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垂向异重流式水沙分离鳃鳃片型式对水沙分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分别利用加单排鳃片和加双排鳃片垂向异重流式水沙分离鳃模型在含沙浓度为8%,10%,12%,15%,18%,20%的水中进行泥沙沉降的对比试验.通过试验对比分析,证明两种不同鳃片布置方式的垂向异重流式水沙分离鳃中的泥沙沉降速度规律基本一致,由加速下沉和减速下沉两个阶段组成,且两阶段历时基本相同.两种鳃片布置方式的分离鳃中水沙分离效果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2.
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测试了两种工况下垂向异重流式水沙分离鳃中水沙两相流的速度场,给出了分离鳃内泥沙运动的流速矢量分布图、流速云图及三维流场分布图.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表明,分离鳃内部形成了泥沙沿鳃片上表面向下运动,清水沿鳃片下表面向上运动的垂向异重流现象,加速了泥沙的下沉.此分析结果与实际观察现象及理论分析一致,进一步探明了分离鳃的水沙分离机理.  相似文献   

3.
垂向异重流式水沙分离鳃鳃片间距对水沙分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改变垂向异重流式水沙分离鳃中鳃片间间距以及鳃片与分离鳃纵向侧壁的间距,利用不同含沙浓度的水在垂向异重流式水沙分离鳃中进行泥沙的沉降实验.对实验中泥沙在两种不同鳃片间距的分离鳃中的沉降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了鳃片间间距越小,水沙分离效果越好;鳃片与侧壁间距越小,水沙分离效果越好,但太小又可能会造成泥沙淤积,不易清除.  相似文献   

4.
将两相流分离鳃与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以下简称装置)进行集成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把分离鳃沿径向悬挂在装置柱体中后,装置在溢流清水浊度相同的情况下,溢流流量增加了1.5~2.0倍.而且分离鳃的数量对其溢流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分离鳃数量的增加,溢流相同浊度清水的流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水沙分离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净水装置———垂向异重流式混合流体分离鳃的初步研究成果。研究表明,用该装置对泥沙浑水进行分离,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将浑水中泥沙(包括粘土)分离并取出清水,其分离速度是泥沙在静态下沉降速度的1.9-3.7倍,与添加化学药剂进行水沙分离的速度相近,而用该方法得到的清水对人体健康无害,排出的泥沙也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分离装置,同时也降低了分离清水的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6.
垂向异重流式分离鳃在动水中的集成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集成垂向异重流式混合流体水沙分离鳃的动水沉降试验,分析了沉淀时间、进流速度与溢流浓度的关系,并对溢流液体进行了颗分试验。试验表明,通过控制进流速度,可以调节溢流浓度的大小。动水沉降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泥沙在静水沉降时的效果,对加速水沙分离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通过物理模型研究了梭锥管上下两锥管内泥沙沉降时间关系及锥圈的安装位置对泥沙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锥圈的存在,缩短了沉降距离、阻碍了絮团间的絮凝,提供了泥沙下降通道和清水上升通道;在静水沉降中,随着沉降时间的推移,大量泥沙进入到下锥管,泥沙在下锥管中所用沉降时间占总沉降时间的70%多.下锥管为泥沙沉降的主要场所,下锥管中安装锥圈更有利于泥沙沉降.  相似文献   

8.
根据水力相似原理,结合旋流沉砂池设计规律,建立了旋流固液分离设备模型,选择4个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不同粒径的含砂水流时砂粒分离效率的变化,探讨沉砂分离效率主要影响因素及沉砂池设计最佳水平取值。结果表明,水头增大使分离效率增加,但过大的水头会使分离效率降低;流入口直径较小时分离效率较高;底流口直径增大使分离效率增加;底流管长度增大使分离效率增加。影响100目砂分离效率的各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佳水平为底流口直径30 mm、底流管长度45 cm、水头35 cm、流入口直径40 mm;影响30目砂分离效率的各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佳水平为水头60 cm,流入口直径40 mm,底流口直径30 mm,底流管长度30 cm。在各因素最佳水平下,100目砂的最佳分离效率为82.14%,30目砂的最佳分离效率为83.55%。试验结果为小型污水处理中的沉砂池设计与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悬浮体的沉降速度是其输运过程的关键因子,间接影响海域的初级生产力。为了了解舟山渔场近岸悬浮体的沉降速度,基于2018年夏季大潮期间单站位现场观测所获数据,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悬浮体沉降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一个潮周期中,基于底质粒径的Stokes沉降公式算得的悬浮体沉速为2.0±0.55 mm·s^-1;基于LISST的Stokes计算的近底部沉速为0.19±0.07 mm·s^-1,且沉速随距底高度增加而降低;而Rouse浓度剖面拟合确定的沉速为5.7±1.3mm·s^-1。其中第二种方法较适用于舟山渔场海域,但在使用该沉降公式时要注意结合原始颗粒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麻竹笋苗期主要地下害虫的种群生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麻竹笋苗期主要地下害虫种群的时间、空间以及时空二维生态位。结果表明,5种主要地下害虫生态位各不相同。在空间维度上,黑绒鳃金龟和沟金针虫生态位宽度较小,小黄鳃金龟、阔胫鳃金龟生态位宽度较大;毛黄脊鳃金龟与沟金针虫重叠值较小,小黄鳃金龟与沟金针虫生态位重叠值较大。在时间维度上,除毛黄脊鳃金龟生态位宽度较小外,其他地下害虫生态位宽度均较大。在时空维度上,沟金针虫生态位宽度最小,阔胫鳃金龟生态位宽度最大;黑绒鳃金龟与沟金针虫重叠值较小,阔胫鳃金龟与沟金针虫生态位重叠值较大。  相似文献   

11.
外环流式发酵罐用于玉米生料酒精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玉米粉悬浮液沉降情况的研究表明,沉降界面初始沉降速度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对外环 流式发酵罐用于玉米生料酒精发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起始阶段,玉米粉悬浮液要在外环流式发酵罐中完成强制 回流循环,必然存在一个最小回流量Q;通过恒流泵强制发酵醪循环可以显著缓解原料沉淀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利 于发酵罐中的传质;发酵20 h,强制循环发酵液中酵母细胞出芽率较自然发酵提高84.8%,死亡率降低100%,发 酵70 h时酒精度提高11.5%;采用外环流式发酵罐进行玉米生料发酵酒精时,较大的高径比对发酵有利。  相似文献   

12.
黑土缓坡耕地植被过滤带的拦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谷子、大豆植被过滤带对黑土缓坡耕地泥沙及氮、磷养分的拦蓄特征,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2种植被过滤带对泥沙及氮、磷养分的拦蓄量均随过滤带宽度的增加而增大;过滤带对氮的拦蓄效应大于对磷的拦蓄效应;过滤带的泥沙拦蓄量与过滤带宽度之间的相关性是谷子大于大豆,即谷子对过滤带宽度的要求高于大豆。  相似文献   

13.
唐立志 《油气储运》2012,31(2):128-130,167
为研究影响喷射式挖沟机挖沟能力的因素,设计物理模型,并选择合适的泥沙作为试验底质,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通过测量冲沟断面和水中泥沙质量分数的变化,研究了流速和挖沟机行进速度对挖沟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冲沟沟型从刚开挖至平衡状态的历时变化过程和变化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流速对冲沟深度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挖沟机行进速度的变化对沟宽的影响明显大于对沟深的影响;冲沟断面历时变化的前一阶段,沟深变浅的同时沟宽增大,这是因发生冲沟塌方、滑坡以及沟内泥沙的落淤而造成的,而后一阶段沟深变浅但沟宽没有明显增大的原因主要与泥沙的密实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野外人工模拟降水条件下荒草坡产流产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模拟降水的方法,以5种不同的降水强度研究浙江省临安市青山湖流域内荒坡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降水强度越大,产流时间越短,其径流量、产沙率和产沙量都越大,降水强度为1.66mm·min^-1时。产流时间仅为47s,降水约30min后,小区径流总量可达到0.898m^3,次侵蚀模数达到了30t·km^-2。降水强度与产流时间呈较好的负相关对数关系,与径流系数以及次侵蚀模数呈指数相关,与径流总量呈幂函数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一0.9655.0.9218,0.9635和0.8736,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图3表1参11  相似文献   

15.
湖北黑头羊是以麻城黑山羊和波尔山羊为杂交亲本,经过导入杂交、横交固定、建立基础群阶段,然后经3个世代群体的继代选育,形成以502只母羊和31只公羊组成的黑头白身、性能优秀的新品系群体。结果表明,3世代与0世代相比,6月龄体重公羊差异极显著(P<0.01),母羊差异显著(P<0.05),公、母羊体重随世代呈增加的趋势,公羊的选育进展明显优于母羊。在体尺性状方面,3世代与0世代相比,公、母羊体高、体长增加明显(P<0.05),但2世代以后趋于稳定;各世代公、母羊胸围、管围出现逐代上升趋势,但世代间差异变化不明显(P>0.05)。肉用性能在0世代的基础上也有了一定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当初始光场处于相干态,原子处于激发态时,非线性J-C模型中光场的振幅平方压缩效应。结果发现,平均光子数n-和脉冲宽度L对压缩深度和压缩时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脉冲宽度L一定时,压缩深度随着光场平均光子数-n的增加而增大;当平均光子数n-一定时,随着脉冲宽度L的增加,压缩次数和压缩时间区域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与时间有关的非线性 J-C 模型中的原子动力学行为,讨论了原子与光场以时间脉冲的形式耦合时其脉冲宽度和腔场的平均光子数对原子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腔场的平均光子数一定时,随着脉冲宽度的增大原子崩塌与回复次数增多,崩塌时间和回复周期变小;而当脉冲宽度一定时,随着腔场的平均光子数的增大原子的崩塌时间和回复周期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与时间有关的非线性J-C模型中的原子动力学行为,讨论了原子与光场以时间脉冲的形式耦合时其脉冲宽度和腔场的平均光子数对原子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腔场的平均光子数一定时,随着脉冲宽度的增大原子崩塌与回复次数增多,崩塌时间和回复周期变小;而当脉冲宽度一定时,随着腔场的平均光子数的增大原子的崩塌时间和回复周期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9.
乳酸分离稻草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稻草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进一步利用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采用乳酸分离稻草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研究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温度下酸处理纤维素的组成和性质。[结果]温度低于115℃时,酸处理纤维得率随温度的升高快速降低;乳酸木质素得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温度高于130℃时,乳酸木质素得率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酸处理纤维中纤维素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125℃时纤维素含量最高;温度低于110℃时,酸处理纤维中木质素含量随温度升高呈降低趋势,温度高于110℃时,升高温度对木质素含量影响不大。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乳酸木质素中含有较多的极性基团。[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最佳保温温度为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