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红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75-20676,20809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以具有非常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传统居住区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安徽农业大学南苑宿舍为例,探讨人居环境视角下传统居住区的使用现状与协调发展问题。分析了南苑宿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打造优良的人类居住环境的目标出发,秉承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综合考虑了南苑宿舍的基地环境、区域特征、居民文化等要素;探讨从空间生态、居住环境、设施、人文环境等的发展现状中,保护原有良好人居环境的更新与改造策略,为城市传统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良好人居环境的居住区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植物空间的营造对居住区的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植物景观空间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居住氛围,植物还具有生态功能,合理运用植物营造空间,更有利于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改善和提高人们生活的环境。本文主要从生态功能角度对居住区的植物配置方式进行论述,以此起到对居住区植物配置设计的积极作用,对于建设更美好人居环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城市居住区的人居环境入手,充分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环境的设计手法,对居住区的整体绿色空间环境和住户内部的绿色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并且在当代现有住宅形式的基础上,对居住区和户型进行改进和创新,探索出一种更人性化的人居环境,目的就是营造既可居又可游的园林式的人居环境,让居民全方位地亲近自然,亲近绿色,提高城市居住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城市居住区绿化是优化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环节。结合平顶山市探讨了新老居住区植物配置的差别、居住区绿化对特殊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不同功能单元绿化植物配置以及植物造型、季相与色彩的搭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居住区景观构成要素的解析,结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以期在发挥景观环境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健康、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景观已成为衡量小区质量和品位的重要标准。本文以阅城国际花园居住区的绿地景观设计为例,从设计理念、设计原则、人性空间设计、植物景观的营造,景观整体风格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提出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应从立地条件入手,以创造舒适、优美、充实、文明的居住环境,以人为本,注重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体现时代气息和地方风貌相结合的景观小区为指导思想,营造出具有鲜明风格和宜人环境的人性空间场所,满足居住区居民的使用功能和休闲需要。  相似文献   

7.
健康、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景观已成为衡量小区质量和品位的重要标准。本文以阅城国际花园居住区的绿地景观设计为例,从设计理念、设计原则、人性空间设计、植物景观的营造,景观整体风格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提出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应从立地条件入手,以创造舒适、优美、充实、文明的居住环境,以人为本,注重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体现时代气息和地方风貌相结合的景观小区为指导思想,营造出具有鲜明风格和宜人环境的人性空间场所,满足居住区居民的使用功能和休闲需要。  相似文献   

8.
居住区环境绿化是城市人居环境绿色空问保护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广州市居民的居住区绿化环境满意度访问和实地调查,分析了广州居住区绿地布置、植物选择与配置以及绿化管理等绿化设计与管理的基本特点和居民对环境绿化的满意程度,并针对广州居件区的环境绿化现状,提出了特色化、生态化和人性化绿化设计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居住区景观方案设计与以往所做的公园景观设计或者滨水景观设计,其中考虑更多的则为人居空间,人居环境;种植方面,则不同于以往的自然式种植林区,更多的则应该注重小空间或者人居空间的种植组团与植物造景,其难度上有了一定的增加。设计之初,在制作草图设计的过程中,基于原项目规划,在空间区域划分与序列上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居住区绿化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居民活动的主要场所,人们现已比较深入地意识到人居环境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所以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紧紧围绕满足居民对环境质量的不同需要,要着重考虑安排居民游憩活动设施和提供居民共享的休憩场所等景观要素,使居住区环境设计达到美观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生态设计的概念越来越吸引设计者和决策者的注意力。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景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地真正合作与友爱的关系。总结了生态设计的内涵,并分析景观生态设计的思想及原则。  相似文献   

12.
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当今居住小区外环境设计的新趋势,并指出了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的现状与不足,同时提出了解决办法,以使规划工作者在实践中减少主观性和盲目性,提高居住区景观艺术水平和人们的生活居住质量。  相似文献   

13.
纵观人类居住与环境设计艺术史上的3次发展,探讨中国未来的居住与环境设计艺术,只要在建筑和景观设计中考虑环境现状及环境问题,就可以发挥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通过城乡一体化、诗意化的人居环境设计艺术,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才能早日实现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康居住生活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朱颖 《现代农业科技》2012,(12):170-172
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全球温室效应问题的加剧,一些发达国家致力于构建低碳生态社区,低碳生态理念日渐影响着我国景观设计师的工作。针对低碳生态居住区在软质景观方面如何实现节能减排、循环利用,该文提出软质景观两大要素"植物"和"水景"在生态体系中的运用,将自然界本身自循环、自净化的能力充分运用在人类活动中,与人为再生产、再利用的创造性活动相结合,从软质景观的角度来实现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态居住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草场牧户单元现状的形成与草场管理方式改变、牧民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草场自然生态环境是分不开的,草场牧户单元的生态化设计应该综合考虑牧民生产生活与草原环境的关系,尽量减少对草原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体现节约性、适应性的生态特征,继承草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营造适合定牧之后牧民居住的可持续草原人居环境空间,最终实现草原牧区人、草、畜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6.
王保 《北京农业》2011,(18):50-51
居住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这种现代生态居住观,给小区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为居住小区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目前居住小区绿化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绿地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加以分析,以期为居住小区绿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废物填埋场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物填埋场是剧烈人为干扰下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其生态系统破坏及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通过生态恢复促使其生态和经济价值再生,并通过景观设计赋予利用和美学的价值,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废物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对其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途径进行综述,并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拟定了其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市营城建都滨水绿道为例,运用行为科学及景观设计学等相关理论,对其开放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并探索绿道开放空间的分类及其对人们行为活动的影响,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理论与实践——以大港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在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改善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城市生态公园作为城市绿肺,对城市环境的恶化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人们对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越来越关注。通过对天津市大港公园案例的介绍,探讨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应用,旨在为城市公园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态宜居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淑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57-18059
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分析了居住区环境景观中存在的概念与形式难以完美融合,重视觉感受、轻视功能性,注重平面设计、忽视垂直空间,强调"档次"、忽视适用性等问题。将生态宜居的环境景观特征总结为自然秀美的自然环境,安全宽敞的活动场地,亲切和谐的交往空间,浓厚的文化特色,鲜明的景观特色。提出人本性、整体性、多样性、文化性的生态宜居环境的设计思想,提出因地制宜,尊重场地,继承场所精神,合理布局,合理利用水体,塑造和谐的植物群落,创造舒适的活动场地,突出主题,体现文化性的设计思路,将生态、宜居的理念渗透到景观设计中,认为以绿色、生态为主线的景观设计是城市环境改造的关键,也是每一个设计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