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复杂纷多的社会关系当中,医疗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活动形式逐渐引人注意。因医患双方沟通不到位而产生的医疗纠纷逐年上升,医患双方的关系被推至紧张的局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效运用法律的手段调整好医患双方相处关系,协调有序解决医疗市场纠纷甚显重要,这要切实从市场出发,对其双方关系的定位进行全面分析,明确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确使在处理医患双方关系时能够有法可依。该文从医患关系的定位入手,进而阐释现实当中存在的医患纠纷所涉及法律关系的定位问题,最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医患关系的法律适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当今,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矛盾冲突不断,“职业医闹”甚嚣尘上,亟需构建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中国古代医患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医德方面,提出了“重义轻利”“易地以观”“仁心”待患的高标准道德要求;同时,也强调医患之间的互信。这些传统医患伦理思想,不仅有利于优秀医德的传承,也将有利于当代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对此,我们有必要加以借鉴变通。以往我国学者的研究重点是医患关系的经济和法律属性,却忽略了它的伦理属性。只有回归到医患关系的伦理属性上,重塑医学人文精神,增进医患互信,才有可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医学强调“医乃仁术”和“医患诚信”等伦理原则,形成了所谓的医患诚信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医患关系建立在医生与患者之间真诚的内心信念和切实的日常行为实践基础上,医患真诚相待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本要求。医患诚信模式要求医生有为患者谋利益的赤诚之心,也要求医生尊重患者及其决定。医患双方在真诚沟通的基础上共同做出医疗决策。医患诚信模式既坚持了知情同意,又维持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对当代医疗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讲道德时应讲理性,愚昧无知与道德不相容,要注重利益的比较与权衡,关爱他人也应注意其后果。文章还对法律与道德关系、义利之辩、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经典命题作出自己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239-241
现今医患关系已成为社会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这种关系的日渐恶化也愈加导致了医患矛盾或纠纷诉诸媒体,不仅损害到医患双方各自的利益,更是影响到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从医患双方、医疗体制、社会信任和政府行为等方面对医患关系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研究,为紧张医患关系的解决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企业伦理的视角,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阐述了不同道德企业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阐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特有的消费伦理关系,认为只有双方在充分理解了的基础上,才能使消费关系越趋和谐。文章进一步强调企业伦理的核心是包括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通过对企业伦理道德缺失因素的分析,认为伦理与道德的完善,将有效推动企业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富勒对法律的道德要求或者说对法律的追求,不再是外在于法律的道德目的,而是内在于法律自身的目的,也就是说,法律必须具备最低限度的形式要件。他认为,判决告密在案件中被告败诉是正当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评析一起患者产后出血致子宫次全切除引发的医疗纠纷案件及首次鉴定及再次鉴定冲突时医患责任的法院认定,认为法院审理医疗损害案件应将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作为证据的一种进行审核,综合考虑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效地衡平医患双方的利益,真正发挥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定纷止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通过法律诉讼解决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案件大幅增多 ,而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完整的医疗损害赔偿法律 ,关于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处理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司法解释之间也存在着不统一、不配套的矛盾 ,这给正确地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法院处理医疗损害赔偿带来极大的不便。本文中 ,笔者在力求正确认识与了解医疗损害赔偿的法律特点基础上 ,探求制定一部专门法律———既能正确处理医疗损害损害赔偿纠纷 |又能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保证和促进医学科学的法律规范———《医疗损害赔偿法》 ,并对相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264-265
当今,医患关系最为敏感,闹医、打医、伤医、医生医德败坏等事件成为新闻热点,医患关系紧张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不止是患者方面的问题,还包括医院方面、体制和媒体导向等因素。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关系着社会的稳定,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途径。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从体制,管理等方面着手,维护医患这对利益共同体的良好关系,需要医患双方,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农林院校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鹏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4):177-179
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日渐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以调查问卷方式对我国现阶段的农林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林院校大学生在基本法律意识方面了解程度较高.但是在对法律系统性认识、处理道德与法律关系、对法律信仰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最后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林院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医患纠纷备受瞩目。在中国古代,同样存在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现象,因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在史籍中多有记载。那么,古代是如何处理医患纠纷的?神医扁鹊的"六不治"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因而医患关系古已有之。古代医生同样强调医德的重要性,对待患者讲究一个"仁"。古人认为,"医乃仁术","仁术"要求医生重视每一位病人的生命;更进一步说,叫"仁者爱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认为夫妻双方离异后,原配偶之间与婚姻有关的权利义务也随婚姻法律关系的消灭而终止。基于这种思想,许多当事人在离婚后把对原配偶本应享有的权利轻易抛弃。其实,根据法律规定,离婚后原配偶双方与婚姻伴生的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依然存在,原配偶一方对另一方仍然享有某些民事权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法律与道德,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建立全新的德法并治的二元制法体制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法治与德治在功能上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善治,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1].这是我们党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理政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论断,也是基于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作出的科学决策,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道德建设水平的提升.当前部分农村地区道德建设存在着良风美俗遗落、家庭伦理异化、乡土情怀渐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乡村道德建设缺位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内部优化和外部约束两个维度共同着手,重塑农村伦理道德准绳,形成高效的组织体系,创新工作开展方法,强化法律约束和制度保障,在常抓不懈中提升农村道德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7.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往往这样认为,夫妻双方离异后,原配偶之间与婚姻有关的权利义务也随婚姻法律关系的消灭而终止。基于这种思想,许多当事人在离婚后对原配偶本应享有的权利轻易抛弃。其实.根据法律规定,离婚后原配偶双方与婚姻伴生的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依然存在,原配偶一方对另一方仍然享有某些民事权利,如无过错方对原配偶的离婚过错损害赔偿请求权等等.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科研造假的危害性、产生形式及根源 ,认为在我国入世初期科研打假刻不容缓 ,具体对策是 :加强道德建设 ,提倡敬业奉献精神 ;加强立法 ,运用法律武器打假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研管理体制 ;重视政策导向 ,处理好科研价值与科研人员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徐鹏 《甘肃农业》2006,(11):239-240
“消法”即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为经济法律制度之一,以调整经营者和消费者关系为主要调整范围;而医患法律关系调整的是医方与惠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两者看起来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以堆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宗旨的“消法”可否伸长自己的长臂鞭长可及患者的更好保护呢?  相似文献   

20.
岳跃云  王成光 《现代农业》2008,(11):101-102
本文系统论述了法律与社会道德为何会产生冲突,着重于从法律与社会道德的冲突问题的表现、原因、本质等方面的论述,希望能够在正确分析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良性的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