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小地老虎。1、危害特点。幼虫将辣椒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严重损失,甚至毁苗。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6-23毫米,深褐色,前翅由内横线、外横线将全翅分为3段,具有显著的肾状斑、环形纹、棒状纹和2个黑色剑状纹;后翅灰色无斑纹。卵长0.5毫米,半球形,表面具纵横隆纹,初产乳白色,后出现红色斑纹,孵化前灰黑色。幼虫体长37-47毫米,灰黑色,体表布满大小不等的颗  相似文献   

2.
1松果梢斑螟的形态特征1.1成虫。体长10~13mm,翅展26mm。体灰色到灰白色,有鱼鳞状白斑。前翅呈赤褐色,近翅基部有一灰色短横线,内、外横线呈银灰色波纹,两条横线间颜色较深,呈暗赤褐色,靠近翅前、  相似文献   

3.
王新军 《农村科技》2010,(10):22-22
<正>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4~18毫米,翅展30~38毫米,灰褐色。前翅具褐色环状纹及肾形纹,肾纹前方前缘脉上有二褐纹,后翅黄白色或淡褐色,端区褐色或黑色。  相似文献   

4.
杨梦尼夜蛾是石河子垦区近几年发生的一种新的林木害虫,虽然出现时间短,但发展迅速。因其产卵分散,危害树木种类多,其老熟幼虫对棉田也造成一定危害。一、形态特征及习性1.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体长18~21毫米,翅展41~44毫米;雄成虫体长17~20毫米,翅展41~43毫米;头壳褐灰色,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双栉齿状。前翅灰褐  相似文献   

5.
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扁舟蛾属.是我国林木十二大害虫之一。 一、天社蛾特征 1、成虫:雄虫体长13~17mm,翅展28~38mm;触角单栉齿状。雌虫体长15~20mm翅展38~42mm.触角单栉齿状。虫体灰褐色,头顶有一个椭圆形黑斑。臀毛簇末端暗褐色,前翅呈褐色。翅面有3条明显的灰白色横线后翅无斑纹,色泽略浅于前翅。中间有一条横线。雄虫体色略深于雌虫,触角羽毛状,雌虫触角短羽毛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甜菜夜蛾在我县夏大豆田已上升为新的主要害虫,危害特别严重.该虫成虫的体色和前翅灰褐色,前翅外横线与内横线均为黑白双色线,肾状纹和环状纹均为黄褐色,有黑色轮廓线;后翅白色,略带粉红闪光,翅缘灰褐色,故又名白菜褐夜蛾.该虫幼虫体色变化大,有绿、暗绿、黄褐、黑褐色等,幼龄色偏绿,高龄后体色变深.以幼虫取食大豆叶片危害,严重时食光大豆叶片,造成大豆减产.  相似文献   

7.
1 形态特性 1.1成虫。雌蛾体长23~30mm,翅展78mm,淡灰褐色,前翅横线不清,亚外缘斑列最后两斑作直线与外缘线相交。雄蛾体长20~28mm,翅展45~61mm,淡灰褐色至深褐色,其中深色居多;前翅中室白点雄蛾较雌蛾明显,横线清楚,  相似文献   

8.
<正> 栗皮夜蛾(Characoma ruficrra Ha-mpson),属鳞翅目夜蛾科。是目前为害板栗的主要害虫之一。除为害板栗外,还为害橡子和茅栗子。近年来,新县板栗产区普遍发生,已蔓延成灾,严重地区造成绝产。为了探讨发生规律,找出有效的防治方法,于1976年起,对此虫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8~10毫米,前翅长8~10毫米,体淡灰黑色,前翅银灰色,基部灰黑色,亚基线为平行的黑色双线,十分显著。内横线呈细波状纹,其内侧呈灰白色宽横带。  相似文献   

9.
一、芝麻地老虎1、形态特征:(1)小地老虎。成虫是一种灰褐色蛾子。体长17~18mm,翅展40~50mm。前翅棕褐色,有2对横线,并有黑色圆形纹、肾状纹各1个,周围有一黑边。在肾形纹外,有一尖端向外的楔状黑斑,外缘有2个尖端向内的黑斑,3斑相对。幼虫形较大,为50~55mm,黑褐色稍带黄色,体表密布黑色小颗粒突起,腹端肛上板有1对明显的黑纹。(2)黄地老虎。成虫体长15~18mm,翅展约40mm。黄褐色,前翅横线不够明显,中部外侧有黑色肾状纹及2个黑色圆环。雄蛾触角为双栉齿状,雌蛾触角为丝状。幼虫体长40~45mm。黄褐色,体表多皱纹,颗粒突起不明显。腹部末端  相似文献   

10.
1地老虎 地老虎又叫地蚕、土蚕、切根虫。地老虎的种类很多,但经常发生为害的有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 1.1生活习性:地老虎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成虫体翅暗褐色。小地老虎前翅有两道暗色双线夹一白线的波状线,翅上有两个暗褐色的肾状纹与环状纹,肾状纹外侧有1条尖三角形的黑色纵线;黄地老虎前翅仅有肾状纹和环状纹。卵均为半圆球形,  相似文献   

11.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全国各玉米种植区均有发生。危害玉米、高梁、谷子、麦类等。一、危害症状玉米心叶期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抽穗后钻蛀茎秆,引起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倒折。穗期蛀食雌穗、嫩粒,造成子粒缺损霉烂,品质下降。二、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3毫米,翅展24~35毫米,黄褐色蛾子。雌蛾前翅鲜黄色,翅基2/3部位有棕色条纹及一条褐色波纹。雄蛾略小,翅色稍深。卵长约1毫米,扁椭圆形,鱼鳞状排列成卵块;初产乳白色,半透明,后转黄色,表具网纹,有光泽幼虫体长约25毫米,头和前胸背板深褐色,体背为淡灰褐色、淡红色或黄色等。  相似文献   

12.
麦田收获后复播青贮玉米,是增加草料贮备、提高草料品质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博州部分地区推广麦田复播青贮玉米,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抢收抢种1.1博乐市小营盘镇以东地区,小麦7月10日前后成熟。计划复播青贮玉米的麦田,在麦收前5~7天浇好麦黄水,为复播青贮玉米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3.
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了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播前准备、播种要求、田间管理和病害虫防治。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螟俗称钻心虫是玉米等作物的主要蛀食性害虫。玉米螟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被害植株茎秆组织遭到破坏后,影响养分和水分的输送,造成穗部发育不全,籽粒灌浆不满或植株茎秆折断,造成减产。每年因玉米螟危害可减产10%左右,严重发生年减产20%~30%。因此防治好玉米螟对西丰县粮食生产有重要意义。一、形态特征成虫。黄褐色中、小型蛾子。雌蛾体长13~15毫米翅展28~34毫米。触角丝状,头、胸浅黄色,翅淡黄色或淡褐色,前后翅外横线暗褐色呈锯齿状,前翅内横线呈波纹状,暗褐色,雄蛾颜色较深,波纹似雌蛾,体  相似文献   

15.
玉米螟,又名钻心虫,箭秆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为害玉米、高粱等旱粮作物,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世界性害虫。玉米螟在宽甸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主要以亚洲玉米螟为主。一、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亚洲玉米螟雄蛾黄褐色,体长10~14mm,翅展20~26mm。喙发达。复眼黑色。前翅黄色,斑纹暗褐色。内横线明显、呈波状纹,有一小深褐色的环形斑及一肾形的褐斑,环形斑和肾形斑之间有一黄色小斑。  相似文献   

16.
曾雄 《农村科技》2010,(7):40-40
<正>一、发生规律危害我区复播玉米的叶螨主要有截形叶螨、冰草叶螨、敦煌叶螨。玉米叶螨在我区发生约10~15代,且世代交替,各虫态重叠,食性较杂,危害玉米、棉花、红枣、豆类、瓜类、蔬菜等。主要以雌成螨于10月下旬开始向玉米秸秆、枯叶、根际和土块缝隙、田  相似文献   

17.
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扁舟蛾属,是我国林木十二大害虫之一. 一、天社蛾特征 1、成虫:雄虫体长13~17mm,翅展28~38mm;触角单栉齿状.雌虫体长15~20mm,翅展38~42mm,触角单栉齿状.虫体灰褐色,头顶有一个椭圆形黑斑.臀毛簇末端暗褐色,前翅呈褐色,翅面有3条明显的灰白色横线,后翅无斑纹,色泽略浅于前翅,中间有一条横线.雄虫体色略深于雌虫,触角羽毛状,雌虫触角短羽毛状.  相似文献   

18.
一、玉米灰斑病 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在叶脉间形成圆形、卵圆形红褐色的矩形条斑,病斑多限于叶脉之间,与叶脉平行,成熟时病斑中央灰色,边缘褐色,大小(4~20)毫米&#215;(2~5)毫米。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出灰色霉状物。  相似文献   

19.
一、形态特征 1.成虫 体小、淡黄色,雌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2.0~2.3毫米;雄虫较小,体长0.8~1.0毫米,翅展1.7~2.0毫米。翅膜质覆盖白色蜡粉。2.卵长0.22~0.26毫米,最宽处0.06~0.09毫米,卵有柄,柄长0.03毫米,初产时淡黄白色,后渐变紫黑色。3.若虫椭圆形,扁平,长0.52毫米。体缘及体背有蜡刺。  相似文献   

20.
①播前灌水复播玉米茬地种植冬小麦,抢在玉米收获前15-20天进行茬地灌溉,灌水量80~100米3/667米^2,集中人力、机力,突击抢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