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芦荟提取液及其不同条件降解液制备的芦荟凝胶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添加剂对芦荟凝胶抑菌效果的影响,优化抑菌芦荟凝胶的添加剂配方。结果表明,制备的芦荟凝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较好的抑菌效果,且不同降解液制备的凝胶抑菌性不同,说明降解条件影响了芦荟液中的抑菌活性物质,故表现出不同的抑菌效应。本试验优化结果表明,抑制大肠杆菌的芦荟凝胶添加剂最佳配方为:尿囊素浓度3.0 mg/m L,10%(V/V)三乙醇胺水溶液0.010 m L/m L,20%(W/V)Na OH水溶液0.015 m L/m L,卡松添加量为0.8μL/m L;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芦荟凝胶添加剂最佳配方为:尿囊素浓度3.6 mg/m L,10%(V/V)三乙醇胺水溶液0.010 m L/m L,20%(W/V)Na OH水溶液0.015 m L/m L,卡松添加量为1.0μL/m L。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峨眉双蝴蝶抑菌作用原理问题,运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峨嵋双蝴蝶提取物对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峨嵋双蝴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不同方法提取的提取物中水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峨嵋双蝴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3.125%。与青霉素溶液标准曲线对照,测得峨嵋双蝴蝶提取物的抑菌效价相当于0.77 U/m L,即61.72 U/mg。  相似文献   

3.
薰衣草精油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薰衣草精油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及气态防腐的测定,研究薰衣草精油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毛霉、绿色木霉菌等微生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薰衣草精油对微生物的抑菌作用程度依次为:毛霉、绿色木霉菌>酵母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薰衣草精油具有灭菌防腐性,具有实际应用于食品防腐保鲜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新疆草原糙苏的抑菌活性,对新疆草原糙苏最佳提取溶剂进行筛选并对其抑菌作用进行研究。采用滤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研究新疆草原糙苏不同溶剂提取物抑菌效果,并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新疆草原糙苏95%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有较强的抑菌效果。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MIC为0.25 g/mL,MBC为0.25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0625 g/mL,MBC为0.125 g/mL;对变形杆菌的MIC为0.0625 g/mL,MBC为0.125 g/mL。新疆草原糙苏具有较明显的抑菌效果,不同溶剂提取物抑菌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5.
以南瓜籽为试材,测定了南瓜籽植物甾醇对自由基(DPPH.和OH.)的清除作用、对猪油氧化的抑制作用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南瓜籽植物甾醇可有效清除自由基,且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质量浓度为3 mg/mL时,对DPPH.清除率为46.2%,IC50=3.715 mg/mL;对OH.清除率可达72.6%,IC50=1.560 mg/mL。对猪油的氧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与柠檬酸、VC和VE有协同抗氧化作用,其中与VE的协同增效效果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当质量浓度达到3.0 mg/mL时可以完全抑制供试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蓝刺头粗多糖及其洗脱纯化组分蓝刺头多糖A、B、C的体外抗氧化和抗菌作用,初步确定蓝刺头多糖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添加浓度相同时,蓝刺头粗多糖的总还原能力以及清除DPPH有机自由基能力最强,显著高于蓝刺头多糖A,极显著高于蓝刺头多糖B、C。当添加浓度为0.1~0.3 mg/m L时,蓝刺头粗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略高于蓝刺头多糖A,但差异不显著;当添加浓度为0.4 mg/m L时,蓝刺头粗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略高于蓝刺头多糖A,蓝刺头多糖A略高于蓝刺头多糖B,三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蓝刺头多糖C,当添加浓度为0.5 mg/m L时,蓝刺头粗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显著高于蓝刺头多糖A、B,极显著高于蓝刺头多糖C。试验条件下,蓝刺头粗多糖和蓝刺头多糖A对大肠杆菌为低度敏感,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62 mg/m L,蓝刺头多糖B和C对大肠杆菌不敏感,最小抑菌浓度均为1.25 mg/m L;蓝刺头粗多糖、蓝刺头多糖A、B和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不敏感,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25,2.50,2.50,2.50 mg/m L;蓝刺头粗多糖、蓝刺头多糖B、C对铜绿假单胞菌为不敏感,最低抑菌浓度均为5.00 mg/m L,蓝刺头多糖A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抑制作用;蓝刺头粗多糖和蓝刺头多糖A、B、C对沙门氏菌均为不敏感,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0,2.50,1.25,5.00 mg/m L。说明蓝刺头粗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次为蓝刺头多糖A,而蓝刺头多糖B和C的抗氧化能力较弱。蓝刺头粗多糖和蓝刺头多糖A具有一定的抗大肠杆菌活性,蓝刺头粗多糖和蓝刺头多糖A、B、C均无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沙门氏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甜菜树为原料,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乙醇回流法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就总黄酮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甜菜树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85%,料液比1∶40(g/m 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80 min,在该提取工艺条件下,得到甜菜树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1.67%。总黄酮质量浓度在0.009 3~0.046 5 mg/m L时,对DPPH·、·OH、O2-·的清除率可分别达到88.39%、91.47%、46.29%,说明甜菜树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 采用清除DPPH·和·OH法评价吴茱芡不同溶剂水、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醋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大小研究吴茱萸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抱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吴茱萸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且以吴茱萸的乙醇提取物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最强。溶剂对吴茱萸提取物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有明显影响,说明选择合适溶剂有助于吴茱萸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9.
水杨酸对食品中常见污染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处理,探讨不同浓度水杨酸溶液对这三种细菌的抑菌效果以及抑菌率。结果表明:水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其抑制作用呈现浓度效应,即随着水杨酸浓度的增大,抑菌效果越来越明显,水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稍差,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相对最弱。  相似文献   

10.
山苦茶浸出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 大肠杆菌和啤酒酵母具有较低的抑菌浓度, 分别为 1 300 mg/L、1 000、 1 500, 1 000 mg/L, 能短时间内杀灭这 4 种菌, 30 min 杀菌率在 60%以上, 60 min 杀菌 100%, 并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山苦茶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苦茶浸出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和啤酒酵母具有较低的抑菌浓度,分别为1 300,1 000,1 500,1 000 mg/L,能短时间内杀灭这4种菌,30 min杀菌率在60%以上,60 min杀菌100%,并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峨眉双蝴蝶抑菌作用原理问题,运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峨嵋双蝴蝶提取物对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峨嵋双蝴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不同方法提取的提取物中水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峨嵋双蝴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3.125%。与青霉素溶液标准曲线对照,测得峨嵋双蝴蝶提取物的抑菌效价相当于0.77 U/mL,即61.72 U/mg。  相似文献   

13.
藤三七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藤三七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总黄酮,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并从清除羟基自由基(·OH)、1,1-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3个角度评价其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藤三七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40∶1(m L/g),超声时间60 min,超声温度40℃。在该条件下,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18.51%。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对·OH、DPPH·、O2-·清除作用明显,且其质量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量效关系,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三角梅花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性,发现其对供试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抑菌浓度为250 mg/m L;其次是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00 mg/m L和1 g/m L。抑菌圈试验结果与最低抑菌浓度试验结果一致。将1 g/m L的三角梅花乙醇提取液与1.25%的壳聚糖溶液以不同体积比(1∶1、1∶2、1∶3、2∶1、3∶1)制成混合保鲜液对草莓进行贮藏试验,发现二者以3∶1的体积比混合后处理的草莓在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小,而以1∶3的体积比混合后,草莓贮藏期间的失重率最小。综合分析,将三角梅花乙醇提取液与壳聚糖以3∶1的体积比配制成复合保鲜液用于草莓的贮藏,可延长草莓的保鲜时间,取得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黑枸杞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了影响黑枸杞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的因素条件,优化了提取工艺,同时以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为阳性对照,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与羟基自由基(·OH)清除法评价黑枸杞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对黑枸杞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有显著影响,黑枸杞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25(g/m L),微波时间14 min,微波功率325 W。该提取工艺条件下,黑枸杞总黄酮提取率为4.35%。黑枸杞总黄酮与BHT对DPPH·的IC50分别为0.64 mg/m L和1.30 mg/m L,对·OH的IC50分别为0.40 mg/m L和1.68 mg/m L,表明黑枸杞总黄酮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冬凌草叶提取物对不同菌种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冬凌草叶抗菌活性物质,研究其对不同菌种生长的抑制作用。将空白药敏片放置于质量浓度为0.161 g/mL的冬凌草叶提取物溶液中24 h,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地衣芽孢杆菌、葵肠杆菌为研究对象,用冬凌草叶提取物处理含菌平板,通过平板培养观察其抑菌圈大小,分析冬凌草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冬凌草叶提取物对葵肠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没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对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绿脓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极为明显。冬凌草叶提取物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生长抑制作用,且整体上对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抑制效果比革兰氏阴性菌好。上述结果可为冬凌草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声提取山楂粗黄酮,并测定了山楂粗黄酮对DPPH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和β-胡萝卜素的漂白能力,结果表明,山楂粗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并且其抗氧化能力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选取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等5种菌种对山楂粗黄酮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山楂粗黄酮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于霉菌则效果不明显。山楂粗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3.125,1.562 5,3.125 mg/mL,最低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6.25,3.125,6.25 mg/mL。因此,山楂粗黄酮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抑菌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甲醇和乙醇法及蒸馏水法超声提取杜仲叶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杜仲叶总黄酮用甲醇提取效果较好,且在浓度为60%效果最佳,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为207.006 mg QuE/g DM;杜仲叶总酚用乙醇提取效果较好,其浓度为60%最佳,提取物总酚含量为38.439 mg GAE/g DM。杜仲叶的60%甲醇提取物具有最佳的DPPH·清除能力和最佳的ABTS+·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72.86μg DM/mL和169.55μg DM/mL。50%乙醇提取物具有最佳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其IC50值为94.98μg DM/m L。相关性分析表明,杜仲叶总黄酮含量与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0.891和-0.873,具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通过筛选提取杜仲叶的活性成分的方法,为杜仲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和降血糖能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滔罗定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对人工混合感染雏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治疗效果.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滔罗定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选择180只4日龄罗曼雏鸡随机分为健康组(Ⅰ),感染对照组(Ⅱ),氟苯尼考治疗对照组(Ⅲ)和滔罗定高、中、低剂量组(Ⅳ、Ⅴ、Ⅵ)等6个不同处理组,进行人工致病治疗试验.试验结果:滔罗定对受试菌株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256μg/ml.治疗试验中,与感染对照组相比,滔罗定高、中剂量组的死亡率分别降低了20.0%、16.7%,治愈率分别提高了23.3%、16.6%,差异均极显著(P<0.01);滔罗定高、中剂量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高于氟苯尼考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滔罗定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差,但对人工混合感染雏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粗茎鳞毛蕨萃取物的体外抑菌及抗氧化活性,选用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粗茎鳞毛蕨乙醇粗提物进行分级萃取,并测定各相萃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采用滤纸片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同时采用三种体外抗氧化体系即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22.63±2.64)mg/g、(98.46±1.73)mg/g。粗茎鳞毛蕨不同溶剂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正丁醇相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分别为(11.75±1.36)mm、(10.50±0.68)mm、(8.37±0.81)mm;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0 mg/mL、25.00 mg/mL、25.00 mg/mL。粗茎鳞毛蕨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相抗氧化能力最强,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率以及还原能力的IC50值分别0.14 mg/mL、0.33 mg/mL、0.05 mg/mL。综上所述,粗茎鳞毛蕨萃取物具有开发成为天然抑菌剂及抗氧化剂的潜力,本研究将为粗茎鳞毛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