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株距、氮肥用量、打顶时间、硼肥、IAA对烤烟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为60 kg·hm-2、打顶时间为现蕾后5 d和硼肥浓度为80mg·g-2的处理,蛋白质含量最高;打顶时间和硼肥、打顶时间和IAA、硼肥和IAA的互作交互效应对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并建立了株距(X1)、氮肥用量、打顶时间、硼肥、IAA与烤烟蛋白质含量的数学模型,指出各因子的理想搭配模式及其适宜取值范围.提出降低烤烟蛋白质含量适宜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麦烟套作中综合措施对烤烟施木克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株距、氮素、打顶时间以及硼肥、IAA对烤烟施木克值的影响,并建立和解析了5因素与烤烟施木克值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株距对施木克值的影响为向下走势直线效应,施木克值随株距的增大而减小,硼肥单效应对施木克值的影响较小或无影响;打顶时间、硼肥、IAA对施木克值的影响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效应,随着硼肥、IAA用量的增大,打顶时间的推迟,施木克值呈现先增大、达到一定值后开始下降的趋势。氮素与打顶时间、氮素与硼肥、硼肥与IAA之间的交互效应对施木克值影响显著。建议生产上应控制5因素在-1-1水平之间,宜采用45~50cm的栽植株距,80~100kg/ha的氮肥施用量,在现蕾后15d打顶,选用浓度为0.6%~0.8%的硼肥和20mg/L的IAA。  相似文献   

3.
主要栽培措施对烤烟总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以株距(X1)、氮肥用量(X2)、打顶时间(X3)、硼肥浓度(X4)、IAA浓度(X5)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株距、氮肥用量、打顶时间、硼肥浓度、IAA浓度与烤烟总氮含量的数学模型;解析了数学模型,并给出各因子的理想搭配模式及其适宜取值范围。结果表明:最适宜的栽培组合为株距50 cm,氮肥用量80 kg/hm2,打顶时间为现蕾后10 d,硼肥浓度为6 g/kg,IAA浓度为30 mg/kg。  相似文献   

4.
采用5因素2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株距、施氮量、打顶时间、硼肥浓度、IAA浓度5%因素5水平的栽培技术组合对烤烟质量的影响.选择烤烟中部烟叶的单叶重、烟碱、总氮、还原糖、总糖、蛋白质、氮碱比、糖碱比、施木克值为评判指标,根据灰色综合评判值确定处理19为最优栽培组合.即株距50cm,氮肥施用量40 kg·hm-2 ,打顶时期为现蕾后10d,硼肥喷用浓度0.6%, IAA喷用浓度30mg/L.  相似文献   

5.
麦烟套作中综合措施对烤烟糖碱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株距、氮素、打顶时间、硼肥、IAA对烤烟糖碱比的影响.建立了株距、氮素、打顶时间、硼肥、IAA与烤烟糖碱比的数学模型;通过解析数学模型,指出了各因子的理想搭配模式及其适宜取值范围,从而提出了协调烤烟糖碱比的适宜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麦烟套作中综合措施对烤烟氮碱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株距、氮素、打顶时间、硼肥、IAA对烤烟氮碱比的影响。建立了株距、氮素、打顶时间、硼肥、IAA与烤烟氮碱比的数学模型,解析了数学模型,指出了各因子的理想搭配模式及其适宜取值范围。从而提出了协调烤烟氮碱比的适宜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施肥及生长调节剂对烟草烟碱和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研究了烟草品种、不同形态的氮肥以及生长调节剂 (IAA ,丙二酸 )对烟草烟碱和钾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品种间烟碱和钾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烟碱含量以中烟 90和中烟 98较低 ,钾含量以中烟 90和RG11较高 ;不同形态的氮肥对烟碱和钾含量的影响不同 ,施用硝酸钾烟碱积累最低 ,施用硝铵有利于烟叶钾的吸收 ;IAA和丙二酸都可以降低烟碱的含量 ,尤其IAA效果最明显。IAA明显提高烟叶的含钾量 ,而丙二酸则有降低烟叶含钾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烟株中烟碱含量及其调节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近年来不同因素的烟草试验进行烟碱含量测试分析,得出烟株中烟碱含量的分布规律,其含量受叶位和叶数影响较大,打顶后烟碱积累显著增加。品种、肥料、土壤、干湿的气候条件等均对烟碱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提出掌握烟草生长发育规律,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选择优良品种,改善栽培技术可获得理想的烟碱含量和有效地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9.
吲哚乙酸对烤烟生长、产值及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在高海拔地区烟叶(Nicotiana tabacum L.)打顶后施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研究了IAA对烤烟的生长、产值及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使用60mg/kg浓度处理,则上部叶开片情况较好,上中等烟产烟率最高;45mg/kg处理使烟叶产量较高、产值最大,单料烟评吸质量最好。说明在高海拔地区打顶后施用IAA45mg/kg或60mg/kg,可使单位面积经济效益较高,能有效降低烟碱含量,提升烤烟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不同顶端调控措施对烤烟钾及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讨烤烟品质的生理调控措施,于2007年在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进行了大田试验,研究了打顶及打顶后涂抹α-萘乙酸(NAA)、激动素(KT)和吲哚乙酸(IAA)3种外源激素对烟叶钾素和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显著降低了烟叶钾含量,下降幅度为7.78%~20.1%,以上部叶最为显著;打顶显著提高了烟叶烟碱含量,增幅为33.5%~34.3%.打顶后涂抹3种外源激素均能显著提高烟叶钾含量,其中以KT效果最佳,上、中、下部叶分别增加了57.42%、26.62%和40.26%;打顶后涂抹3种外源激素均能显著降低烟叶烟碱含量,改善烤烟品质,其中烟碱含量以KT降幅最大,NAA次之,IAA最小,改善烤烟品质,以KT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加工型豇豆高效栽培模式及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宁波气候土壤条件,总结加工型豇豆高效栽培模式及关键栽培技术。即合理安排茬口和品种,规范栽培技术规程,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加工型豇豆产量,增加农民效益等。  相似文献   

12.
荔枝的果实成熟和采收后,树体消耗大量的养分,直接影响到第二年的产量,适龄荔枝树一般以秋梢为主要结果母枝,是获得荔枝连年丰产的基础.为了尽快恢复树势,迅速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过程中,内源激素的种类和比例有明显的不同,营养生长旺盛的新梢含有大量的赤霉素(GAS)和生长索(IAA).因此,只有在赤霉素和生长素降到较低的水平,营养生长才能缓慢或停止,老熟的秋梢结果母枝就可以顺利进入花芽分化.因此,荔枝采收后,务必做到:……  相似文献   

13.
石斛仿野生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石斛为兰科石斛属植物,全球约有石斛属原生种1 500~1 60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大多数集中分布在北纬15°30′~25°21′地区,国内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和台湾等省(区)。云南以滇西及滇西南产的石斛品质最佳。《云南植物志》中收录的46种石斛在昌宁县均有发现。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食物的需求已经从解决日常温饱问题向需要更加卫生、健康的食物过渡,我国对于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日益重视。本文在介绍滁菊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滁菊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无公害栽培要求、种苗繁育、大田准备、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滁菊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笔者依据作物边际效应这一现象,对农作物栽培技术进行创新研究,初步摸索出一条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技术途径,即对农作物实行集合化栽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培养料的准备与配制、接种、发菌管理、菇棚的消毒及整理、覆土、出菇管理、采收及转潮管理等方面介绍武宣县利用闲置双孢菇大棚种植金福菇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对当地菇类生产提供指导及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18.
从地块选择、科学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留种管理等方面总结露地瓠瓜无公害搭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大麦留茬秸秆覆盖免耕西瓜栽培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大麦留茬秸秆覆盖免耕西瓜栽培技术,分析了该栽培技术下西瓜生育期、供应期、产量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与传统麦茬西瓜栽培方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适合江苏省栽培的豇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豇豆是江苏省栽培面积较大的豆类蔬菜作物之一,在露地与保护地栽培中都有很大面积.目前生产上用于出口和内销的豇豆栽培面积很大,产量很高,但近几年江苏省的豇豆生产陷于停滞不前局面,其中一主要原因为新品种的缺乏和相关栽培技术的研究跟进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