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外源ABA和GA_3对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胚根长和鲜重均显著下降,且随NaCl浓度的增加下降的幅度增大.外源ABA和GA3浸种处理均能显著缓解不同浓度NaCl对黄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1×10-6mol/L ABA和25 mg/L GA3处理可使75 mmol/L 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发芽指数比对照分别提高81.67%和77.78%;同时外源ABA和GA3浸种处理还可不同程度地缓解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提高黄瓜幼苗子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天女木兰种子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一套适用于天女木兰种子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为研究其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蛋白表达差异奠定基础。【方法】比较蛋白的不同提取方法(酚提取法、三氯乙酸-丙酮-酚提取法、三氯乙酸-丙酮法和Tris-HCl法)、IPG胶条pH梯度(pH3~11NL、pH3~10和pH4~7)、裂解液中的尿素浓度(6,7,8,9mol/L)和分离胶浓度(10%和12.5%)等条件,对天女木兰种子蛋白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双向电泳条件。【结果】以Tris-HCl法提取种子蛋白,在IPG胶条pH为4~7、裂解液中尿素浓度为9mol/L、分离胶浓度为12.5%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分辨率高、背景清晰、重复性好的天女木兰种子蛋白双向电泳图谱。【结论】建立了适用于天女木兰种子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  相似文献   

3.
以乌贼墨为材料,用0.05mol/L 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提取多酚氧化酶(PPO),30%-80%的硫酸铵分级沉淀后通过DEAE-Sepherose CL-6B层析柱分离,合并具有较高酶活性的洗脱液,透析、浓缩后用于酶的特性研究。通过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表明,在mmol/L水平,铜离子和铅离子对该酶具有强烈抑制作用,但铜离子在20μmol/L浓度时,对酶却有显著激活作用。在mmol/L水平,Na^ 、K^ 、Mg^2 和Ca^2 对PPO活性无显著影响。在无机阴离子中HSO3^-对酶活性有强烈抑制作用,在10mmol/L时抑制效率达100%,而Cl^-、Br^-、I^-和SO4^2-则对PPO活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外源ABA对棉花幼苗抗寒性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脱落酸(ABA)在低温(5℃)条件下对棉花幼苗电导百分率、MDA含量、SOD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中棉所15号为材料,分别进行5℃低温处理0、2、4、6、12、24、48和72 h和ABA浓度0、10-8、10-7、10-6和10-5mol/L交叉处理,并做二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结论]低温时间和ABA浓度均极显著影响电导率、MDA含量、SOD活性,且低温时间和ABA浓度之间无相互作用; 5℃低温及ABA 10-7 mol/L条件下处理4 h,能极显著降低棉花幼苗电导百分率和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在低温5℃、4 h、ABA 10-7 mol/L处理下比较中棉所15号、中棉所35号、新陆早8号三种棉花品种的抗寒性.[结论]抗寒能力大小为:中棉所15号>中棉所35号>新陆早8号.  相似文献   

5.
乌贼墨多酚氧化酶的部分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乌贼墨为材料,用0.05mol/L 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提取多酚氧化酶(PPO),30%-80%的硫酸铵分级沉淀后通过DEAE-Sepherose CL-6B层析柱分离,合并具有较高酶活性的洗脱液,透析、浓缩后用于酶的特性研究。通过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表明,在mmol/L水平,铜离子和铅离子对该酶具有强烈抑制作用,但铜离子在20μmol/L浓度时,对酶却有显著激活作用。在mmol/L水平,Na^ 、K^ 、Mg^2 和Ca^2 对PPO活性无显著影响。在无机阴离子中HSO3^-对酶活性有强烈抑制作用,在10mmol/L时抑制效率达100%,而Cl^-、Br^-、I^-和SO4^2-则对PPO活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脱落酸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秧苗生长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用不同浓度ABA溶液浸泡稻种后观测稻种的发芽情况;用不同浓度ABA溶液喷施于稻苗上,调查稻苗的生长情况及干旱胁迫后稻株的有关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ABA(0.5 mg/L~1.0 mg/L)处理水稻种子对其萌发无明显影响,但能有效控制根和芽的伸长生长,高浓度ABA(>5.0mg/L)对种子萌发和根、芽的伸长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ABA处理的水稻秧苗株高增长率受到明显控制,苗高降低;ABA能有效减缓干旱胁迫期间秧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减少,提高秧苗的抗旱能力;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经ABA处理的秧苗SOD、CAT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清水),MDA的含量则明显低于对照(清水)。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使用聚合膜修饰电极测定维生素B6的新方法。在pH 6.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聚L-谷氨酸修饰膜,并且研究维生素B6在聚L-谷氨酸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方法,即在外加电压为0条件下流动注射双安培法测定维生素B6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0.1 mol/L PBS(pH 6.80)载液中,维生素B6在聚L-谷氨酸修饰电极上产生一不可逆氧化峰,在选定的最佳试验条件下,流动注射双安培法测定维生素B6氧化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4.0×10-6~2.0×10-3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3 5,n=10),检出限为9.0×10-7mol/L,连续测定4.00×10-4mol/L维生素B6标准溶液20次,电流值RSD为1.05%,进样频率为120样/h。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样品处理方法简单、快速。使用修饰电极建立流动注射双安培法所得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可成功应用于西药维生素B6片剂中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CEPA、ABA和Me-JA对百合试管鳞茎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烯 (CEPA)、脱落酸 (ABA)和茉莉酸甲酯 (Me-JA)对诱导百合试管鳞茎形成和膨大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CEPA、ABA诱导鳞茎形成的最有效浓度分别为 1. 0×10-3mg/L和 0. 05μmol/L,促进鳞茎膨大的最有效浓度分别为 1. 0×10-4mg/L和 0. 5μmol/L;使用Me-JA(5μmol/L)可以获得较高的鳞茎形成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Upstream signals potentially regulating evaporation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6-8-leaf-old maize(Zea may L.)seedlings which were grown in a greenhouse.Pressure chamber was used to measure leaf water potential and to collect xylem sap.The pH of xylem sap in stem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root,and the abscisic acid(ABA)concentration in stems was the highest in well-watered seedlings.The ABA concentration and pH of xylem sap in roots,stems and leaves increased,and the ABA concentration in leaves reached the maximum during drought stress.The treatment of roots with exogenous ABA solution(100 μmol L-1)increased xylem sap ABA concentration in all organs measured,and induced stomatal closure,but did not change ABA distribution among organs of maize seedlings.The combined effects of external pH buffer on pH,ABA of xylem sap and stomatal behavior indicated that pH,as a root-source signal to leaves under drought stress,regulated stomatal closure through accumulating ABA in leaves or guard cells.  相似文献   

10.
6种松树种子休眠原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种子生活力、种子萌发率和离体胚萌发率为测定指标,通过外种皮、内种皮和胚乳内含物的生物测定,及种皮和胚乳内源激素的测定,对松属6个树种种子休眠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个树种种子胚均不休眠;外种皮所含的萌发抑制物对种子休眠起主要作用,胚乳所含的萌发抑制物或内种皮起次要作用;种皮和胚乳所含ABA类物质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抑制剂,高ABA含量和低GA,含量是导致6个树种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且ABA/GA3比值的大小与种子休眠程度的深浅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了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种子热激萌动(42℃)2 h、ABA(10-5mol/L)浸种6 h、二叶期用ABA叶面喷施和根部灌施对棉苗抵御高温干旱逆境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对棉苗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苗高和茎粗的抑制作用较大;但在遭遇高温干旱条件时,各处理苗高增长速度较慢,但生物质量增加速度较快。说明一定程度的逆境锻炼有助于棉苗获得一定抵御逆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蒺藜状苜蓿种子发芽对外源激素的响应。[方法]用0.1、1.0、1.5、2.0μmoL/L6-苄氨基嘌吟(6-B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萘乙酸(NAA)、乙烯利、吲哚乙酸(IAA)和吲哚丁酸(IBA)分别浸湿滤纸发芽床,每组50粒蒺藜状苜蓿种子进行发芽试验,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统计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天数。[结果]一定浓度的外源激素6-BA、GA3、IBA和乙烯利均能促进蒺藜状苜蓿种子的发芽,促进能力为6-BA、GA3和乙烯利强于IBA;NAA和IAA在低浓度时可抑制蒺藜状苜蓿种子发芽,但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升高而解除,ABA抑制蒺藜状苜蓿种子发芽,抑制能力为ABA〉IAA〉NAA。[结论]为阐明蒺藜状苜蓿种子休眠发芽机理与激素调控的关系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外源脱落酸(ABA)和冠菌素(COR)对小麦籽粒萌芽的影响,探索COR用于防治小麦收获期穗发芽的可行性。[方法]以易穗发芽的白皮小麦品种济麦22和抗穗发芽的红皮小麦品种扬麦16为材料,以不同浓度ABA和COR处理两品种小麦籽粒后进行萌芽,测定萌芽率、芽长以及萌芽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性。[结果]38μmol/L以上浓度的ABA处理和0.05μmol/L以上浓度的COR处理均对两品种籽粒的萌发及芽的生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且COR抑制小麦种子萌发的生物活性约为ABA的200~1 500倍;浓度高于76μmol/L的ABA和0.05μmol/L的COR对两品种小麦籽粒萌发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程度越大。[结论]ABA和COR可能通过抑制α-淀粉酶活性来抑制小麦籽粒的萌发和芽的生长;同浓度同一抑制剂处理下,白皮的济麦22萌芽及α-淀粉酶活性受抑制的程度显著高于扬麦16。该研究为COR用作控制大田小麦收获期穗发芽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敏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8):143-146
研究了亚甲蓝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对电极氧化还原机理进行了讨论。亚甲蓝在玻碳电极上能够发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单扫和多扫循环伏安图保持一致,在电极上的反应是扩散控制的过程。用方波伏安法对其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测定pH=7.0的B—R缓冲溶液中,亚甲蓝的浓度与氧化峰电流在3.0×10 -6~9.0×10 -5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 -6mol/L.  相似文献   

15.
李建新  涂艳丽  王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79-11380
[目的]为预防大豆早期铬伤害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铬处理大豆种子,研究铬对大豆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Cr6+浓度从0增至5mg/L,发芽率从91.44%增至92.59%,发芽势从89.13%增至89.54%。Cr6+浓度从10mg/L增至160mg/L时,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降至74.94%和73.64%。低浓度铬处理的大豆幼苗根长、芽长及生物量比对照有少许的增加。15mg/L的Cr6+抑制大豆幼苗的生长,且随着浓度的提高抑制效应逐渐增强。Cr6+浓度达到100mg/L时,根长与芽长分别为对照的28.61%、31.33%。Cr6+对大豆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芽生长的抑制作用。[结论]铬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一个低浓度下的刺激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浓度10mg/L以下的铬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双核磺化酞菁钴-DDAB表面活性剂修饰电极在碱性溶液中利用Co(Ⅱ)/Co(Ⅲ)电对催化氧化巯基乙醇.结果显示:在pH为10~13.5的溶液中,巯基乙醇的催化电位为-50~-60 mV,在pH为11时,催化效果最好.当巯基乙醇浓度在5.0×10-3~7×10-2mol/L时,氧化峰电流随浓度线性增加;当浓度为7×10-2mol/L,扫速为100~700 mV/s时,峰电流与扫速平方根成正比,表明反应为扩散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7.
徐秀泉  戴杨叶  宴鹤  吴春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641-13643
[目的]优化碘化钾还原法测定过氧化氢的试验条件,测定天然水体中的过氧化氢含量。[方法]对试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温度、时间、pH、碘化钾及催化剂钼酸铵用量进行优化,选择过氧化氢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在pH为4~6、室温25℃、添加4 ml碘化钾及催化剂钼酸铵100μl、反应时间15 min条件下0,~2.0×10-4mol/L范围内过氧化氢的浓度与吸光度成线性相关(R2=0.999 8),最小检测限为1.5×10-6mol/L,所测自然水体中过氧化氢测的量为5.29~10.59×10-6mol/L。[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可用于自然水体中微量过氧化氢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Tb3+与苯—1,4—二甲酸形成的络合物,在pH=5.5时直接测定Tb3+的含量,波长为λex/λem=260/545nm,检出限为1.55×10-7mol/L,线性范围1.55×10-7~4.0×10-5mol/L,线性相关系数及标准误差分别为0.9993和1.7%。回收率为98.6%~100.7%,用于一些国际标准参考矿样中铽的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多效唑(PP_(333))、萘乙酸(NAA)、助壮素(Pix)等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单独或混合处理油菜种子,研究其对油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GA_3浓度在160mg/L以下时可提高发芽率.但在160 mg/L以上则随浓度提高出现抑制发芽现象;100-300mg/L的Pix、PP_(333)处理均降低发芽率,以PP_(333)处理抑制更明显;10~90mg/L NAA处理对发芽率影响不明显,但严重抑制根的生长:10~50mg/L的ABA处理油菜种子,不同浓度均抑制种子发芽,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50mg/L的GA_3与100mg/L的Pix等体积混合,有促进油菜种子发芽效应.  相似文献   

20.
铬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油菜种子在重金属铬胁迫下的萌发情况,以及铬对幼苗萌发的毒性效应,用不同浓度的Cr6+处理油菜种子,研究Cr6+对油研10号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铬浓度提高,油菜种子发芽率(势)、苗/根长、生物量及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抑制率下降明显.方差分析表明,各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其中,铬对油菜根长抑制率最显著.以根长受铬胁迫抑制率求得线性回归方程为y=8.8608x2-110.8516x+330.6251.油研10号种子萌发在铬胁迫下的半致死浓度和极限浓度分别为123.57 mg/L和330.63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