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 玉米孢囊线虫(Heterodera zeae)为孢囊线虫属定居型半内寄生线虫,可侵染多种禾本科作物的根部,玉米孢囊线虫的发生和传播扩散将会对我国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旨在建立玉米孢囊线虫的快速分子检测体系,以期从近缘属种可以准确地检测出玉米孢囊线虫,为玉米孢囊线虫的监测预警和防控打下技术基础。【方法】 从我国河南、河北、甘肃、山东、湖南、广西和北京共收集20个玉米孢囊线虫近缘属种群体作为供试线虫;选取13条含有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采用RPAD技术对供试孢囊线虫进行多态性分析,筛出玉米孢囊线虫特异性RPAD片段,并将其转化为玉米孢囊线虫SCAR-PCR引物;采用PCR方法测试玉米孢囊线虫特异性引物的准确性以及检测技术体系的稳定性、灵敏度和实效性。【结果】 通过RAPD比对分析,发现随机引物OPA03能在玉米孢囊线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一条468 bp的特异性片段;将该片段回收测序,根据片段序列信息,利用Primer 5.0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HzF1/HzR1;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HzF1/HzR1仅在玉米孢囊线虫群体中扩增出大小为393 bp的特异性片段,其他5种16个孢囊群体(禾谷孢囊线虫、菲利普孢囊线虫、大豆孢囊线虫、旱稻孢囊线虫和甜菜孢囊线虫)和4个其他种群(水稻干尖线虫、马铃薯腐烂茎线虫、落选短体线虫和咖啡短体线虫)均没有扩增出目的条带;以含有玉米孢囊线虫的混合种群孢囊DNA为模板时,特异性引物HzF1/HzR1也能扩增出来单一明亮的393 bp的特异片段,而不含玉米孢囊线虫的混合种群不能扩增出该片段;该体系实现了玉米孢囊线虫准确、稳定的检测目的;对建立的玉米孢囊线虫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灵敏度和实用范围测试,表明该检测体系对玉米孢囊线虫单个孢囊和单条幼虫均有灵敏的检测能力,检出值不低于1/2 000个孢囊和1/80条2龄幼虫。【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玉米孢囊线虫SCAR-PCR快速分子检测技术,可用于玉米孢囊线虫单一样本和混合种群的快速检测,对玉米孢囊线虫的孢囊和2龄幼虫均有灵敏的检测能力,检测引物特异性强,检测方法便捷稳定,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2.
小麦对燕麦孢囊线虫的抗性评价基于根系产生的孢囊数量,为优化小麦抗燕麦孢囊线虫鉴定技术,分别测试了土质类型、接种次数、接种密度、接种苗龄对燕麦孢囊线虫在根系形成孢囊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孢囊线虫在砂质粘壤土中产生的孢囊数量最高;对于温麦4号品种,分4次接种处理在小麦根部形成的孢囊数量显著高于分1、2、3次接种处理,但依据传统评价标准,各接种次数处理对其抗性鉴定结果相同,均为高感;每株接1 000头二龄幼虫能较好区分不同抗性程度品种的敏感程度。小麦播后3~6d接种在小麦根部形成的孢囊数量显著高于播种时及播后9~15d接种处理。综合上述结果建议在小麦抗孢囊线虫的鉴定中以采用砂质粘壤土、播后3~6d每株1次性接种1 000二龄幼虫为宜。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大豆孢囊线虫5号小种的鉴定结果.以美国等目前统一应用的一套鉴别寄主的方法对蒙城县病圃里的大豆孢囊线虫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该5号小种相当于美国和日本已鉴定发现的同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4.
1.发病的环境因素 1.1 温、湿度 温度是影响大豆孢囊线虫发育繁殖的主要因素,在发育适宜温度15~27℃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育越快,发育的速度与温度成正比.即当春天土壤温度达到15℃时大豆孢囊线虫就可侵入作物根部致使植株发病,随着气候的逐渐变暖.大豆孢囊线虫侵入植株根部的数量变多,速度加快,植株的发病也加重.大豆孢囊线虫以孢囊形式在土壤中过冬,在-40℃低温下可存活,土壤中休眠六年后仍有活力,可见生命力的顽强.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小麦孢囊线虫在不同土壤深度的孵化特点,于2011年6月30日将田间分离的新鲜孢囊分别置于地下10cm、20cm和30cm土壤深度,同时利用自动温度记录仪测量相应土壤深度的温度变化,每周或两周检测1次孢囊孵化数量,连续检测3年。结果表明,在自然环境下孢囊主要在试验第二年的3-4月份孵化。在第2年3月份不同土壤深度中的孢囊孵化率具有显著差异。在3月31日地下10cm、20cm和30cm土壤中的孢囊孵化率依次为83.45%,61.92%和48.64%,三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到4月上旬,地下10cm土壤中的孢囊孵化率高达92.45%,显著高于其他土壤深度中的孢囊孵化率,而地下20cm和30cm土壤中的孢囊孵化率分别为82.54%和81.04%,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在试验第一年结束(6月17日)地下10cm、20cm和30cm土壤中的孢囊孵化率依次为95.22%、92.59%和94.82%,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之后2年,孢囊持续孵化,但孵化数量很少。在试验结束时,孢囊内还有1.66%~2.45%的卵尚未孵化。说明当年形成的孢囊,其孵化主要发生在莅年的3-4月份,而且在早春,孢囊处于土壤深度越深,孵化率越低。  相似文献   

6.
2010—2011年期间,在小麦扬花抽穗期对山西省不同地区小麦上的孢囊线虫进行系统调查,对主要群体的线虫形态学(包括孢囊和2龄幼虫)进行显微观察、测量和描述,并分析其rDNA分子特征。结果表明:来自山西省的小麦孢囊线虫主要群体均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对所有群体线虫的rDNA-ITS区的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均得到1条大小为1 045bp的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山西省的9个小麦孢囊线虫群体与来自国内的安徽、江苏、河南、北京、河北、青海等地区及国际上印度的禾谷孢囊线虫群体以及澳大利亚的澳洲孢囊线虫(H.australis)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欧洲的德国、摩洛哥、西班牙、法国和英国主要群体的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7.
1选育经过1.1亲本选择1996年以早熟,大粒品种埂283作母本,以高抗大豆孢囊线虫病4号生理小种种质1259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有性杂交方法选育而成,系谱号为9641-18-1-1。埂283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1259是山西省农科院品资所李莹研究员选育的高抗大豆孢囊线虫病4号生理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安徽省宿州市小麦孢囊线虫发生规律。[方法]2015—2018年,通过定点采集小麦田土壤和小麦样本,监测土壤中小麦孢囊线虫的孢囊数量、卵量、2龄幼虫数量以及小麦根系内部孢囊线虫的发育情况,鉴定田间小麦孢囊线虫群体类型。[结果]安徽省宿州市试验田内小麦孢囊线虫群体为禾谷孢囊线虫和菲利普线虫的混合种群,其中以禾谷孢囊线虫为主;其孵化和侵染高峰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3至4龄幼虫发育高峰期为4月上旬,5月上旬根部可见白雌虫。[结论]明确了安徽省宿州市小麦孢囊线虫的种类和发生动态,为其有效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作物品种对大豆孢囊线虫群体的影响,以寻找对大豆孢囊线虫具有抑制作用的作物品种。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少量大豆孢囊线虫会孵化为2龄幼虫,遇适宜寄主孵化率迅速提高,但非寄主植物对孢囊线虫的孵化影响不大,在处理38d后,适宜寄主根围2龄幼虫数量显著高于非寄主植物根围2龄幼虫数量。在作物生长100d后,农科六号、中黄13、黑乌豆、小粒黑豆和菜豆(改良保丰一号)处理土壤中的孢囊数量是原始孢囊数量的2.3~9.4倍,这5种植物为大豆孢囊线虫的良好寄主;但在豇豆(之豇28-2)、谷子(新吨谷1号)、大葱(中华巨葱)、番茄(精选L-402)和玉米(郑单958)等作物处理中,土壤孢囊数量仅为原始孢囊数量的58%~63%,可有效减少土壤中大豆孢囊线虫的数量。  相似文献   

10.
<正> 大豆孢囊线虫是国内外大豆产区的一种主要病害,使大豆严重减产。1973年美国报道了大豆孢囊线虫的侵染。1984和1985年国内刘汉起和刘维志等报道了八省市25点鉴定出1,3,4号生理小种。Brim等研究证明对大豆孢囊线虫的抗性,受独立遗传的隐性基因控制。本文试图对3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分离做初步研究,用以指导抗线虫育种实践。材料和方法用RY91、RY8育成品系,经三年抗孢囊线虫鉴定分别确定为高抗和感线虫品种,吉林20号做亲本材料,各配制两个正反交组合。 1988年做杂交;1989年种植F_1代同时做了回交;1990年对亲本、F_1、F_2、回交群体和Essex(感病ck)种植在线虫高发生试验田内,每百克土孢囊线虫量为143。行长4m,行距  相似文献   

11.
<正>一、发生危害情况小麦孢囊线虫病是由燕麦孢囊线虫(H eterodera avenae wollenw eber 1924)侵染引起的病害。自我国1989年首次报道以来,目前已证实孢囊线虫广泛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湖北、安徽、山西、陕西、内蒙、甘肃、青海、江苏、北京等16省(市、区)。随着小麦跨区机收作业的开展,孟州市于2010年首次在冬小麦发现该病,近几年呈快速发展蔓延趋势,在孟州的丘陵、平原、黄河滩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且面积逐年扩大,一般使小  相似文献   

12.
基于SCAR标记的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快速分子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从禾谷孢囊线虫及其近缘种的混合群体中检测禾谷孢囊线虫的快速分子检测方法。【方法】使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特征序列扩增区域(SCAR)标记的方法,运用PCR技术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用本研究建立的SCAR标记快速分子检测体系对9种32个线虫种群进行检测,能够直接从混合线虫样品中检测出禾谷孢囊线虫。该检测方法对禾谷孢囊线虫的孢囊、2龄幼虫具有扩增能力,最低检出阈值为1/2000个孢囊,1/80头2龄幼虫。【结论】本研究设计的SCAR标记快速分子检测体系能够从禾谷孢囊线虫及其近缘种的混合种群中快速检测出禾谷孢囊线虫,且检测准确、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3.
药剂拌种是防治小麦根部病虫害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的方法。为了给冀中北地区小麦根部病虫害防控提供依据,2018年秋季在廊坊节水高效综合试验站小麦(中麦1062)播种前利用生产上近年使用的拌种剂酷拉斯、奥拜瑞、亮势进行拌种,以不包衣种子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拌种剂处理对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纹枯病和孢囊线虫防效以及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的情况下,不同药剂拌种的小麦生育期进程、主要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及其与CK差异均不显著,但酷拉斯拌种对小麦根腐病、茎基腐和纹枯病防治效果均最好,亮势拌种对小麦纹枯病和孢囊线虫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异地取土、设固定试验区、适期早播并定期田间调查等方法,研究大豆孢囊线虫在黑龙江省东部农场发生的代数和高峰期,试验结果 表明,在黑龙江省东部农场大豆孢囊线虫一年发生三代,前两代孢囊总数高峰比褐色孢囊高峰早些,第三代孢囊总数高峰与褐色孢囊高峰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生防菌株的种类鉴定及对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的防治效果。【方法】以形态学特征和rDNA-ITS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生防菌的种类,测定菌株A1和B1发酵液对孢囊、卵和2龄幼虫的活性及对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盆栽防治效果。【结果】菌株A1和B1分别鉴定为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和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lbrachiatum。处理14 d后,A1和B1的菌丝对线虫孢囊的寄生率可达80.00%以上。处理12 d后,菌株A1和B1的发酵液原液对卵孵化的抑制率分别为63.98%和67.56%,处理72 h后,对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8.14%和92.98%。盆栽试验发现,菌株A1和B1的3%菌肥培养物处理90 d后,孢囊减少率分别为31.71%和36.04%,小麦根长分别增加28.82%和59.62%,株高分别增加20.38%和21.43%。【结论】菌株A1和B1对禾谷孢囊线虫具有防治作用,是2株极具开发潜力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6.
根据旱稻孢囊线虫(Heterodera elachista)和常见孢囊线虫的ITS序列比对分析,设计1对旱稻孢囊线虫特异性引物He–F/He–R,特异性片段长度为281 bp。运用该特异性引物及建立的DNA提取方法和PCR体系,可特异性检测旱稻孢囊线虫单条2龄幼虫,可以从混合有1条旱稻孢囊线虫的0.1 g水稻根组织中特异性检测出目的DNA片段。特异性引物He–F/He–R与通用引物D2A/D3B结合,运用一步双重PCR检测方法可快速鉴定单孢囊,也可从初始分离的田间土壤总线虫样品中直接检测出旱稻孢囊线虫。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和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特异性引物,建立同步快速检测这两种线虫的双重PCR体系,为中国小麦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s,CCN)的田间快速诊断与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比对分析10种植物寄生线虫24个群体的线粒体DNA(mtDNA)COI序列,分别设计并筛选禾谷孢囊线虫和菲利普孢囊线虫的上游特异性引物HaF8和HfF9,以及下游通用引物HafR8;通过引物浓度比和退火温度的优化,建立针对这两种CCN的双重PCR检测体系;利用该体系对中国黄淮麦区部分CCN样品进行种类鉴定。【结果】筛选并获得的特异性引物HaF8/HafR8及HfF9/HafR8,可在一步PCR反应中实现对禾谷孢囊线虫和菲利普孢囊线虫的特异性检测。引物HaF8/HafR8对禾谷孢囊线虫的特异性扩增产物为200 bp,而HfF9/HafR8对菲利普孢囊线虫的特异性扩增产物为320 bp,条带区分较明显。对双重PCR检测体系的优化发现,引物HaF8、HfF9、HafR8的退火温度为58℃时,该检测体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扩增效率;引物HaF8﹕HfF9﹕HafR8浓度比为0.24﹕0.16﹕0.4 μ·L-1时,该检测体系能从不同供试线虫中同时特异性地检测出禾谷孢囊线虫和菲利普孢囊线虫,且扩增效率较高。该检测体系对禾谷孢囊线虫和菲利普孢囊线虫单孢囊的检测灵敏度为1/2 000 000个孢囊,而对2龄幼虫的检测灵敏度则分别为1/640条线虫和1/1 280条线虫。对采集自中国黄淮麦区CCN病田的14份土样进行双重PCR检测,发现有8个样本只扩增出200 bp的条带,表明这些样本的CCN种类为禾谷孢囊线虫,有4个样本只扩增出320 bp的条带,表明CCN种类为菲利普孢囊线虫,2个样本同时扩增出200和320 bp两个条带,表明样品为禾谷孢囊线虫和菲利普孢囊线虫的混合发生。以上结果表明,该检测体系可以成功用于两种小麦孢囊线虫田间复合侵染情况的快速诊断。【结论】基于mtDNA-COI序列开发的特异性引物以及建立的双重PCR检测体系,可用于禾谷孢囊线虫和菲利普孢囊线虫田间单一和混合发生样本的同步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8.
赵杰  张管曲  康振生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6):3496-3503
【目的】明确陕西省渭北旱塬区和陕北地区小麦孢囊线虫病(cereal cyst nematode,CCN)发生状况及其田间侵染规律,为陕西省CCN的综合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小麦孕穗期至灌浆期,采用五点法随机取样、芬萘维克漂浮法(Fenwick)分离孢囊、利用形态学方法鉴定孢囊线虫种类;定点定期取样,利用次氯酸钠-酸性品红法对根系染色,显微镜检查根内线虫虫态与数量。【结果】陕西省渭北旱塬区和陕北地区等24个县(市)小麦的禾谷孢囊线虫病的致病线虫种类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enweber)。麟游县的平均孢囊量最高,为32.0个/100 g土,永寿县的平均孢囊量最低,为5.5个/100 g土。调查的陕北地区县市没有发现CCN。冬小麦秋播后,土壤中CCN孢囊孵化后的2龄幼虫(J2)即可侵入根系内。翌年小麦返青,J2幼虫开始侵染,高峰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4月中旬开始出现3龄幼虫(J3),4月下旬J3开始膨大,5月初在小麦根表可见白色孢囊。【结论】麟游县、永寿县、礼泉县和武功县为CCN 新发生地区;CCN在陕西省存在秋播后与返青后2个侵染阶段,1年发生1个世代。  相似文献   

19.
<正>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大豆的一种重要病害。1952年日本一户稔发现其病原线虫定名为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由此虫所致的大豆病害称大豆孢囊线虫病。此后,美、日等国陆续报道本国发生危害情况,1970年,美国报道已有11个州发生大豆孢囊线虫病。近年来美国和日本已鉴定出4—5个生理小种,且培育出一部分抗病品种。我国东北地区发病较早且严重,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省也相继发现,成为生产上的突出问题。我省1981年在阜阳开始发现大豆孢囊线虫病,1982—1985年  相似文献   

20.
2011年4-5月,于小麦抽穗至灌浆期在西安地区每涉农区县按东西南北方位选40块麦田,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0株,调查病田率、发病点率、病株率和孢囊数;采根际土壤,运用漂浮法分离孢囊,用生物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小麦孢囊线虫在西安地区3个区县(长安、周至、阎良)发生,其中阎良区、长安区发生相对严重,阎良病田率分别达到50%,长安发病株平均孢囊数10.36个。小麦孢囊线虫在西安地区呈快速传播态势,研究小麦孢囊线虫在西安地区的发生状况与分布,为全面防治小麦孢囊线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