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雪兰红"是以"左优红"作母本、"北冰红"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酿造干红山葡萄酒新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重量145.2g。果粒圆形,果皮蓝黑色,果肉绿色,无肉囊,果粒平均重1.39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21.8%、总酸12.4~15.6g/L、单宁0.333~0.398g/L、出汁率55.3%~62.1%。干红山葡萄酒酒质好。在吉林省东南部地区栽培,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生育期137~145d。成龄6年生树平均株产5.2kg,产量20.3t/km2,比对照品种"左优红"增产16.0%。抗寒力近似"贝达"葡萄。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酿造干红山葡萄酒新品种"雪兰红"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表现果穗大、果实含糖和出汁率高、总酸和单宁低,均达到酿造干红山葡萄酒的工艺要求,酒质好。"雪兰红"5~7年生树平均单产67kg/株、1 494.8kg/667m2、22.4t/hm2。比对照品种左优红增产。在集安市种植雪兰红的纯利润是种植玉米的倍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酿造干红山葡萄新品种"左优红"在干旱地区栽培,其产量、抗病力、果实的经济性状和品质等都明显地高于中等湿度地区和高湿度地区."左优红"在3个区域试验点的产量,比对照(CK)品种"双红"平均增产31.0%.果实含糖和总酸含量分别比CK高3.9%和低0.7%."左优红"抗寒力低于"双红",高于"公酿1号",与"贝达"相似.最佳栽培生态区是气候干燥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山葡萄北冰红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通过种间杂交,从F5代中选育出酿造冰红山葡萄酒的新品种。该品种2008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酿造的冰酒独树一帜,是我国东北最名贵酒种之一,有"液体紫晶"之称北冰红酒,紫红色,具金属光泽,有浓郁的蜂蜜和杏  相似文献   

5.
山葡萄新品种“雪兰红”硬枝嫁接砧木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酿造干红山葡萄酒新品种"雪兰红"枝条做接穗,"左山一"、"双红"、"公酿一号"和"贝达"葡萄枝条做砧木进行硬枝嫁接砧木筛选试验,筛选出适宜"雪兰红"的砧木为"贝达"1年生充分成熟的枝条,其嫁接生根率、成活率分别为67.2%和61.2%,表现"砧穗"愈合早,有良好的亲和性,催根期生根条数多、根鲜重高,移栽苗圃地成活率高,出圃苗木根系多、苗蔓成熟度高,苗木质量优于其它试验处理。"雪兰红"与"公酿一号"嫁接生根率和成苗率分别为40.6%和32.1%;"雪兰红"与"双红"和"左山一"嫁接生根率平均为25.6%,"砧穗"不易愈合,移栽苗圃地后全部死亡。因此,"公酿一号"、"双红"和"左山一"的枝条不宜做雪兰红硬枝嫁接的砧木。  相似文献   

6.
进行酿造冰红山葡萄酒新品种北冰红和酿造干红山葡萄酒新品种左优红大面积生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集安地区无霜期长、有效积温高,植株表现果穗大,果实含糖、出汁率和产量高,总酸和单宁低,均都达到酿造冰红和干红山葡萄酒的工艺要求,酒质好。在集安市大面积种植北冰红和左优红纯利润是种植玉米的3.12~3.82倍,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酿造干红山葡萄酒新品种"雪兰红"为试材,进行结果枝不同时期摘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摘心时期对花朵坐果率、果实重量、产量及霜霉病抗性等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花前7d和10d摘心处理效果最好,花朵坐果率分别为37.2%和36.9%,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果实重量、产量和霜霉病抗性也明显优于其他处理。因此,"雪兰红"品种适宜的摘心时期为开花前7d~10d。  相似文献   

8.
酿酒葡萄新品种“左优红”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左家特产研究所选育并在200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合酿造干红山葡萄酒的品种.柳河县于2004年即开始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引进该品种,并同时引进相应的高标准建园技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栽培.目前全县已经发展栽培基地面积6000余亩.建园定植成活率达到95%以上,成活率高,长势旺盛.农户栽培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最适合山葡萄的光合-光响应模型和光能利用效果最佳的山葡萄品种,选取'北冰红"双红'左优红"雪兰红"北国红'和'双丰'6个山葡萄品种,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函数模型4个光响应模型,通过因子分析对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表观量子效率(α)、暗呼吸速率(Rdark)、光补...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内蒙古和东北地区进行新品种"雪兰红"区域试验研究。在无霜期短的吉林省柳河县三源堡镇周家村、吉林省吉林市河湾镇梨树村、黑龙江省泰来县和平乡宏丰村、黑龙江省宝清县七星泡镇民主村和内蒙古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光明村栽培,试验期间,每年的9月16~9月19日早霜来临,果实未达到充分成熟、含糖15.6%~18.2%、总酸14.2g~16.1g/L、单宁0.449g~0.512g/L,未达到酿造干红山葡萄酒的工艺标准,类似上述气候地区不宜大面积发展"雪兰红"。在无霜期较长的吉林省集安市青石镇下套村、吉林省珲春市哈达门乡太平村、辽宁省本溪县东营坊乡石湖村、辽宁省朝阳县六家子镇马石井子村和内蒙古喀喇沁旗锦山镇马鞍山村栽培,表现抗寒、抗病、穗粒大、产量高,果实含糖20.2%~22.4%、总酸12.4%~13.9%、单宁0.333%~0.360%、出汁率62.1%~64.1%,是"雪兰红"适宜栽培区域。通过区域试验可以确定,"雪兰红"适宜年无霜期145d以上、降雨量400mm~800mm、活动积温≥3000℃、砂壤土或黑壤土或暗森林土的山区及半山区栽培。  相似文献   

11.
柳河县地处山区,有81.2%的耕地是山地,由于土层薄,种植玉米产量低。因此,我们于2004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引进酿造干红山葡萄酒新品种左优红,采用高标准建园技术,全县建园定植成活率达到96.6%~99.1%,定植2年生树有20.4%的树开花结果,3年生树平均每公顷产量3.6吨,5年生树平均每公顷产量19.4~21.6吨,葡萄酒厂收购果实每千克高于双红和双优品种0.4元,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现将左优红高标准建园技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山葡萄生产主栽品种区域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5~2000年,在干旱和中等湿度地区对目前生产主栽的山葡萄品种左山一、左山二、双红和双优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地区生产栽培的山葡萄的产量、品质和抗病力都高于中等湿度地区。其中:座果率、结果枝率和结果系数平均提高4.22%,3.80%和0.85(个),浆是含粮平均提高2.98度,产量提高9.33%,果穗和果粒增重6.43%和17.95%,浆果总酸平均降低0.45%,病情指数平均降低5.33%。在干旱地区生长季节降雨少,不用喷洒农药防治霜霉病,酿造“绿色”山葡萄酒已成为现实。左山二、双红和双优在干旱地区生长栽培,浆果含糖高达18.1%~19.8%,酿造出高档干红山葡萄酒将成为可能。酿酒山葡萄在我国最佳栽培生态区是:气候干燥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不同整形方式对酿酒葡萄及葡萄酒品质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直立龙干整形和水平龙干整形的赤霞珠与梅鹿辄2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整形方式下葡萄及葡萄酒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水平龙干整形栽培下的果树树体生长量小于直立龙干整形;但其单株产量、单穗重、果粒直径、百粒重、含糖量均高于直立龙干整形;在酒体的总酚和单宁上,2种整形方式下以赤霞珠葡萄酿造的酒体其差异不显著,但梅鹿辄水平龙干整形栽培下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中单宁和总酚含量与直立龙干整形差异显著。表明水平龙干整形下树体及酒体品质要优于直立龙干整形。  相似文献   

14.
酿造干红葡萄酒优良新品种"左优红"的插条经生根粉和萘乙酸处理后,生根和成苗率高于对照19.8%和41.4%,其中:用生根粉1号100mg/kg和萘乙酸100mg/kg浸泡插条基部5cm 6h.生根率和成苗率为最高, 分别达83.2%、84.5%和70.9%、71.2%,比对照(CK)高53.8%、55.1%和61.1%、61.4%.结果表明,生根粉1号100mg/kg和萘乙酸100mg/kg浸泡插条基部5cm6h是"左优红"适宜的生根剂、药液浓度和药液处理插条时间,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山葡萄及其种间杂种的酿酒特性。【方法】以吉林省柳河地区3个山葡萄品种(双红、双优、左山一)和1个杂种(公酿1号)为材料,对其成熟度控制和生理成熟时的果穗结构进行研究,并探讨了霜冻及冰冻对山葡萄果实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及果穗的影响。【结果】浆果达到生理成熟时,供试品种的还原糖含量均较低,而总酸含量均较高,双红、双优、左山一和公酿1号的还原糖含量分别为151.0,136.8,129.0和184.5 g/L,总酸含量分别为20.9,18.6,25.0和17.6 g/L。达到生理成熟的果穗中,4种葡萄中除公酿1号的果梗含量(35.5 g/kg)较低外,其余品种果梗、果皮和种子及公酿1号的果皮和种子含量均远大于一般酿酒品种。在霜冻及冰冻条件下,供试葡萄果实的还原糖、总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可通过霜冻和冰冻的方法提高山葡萄及其杂种的还原糖含量。【结论】供试品种浆果生理成熟后,公酿1号含糖量能满足酿造优质葡萄酒的要求,双红、双优浆果通过霜冻及冰冻处理后,也能达到酿造优质葡萄酒的要求。公酿1号不能作为冰酒酿造原料。  相似文献   

16.
张庆田  艾军  宋润刚  许培磊  赵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81-9482,9490
[目的]探讨同一栽培地区2个山葡萄品种的荧光差异,为山葡萄高效栽培及优良品种选择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用植物效率分析仪(Pocket PEA)测定了山葡萄"左优红"与"北冰红"的叶绿素荧光参数,采用Excel、SAS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一天中,"左优红"和"北冰红"Fo均在中午出现最低值,说明"左优红"和"北冰红"可通过增强非辐射能量耗散来消耗过剩的光能,从而避免光合器官遭受破坏;"左优红"Fv/Fm高于"北冰红"3.9%,差异显著,表明"北冰红"对光抑制比"左优红"敏感;"左优红"的PI值比"北冰红"高30.4%,差异显著,表明"左优红"比"北冰红"具有更高的光能转化效率。[结论]山葡萄"左优红"的抗逆性高于"北冰红"。  相似文献   

17.
正该品种是由鹤壁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质产量2011~2012年参加湖北省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800克/升,粗蛋白(干基)含量10.26%,粗脂肪(干基)含量4.83%,粗淀粉(干基)含量72.8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594.85千克,比对照蠡玉16增产  相似文献   

18.
山葡萄生产栽培越冬不需下架防寒,用其浆果酿造的甜红山葡萄酒畅销国内外。是我省优势的果树树种。从1996年出现“山葡萄热”势头,到目前有增无减。笔者在各地(内蒙古、辽、吉和黑龙江省)发现多处栽植户(场、局),认为凡是山葡萄栽种上都能开花结果有经济效益,不进行引种山葡萄生产主栽品种,而是采摘野生葡萄种子或“左山  相似文献   

19.
对山葡萄新品种"雪兰红"在结果枝最前端花序前留不同叶数进行摘心处理,进行果实品质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留1~2片叶摘心,坐果率、果实含糖、出汁率和产量低,总酸含量高;留6~7片叶摘心,坐果率和产量高、含糖低、总酸高、果穗松散、出汁率低;留4~5片叶摘心,坐果率和产量适中、果穗大、含糖和出汁率高、总酸低。通过试验可以确定,"雪兰红"开花前7~10d在结果枝最前端花序留4~5片叶摘心适宜,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峰玉3号是由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杂交玉米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质产量2012~2013年参加湖北省玉米山区组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781克/升,粗蛋白(干基)含量8.98%,粗脂肪(干基)含量3.82%,粗淀粉(干基)含量74.7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672.47千克,比对照鄂玉25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