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菌》2015,(6)
<正>以前辽宁省凌源市利用一次发酵技术栽培双孢蘑菇,产量不高(7.5 kg/m2)。近几年笔者在凌源市刀尔登镇柏杖子村利用现有50个冷棚进行二次发酵技术栽培双孢蘑菇,鲜菇产量达到15 kg/m2。笔者根据栽培实践,现将冷棚二次发酵技术的要点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1二次发酵法的优点二次发酵技术是双孢蘑菇标准化规范栽培的重要步骤,是双孢蘑菇高产栽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与传统的一次发  相似文献   

2.
蘑菇栽培料“增温剂”床式发酵法,是一种全新的堆料方法,具有省料、省劳,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栽培料质量,缩短发酵周期,不耗能源等特点,产量可提高10%以上,是蘑菇栽培料发酵技术继二次发酵法后一项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双孢蘑菇培养料隧道发酵技术是将培养料按照配方要求精准配料,通过预湿、混料环节进入一次发酵隧道,在75~80 ℃ 条件下完成微生物发酵及焦糖化反应,然后转入二次发酵隧道,在58~60 ℃ 条件下进行巴氏杀菌杀虫,45~50 ℃ 条件下进行控温发酵,生产出的培养料理化性状稳定,利于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实践证明,采用工厂化生产的二次发酵料栽培双孢蘑菇,出菇产量可较传统发酵料栽培提高60%~120%。  相似文献   

4.
蘑菇培养料酵素菌发酵与二次发酵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琴  王海旺  张福元 《食用菌》2005,27(5):23-24
目前,采用二次发酵栽培蘑菇比原来常规一次发酵提高了产量,主要是二次发酵通过人工控制料温,增加了培养料的有益菌,减少了有害菌,优化了培养料。但该法耗能、费工、产量低、成本高。为此,本试验采用酵素菌发酵法与二次发酵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应用酵素菌发酵和二次发酵技术制备蘑菇培养料对培养料内温度变化,各种营养成分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但在影响程度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蘑菇培养料加入864菌液发酵与二次发酵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加入864菌液发酵和二次发酵栽培蘑菇的试验,比较培养料中微生物群落、培养料成份及产菇量,说明加入864菌液发酵是代替二次发酵栽培蘑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蘑菇增温发酵剂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慈友  任永源 《食用菌》1992,14(6):19-19
蘑菇培养料二次后发酵技术的推广普及,对我国蘑菇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它发酵时间长、耗能多、劳动强度大.而应用增温发酵剂(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提供)可直接上床发酵,不用能源加热,也不用翻堆,可达到与二次发酵法同样的优质培养料,为蘑菇高产栽培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主要报道我们在西湖区周浦乡的应用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制备适合蘑菇生长的培养料是栽培蘑菇的关键。随着蘑菇生产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广大蘑菇种植者希望有一种快速有效的蘑菇培养料发酵新技术,以克服目前二次发酵技术周期长、费工多、耗能大的缺点。为此,我们于1987年开始进行蘑菇培养料发酵新技术的研究,制成了适于制备蘑菇培养料的“增温发酵剂”,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套蘑菇培养料节能、快速、床式发酵的新技术,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增温发酵剂的制备在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向的基础上,我们在国内首次分离筛选到可用于蘑菇堆肥的微生物,并以此为基础制成了适用于制备蘑菇培养料的“增温发酵剂”。(二)应用增温发酵剂进行蘑菇培养料发酵根据增温发酵剂的最佳生长条件和二次发酵的原理,同时参照国外短期发酵技术和室内发酵方法,并结合国内常规堆制发酵的操作步骤,我们建立了一套在生产上行之有效的节能、快速、床式蘑菇培养料发酵新技术。其具体流程为:稻草的切割和预湿一预堆一添加增温发酵剂一培养料进房床式发酵一翻格播种一管理采收。与二次发酵技术相比,每堆制111.1米~2培养料,应用这技术可省煤150~300公斤,省工8~10个,缩短周期5~10天。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芯粉为主料栽培褐蘑菇的培养基配方的优化,出菇管理,获得了二次发酵技术栽培褐蘑菇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提高了15%以上,且由于玉米芯的理化性质是透气性好,明显的缩短了发酵时间及用工量。  相似文献   

9.
杏鲍菇菌渣高效栽培双孢蘑菇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介绍漳州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的经验和具体的技术流程:选择优良菌株,安排生产季节,栽培料的配方和处理,二次发酵与播种、养菌,覆土,出菇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控技术。其中着重强调的关键点在于原料预湿发酵处理,覆土材料选择和处理等。  相似文献   

10.
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疣孢霉是一种土壤真菌,它以覆土为主要传染源危害双孢蘑菇,已成为制约我国双孢蘑菇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若采取严格菇房处理、培养料二次发酵、重视覆土材料消毒、适时安排栽培季节、加强栽培管理、选用抗逆性强的蘑菇菌株等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控制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双孢蘑菇培养基料隧道发酵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凤玉 《食药用菌》2013,(6):369-370
介绍双孢蘑菇培养基料隧道发酵技术三阶段:原料配制,隧道一次发酵,隧道二次发酵。原料配制涉及原材料配比原则,原材料选择,配方,原料预湿及混合处理。分别从发酵原理、发酵工艺和异常现象处理三方面详细介绍双孢蘑菇培养基料隧道一次发酵和隧道二次发酵技术。  相似文献   

12.
双孢蘑菇高产高效配套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杰 《食用菌》2000,22(4):33-34
双孢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我们从1997年开始试验研究,已总结出一套双孢蘑菇高产高效配套新技术,现将其技术要点报道如下:1栽培季节选择 我县地处豫东平原,秋季气温下降快,霜期长,冬季气温低。根据双孢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是15~17℃,培养料堆料发酵应安排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栽培播种应在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比较适宜。2菇棚建造 根据蘑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需要,结合豫东气候特点,一般选用冬暖式大棚和蔬菜改造棚,如果从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蘑菇生长发育和便于推广新技术,采用二次发酵技术和冬暖…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的香菇主要是段木栽培和木屑等代料栽培,大床或箱式栽培研究不多。笔者最近得到美国吴龙溪教授的一篇专利报告,提供了一种利用通气发酵法制造适合香菇生长的培养基,和一种利用蘑菇生产工艺和现有设备大规模栽培香菇的方法。该发明和我国的香菇生料栽培法有某些相同之处,但引进蘑菇的堆制发酵技术(包括二次发酵技术),成为美国香菇大面积栽培的一种新工艺。现摘译于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稻麦秸秆隧道式发酵双孢蘑菇基料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麦秸秆隧道式发酵双孢蘑菇基料可有效构建生态农业的循环模式,解决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结合扬州地区的实际条件,建造了4条一次发酵槽,2条二次发酵隧道,单条生产线一次可以生产双孢蘑菇基料80 t。研究了发酵场区选址、场区布局、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技术等,设置了稻草、麦秸为主要原料不同配比的3个配方,测定了不同处理基料一次发酵后、二次发酵后的水分、pH值、含氮量、C/N等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发酵后基料中水分、pH值、含氮量、C/N等技术参数均符合双孢蘑菇发酵后基料的理化指标,为双孢蘑菇基料隧道式发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应用隧道3次发酵制作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是现代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的发展方向,但因隧道3次发酵技术在国内刚起步,故生产企业对其了解较少,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系统介绍了江苏省双孢蘑菇工厂化3次发酵生产的现状和特点,为双孢蘑菇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胡道旭 《食用菌》1998,(4):16-16
在蘑菇栽培中,培养料的后发酵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注重。后发酵即是培养料经过堆制,在最后一次(一般前发酵的第3次)翻堆后,当料温升至50~60℃时趁热运进发酵室,使其在10~12小时内料升温至60~62℃保持4~6小时,通风降温至48~52℃维持4~5天。因此,后发酵也称二次发酵。试验表明,后发酵的产量比一次发酵的产量高出48.1%。本文介绍两种常用的后发酵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不同发酵方式制备的小麦草蘑菇培养料的质量及蘑菇的产员有较大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室内二次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40.8%;室外堆制发酵翻堆两次后,改小堆进行空心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33.8%,其增产幅度同室内二次发酵的较为接近,且耗资少,省工简便。  相似文献   

18.
孙立南 《食用菌》1997,19(2):26-27
福建省是蘑菇栽培的大省,产量占全国50%以上,而我市又是福建省蘑菇的主要产区,占全省种植面积50%以上,1996年全市蘑菇种植面积18000000m~2。每年还以1000000~2000000m~2递增,蘑菇生产已成为我市农村重要的经济支柱,为了促进我市蘑菇生产的发展,本文就蘑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初步研究的结果作一介绍。 (一)推广培养料二次发酵新技术 我市蘑菇生产,原来产量低而不稳,质量也较差,自从推广了培养料二次发酵后,产量有较大幅度增加,质量也有较大提高。菇农推广的培养料二次发酵是把蒸汽通入进料的菇房,从料温55℃开始计时间,保持60℃48小时,这样既可使培养料分解充分,又可杀死料中有害微生物和害虫,还可使料中的游离氨、硫化氢气体挥发,以避免有害气体伤害蘑菇菌丝体。发酵前必须把菇房门窗、墙角、屋顶等所有缝隙用塑料薄膜密封,有些菇农在墙脚喷洒敌敌畏,在发生蒸汽的大汽油桶中放入甲醛,使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了酵素菌发酵和常规二次发酵两种不同料处理方式.作了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记载发酵期间料温的动态变化、微生物区系的含菌量变化及对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等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酵素菌发酵培养料与二次发酵料相比.有益微生物数量增加。营养成分得到改善。培养料质量获得优化。促使双孢蘑菇的菌丝生长加快.菇体产量和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0.
优质双孢蘑菇堆肥的现代堆制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现代双孢蘑菇堆肥的配方,一次发酵的堆制程度,二次发酵技术和相关的一些重要理化指标等方面简要地介绍了优质蘑菇堆的现代堆制模式和方法,从而阐明现代堆制模式比传统方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