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体富营养化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对水体的生态环境,水生生物的生存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对废水除磷技术的一般处理方法、化学法除磷、人工湿地除磷技术、反硝化除磷技术以及膜技术除磷进行详细的探讨,对废水除磷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污水处理中采用低耗高效的污水处理新工艺,能够使废水中的氮磷含量得到有效降低。对某城市污水厂进行分析,对脱氮除磷工艺进行了阐述。提出对进水方式的改变,能够实现高效脱氧除磷,使水质得到提升,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解决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堃  汪苹  徐鹏飞 《绿色科技》2013,(11):183-187
综述了以PAO(聚磷菌)、DPB(反硝化聚磷菌)和磷酸盐还原菌处理含磷废水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传统聚磷菌厌氧/好氧、厌氧/缺氧/好氧除磷工艺的各种改进和发展以及反硝化除磷的单泥、双泥系统的除磷效能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水生植物用于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污水厂出水排放的氮、磷是引起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降低污水厂出水氮、磷含量可从源头上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水体深度脱氮除磷和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已有很多实际案例。从植物生长富集、植物根系微环境、微生物菌群及化感作用4方面归纳了其防治机理;从水体氮、磷含量、植物物种配置差异、水体温度、水体透明度及微生物丰度等方面概括了其影响因素。结合技术原理及工程经验,从技术差异性、稳定性和生态安全性方面总结了该技术的优缺点,并从植物物种发现、植物耐受阈值完善、物种配置优化及人工生物菌剂强化方面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汤敏 《绿色科技》2014,(9):179-181
总结了目前的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工艺的特点,依据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原理,设计了新的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核心元素之一,利用碱酸复合改性凹凸棒石(ATP),经成型处置制备了一种新型ZrATP复合吸附材料,考察了其对水中磷酸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成型的Zr—ATP复合吸附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静态除磷实验,除磷效率达99%,吸附容量达7.7mg/g,是值得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富营养化修复剂。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核心元素之一,利用碱酸复合改性凹凸棒石(ATP),经成型处置制备了一种新型Zr-ATP复合吸附材料,考察了其对水中磷酸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成型的Zr-ATP复合吸附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静态除磷实验,除磷效率达99%,吸附容量达7.7mg/g,是值得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富营养化修复剂。  相似文献   

8.
几种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几种常见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以便人们在选择和设计污水处理工艺时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9.
好氧颗粒汽泥SBRSE艺是一项高效低耗的废水处理工艺。由于好氧颗粒污泥具有很强的抗负荷冲击能力、污泥的沉淀效果好,泥水分离简单,能大大缩短污泥沉降时间,缩小污水处理厂的占地面积,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剩余污泥量。更重要的是,好氧颗粒泥污泥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性能,解决了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脱氮除磷效率低的问题。可以预测,作为一种新型的废水生物处理工艺,好氧颗粒污泥SBR工艺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人工湿地冬季除磷效果减弱的问题,试验选取了Ca(OH)_2和FeSO_4作为辅助除磷试剂,考察了水溶液体系中两者的除磷效应。结果表明:Ca(OH)_2和FeSO_4均具有较好的除磷效果,单独使用时Ca(OH)_2要优于FeSO_4,但单独使用会显著改变体系的p H值,破坏人工湿地的生态环境。采用Ca(OH)_2与FeSO_4的合理配比和先添加Ca(OH)_2再施用FeSO_4的顺序,不仅可极大地提高磷的去除率,还可以有效地调节系统溶液的酸碱度至中性,从而保持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研究结果为强化人工湿地除磷提供了新方案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本文总结了重庆市永川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A^2O一体化氧化沟工艺)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并逐个分析了温度、BOD5负荷、水量、曝气量、除磷剂用量等五个因素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罗成明  王彤 《绿色科技》2019,(12):88-90
介绍了化粪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取代传统化粪池的可行性,探讨了化粪池设置对进入污水处理厂中有机物负荷削减产生的对脱氮除磷不利影响,探究了采用格珊沉砂池取代化粪池的实际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玄武湖底泥在不同上覆水位下内源磷释放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曹世玮  荆肇乾  王郑 《森林工程》2010,26(1):16-19,24
以南京玄武湖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对照试验探讨玄武湖湖底泥在不同上覆水位下内源磷释放规律和底泥中磷的赋存形态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扰动的中性水体中,高水位情况下底泥界面的厌氧状态造成磷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高于低水位情况,在碱性环境中,高水位造成的泥水界面厌氧状态不再是内源磷释放的主要因素,[OH]-的存在使得化学溶解作用和物理扩散作用超过微生物的释磷作用;静止的水体的内源磷释放规律和有扰动的相似,但是释放量均大于扰动水体。对底泥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分析表明,底泥内源磷的释放主要是由底泥中的有机磷和铁铝结合态磷(Fe/Al-P)的转化引起的,高上覆水位条件下湖泊底泥中有机磷释放量大于低上覆水位下该值,进一步说明在中性水体底泥内源磷的释放过程中,底泥中的释磷微生物的作用要大于物理和化学释磷作用。在实际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中,可以通过人工方法适当降低湖泊水位以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来减缓内源磷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本文总结了重庆市永川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A2O一体化氧化沟工艺)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并逐个分析了温度、BOD5负荷、水量、曝气量、除磷剂用量等五个因素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采用膨胀珍珠岩经过镧系稀土金属元素改性后处理了含磷废水。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膨胀珍珠岩对废水中的磷酸盐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当废水pH值为6~9,磷浓度为25mg/L,按改性膨胀珍珠岩与磷质量比为50:1来处理含磷废水,反应时间在4h之内,剩余磷酸盐的浓度小于0.5mg/L,磷酸盐的去除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晰磷对干湿交替消落带土壤重金属的形态与释放的影响,对三峡库区土壤重金属防治具有很大的意义。[方法 ]本文选取三峡库区香溪河库湾内6个采样点,采集水体和消落带及上缘土壤样品,对水体磷和土壤重金属铅(Pb)和镉(Cd)含量进行为期4个季度(2020年6月—2021年3月)的采样监测。依据香溪河水体磷浓度范围,在水体不同外加磷浓度添加下,进行室内干湿交替模拟试验。[结果 ]香溪河水体总磷含量与土壤的P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有效态Pb与有效态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干湿交替试验结果显示,随干湿交替次数增加,水体总磷含量也显著增加(P<0.05);在第2次淹水落干期间,水体外加磷浓度≤0.2 mg·L-1时,淹水期土壤总磷含量高于落干期;土壤中的Pb和Cd呈现由迁移性强的可交换态向迁移性弱的残渣态的转变趋势;水体外加低浓度磷(0.05 mg·L-1)时,土壤Pb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土壤Cd含量随水体磷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 <0.05),尤其是Cd的形态变化更加显著且与水体磷含量相关。[结...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污水中的磷可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因此对磷的监测和去除的必要性很大。人工湿地是一种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方式,对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人工湿地的去污机理主要是通过基质、微生物和植物实现的,但具体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通过对磷的去除机理的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提出了垂直流人工湿地脱磷的一级动力学方程,可对磷的去除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氮和磷对稳定塘系统处理制浆造纸废水效果的影响。发现处理效果差异最明显的是厌氧塘,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对兼性塘、好氧塘出水的处理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小。分别建立了厌氧塘出水CODCr、厌氧塘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以CODCr为底物)与氮、磷的二元二次方程模型,求得在氮、磷取值分别为0和5.2时处理效果最优。这个结果将用于强化鹤岗华欣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稳定塘制浆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19.
细菌肥料菌株对无效磷的转化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磷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我国土壤中的总磷量相当可观,但95%以上的磷以稳定的铝硅酸盐和磷灰石等无效形式存在(陈延伟等,1960),植物很难直接利用。因此绝大多数农作物及林木都要追施磷肥。目前主要施用的速效磷肥生产成本高、能耗大,施入的磷肥当年利用率仅为10%~25%(张宝贵等,1998),一部分磷肥随雨水流入江河湖泊,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引起水质污染(李发云等,1997);另一部分磷与土壤中的Ca2 、Fe2 、Fe3 、Al3 等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赵小蓉等,2001),植物无法吸收利用。因此,提高磷的利用率一直是土壤学家关注的问题。微生物对土…  相似文献   

20.
刘爱丽  刘松 《绿色科技》2012,(10):111-112
对废水中的磷用钼蓝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测量,对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对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给出不确定度,以如实反映测量的置信度和准确度,提出了在检测过程中应采取一些技术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