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第二届全国树桩盆景评选会上,一幅大型彩色照片吸引了广大专家和观众的注意。人们纷纷议论,赞叹不已。(见下图) 这是两棵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金牛宾馆养护的唐代铁树,虽经历史的风雨,仍枝繁叶茂,花团迷人。其中的一棵似大象吸水。另一棵似扬首的恐龙,这棵树去年竟同时开了三朵大雌花。据传,它是从成都西郊的一个寺庙中移植来的。  相似文献   

2.
冯蜂鸣《赤楠盆景观后感》(本刊95·5期)中的看法,值得商榷。找想从两方面来谈。一、“恐龙衔树”能成立否? 把并不象恐龙的东西说成恐龙,这是很不实在的。恐龙是中生代(地质年代)繁衍的爬行类动物,种类很多。人们对其最深的印象莫过于“庞大”二字。“赤楠”的根形有一丝儿庞大感么?如果一定要把它说成“象形式”的话,“象”乌龟倒差不多:正前方略向右弯的根活脱是爬行中的乌龟腿,短得快没有了的一截树干也活如强直的龟头。话说回来:就算是恐龙吧,按冯文强调的“树的比例协调”逻辑来看。那树的宽度(“恐龙”二倍)又该是多少呢?  相似文献   

3.
“盆景是一门艺术”这一立论,已得到艺术领域内外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但是,为何在此又旧话重提呢?原因是拜读了朱贞佳同道《论盆景艺术的唯美主义》一文(见《中国花卉盆景》一九九三年第三期,下文简称《论》文),不得不有感而发。一、盆景艺术作为艺术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盆景是艺术。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它和政治有着必然的密切的联系。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进行艺术  相似文献   

4.
一件好的根艺作品,首先它应具备一种纯真、朴素的自然美。因为根的艺术,就是艺术家对树根本身的自然形态的慧眼发现与利用,在完成的作品中,应多见根迹,少见雕痕,不见拼接。我的看法是:根的艺术应该是一块根的整体(组  相似文献   

5.
根的艺术,正在以其它造型艺术所无法比拟的独特的风格属性,实验并发展着新的造型语汇、创造着新的美的式样。但她毕竟是年轻的。怎样才能使这门艺术,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达到更高的层次呢?从《母子情》等一些作品中,我看到了这样的希望。根艺作品《母子情》(见1992年7月号),构思与立意都很独特。它主题鲜明、生动;构图(包括配座)既简炼,又富于动感。母与子的视觉形象完全是由相连的根的自然弯曲组成,由凸与凹所形成的线、  相似文献   

6.
我想就贵刊一九八五年第七期盆景插页“展翅飞舞”(见附图)发表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供大家讨论。 (1) 这是一盆罗汉松斜干式盆景,用的是长方浅盆,树干与盆的比例为一比—。我认为这个比例是不协调的,它失却了小中见大原则,更没有艺术的夸张。  相似文献   

7.
4月1日,澳大利亚开始对“恐龙植物”——瓦勒迈杉(WollemiPine)进行解禁,开放销售,很快,其他国家陆续开始引进瓦勒迈杉。瓦勒迈杉属南洋杉科,是世界最古老的物种之一,与恐龙同时出现在侏罗纪时代,距今已有将近两亿年。以前考古学家曾多次找到过该树种的化石。不过,长期以来人们  相似文献   

8.
盆景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因材施艺、因形赋意的造型艺术。盆景就其词意而论,可理解为:盆中有树(或石料等),树(或石料等)能成景,景中有情,情中寓境,而且这些环节一脉相承,一气呵成。只有这样才合艺术法度,得自然真趣,才能算为名副其实的盆景。简言之,即是由景——情——境。一、盆景艺术中的“工”这是相对于“意”而言的。就象国画中的工笔画对于写意画一样。盆景中“工”的艺术特点是整齐划一,法度严明,姿态端庄,具有鲜明的具像美、装饰美和通俗之美(见右上图)。人们在盆景创作过程中常常有意识  相似文献   

9.
有人提出“对景造意”的创作原理。对此,我有些不同看法,在此略述已见。“虽由人作,宛若天成。”这是盆景艺术力求达到的最佳境界。只有充分体现出自然美,这门艺术方能使人们随时随地流连于大自然之中的欲望得到补偿。对自然美,任何一个有意涉足盆景创作的人都不能不铭记心中。在创作过程中。充  相似文献   

10.
真正的艺术不仅创造了艺术品,也创造了人的心灵……。那种主题明确,从主观意愿出发,违背客观自然规律来塑造艺术形象,并不是真正的艺术。值得耐人寻味,又回味无穷,不可言喻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一本好书可分两类:一类是内容翔实而不烦琐,读后顿开茅塞,开阔眼界;另一类屡有新见,益人神智,极富启迪。梁悦美教授所著《盆栽艺术》一书,  相似文献   

11.
如何使根艺作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把观赏者提高到一个新的审美层次,段志安先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见《中国花卉盆景》九三年第四期)。但他说:“根艺与二维空间的绘画和三维空间的雕塑艺术不同,后二者是艰苦的专业修习的结果。它的创作特点是立意在先……,根艺则是因物赋形的发现艺术,构思与立意在后。”我以为,就一件具体根艺品  相似文献   

12.
台湾艺人李国安先生值得敬佩,因为他敢直言:"盆景是一门缩小的艺术,这是全世界公认的法则!但中国大陆正在走相反的路。""大陆盆景的展览上隐约能感觉到一种金钱和艺术的较量,这集中反应在参展盆景的‘大尺寸’上。似乎‘商业盆景’和‘艺术盆景’俨然已经发展成为一场‘战争’……"(原文见《中国盆景赏石》2012年1月号)  相似文献   

13.
在我看来,佛教作为一种哲理,早已与儒、道融合,成为中国文化机体的一部分。经过艺术升华的佛雕,则是这种文化的形象化,具有很高的艺术概括性。然而,佛像见之于根雕者甚少。近日有幸得一根雕佛像(见右上图),乃青年根雕艺术家徐谷青所创作。我把它置于书案一角,观赏久之,愈来愈体味出它的美学品性。这件作品,取材于一个巨根的分支中  相似文献   

14.
<正>一些科学家认为,多浆植物中仙人掌类植物的起源,要晚于白垩纪或白垩纪后期。那么白垩纪后期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这一系列变故呢——白垩纪后期,恐龙灭绝,大陆发生漂移。我们已经知道,恐龙是由于6500万年前一次小行星的撞击而灭绝的。但是包括多浆植物在内的一些其他生物为什么能在这一变故中生存下来?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肖恩·古里克说:当小行星从空中坠落地球时,大气会猛然  相似文献   

15.
当代盆景艺术的理论研究显然落后于盆景艺术实践。尤其要挑明白的是,对盆景艺术发展方向、盆景艺术美学、盆景发展战略等理论性的宏观研究,落后于对盆景艺术流派、盆景艺术风格等理论性的研究,更落后于对盆景造型技艺、盆景艺术批评、盆景作品评介等理论性的微观研究。针对当代盆景艺术理论研究中宏观研究薄弱的现实,我们也就顾不得自己的学识浅薄,而抛出粗鄙的一管之见,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6.
作品《七里香》(见附照)是台湾树石盆景艺术协会理事会会长、盆景艺术家洪金宝先生的一盆上乘之作。从树干基部开始洞枯穴朽。宛若白骨化的顽石,树干全部扭筋转骨,表皮纹理凸凹有力,枯荣相济,象征着力与自然的抗争。作品技法独特细腻,结构优美完整。赏心悦目的枝、干、叶,铺排有序,很见功力。从作品技法看,不同于  相似文献   

17.
刻意追求盆景艺术的自然美,已成为当前最时髦的艺术思潮。但究竟什么是“自然美”,却是一个值得讨论、研究的大课题。笔者就此试抒毛肤之见,祈教诸家。历代学者对“自然美”的认识与评价:崇尚自然,可说是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中国人对“自然  相似文献   

18.
有关中国盆景艺术的学术理论建树,笔者拙见:首先应该建立在澄清盆景艺术概念的基础上。只有弄清什么是盆景艺术,才能正确地指导中国盆景艺术的健康发展,也才能使中国盆景艺术真正成为有别于其他任何艺术门类的绝伦逸群的独立艺术门类。这里笔者试抒几点浅陋之见,请全国方家名流教正。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在上海“花之韵”国际插花艺术展中展出的一批东方式插花作品,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青睐。一件件意蕴精深、清新高雅的展品,把人们带入了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见照片)。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这一特性,恰恰符合现代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当今,欧美花艺流行着一股简约风、东方风,台湾的东方式插花到欧洲展出和表演时,引起了轰动。上海插花到欧洲展出和表演时,也  相似文献   

20.
我由种花转而喜欢盆景又爱上根艺,已涉猎有年。根艺这种艺术活动,对中老年来说,不但是文化艺术上的一种精神耕耘、而且可称行之有效的祛病之术。我个人曾患有肩周炎与慢性结肠炎,从春到冬常与药物为伍。自从迷上了根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