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新鲜羊奶果为主要原料,对羊奶果果糕的加工工艺配方进行了研究.以色泽、口感、形态等感官质量评价为考察指标,通过复合胶、糖配比、料液比这三个因素的不同用量进行L9(33)正交试验,确定制作羊奶果果糕的最佳配方:复合胶为2%瓜尔豆胶+1%卡拉胶,糖配比为30%蔗糖-30%麦芽糖浆,料液比为1∶1.5(质量比),在熬煮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以切花月季"戴安娜"为试验花材,以蔗糖、大蒜水提液和VC为原料,按照L9(34)正交设计配制瓶插液,通过测定瓶插寿命、花径变化率、鲜质量损失率和水分平衡值,研究不同瓶插液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瓶插寿命指标上,20 g/L蔗糖+大蒜水提液(水提料液比1∶20(g/mL))+100 mg/L VC的配方组合表现最佳.极差分析表明,蔗糖是影响月季切花瓶插寿命的最主要因素,大蒜水提液次之.在鲜质量损失率指标上,10 g/L蔗糖+大蒜水提液(水提料液比1∶40(g/mL))+200 mg/L VC的配方组合表现最优.所有处理对月季切花的花径变化率和水分平衡值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大豆、薄荷为主要原料,葡萄糖酸-δ-内酯(Glucono-Delta-Lactone,GDL)为凝固剂研制薄荷豆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豆浆料液比、豆浆与薄荷汁配比、GDL添加量及凝固温度对豆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豆浆料液比(湿豆∶水)1∶6,豆浆与薄荷汁配比8∶2,凝固温度90℃,GDL添加量0.20%时,制得的薄荷豆腐品质最佳、色泽呈浅黄色、口感细腻,具有薄荷特有的清凉风味。  相似文献   

4.
王林 《保鲜与加工》2021,21(3):111-117
为制作出凝胶效果好、食用品质高的豌豆凉粉,以豌豆淀粉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豌豆凉粉的配方及工艺。结果表明,制作豌豆凉粉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为:料液比(豌豆淀粉与水的质量比)1∶5.5,食盐质量分数0.8%,蔗糖质量分数10%,卡拉胶质量分数1.0%,pH 7.5,加热温度75℃,加热时间50 min,该条件下制备的豌豆凉粉感官评分为3.4分(满分4分),产品质地细腻光滑,弹性好,色泽及滋味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5.
以三七花和菠萝干为原料制作夹心软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制作夹心软糖的最佳配方为三七花粉用量0.34 g,柠檬酸用量0.46 g,菠萝干用量8.80 g,糖配比1∶1,明胶与水的质量比1∶5。在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夹心软糖口感顺滑、耐咀嚼、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6.
用质量分数50%的蔗糖溶液,以真空时间、料液比、真空度3个因素为变量,以可溶性固形物为响应值,对菠萝的真空渗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真空时间61 min,料液比1∶2,真空度0.6 MPa时,菠萝的固形物含量最高,达到44.76 Brix;其次,真空渗糖制得的菠萝蜜饯与传统的常压渗糖相比能够提高失水率、增固率,促进质量传递;同时,改善菠萝蜜饯色泽、质构,保留维C、总酚等营养物质,提高菠萝蜜饯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马铃薯泥为主要原料,以黏米粉、蜂蜜、黄油、奶粉为辅料进行马铃薯饼皮的制作。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各因素的较优水平,再进行正交试验,以感官品质为评价标准,得到马铃薯饼皮的最优配方。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马铃薯泥与黏米粉配比80∶20(全部为质量比),蜂蜜与马铃薯面团(马铃薯泥和黏米粉的混合物)配比20∶80,黄油与马铃薯面团配比4∶96,奶粉与马铃薯面团配比1∶99。  相似文献   

8.
以杜香为原料,采用水、乙醇复合溶剂直接提取杜香挥发油。通过复合溶剂浸提法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杜香挥发油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料液比、溶剂配比是关键因子,提取时间、萃取次数等影响较小。试验表明,在浸提温度20℃条件下,提取时间1.5 h,料液比1∶10,乙醇与水的配比为3∶2时,石油醚60 m L条件下,杜香油提取量最大为24.9 mg/g。  相似文献   

9.
以油莎豆、枸杞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油莎豆油莎豆保健饮料的生产工艺,以确定原辅料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枸杞∶油莎豆∶水为1∶10∶70时为最佳料液比;当黄原胶∶单甘脂∶琼脂=1.5∶1∶1,以其总添加量为0.35%时油莎豆保健饮料的稳定性最好;添加0.10‰抗坏血酸对油莎豆保健饮料的护色效果最好;蔗糖的最适添加量为12.5%;在105℃条件下20 min时获最佳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茶叶和苹果为原料,对苹果茶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分析护色液配比、茶水比例、浸提条件和茶汤与苹果汁的比例对茶饮料品质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苹果茶饮料配方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护色液配比、茶水比例、浸提条件和茶汤与苹果汁的比例对茶饮料品质有较大的影响;苹果茶饮料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为:红茶与水的比例1∶110,90℃浸提5 min,茶汤和苹果汁的混合比2∶1;苹果茶饮料调味配方的最佳比例为:蔗糖添加量6%,柠檬酸添加量0.2%,食盐添加量0.15%,成品使用90℃,30 min沸水浴杀菌.  相似文献   

11.
以白果、桑葚、明胶、果胶、蔗糖、柠檬酸为原料开发出新型软糖。以感官评定分数为判断标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白果桑葚软糖的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明胶和果胶是制作白果软糖较好的胶凝剂;各因素对软糖感官品质影响的主次因素为明胶果胶柠檬酸蔗糖,白果桑葚软糖加工的较优方案为各质量分数为20%白果浆与10%桑葚汁以1∶1的配比混合,明胶20%,果胶0.6%,蔗糖24%,柠檬酸0.6%。  相似文献   

12.
以圣女果果肉为提取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圣女果果肉色素。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质量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圣女果果肉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可知,圣女果果肉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0℃,提取液质量分数90%,提取时间1 h,料液比1∶1(g∶mL)。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氮磷钾不同比例配施对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5个施肥配比处理,不施肥、氮磷钾配比1∶0. 7∶1,0. 7∶0. 7∶1,1∶0. 49∶1,1∶0. 7∶0. 7,测定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对养分的吸收情况,为日光温室番茄氮磷钾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氮磷钾配施整体上可使番茄产量提高4. 1%~9. 9%,其中氮磷钾配比为1∶0. 7∶0. 7时产量为92. 92 t/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 05);处理4中番茄果实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CK分别提高了62. 5%,16. 8%,6. 1%;与CK相比,处理4中氮素含量为28. 71 mg/g,较其他处理高出14. 24%~20. 38%,处理2中磷和钾含量较高,分别为3. 85,27. 00 mg/g,与其他处理差异性显著(P 0. 05);综合考虑产量、品质等,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磷钾配比1∶0. 7∶0. 7时为最适配比。  相似文献   

14.
以梅花鹿鹿茸为原料,采用氯仿-甲醇混合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磷脂。以鹿茸磷脂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氯仿-甲醇混合溶剂配比、液料比、超声提取温度和超声提取时间对鹿茸磷脂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鹿茸磷脂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氯仿-甲醇混合溶剂配比1∶1,液料比20∶1,超声提取温度25℃,超声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鹿茸磷脂提取量为12.240 mg/g。  相似文献   

15.
以紫薯粉为原料,添加适量魔芋精粉、乌龙茶及其他原辅料,通过浸提、调配、煮胶等工艺,研制出性状稳定、颜色均匀、口感风味良好,具有营养保健功效的紫薯-魔芋-乌龙茶复合保健果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果冻口感和风味的各个因素(乌龙茶、魔芋精粉、卡拉胶、琼脂、紫薯粉、蔗糖、柠檬酸)进行分析,确定其最佳添加量;并探讨该乌龙茶的最佳浸提条件和料液比。对复合胶煮胶采用水浴加热,确定魔芋精粉、卡拉胶、琼脂3种凝胶剂的最佳配比,记录不同添加量紫薯粉、蔗糖、柠檬酸对果冻感官品质和凝胶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果冻原辅料的最佳配方。复合果冻的最佳配方为乌龙茶料液比(铁观音茶叶∶水)1∶333,魔芋精粉0.20%,卡拉胶0.65%,琼脂0.90%,紫薯粉0.55%,柠檬酸0.02%,蔗糖10%。  相似文献   

16.
以冬瓜为原料,探讨了冬瓜果脯的加工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为0.3%的CaCl2对冬瓜条处理5h后,硬化效果较好;最佳糖液配方和工艺条件为:蔗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淀粉糖浆质量分数为40%,塔格糖含量为0.02%,柠檬酸含量为总量的0.2%;煮制条件为,先在质量分数为35%的糖液中煮10min后浸泡10h,然后置于质量分数为50%的糖液中煮制10min,糖渍18h。最后将其放入质量分数为60% ̄65%的糖液中煮制30min。  相似文献   

17.
对正己烷和丙酮复合溶剂提取废次烟末中烟草净油工艺进行研究。探讨影响烟草净油产率的因素条件:复合溶剂配比、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烟草净油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正己烷与丙酮复合溶剂质量配比为6∶4,液料比为12∶1,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4 h,此条件下烟草净油产率可达6.95%。  相似文献   

18.
以牛奶和豆乳为主要原料,利用甜菊糖苷代替部分蔗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含有副干酪乳杆菌的低糖酸豆奶益生菌的最佳配方和生产工艺,并测定了最佳工艺下产品的指标及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豆浆和牛奶配比2∶8,菌种配比1∶1∶1,甜菊糖苷替代蔗糖量30%,发酵时间4 h。在此工艺下的发酵产品口感爽滑、酸甜适中,糖度较低,具有保健功能,是一种优质的发酵制品,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市售"紫甘2号"紫甘蓝为试材提取花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分别探究料液比、柠檬酸质量分数、浸提时间与浸提温度对紫甘蓝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紫甘蓝花青素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紫甘蓝花青素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g/mL),柠檬酸质量分数4%,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 h,该条件下紫甘蓝花青素的提取率达2.78 mg/g。  相似文献   

20.
以北方常见蔬菜为原料,研究泡菜制作中CaCl2添加量、食盐质量分数、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等因素对泡菜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配比,确定泡菜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即CaCl2添加量为0.10%,食盐质量分数为6%,Na2CO3添加量0.20%,白砂糖添加量为10%,发酵时间为99 h,发酵温度为20℃,并对泡菜的感官、微生物、理化3方面进行检测。泡菜采用真空包装法,700 W微波杀菌60 s,在20℃可贮藏长达34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