养、产量高的鱼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并有脂肪、核黄素、磷、铁等营养成分,是外贸出口的主要水产品之一。目前它已成为庭院坑塘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泥鳅,又叫鳅鱼,生活在江河湖泊、池塘稻田之中。泥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肉质细嫩、清新爽口而且肌间刺少,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素有“天上斑鸠,地上泥鳅”之美誉,与鳗鲡、黄鳝并为“淡水三参”。 泥鳅的营养价值在鱼类中名列前矛,比名贵的青虾、黄鱼还要高,据科学分析,泥鳅的可食部分约占80%左右,鳅肉蛋白质含量达20.7%,脂肪2.8%,碳水化合物2.3%,还有多种维生素  相似文献   

6.
泥鳅,鳅科。泥鳅的生命力很强,繁殖快、饵料杂,是一种最易饲养又可获得高产的鱼类。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脂肪、核黄素、磷、铁等营养成份;在医药上,具有调中益气,壮阳祛湿等功效,也是外贸出口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它已成为庭院养殖和坑塘等小水面养殖的主要品种。一、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7.
泥鳅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是我国主要经济淡水鱼类之一,具有分布广、抗逆性强、易养殖等特点,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目前,国际市场主要在日、韩,而国内市场泥鳅价格也居高不下,这为发展泥鳅产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8.
提高泥鳅夏花培育阶段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早  凌去非 《水产养殖》2011,32(12):31-32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为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分隶属于泥鳅属和大鳞副泥鳅属。2种鱼类习惯上被统称为泥鳅。我国除西部高原外,自南至北均有分布,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是优质的淡水鱼类。  相似文献   

9.
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规模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世界上有泥鳅十多种,通常供养殖的主要是真泥鳅。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普遍分布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的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水域中。是主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但是由于捕捞过量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泥鳅资源遭到了破坏,自然产量大为减少。为增加有效供给,发展泥鳅的规模化养殖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规模化养殖作简单的介绍。 一、泥鳅的人工繁殖 1.亲鳅的选择与雌雄鉴别 人工繁殖用的亲鳅一般不易长期蓄养。最好是采集临近产卵期的…  相似文献   

10.
泥鳅属硬骨鱼纲、鳅科,是温水性鱼类。泥鳅体延长,亚圆筒形,长10多cm;伴黄褐色,具不规则黑色斑点;口小,颌下有须;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泥鳅含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其中特别是蛋白质含量每百克鱼肉达22.6g,是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对环境适应力很强,容易养殖,运输方便,生产成本低,目前市场价格已经达到每千克30元以上,是很好的人工养殖品种。一、池塘的选择和清整  相似文献   

11.
泥鳅又称鳅、鳗尾泥鳅、真泥鳅等,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是主要的经济淡水鱼类之一。它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称。近年来,由于市场的需求量增大,泥鳅的养殖“方兴未艾”。但大规模人工养殖时,常由于管理不善使泥鳅极易发病,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影响了养殖的积极性。下面将北方地区泥鳅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防治叙述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泥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一般发病率是很低的。但由于泥鳅通常采用静水饲养,水质容易恶化,  相似文献   

12.
泥鳅又称鳅,是温水性底层淡水鱼类,由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正如俗话所说“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是有名的美味佳品,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泥鳅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性味甘,平,具“补中,止泄”之功能。因此泥鳅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对象,目前成鳅养殖的形式有池塘专养、网箱养殖、稻田养殖等。池塘养殖是最普遍的形式,池塘养殖的主要技术要点如下。1池塘的建造标准鳅池的各项技术指标:面积200~300米2的长方形为好,长椭圆形也可以。池深90~110厘米,池壁高出水面40厘米,水深50~…  相似文献   

13.
泥鳅又名鳅、鳗尾鳅、真泥鳅等。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其它内陆水域(包括渠道、稻田)皆有分布,是主要的小型经济鱼类之一。由于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可食部分约占80%)优(高蛋白、低脂肪)并具有滋补强身的独特功效,素有“天上斑鸠,地上泥鳅”、“水中人参”之美誉。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泥鳅愈来愈受到消费者亲睐,市场供不应求。本市历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泥鳅抗逆性强,适合庭院养殖。庭院养鳅,有钱可图。 1 泥鳅的生物特性 1.1栖息。泥鳅属温水性底栖鱼类,常栖息于内陆水域的浅水区,喜中性和微酸性的粘性土壤。当生活水温超过34℃或低于6~10℃时,泥鳅会潜入水域底质休眠。自然条件下,泥鳅有昼伏夜出的习性。  相似文献   

14.
秦秀芳 《齐鲁渔业》2013,(11):26-26
泥鳅属温水性鱼类,自然条件下多栖息于底泥较深的池塘、沟渠等静水或流速较缓的水体中,属底栖鱼类,当水温低于5℃、高于32℃时,或栖息处干涸,泥鳅会进入休眠状态。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以水蚤、蚯蚓、水草及微小生物为食,有夜间觅食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李明 《内陆水产》2008,33(2):30-30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脂肪、核黄素、磷、铁等营养成份,因此深受消费者欢迎,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外贸出口的水产品之一。近年来因野生泥鳅资源不断减少,养殖产量有限,因此其市场价格较快上涨。  相似文献   

16.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鳅属,由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滋补药用功能,被人们誉为“水中人参”。泥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小型经济鱼类,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泥鳅人工养殖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成亮 《水产养殖》2012,33(2):21-25
泥鳅是分布广泛、适应性很强、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的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且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和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市场十分热销。  相似文献   

18.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国家。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水中人参”之美称,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市场前景广阔,是我国传统的外贸出口水产品,远销日本和港澳地区。近年来,由于工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环境,尤其是水域环境极大破坏,自然水域野生鳅资源日益枯竭,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泥鳅的人工养殖遂得到重视,泥鳅的人工养殖在我国农村养殖业结构中已占有一席之地。为使广大养殖户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泥鳅的人工养殖,本文介绍几种泥鳅养殖模式。一、土地单养模式1.结构。面积…  相似文献   

19.
李红岗 《中国水产》2013,(11):62-63
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达21%,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需要的氨基酸,泥鳅作为一种滋补食品,据《本草纲目》及有关药典介绍,泥鳅味甘性平,具有补脾益气而除湿浊,壮腰补肾,健脾疏肝等功效,其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逐步消费者认可,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销售和效益都很好。随着河南的“三农”建设和新型农村化建设稳步推进,沼气火源替代传统火源已是趋势,沼气既能提供方便火源,又能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0.
泥鳅是我国主要经济淡水鱼类之一,具有分布广、抗逆性强、易养殖等特点,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江西省上饶县从2000年开始开展泥鳅人工繁殖和养殖,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泥鳅苗种培育技术总结如下:一、场地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