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茹光平 《种子科技》2008,26(5):23-24
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报告是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的最终产品,是种子检验工作质量的具体表现形式。报告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客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检验机构的形象和信誉。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报告是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的最终产品,是种子检验工作质量的具体表现形式。种子检验的公正性、科学性、规范性都集中表现于检验报告中数据的准确程度、判定依据的权威性、检验结论的准确性和报告的规范性。报告的质量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种子质量检验机构是专门从事种子质量检测的技术执法部门,承担着各类农作物种子质量的检验任务。其最终产品一一种子质量检验报告是对被检种子的质量鉴定,也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司法部门查处和审理种子质量案件的重要依据和主要证据。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要求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要保证自己的工作质量,保证检验数据和报告的真实、准确、客观、公正、有效。现就有关法律法规对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要求进行浅析,以期提高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从而提高种子检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曹云 《种子》2015,(3):125-126
针对农作物种子检验报告出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对农作物种子的检验过程、原始记录、检验结论的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的措施,确保检验报告的客观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本文主要就如何控制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检验报告质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陈西 《种子》2016,(4):130-133
基层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在确保农作物种子质量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建设基层种子检验机构和提高其检验技术能力,成为保障种子质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的关键环节.通过分析近年陕西省市县级种子检验机构的发展和工作运行状况,探讨基层种子检验机构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6.
种子检验机构为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商品种子贸易流通、种子质量纠纷解决等活动提供了多方位的技术支撑。该机构出具的数据和结果有证明作用,直接影响农业主管部门的决策,更重要的是影响农业生产和种子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各级领导必须重视种子检验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高振环 《种子科技》2022,(4):127-129
由于目前我国市面上种子品类较多,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大部分种植人员在选种时无法对其质量准确辨别。而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作为保障种子质量的重要因素,检验水平与农作物生长水平息息相关,与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紧密相连。自改革开放以来,种子逐渐成为农业再生产的重要因素,国家以及大众对种子质量关注较为密切,制定了不同的质量检测标准。种子质量检测能有效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与农民增收也有着紧密联系,更与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息息相关。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好研究工作,根据国家发展现状对其质量控制方式进行创新,充分了解种子检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质量控制水平,从而实现我国农业经济改革目标,使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基于此,文章以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为例,深入分析质量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8.
种子检验机构按照农业部《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管理办法》和《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准则》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基层种子检验机构在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及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仪器设备在种子检验机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仪器设备的准确度及规范使用直接影响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准则》规定,种子检验机构应配备正确进行扦样、样品制备、检验、贮藏、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种子检验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用于检验的仪器设备应达到规定要求的准确度,符合《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相应的规范要求。本文通过对种子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探讨,与同仁共同商榷,旨在进一步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提高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10.
把好种子检验能力验证样品制备关,是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能力考评和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检验室能力评估的关键环节。对2011-2017年间江西省承担全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和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检验室的能力验证样品制备任务进行了回顾,对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行了疏理和总结,提出了相关建议,为促进农作物种子检验能力验证样品制备工作进一步规范有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8年4-5月在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进行了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施芳)不同使用量对茶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使用量75mL/667m^2、100mL/667m^2、150mL/667m^2三个处理的茶叶产量均比空白对照高,同时降低咖啡碱和总灰分,增强茶树的抗逆性,对茶树安全,可大面积推广使用。建议使用量100~150mL/667m^2,在采摘前10~15d施用。  相似文献   

12.
建立黑豆皮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且通过ABTS+清除试验来测试抗氧化活性。采用HPLC法测定黑豆皮中原花青素的含量,色谱柱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250 mm×4.60 mm,5μm),流动相A相为2%冰醋酸水溶液,B相为甲醇,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表明,在5~5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出限1.0μg/m 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43%。黑豆皮中的原花青素的平均含量为104.14μg/g。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黑豆皮中的原花青素对应的IC50值为13.62μg/m L,远小于维生素C 98.23μg/m L。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黑豆皮中原花青素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长农2A是以隆801B/川香29B的杂交后代作父本,以金23A为母本进行测交,经过连续多代择优回交选育而成的早籼型野败水稻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彻底、异交结实率高、抗稻瘟病、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点,2016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安徽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辣椒氮肥适宜用量,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开展了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辣椒经济性状、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影响明显,合理的氮肥用量可改善辣椒经济性状,提高产量水平,氮肥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施氮为18kg/667m2,辣椒植株和分枝次数、单株结果数、单果鲜重等经济性状最好,产量最高,单产达161.9kg/667m2,氮肥利用率为17.78%,氮肥农学效率为4.02kg/kg,氮肥偏肥料生产力为8.99kg/kg。在辣椒大面积生产中,应合理控制氮肥施用总量,施氮量不宜超过18kg/667m2,根据生产实际,建议施用量在15~18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宜清镇市推广种植的甘薯优良品种,对来自全国不同省份引进的15个甘薯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从品种特征特性、商品薯率、单产、干物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以渝薯50、渝薯27、苏薯16产量较高,黔薯1号、黔薯13-3-2和渝薯50的商品率最高,薯块干物率适中的是渝薯50、广薯87,口感较好的是广薯87、宁2-2、渝薯50。综合评价来看,推荐选用渝薯50。  相似文献   

16.
以27个糜子品种为材料,对各类型品种的开花习性及其与温湿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温敏类型糜子品种,出苗到开始开花所需时间差异显著,晚熟品种所需天数最多(为59d左右),早熟品种所需天数最少(为33d左右)。早熟与中熟品种不同穗型之间,出苗到开始开花所需天数也表现出差异性。中熟与晚熟品种每穗始花至终花所需天数显著多于早熟品种。同一熟期下,早熟密穗品种始花至终花所需天数显著大于早熟侧穗,晚熟密穗品种所需天数显著高于晚熟侧穗。不同熟期不同穗型每株花的开放数目表现差异性显著,中熟散穗开放数最高在2300以上,中熟密穗和晚熟侧穗为2000以上,早熟密穗、早熟侧穗、中熟散穗、中熟侧穗和晚熟密穗品种为1700左右,早熟散穗品种的开放数最少(为1400左右)。同时本试验追踪08:30—12:00期间不同熟期穗型品种的温湿度。08:30时始花与12:00时终花温湿度均表现为,早熟品种温湿度均显著低于中熟和晚熟品种,中熟与晚熟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同一熟期不同穗型之间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Breeding for organic agriculture: the example of winter wheat in Austria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Breeding for organic agriculture (BFOA) is a strategy for a commercial breeding company based on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frequently observed high correlation for many traits between conventional, low input (LI) and organic agriculture (ORG). Indirect selection under LI can be useful to roughly divide the germplasm into the genotypes better adapted to high input and those better adapted to LI or ORG conditions. BFOA is an evolving process, in which two methods are currently applied: early generations are either selected following the pedigree system under LI, or grown as bulk populations on ORG fields. In the latter case the system switches to LI after individual ear selection under ORG conditions. In both methods, the first replicated yield trial is grown parallel under ORG and LI. Subsequently, the genotypes are grouped into conventional or ORG advanced trial series. The BFOA strategy allows that the larger genetic variability of both the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gene pool can be exploited in the selection for ORG. Hitherto, seven winter wheat varieties were released in Austria after exclusive organic VCU testing.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河沙粒径、不同光照条件对牛大力萌发的影响,以探探牛大力种子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种子在(能过20目但不能过40目标准筛的河沙)85份+(能过10目但不能过18目标准筛的河沙)15份基质中发芽所需天数最短(7d),15d发芽率最高达到95.6%;在以(远红外保温灯照射保温24h/d)光照条件下,播种后7d就开始发芽,种子15d发芽率达97.8。  相似文献   

19.
玉米青贮是一种主要的能量和纤维来源,具有巨大的优越性。近年来,国内外对玉米青贮技术有着较大的革新,从青贮玉米品种选择、栽培措施、灾害环境、收获期、刈割高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进行了综述。青贮玉米种植时根据动物生产目的来挑选品种和杂交类型,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并与豆科植物间作;同时玉米青贮研究需要加强自然灾害和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及防治措施后玉米青贮技术。  相似文献   

20.
荞麦收获经贮藏后,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褐变是最明显的品质劣变特征,很大程度上影响加工和食用的品质及商品价值。围绕荞麦色泽变化、品质劣变、控制措施展开讨论,分析了国内外荞麦褐变过程中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荞麦贮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