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通过品种比较试验,从5个绿柄红芽多子芋中筛选出子孙芋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瑞金红芽芋,该品种成熟期11月下旬,在同类中熟性较晚;母芋芽淡红色,母芋、子芋圆球形,孙芋卵圆形;单株母芋质量517.2 g,子孙芋16.9个,子孙芋质量1363.6 g,单个子孙芋质量80.5 g;子孙芋干物质含量21.37%,淀粉含量13.97%。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芋种质资源颜色性状的变化规律,以保存在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的300多份芋种质资源为材料,按照《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芋》对芋种质资源的颜色性状进行观察和归类,并重点对芋的叶心色斑颜色、叶柄中下部颜色及母芋芽色的相关性进行总结和探讨。根据叶柄中下部颜色将滇南芋分为绿柄野芋(白芽类型)、乌绿柄野芋(红芽类型)和紫柄野芋(白芽类型)3个类型;将芋中的多子芋分为绿柄多子芋(一般为白芽类型)、乌绿柄多子芋(一般为红芽类型)和红紫柄多子芋(白芽类型)3个基本类型,将芋中的多头芋分为绿柄多头芋(白芽类型)和乌绿柄多头芋(红芽类型)2个类型。从滇南芋和芋的整体来看,只要叶柄中下部颜色含有乌绿色成分,则母芋芽色一般为红色类型。从叶心色斑颜色来看,滇南芋中的绿色者,母芋芽色为白色类型;紫红色或紫色者,母芋芽色可能为白色类型,也可能为红色类型。芋中,多子芋叶心色斑颜色为紫红色者,母芋芽色为红色类型;黄绿色或绿色者,母芋芽色为白色类型。多头芋中,叶心色斑颜色为绿色者,母芋芽色为红色类型;紫红色者,母芋芽色为白色类型。  相似文献   

3.
以魁芋类的‘槟榔芋’和多子芋类的‘香沙芋’为材料,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快速黏度分析等技术比较研究了两个芋品种的母芋和子芋中淀粉的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槟榔芋’母芋淀粉的平均粒径大于子芋,‘香沙芋’相反。两种芋的母芋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颗粒外部有序度均高于其子芋。在加热过程中,两种芋的母芋和子芋淀粉的膨胀势在75℃后产生显著变化,在95℃时母芋淀粉的膨胀势大于子芋。和子芋淀粉相比,‘槟榔芋’母芋淀粉具有较高的峰值黏度、崩解值和回生值,而‘香沙芋’相反。两种芋的母芋淀粉的最终水解程度均大于其子芋。以上结果表明,两个芋品种的母芋和子芋淀粉的形态、组成和理化性质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这将为芋淀粉在食品和非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对芋属(Colocasia)中种质资源类型最为丰富的滇南芋(C.?antiquorum Schott)和芋〔C.?esculenta(L.)Schott〕的染色体倍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滇南芋的染色体倍性为2n=2x=28。芋中魁芋的染色体倍性表现为2n=2x=28|多头芋、魁子兼用芋为2n=3x=42|多子芋一般为2n=3x=42,但白芽乌绿柄多子芋为2n=2x=28,另外来自印度的绿柄多子芋也为2n=2x=28。  相似文献   

5.
桂子芋1 号是以贺州红芽芋为材料,通过茎尖组织培养产生变异,从中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变异单株HY-3,经离体快繁、种植观察、筛选培育而成的粉香型多子芋新品种。全生育期180~200 d(天),中晚熟,株高110~140 cm,叶片绿色、心形,叶长52~58 cm,叶宽46~52 cm;母芋圆球形,子孙芋卵圆形,单株子孙芋数量14~24 个,单株子孙芋产量600~700 g;淀粉含量198 g · kg-1,蛋白质29.2 g · kg-1,口感细腻柔和,粉糯可口,香味浓郁,菜粮兼宜。对疫病 和软腐病的田间抗性强于对照贺州红芽芋,每667 m2 水田产量1 600~1 800 kg,旱地产量1 400~1 600 kg,适合广西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水旱环境和深水胁迫对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选用1个绿柄多子芋品种江汉芋,设计缸栽试验,采用4个处理,即浅水栽培、旱地栽培、7月上旬和8月下旬分别采用深水胁迫20 d后恢复浅水栽培,各处理重复3次,比较芋在各种处理下的生长状况及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水处理对芋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表明芋对水旱生态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水生环境使芋的叶片数减少,根变短,使母芋质量增大,子孙芋总质量变小,球茎总质量减小,芋形指数增大,延缓和阻碍干物质从上一级球茎向下一级球茎的分配和积累。深水胁迫处理的时期越晚,变化趋势越明显。芋宜旱栽,在栽培过程中应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  相似文献   

7.
多子芋以母芋作种芋的实用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子芋以母芋作种芋的实用性初探尹辉梓,黄贤才(四川省雷马屏茶场雷波县616561)旱芋为多子芋属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作一年生栽培。含有一定糖分、多种维生素和较高的淀粉,极耐贮运,是很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芋的生长依次是母芋、子芋及孙芋,母芋品...  相似文献   

8.
对多子芋(武芋1号)试管苗和试管球茎的田间中试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6月下旬~7月中旬武芋1号试管苗植株生长速度较其常规芋种快,到7月中旬,与常规芋种相当,7月下旬~8月上旬,常规芋种的植株生长速度快于试管苗;武芋1号试管苗的母芋、子孙芋质量、整株质量均小于其常规芋种;试管球茎的子孙芋产量和总产量比常规芋种高,相对商品性好。对3种类型芋试管球茎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管球茎可提高多子芋、多头芋的产量,魁芋的产量则低于常规芋种;移栽大田的试管球茎苗以中苗为佳。  相似文献   

9.
以多子芋3个品种群共11个品种为材料,研究水旱生态环境对芋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环境中的干物质和淀粉含量明显高于水田中的含量,粗蛋白则为水田中的含量明显高于旱地中的含量,水旱两种生态环境中的可溶性糖含量相近。水旱生态环境对多子芋干物质、淀粉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都达极显著差异,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水旱生态环境对乌绿柄品种群的品质性状影响最大,对红紫柄品种群的品质性状影响其次,对绿柄品种群品质影响最小。在水旱两种生态环境中,干物质、淀粉和粗蛋白的含量都是乌绿柄品种群最高,红紫柄品种群其次,绿柄品种群最低,可溶性糖含量则是绿柄品种群最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广东毛芋、湖北绿梗芋、湖北红梗芋、浙江红芽芋和金坛红香芋为试验材料,探究覆盖小麦秸秆对多子芋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盖小麦秸秆可促进植株的生长,提高多子芋产量;对于子芋数较少的品种,增产效果显著;对于子芋数较多的品种,产量增加相对较少;覆盖秸秆后便于收获。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巴西国内芋(Colocasia esculenta L.Schott)生产与研究方面内容,包括芋品种资源、分布与引种历史,巴西芋头栽培过程中光照、水分与肥料管理,芋病虫害种类与防治,以及芋采收、包装与贮藏等。  相似文献   

12.
选择远离工矿企业(距离3千米),无“三废”污染,本质良好,土壤肥沃,空气清新,光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呈多样性的基地。大气、水、土壤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宁波市传统优势农产品奉化芋艿的起源、分类及其生物学特性,综述了奉化芋艿栽培技术包括间套作方式、促早栽培、平衡施肥、克服连作障碍等技术问题,并简要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策及生产前景。  相似文献   

14.
芋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芋病毒病的研究进展,包括芋病毒的主要种类、分类地位、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和防治技术。现有研究认为,以RT-PCR技术为基础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较成熟的ELISA试验和电镜检测作为芋病毒检测的依据更准确,建立三者相结合的检测体系可提高芋病毒检测的灵敏度、缩短检测时间;以茎尖培养、化学制剂处理及其联合应用的脱毒技术为芋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临武香芋产业稳步健康发展,从香芋水田插苗起垄技术、推广有机肥代替化肥种植技术、香芋就地覆膜贮藏越冬技术3个方面阐述了临武香芋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要点。结合试验示范大力推广该3项关键技术,达到临武香芋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辣椒、玉米、芋头间套作对辣椒病毒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辣椒、玉米、芋头间套作与辣椒单作试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辣椒、玉米、芋头间套作栽培模式能营造适宜辣椒、玉米、芋头生长发育的有利环境,减轻辣椒病毒病发病率,3a成熟期辣椒病毒病发病率分别减轻43%,36%,40%。  相似文献   

17.
顾绘  陈赛男  李建 《北方园艺》2016,(8):181-184
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分别从芋的品种资源及分布、栽培技术措施、储藏、病虫害防治以及加工出口等方面对南通市芋的生产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常州地区早熟芋头的生产效益,引进早熟芋头品种苏芋10号和苏芋11号,与当地早熟品种建昌早芋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苏芋10号生长量最大,株高145.4 cm,显著大于苏芋11号和建昌早芋,最大叶面积也最大,商品子芋平均单个质量达54.69 g;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5.28、78.68、35.84 g/kg,均显著高于苏芋11号、建昌早芋;食味品质方面,苏芋10号质地硬、香味浓、糯性好、口感佳,表现最优。综上,苏芋10号具有更好的经济性状、更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更佳的综合食味品质,可作为当地早熟芋头生产推广用品种。  相似文献   

19.
以仰光×乐平及仰光×霞山2种杂交种子为试材,探究消毒方法、光照、温度、播种基质对芋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8%Na Cl O(无水酒精稀释)处理9min后用无水酒精清洗种子是最佳的芋种子消毒方法;种子或珍珠岩消毒对种子的萌发和子叶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在有菌条件下,生长后期衍生出的细菌或真菌会影响子叶的后续生长;芋种子是喜光性种子,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在培养土中,芋种子不萌发,湿润滤纸、无菌水、珍珠岩、沙子和MS培养基中芋种子的发芽率较高,但仅沙子和MS培养基中幼苗生长健壮;移栽于培养土后幼苗生长良好,成活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香芋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以香芋、干花和大米等为原料,通过打浆、加热研磨等
工艺,加上后期调配获得最终产品。通过正交试验以及对饮料的综合感官评价和理化分析,得到了最佳的
配方。结果如下:当香芋添加量为100 g,水的添加量为1 100 mL 时,蜂蜜和柠檬汁的添加量分别为9%
和0.07%;粳米(晚粳宁88)添加量为10 g;干茉莉花的添加量为2 g;牛奶和枸杞的添加量分别为5 mL
和1 g。该产品具有茉莉花和牛奶的清香和乳香,口感细腻,为淡乳黄色液体,具有营养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