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信息     
《广西桂平县马尾松工程林环境监测研究》通过鉴定由广西大学林学院、桂平县金田林场和广西利用外资林业项目办共同完成的《广西桂平县马尾松工程林环境监测研究》最近通过广西林业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该项目针对马尾松工程造林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桂东南地区马尾松工程幼林地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林木病虫害、林地小气候、林木生长量及其生物量等进行了6年的定位定时观测,综合研究了马尾松速生丰产林营造与环境保护、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在不同施肥处理马尾松幼林生长及营养元素含量的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研究居…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层切割法探讨了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对马尾松人工林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林分单株生物量而言,马尾松人工林中的幼苗、幼树、小树的单株生物量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强而增加,而在中树、大树阶段,马尾松单株生物量大小与干扰强度成反比,在单株生物量分配率上看,不同立木级马尾松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与干扰强度无直接相关关系;就马尾松林分地上部分总生物量而言,轻度干扰有利于林分总生物量积累.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马尾松的营林措施对于营建马尾松高脂林地的意义及马尾松高产脂林木的种植现状,深入探析了影响马尾松产脂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邱建华 《绿色科技》2019,(11):173-174,177
以福建省长汀楼子坝国有林场三种不同栽培方式林地(杉木-13年马尾松、杉木-3年杉木、杉木-10年马尾松-3年杉木)为研究对象,以杉木-13年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作为对照,分析了杉木连栽和杉木林短期轮作两种栽培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为杉木连栽导致的土壤退化治理以及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杉木-马尾松-杉木轮作的土壤质量相对较好。因此,土壤质量较差的林地,采取轮作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纯林的更新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英  曾祥划  吴刚  李小川 《热带林业》2004,32(3):39-40,47
本文查阅了混交林的有关文献,总结了混交林的优点,并进行了多种树种和马尾松混交处理的实验,从生态学观点和生产的角度提出马尾松纯林改造的思路,马尾松纯林改造应以藜蒴、荷木为主,利于林地的持续生产,应以马占相思为主,可快速更换马尾松纯林。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通过科学证明,马尾松是最适合实施的人工林生长营林技术措施,在广西河池的马尾松人工林中设置试验样地,通过分别采用不同林地清理方式、不同整地方式、不同抚育方式等营林技术措施对样地进行处理或管理,2年、6年和10年后分别对马尾松植株胸径和树高的生长量进行了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林地清理、全垦整地,再结合扩穴连带的抚育方式可使马尾松前期生长较快。但对马尾松的后期不利,对于超过种植周期的马尾松林,不同林地清理措施中,商业收获处理方式最有利于马尾松的树高、胸径保持良好的生长状况,常规处理方式的效果次之,全面清除植被方式的效果最差;不同整地措施中,穴垦处理措施的植株生长状况最好;不同抚育措施中,扩穴连带的处理措施植株生长状况最好,其次是块状抚育,不抚育的林地马尾松生长状况最差。  相似文献   

7.
在一块林地上连续经营马尾松纯林,林地的土壤肥力和林分生产力趋向于下降。为改变这种情况,广东西江林业局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协作,于1983年在仙菊林场进行了马尾松与阔叶树混交造林的试验研究。本文是试验初报。  相似文献   

8.
间伐强度对马尾松人工林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有乐 《防护林科技》2003,(3):16-17,35
对8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开展不同间伐强度研究,并对各种间伐强度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间伐强度增大,马尾松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蓄积量、冠幅、生长量增加,林分群体生产力提高。林地土壤自然含水量、贮水量增大,而通气度、总孔隙度下降,土壤有机质、全N、全P、水解N、速效P、速效K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不同抚育方式对林地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尾松幼林采用全面劈草、全面劈草局部松土、全面除草松土3种抚育方式对林地植被生长、表层土壤变化及幼林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覆盖率、植被枯落物随抚育强度提高而降低,而土壤侵蚀则随抚育强度提高而增强,马尾松幼林生长与抚育强度提高成正比.在南方马尾松集约经营的山区,宜提倡带状抚育,既可促进幼林生长,又能维护地力.  相似文献   

10.
沿海丘陵马尾松马占相思混交林生产力和改土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0年在马尾松林采伐迹地上开展马尾松马占相思混交林 (1∶1和 1∶2 )和马尾松纯林对比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 :马尾松马占相思 1∶1和 1∶2混交林生长快于马尾松纯林 ,经方差分析 ,混交林与纯林之间马尾松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达显著水平。马尾松马占相思 1∶1混交林单位面积生物量高于 1∶2混交林 ,1∶2混交林生物量又高于马尾松纯林 ,林木各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表现出干 >枝 >叶 >根 >根桩 ,而枝叶生物量总和大于主干生物量 ;马尾松马占相思混交林土壤容重低于马尾松纯林林地土壤 ,而持水量、孔隙度、通气度均高于纯林林地土壤 ;混交林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纯林土壤。  相似文献   

11.
对设在湖南、湖北、四川3省共20个县的现有马尾松水土保持林455块样地及30个径流场进行了调查分析.建立了马尾松水土保持林地年径流量和侵蚀模数的预测模型;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包括乔木生物色、灌木草本生物量、枯落物生物量、剖面总孔隙度和地表总孔隙度的马尾松水土保持林综合功能等级的评价模型;运用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结合林分生长、林分生物量、土壤孔隙度、植被截雨量、年径流量和侵蚀模数的预测模型、编制了马尾松水土保持林优良林分的功能计量表.  相似文献   

12.
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n Lamb)木姜子(Litsea pungens Hemsl)混交林的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中17年生马尾松的平均高、平均胸径、林分蓄积量和年产值比纯林中的马尾松分别提高8.3%、12.1%.15.9%和55.3%;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比纯林高15.8%,而且混交林的生产结构显著优于纯林,具有良好的空间配置和根系的合理分布;改善了林地的环境条件,增加了林地有机质含量,促进了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提高了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增强了林分对松毛虫的自我抑制能力,1987年至1991年,我们对广安县桂兴乡双村的马尾松木姜子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持续经营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马尾松持续经营模式的基本框架,阐述了马尾松持续经营在节约造林成本,保持水土,持续发挥林地经济效益方面的可行性和基本技术路线,是“森林持续经营”理论在经营对象上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相对生长测定法对28年生马尾松飞播林的林分生物量调查分析表明:28年生马尾松飞播林地上部分生物量为78.697吨/hm2,与我国的20年生杉木林地上部分生物量79.48吨/hm2相接近。马尾松飞播造林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马尾松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工业林木种类,所以,加强马尾松人工林定向培育技术的研究,能够促进马尾松人工林的建设,进而为我国工业用木提供优质原料。阐述了我国马尾松人工林培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定向培育技术:包括人工造林方式、林地施肥、密度调控3方面。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百色地区有较广泛的马尾松林地,但由于长期以马尾松为树种,土壤肥力下降,马尾松产量也下降。因此以枫香与马尾松营造混交林,用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马尾松的产量,促进马尾松优质生长。精选造林材料,探讨了马尾松与枫香混交林的造林技术,重视病虫害防治,结果证明:选择枫香与马尾松混交造林,并采用块状造林技术,具有良好优势。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是皖南山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造林地主要是山冈丘陵和土壤瘠薄林地。近5年来,安徽省旌德县地区马尾松造林成活率通常在40%-70%,少数林农的造林成活率能达85%以上,为解决马尾松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笔者在工作中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等方式,充分了解到马尾松造林成活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不同幼林抚育措施对10年生马尾松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造林保存率、单株材积及样地蓄积量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对马尾松造林成林及林分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高标准的幼林抚育措施能显著促进马尾松的生长,提高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人工中龄林施肥肥效与增益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13a的观测资料表明,在红壤地区施N肥对马尾松中龄林生长不利,施P、K肥有利于马尾松中龄林生长,且肥效持续时间长,最佳处理组合为N1P3K2,即每公顷施N、P、K分别为0、240、65kg。其中P3水平树高、胸径、蓄积12a定期生长量比对照P1水平分别为6.1%,15.0%,12.3%。施肥一定时间后林地质量仍是马尾松生长密切相关的因子,施肥不会促进马尾松中龄林在空间层次上的分化。  相似文献   

20.
不同营林措施对马尾松针叶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设置在贵州龙里、台江以及广西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不同施肥、不同密度、不同抚育措施、不同整地方式和不同种源马尾松人工林试验样地内针叶样品的N、P、K、Ca、Mg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广西施肥5年后,不同处理间针叶N、Mg两元素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外,其余措施对马尾松针叶养分含量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因此,施肥具有调节马尾松针叶养分含量的作用;而不同造林密度林地内马尾松个体吸收养分的能力相同,则高密度易造成地力的快速衰退,对长期高密度造林的林地,应加以施肥,以维护土壤的持续利用;抚育措施并不影响林木养分的吸收;整地也未对马尾松吸收养分有多大影响;不同种源吸收养分的特点差异不大,因而优良种源加速林地地力的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