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地栽培土壤与露地栽培土壤相比,前者的栽培管理更加集约化,耕作更为精细,肥料投入量大大增加,水分供给更勤。设施内的环境发生变化,会引起土壤特性的变化,从而表现为由露地栽培转变为保护地栽培若干年后,土壤出现各种营养、酸化等障碍。  相似文献   

2.
蔡桂荣 《蔬菜》2000,(9):19-20
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大面积推广,本区蔬菜保护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现象逐年加重,年限在3年以上的保护地作物已不同程度地出现盐害,严重地制约了蔬菜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近几年来笔者对盐城市保护地面积较大的盐都县便仓镇、建湖县上冈镇等地的保护地次生盐渍化形成的原因、症状和克服途径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调查,现总结如下。 一、蔬菜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形成原因 1.过量施肥增加了土壤盐分含量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菜农为了追求高产,追肥量往往是露地蔬菜栽培的几倍,远远超过蔬菜的需要量,使大量剩余肥料及其副成分在土壤中…  相似文献   

3.
保护地茄子的土壤传播病害较为严重,有些病害的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可长达3 ̄7年,应用化学药剂很难控制,如枯萎病、黄萎病等非常顽固,难以防治。而老菜区,发病率逐年提高,严重地块发病率在50% ̄80%甚至绝收,因此,茄子一般不能重茬栽培,必须与非茄科作物进行4 ̄5年轮作倒茬。  相似文献   

4.
保护地是高度集约化的栽培场所,人们在这个场所内充分有效地利用其设施、小气候资源、土地、空间和时间,增加产出,提高效益。但是由于长时间的栽培和保护地内特殊的环境条件,造成了保护地土壤盐分积聚,严重地影响了栽培作物对养分、水分和各种元素的吸收,对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加强对保护地土壤障碍因素分析,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曹子库 《蔬菜》2004,(9):25-25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保护地栽培和集约化生产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特点,由于保护地栽培快速地增加了农民收入,所以在未来将继续发展,所栽培的作物也将由当前的蔬菜向花卉、苗圃、中草药等方向发展。但保护地发展的同时,也为土传病害的发生、蔓延提供了适宜的环境,通常栽种3~5年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一般减产20%~40%,严重的减产60%以上,甚至绝收。集约化生产更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使该病害从保护地发展到露地的芹菜、大白菜、胡萝卜等作物上。由于土传病害发生的隐蔽性,大多在结果期才达到发生的高峰期,因此损失巨…  相似文献   

6.
王玉彦  王靖秋  张志民 《蔬菜》2012,(11):55-58
通过盆栽试验,将小麦、大豆作物根茬按0.5%、1%和2%用量施入已连续栽培黄瓜的土壤中,研究不同作物根茬及用量对减轻黄瓜连作障碍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小麦、大豆作物根茬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添加小麦和大豆根茬的处理土壤容重均随根茬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不同作物根茬对pH影响不同,2%的小麦根茬添加量对pH提高最大;添加作物根茬均使土壤EC值明显降低;添加2%的小麦根茬显著促进黄瓜植株生长,产量比对照提高127.67%.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探索农业高效栽培模式,自2008年起在开封市郊区进行试验,总结出春季小拱棚双膜覆盖西瓜—秋季露地脱水用大葱1年2茬高效栽培模式,667 m2可产西瓜4 000 kg以上,净葱5 000 kg以上,667 m2产值达11 000元。连续多年种植表明,大葱根须分泌物可有效杀死土壤中的各种病菌,有效降低西瓜各种病害的发生,实现了高温型作物与低温型作物的互补及西瓜连作无嫁接种植。现将该模式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连续两茬式番茄种植高产施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利用日光温室进行番茄秋冬茬和冬春茬一年两茬栽培是当前主要种植形式之一。两茬式番茄栽培生长周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对温室内土壤状况影响大。若不能合理的进行土壤管理及施肥,将会加速土壤性状恶化,使土壤失去高产潜力。为此要根据日光温室土壤及两茬式栽培中各茬次特  相似文献   

9.
番茄营养丰富,产品食用价值高,采用设施条件栽培优质番茄其综合种植效益十分可观.保护地设施番茄栽培因为采收期时间较长,产品产量高、品质好、收益大等特点深受市场欢迎,设施栽培模式发展越来越快. 栽培设施分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依据种植时间分为冬春茬和夏秋茬栽培,不同的栽培时间、气候条件,栽培技术各不相同.保护地栽培环境封闭,栽培管理上特别是肥料、化学农药使用处理不当会影响产品质量.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特别注意番茄生产质量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绿芦笋大棚早熟栽培,可在已培育2~4年的根株上于1~3月扣棚,比露地生产提早采收20~30天,增产增效显著。1土壤选择芦笋为多年生深根作物,喜阳光,有肉质贮藏根,故种植土壤必须地下水位低,阳光充足。如果在土层深厚、排灌好的沙质土壤上种植,有利  相似文献   

11.
绿芦笋大棚早熟栽培,可在已培育2-4年的根株上于1-3月扣棚,比露地生产提早采收20-30天,增产增效显著。1土壤选择芦笋为多年生深根作物,喜阳光,有肉质贮藏根,故种植土壤必须地下水位低,阳光充足。如果在土层深厚、排灌好的沙质土壤上种植,有利于高产、稳产。2培育壮苗2.1育苗时间:5厘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旱黄瓜秋延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微 《蔬菜》2011,(6):9-10
旱黄瓜秋延后栽培可作为经济作物复种的一种形式,第1茬种植早春油豆角、甘蓝、小青菜等作物,第2茬种植旱黄瓜,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一般是7月中旬播种,11月上旬结束,生长期110d左右。旱黄瓜整个生育期所经历的外界环境变化,与日光温室早春茬黄瓜栽培刚好相反,即温度变化由  相似文献   

13.
蔬菜保护地土传病害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的连年栽培,保护地土壤传染病害越来越突出,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已成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主要土壤障碍因素之一,很多蔬菜保护地因土壤传染病危害严重而不得不改作露地栽培,严重制约着蔬菜保护地的发展。因此,加强保护地土壤传染病的预防势在必行。l蔬菜保护地常见的土壤传染病上传病害是指由生活在土壤中的病原体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蔬菜保护地中常见的土壤传染病主要有:番茄的青枯病、枯萎病、黄萎病、褐色根腐病、摔倒病、溃疡病,黄瓜的蔓枯病、疫病,茄子的枯萎病、黄萎病,辣椒的青…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耕作面积的逐年减少,保护地栽培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随着保护地栽培面积的不断增加和连续多年种植,土壤地力逐渐衰退,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也不断扩大,发生程度不断加重,成为制约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刘铮  车书明 《蔬菜》1999,(4):37-37
芹菜在我国南北方都广泛种植,在华北地区除露地栽培外,还有多种栽培方式,秋冬茬和冬春茬利用改良阳畦、日光温室、塑料棚等保护地种植,基本上可做到排开播种,均衡上市,周年供应。华北地区芹菜栽培以实心品种为主,如北京的“铁杆青”、天津的“津南实芹”、“津南冬芹”、开封的“玻璃脆”等。近些年来从国外引进“高优它”、“嫩脆”、“加州王”、“文图拉”、“美芹”、“冬芹”、“夏芹’等也为实心品种。但有的种植出现空心现象,影响了产品品质、产量和收入。有的认为是种子问题,但由于栽培环境条件不良和管理技术不当,优良的…  相似文献   

16.
<正>黄瓜是我国主栽蔬菜作物之一,在湖北省武汉市,黄瓜年平均播种面积在6 667 hm2以上,位居所有瓜类蔬菜第一位,主要分布在东西湖、蔡甸、黄陂、新洲、江夏、汉南等新城区。种植模式以春秋两季露地栽培为主,部分产区通过温室或塑料大棚进行早春或秋延后栽培。近年来,黄瓜靶斑病为害日益严重,露地和保护地栽培均有发生,已成为当地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江苏省设施蔬菜生产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发展的重要亮点。目前全省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33.3万hm2以上,约占全国10%。但设施蔬菜多为旱作,周年种植,设施土壤长季节得不到雨水冲淋,再加上作物品种单一,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病虫害的积累和土壤连作障碍等问题日趋严重,制约了设施蔬菜产业化和产品无害化的发展。发展水生蔬菜设施栽培,可增加种植茬次、增加产量、提前上市,从而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  相似文献   

18.
贾颖 《上海蔬菜》2008,(2):45-46
近几年,我市蔬菜保护地生产发展迅猛,保护地种植已成为我市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由于我们地区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自然条件,秋冬茬的蔬菜保护地一般在1月份采收结束,下茬只能复种或种植一些小青菜等作物。如此常年的单一蔬菜种植,土地得不到轮作倒茬,病虫害的发生种类越来越多,病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特别是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9.
茄子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顺党 《蔬菜》2009,(7):20-21
茄子黄萎病俗称半边疯、凋萎病、黑心病,是露地和保护地茄子上最主要的土传病害,各地普遍发生,特别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只要是连作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病,如果加之灌水不当就会导致病害急剧加重。近年来,随着茄子种植面积的扩大,连作现象严重,土壤病原菌逐年增多,使茄子黄萎病逐年加重,一般发病后期产量损失20%~30%,严重时损失达80%以上,乃至绝收。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化学防治和轮作等农业措施防治茄子黄萎病,  相似文献   

20.
保护地土壤障害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臧壮望 《蔬菜》2002,(6):21-22
由于保护地土壤连续利用时间长,施肥量往往比露地大,而又较少受到降雨淋洗的影响,导致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连作障害、盐渍化和酸化等问题,且逐年加重,严重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所以,了解土壤的变化,及时进行土壤改良治理是目前保护地栽培的重要任务。一、保护地土壤的主要障害1.连作障害 为在短期内充分发挥保护地效能,人们往往频繁连作黄瓜、番茄等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蔬菜品种,并且施用的肥料种类也较单一。由此导致:(1)土传病害增多,如青枯病、早疫病、炭疽病、枯萎病、软腐病、根结线虫病等。(2)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