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情况试验地设在芳草湖4场7连酒花1号地,土质中壤,肥力中上,前作棉花,茬灌秋耕地。膜下滴灌,小3膜,行距配置为(10+66)厘米。2.试验设计参试品种共8个,分别为新陆早48号、新陆早48号优系、新陆早46号、新陆早45号、新陆早51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机采棉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物量、氮素累积分配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为南疆机采棉高产栽培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株型松散品种新陆中54号和株型紧凑品种新陆中75号为材料,设置3种不同适宜机采的株行距配置进行试验,分别为高密度一膜六行(66 +10) cm、高密度一膜六行(64+12) cm和低密度一膜四行(64+12) cm。研究其对棉花生物量、氮素动态累积特征的影响。【结果】新陆中54号与新陆中75号在低密度一膜四行(64+12) cm种植模式下,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生物量的积累进入快速增长期起始日、结束日及最大生长速率的时期均提前,其生长特征值与总氮积累量理论值均较大。确保棉株营养器官中氮素的净吸收和净转移量的增加,发挥棉株单株优势,使棉株生长具有较高的氮代谢水平,可有效增加棉株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达到较高皮棉产量(3 307.8和3 150.9 kg/hm2)。不同品种间,新陆中54号对新陆中75号而言单株结铃数高出9.23%,最终皮棉产量高出4.98%。【结论】在新疆南疆不同品种在机采棉株行距配置间,松散型品种新陆中54号在低密度一膜四行(64+12) cm配置下,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素累积特征值较协调,各器官分配比例较合理,使皮棉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正在大田试验中发现,株型较松散型早中熟棉花品种比较适宜一膜三行等行距机采种植模式,株型较紧凑型品种在(66+10)cm一膜六行机采种植模式下脱叶效果不理想而在等行距76cm机采种植模式下后期易倒伏。在保证机采棉高产优质条件下,以株型较紧凑型品种新陆中75号为示范,提出适宜紧凑型机采棉品种在一膜四行机采种植模式下皮棉单产3000kg/hm~2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棉农朋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种选择乌什县主栽品种为新陆早13号、新陆早33号。二、种植模式膜宽1.25米,1膜4行,株行距配置为(10+15+60+15+10)×9.5厘米,每播幅宽1.65米,667米2理论株数17021株,实际保苗16500株以上。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66+10)cm机采棉种植模式脱叶效果不理想导致含杂率高、品质下降的问题,选用适宜机采的新陆中54号高产早中熟陆地棉品种,采用一膜三行等行距机采棉种植模式以解决机采棉脱叶效果差、含杂率高的问题。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生育期管理、化学脱叶技术、机械采收准备等,以期为南疆机采棉高产优质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配置模式对南疆机采棉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南疆阿瓦提县设置3种植密度一致的机采棉花株行距配置模式:一膜三行(76+76+76) cm,平均行距76 cm,平均株距5.8 cm;一膜四行[(66+10+66)+86] cm,平均行距57 cm,平均株距7.7 cm;一膜六行(10+66+10+66+10+66) cm,平均行距38 cm,平均株距11.6 cm,分析不同配置模式对南疆机采棉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机采棉配置模式对棉花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有显著影响,一膜三行的株高、叶片数、果枝数、单株结铃数分别高出一膜六行15.4%、16.5%、21.6%、16.7%,高出一膜四行10.2%、15.0%、16.5%、8.3%,且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一膜三行籽棉产量最高,为6 507.5 kg/hm~2,分别较一膜四行和一膜六行处理高10.7%和23.1%。本试验条件下,一膜三行有利于机采棉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无地膜覆盖栽培下,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对棉花生殖器官发生、产量以及棉铃空间分布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无膜棉筛选合理的栽培行距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中619号、新陆中82号为材料,以幅宽2.28 m为标准,设1幅3行(76 cm+76 cm)、1幅4行(76 cm+10 cm+76 cm)、1幅6行(10 cm+66 cm+10 cm+66 cm+10 cm)3种种植模式,采用棉花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花铃期株式图普查,研究不同行距配置下不同品种无膜棉成铃空间分布与着生概率。【结果】棉花各果枝果节处整体生殖器官发生概率在1幅4行模式下最高;中619品种与新陆中82号品种在1幅3行栽培模式下生理生殖表现在同一水平。1幅4行中619品种单株结铃数12.8个,单铃皮棉重2.608 g,产量(6 259.8 kg/hm2)与同品种1幅6行(6 748.3 kg/hm2)无显著差异。伏桃到秋桃时期,棉铃整体空间分布横向先增加后降低。随着棉花行数的增加,水平位置上,棉花成铃分布由向外延伸变为向内侧集中,棉花结铃空间分布出现“下空性”;垂直方向上,棉花凋零由发生脱落的果枝向棉株中部果枝第2果节处转移,棉花现蕾开花数减少。【结论】在新疆南疆棉花常规种植行距配置下,中619品种1幅4行结铃数多,脱落率低,产量稳定,指标优于新陆中82号,综合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8.
我师近几年来在棉花膜下滴灌栽培上的配置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行距66+10厘米,一机3膜18行,1管3的机采棉配置;另一种是在机采棉配置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行距50+10厘米,一机2膜16行,1管4的带状高密度配置。目前,在棉花配置上大面积采用带状高密度配置,不利于单产和效益的提高,建议非机采棉连队将行距66+10厘米配置改为51+20厘米,将50~55+10厘米配置改为46+15厘米。  相似文献   

9.
田间研究1膜6行、1膜4行、1膜3行3种机采种植模式对新陆中54号和新陆中75号棉花生育进程、前期生长速率、棉铃时空分布、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不变条件下,随着行距的增加,苗期、蕾期生长速率加快,生育进程提前1~5d;新陆中54号1膜4行、1膜3行较1膜6行机采种植模式产量增加7.2%~10.0%;新陆中75号1膜4行、1膜3行较1膜6行机采种植模式产量下降5.6%~8.2%。1膜3行机采种植模式适合应用于株型松散型品种新陆中54号,但不适合于株型紧凑型品种新陆中75号。不同株型品种的最佳机采种植模式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正1试验目的明确脱吐隆、瑞脱隆二次脱叶对棉花的脱叶效果及产量的影响,为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试验条件2.1作物和品种的选择:作物棉花品种为新陆早61.2.2环境条件试验地选择在兵团第八师一四八团十二连100条田5号地,前茬作物为棉花,4月8日播种,采用双大膜覆盖,株行距配置:(66+10)×9.5 cm;理论保苗株数18460株/亩,实际保苗  相似文献   

11.
棉花机采模式下株行距配置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机采棉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调整棉花株行距配置,达到适宜机采、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的目的.[方法]选用棉花杂交种鲁棉研24号、常规品种新陆早60号为供试材料,设置适宜机采的一膜3行等行距低密度、一膜6行宽窄行高密度及一膜3行等行双株高密度3种配置方式,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育进程、果枝始节高度、脱叶率、吐絮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等行距低密度下,两种基因型棉花花铃期(开花-吐絮)生长发育较快,其中杂交棉鲁棉研24号果枝始节高度较宽窄行高密度及等行双株高密度高6.3;、2.8;;喷施脱叶催熟剂6d后,棉株脱叶率较宽窄行高密度高9.8;~11.4;,棉铃吐絮率较宽窄行高密度高8.7; ~12.1;;单铃重较宽窄行高密度及等行双株高密度高4.0;~8.0;、6.3;~17.4;;等行距低密度下,杂交棉鲁棉研24号收获籽棉产量最高.[结论]等行距低密度下,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符合机械化采收要求,杂交棉鲁棉研24号能充分发挥单株结铃数多及铃重较高的优势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新湖农场引进早熟陆地棉新陆早43号,种植80公顷,采用河水常规滴灌,膜上精量点播,1膜2管,(66+10)厘米机采棉地膜栽培方式,平均667米2产籽棉320.5千克。一、品种特性新陆早43号是新疆石河子棉花所以自育早熟棉新品系4-14为母本,  相似文献   

13.
行距配置对机采棉花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自然生态环境下,以‘新陆早32号’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对2种机采棉行距配置模式(66cm+10cm、72cm+4cm)下的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6cm+10cm模式下形成的冠层结构较72cm+4cm模式更有利于棉花生育后期通风透光,从而促使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强,持续时间长,使得66cm+10cm模式籽棉产量显著高于72cm+4cm模式,2模式间单铃数呈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株行距配置对机采棉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分析机采棉适宜的种植方式。【方法】在同一密度(18×104株/hm2)下设置3种株行距配置方式:一膜三行(76 cm+76 cm+76 cm等行距,株距7 cm);一膜四行(76 cm +66 cm +10 cm +76 cm,平均行距57 cm,株距10 cm);一膜六行(66 cm +10 cm,平均行距38 cm,株距14.6 cm),分析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棉铃时空分布、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一膜三行模式下的棉花株高、果枝始节高度均优于其他模式;叶面积指数在盛铃期达到峰值,其中一膜三行处理叶面积指数较一膜四行、一膜六行处理分别高出11.57%、4.50%。产量以一膜三行处理最高,为6 269.46 kg/hm2,较一膜四行、一膜六行分别高出4.06%、4.85%,各处理间棉花纤维品质基本无差异。【结论】一膜三行等行距种植模式更适合作为机采棉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新陆早52号(硕丰165)于2012年6月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使广大种植户掌握该品种的生育特点,取得高产、优质、高效目的,特制定大田标准栽培技术。一、株行距配置根据北疆种植模式,行距配置:宽膜(2.05米膜  相似文献   

16.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于2002~2003年在石河子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土壤质地中壤。两年均在4月25日播种,全部膜下滴灌。1膜4行,行距(30+60+30)厘米,株距10厘米,密度1.34万株/667米^2,“干播湿出”方式播种。全生育期施130个标肥,N:P=1:0.4,其中尿素55.5公斤/667米^2,二铵28.5公斤/667米^2。选用耐旱型棉花品种新陆早6号和新陆早8号。  相似文献   

17.
选择杂交棉品种瑞杂816,设计2种稀植模式,一种是1膜3带3行,行株距配置为76厘米×8厘米,另一种是1膜3带4行,行株距配置为(76+10+66)厘米×11厘米,与常规栽培1膜6行、行株距配置(66+10)厘米×11厘米模式进行对比,调查杂交棉不同栽培模式对其生育期、生育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棉稀植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体优势,较常规栽培节约成本、提高产量,2种稀植模式中,1膜3带3行模式稍好于1膜3带4行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等行距密植下精量制定棉花的田间水分管理制度分析机采棉花高效生产机理.[方法]选用抗旱性强的棉花品种新陆早22号(P22)和抗旱性弱的新陆早17号(P17)为参试品种,在等行距密植机采模式下,设3000(W1)、3900(W2)、4800(W3)m3/hm23个处理水平,测定并分析不同处理下群体生长率(CGR...  相似文献   

19.
在相同水肥管理条件下,比较3个花生品种花育52号、豫花9326、开农706分别在(65+25)厘米×11厘米、(65+25)厘米×13厘米、(65+25)厘米×15厘米、(65+25)厘米×17厘米4种株行距配置模式下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花生品种全生育期为138~143天;4种不同株行距配置各参试花生品种经济性状差异明显,豫花9326品种优势最明显;花育52号适宜选用(65+25)厘米×15厘米株行距配置模式,豫花9326适宜选用(65+25)厘米×11厘米株行距配置模式,开农706适宜选用(65+25)厘米×15厘米株行距配置模式,在适宜模式下参试花生品种均表现出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一、播前准备 1.合理密植 采用1.25米的宽膜,行株距配置为(25+60+25)厘米×9.5厘米,667米2理论株数17013株,保苗16500-17000株,收获16500株左右。2.品种布局乌什县从抗逆性、早熟性、丰产性、结铃性等方面选用新陆早33号、新陆早35号、新陆早12号等品种,并根据生态环境、气候特点、水力资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