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所长、著名杂交谷子育种专家赵治海研究员,历经二十多年潜心研究,在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独辟蹊径,采用光温敏两系法培育出谷子杂交种,一举攻克了谷子杂种优势与利用研究难题,把传统谷子亩产量大幅度提升30%以上,  相似文献   

2.
全膜双垄沟杂交谷子精量穴播密度试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会宁县干旱半干旱区旱川地进行了全膜双垄沟杂交谷子精量穴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谷子全膜双垄沟精量穴播最适宜种植密度为30.0万~37.5万株mm2,此条件下产量可达6825-7220kg/mm2。  相似文献   

3.
从杂交谷子的研究经历、研究成果、主要特点、产业化水平与发展前景等方面,阐述了杂交谷子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以此为杂交谷子的研究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8月26日,河北省科技厅和张家口市政府在赤城县共同组织召开河北省杂交谷子现场观摩会,旨在加大宣传推介杂交谷子这一重大科技成果,让大家充分了解杂交谷子的创新优势,进一步调动各方力量,加快杂交谷子的研究、转化和示范推广进程,推进谷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家口市杂交谷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张家口市杂交谷子产业现状、发展前景,分析了杂交谷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通过政策扶持,农机农艺相结合,延长产业链,支持杂交谷子走进非洲等相应对策促进杂交谷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杂交谷子在张家口市坝上地区种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谷子高产、节水、优质,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下地区表现出了显著的增产优势和增收效果,但现有品种不能在坝上地区正常成熟。为发挥杂交谷子的增产优势,提高坝上地区粮食作物产量,以张杂谷3号和张杂谷6号为试材,通过适时早播、覆膜和移栽等栽培方法,研究了杂交谷子在坝上地区的种植效果,旨为明确杂交谷子能否在坝上地区种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张杂谷6号露地直播平均产量为3748.5kg/hm2,较对照增产86.1%,经济效益显著。在小日期新品种成功选育前,作为过渡,可以在坝上地区露地直播张杂谷6号。  相似文献   

7.
灌浆期杂交谷子旗叶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和冀32为材料,研究杂交谷子和常规谷子的光合生理差异,并初步分析造成二者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强光下,杂交谷子的光合速率高于常规谷子;杂交谷子光饱和点和潜在最大光合速率高于常规谷子,表观量子效率低于常规谷子,且差异显著;光强超过1 300μmol.m-2.s-1时,常规谷子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摩尔分数下降,气孔限制值升高,气孔限制是常规谷子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因素,杂交谷子气孔限制现象不明显。生化分析结果显示:杂交谷子和常规谷子光合酶PEPCase活性、叶绿素含量无差异,杂交谷子叶绿素a/b值较常规谷子高,差异显著,可能是造成二者光合差异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黎霞 《北京农业》2011,(20):49-50
在农业科研领域,有这样一种说法"南有袁隆平,北有赵治海"。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而赵治海则被称为"杂交谷子之父"。他独辟蹊径,大胆采用光温敏两系法利用谷子杂交优势,经过20多年潜心研究,攻克了世界性难题,完成了"谷子品种间杂交创造光温敏不育的规律与技术"的研究,选育成功8个品种。联合国粮农组织决定把谷子生产的相关项目作为FAO与中国政府"南南合作"协议的核心项目。如今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支持下,已将非洲9个国家列入杂交谷子试种计划。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宣化县杂交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杂交谷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宣化县杂交谷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河北农业科技》2010,(12):F0004-F0004
杂交谷子研究成果引起世界关注 2010年4月21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饲料协会的邀请,张家口市农科院总农艺师、谷子研究所所长赵治海出席了世界饲料与食品安全大会。作为唯一发言的中国代表,赵治海第一个登上大会主席台,做了题为“走向世界的杂交谷子”的发言,详细阐述了杂交谷子在中国的研究和推广成果及应对世界性气候干旱、保障粮食安全和消除贫困等方面情况。这是赵治海和杂交谷子研究成果在国际会议上的首次亮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