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3 催芽埋根覆膜育苗就是先催芽埋根入圃(方法同前)然后覆盖地膜(也可先覆膜,后埋根)。覆盖地膜可以增温保墒,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抑制杂草的滋生蔓延,促使苗木根系生长,增加光照效应,有效地改变了由于春季低温、干旱造成的出苗率低、前期生长缓慢的状况;尤其在生长期短、春旱低温的旱原地区效率更为明显。试验表明,覆盖地膜后,4月上旬到6月中旬,可以提高耕作层地温3~5℃,促进种根提早10~12d 左右出土,提前10d 进入速生期,土壤含水量可以提高1%~3%,土壤孔隙度提高3%~4%。  相似文献   

2.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3种覆盖条件(切碎稻草、新鲜苔藓和地膜)下,南方红豆杉大田播种育苗苗木的种子出苗率、苗木保存率、苗高生长及地径生长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覆盖条件对种子出苗率、苗木保存率、苗高和地径的影响从优到劣的顺序均为苔藓覆盖>地膜覆盖>稻草覆盖.不同圃地覆盖物对苗木的苗高生长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新鲜苔藓覆盖下苗高生长最大,达到26.1 cm;而切碎稻草覆盖下苗高生长最小,为18.4 cm.不同圃地覆盖物对苗木的地径生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新鲜苔藓覆盖下地径生长最大,达0.55 cm;而切碎稻草覆盖下地径生长最小,仅达0.43 cm.综合分析可知,新鲜苔藓是南方红豆杉大田播种育苗的首选覆盖物.  相似文献   

3.
板栗种植后头一年,采用大穴定植,猎栏肥作基肥,用杂草、稻草覆盖等技术措施,可使秋后验收成活率高达98%,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银杏实生苗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与覆盖以及出苗前后的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银杏实生苗“层积催芽+冬播+薄膜覆盖”的育苗技术,该技术具有省工、省肥、出苗率高、苗木质量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华北落叶松是关帝山区常用造林树种。从适时播种,覆盖地膜,过好出土关;床面插树枝遮荫,防止日灼苗木;严格土壤消毒,防止病害为害;加强管理,及时施肥,突破封顶关等方面介绍了苗木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6.
利用农用纸膜覆盖培育板栗砧木苗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物纤维制成的多功能农用纸质地膜(以下简称纸膜)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湖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利用纸膜覆盖作物具有保温、保湿、增加土壤有机物含量、无污染、防治杂草生长和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利用纸膜覆盖培育板栗砧木苗木的试验表明:(1)防治杂草生长效果好;(2)苗木生长好。纸膜容易自行分解成有机肥料,对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因塑料薄膜不易分解带来的危害具有深远意义,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农林作物覆盖物。  相似文献   

7.
用ATP、CoA喷施板栗苗,对苗木的高度、地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板栗种子用这两种药液浸种后播种,能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和圃地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8.
毛叶木瓜观赏效果良好,本文在不同地块通过不同覆盖措施、不同种粒数进行播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措施,出苗期、出苗率不同。两地块都以覆土+覆地膜出苗期早,出苗迅速。覆土+覆锯末、覆土+覆地膜均比单纯覆土出苗率高。毛叶木瓜以50粒/米效果最好,出苗率可达85.3%。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在2450m高海拔冷凉地区,对新定植的红地球葡萄苗定植沟覆盖白地膜、蓝地膜、黑地膜,显著提高了成活率、新梢生长量和基部粗度。5月1日定植的苗木,定植后60d和120d观测结果都表现为白地膜较好,而5月15日定植的苗木覆盖蓝地膜表现较好,3种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详细总结了七叶树冬季播种育苗的母树选择、种子采集、种子处理、贮藏、整地、播种、覆膜及土、肥、水管理等技术。采取七叶树冬季播种育苗技术,减少了种子的贮藏时间,节约了贮藏成本,降低了因贮藏时间过长,可能出现的种子腐烂风险。通过对比试验,七叶树冬季播种育苗,种子发芽出土时间提前,缩短了种子发芽出土苗周期,提高了种子出苗率和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板栗育苗措施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大田秋末冬初畦播覆膜和未覆膜2种措施培育板栗苗木,在相同管理条件下,出苗时间覆膜早于未覆膜;出苗率覆膜高于未覆膜;年终生长量苗高、地径生长粗度、苗木整齐度、成苗率、等级和质量均大于未覆膜。通过对2种不同育苗措施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对板栗育苗覆膜,能明显提高苗木等级和质量,建议大力推广该法育苗,为林业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壮苗。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使乌桕种子播种后提早出土,以增加苗木生长期,为“三当年”育苗(当年育苗、当年嫁接、当年出圃)打下基础,一九七九年我们在乌桕塑料薄膜冬播育苗的同时,将去蜡乌桕种子分别用磁化水、电解水和温水进行浸种处理,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被磁化水和电解水浸过的种子提早一个星期左右出土,且出苗整齐,出苗率高达90%以上,而用温水浸种(对照)则出苗迟缓,出苗率只有35%。用磁化水处理的苗木须根特别多,苗木生长良好(五月上旬调查,最高苗木已达20匣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经多次对比试验发现,采用育苗新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出圃苗木的壮苗率和造林成活率. 一、地膜覆盖1991年和1992年,板栗育苗试验地选择在潜山县龙关乡皂河村,年平均气温15 8℃,年降水1 260毫米,海拔380米,山区冲田砂壤土,pH值6.6.地膜采用普通农用0.015毫米透明聚乙烯地膜,板栗种子为砂藏.  相似文献   

14.
针对辽东地区山杨苗木繁育问题,研究了不同作床方式、播种量和覆盖技术措施对出苗率和苗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辽东山区山杨育苗最好采用高床育苗,1年生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达到27.5 cm和0.53 cm;播种量以每667 m2播种0.5 kg为宜;不同土壤质地的不同覆盖措施,其出苗率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尤以树叶覆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地膜覆盖技术在杨树扦插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覆盖地膜虽然加快了土壤水分循环,提高了蒸腾速度,但并不增加土壤水分损失,地膜可使蒸发掉的水分重回土壤表面耕作层,在早春气温和缓的时期,有利于苗木的生根和萌发.覆盖地膜的土壤表面温度在白天有阳光照射时要比不盖膜高,较高的土壤温度利于萌芽生根,较大的昼夜温差利于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6.
银杏在秋季采用稻草、麦秸和地膜覆盖实生播种育苗,出苗齐和苗木质量,都好于不覆盖(CK)裸地播种育苗。其中:地膜覆盖的出苗期都比CK提早17 d,出苗率、苗木高度、苗木粗度和苗木根系长度,分别比CK平均提高38.0%、8.2cm、0.25cm、和18.9cm,大幅度提高了出苗率,降低了育苗成本,建议在生产中推广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林业信息     
松、杉苗床用木屑覆盖好松、杉苗床以往都用稻草覆盖,鸟害较严重,若揭草不及时,常引起苗木黄化或弯曲,揭草后幼苗因环境突变而影响生长.浙江东阳县南江林场1984年育马尾松、杉木苗,用锯木屑覆盖(厚1—2毫米),种子场围发芽率高,幼苗出土整齐,生长健壮.同时,鸟害少,防止土壤板结,减少病害,增加土壤有机质,并可节省劳力.摘自《浙江林业科技》1985年第1期选用黑色地膜覆盖杨树插条育苗沈阳市林科所用聚乙烯(LDPE)吹塑黑、白、绿地膜进行杨树插条育苗试验.根据地膜含炭素的比例不同,设黑1、黑2、黑3、绿色、白色和未覆盖地膜(对照)六种处理.两年结果表明,选用黑色地膜优于其他颜色地膜和对照,尤以黑1地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河南林业科技》1994,(4):46-46
葡萄扦插育苗和新植苹果树覆盖超微地膜试验通过巨峰葡萄扦插育苗、新植苹果树覆盖超微地膜栽培试验证明,因覆盖地膜后起到了增温保湿作用,促进了插条及新植果树根系的形成和新梢的生长发育,提高了葡萄扦插育苗及新植果树的成活率和苗木质量。①巨峰葡萄扦插覆膜试验:...  相似文献   

19.
高寒山区杨树扦插繁殖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北京快杨地膜覆盖扦插育苗比不覆盖地膜扦插育苗有很多优点: 第一,成活率高:北方春季风大,土壤水分散失快.有的地方还发生春旱。可保温、保湿,提高土壤温度,因而使用地膜苗木缓苗快,成活率高。 第二,生长量提高:覆盖地膜与不覆盖地膜的苗木高生长可增加5~l0cm,而且苗木生长健壮;直径生长增加0.2~0.5m。 第三,管理方便:地膜覆盖可把杂草压在地膜底下.杂草就不能进行高生长,太阳还会把杂草晒死,因此就省去了中耕除草这一环节,一直到起苗出圃不用除草,既省工,又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20.
银杏播种育苗是目前生产上繁殖苗木的主要方法之一,而传统银杏大田直播育苗出苗率不高,且容易出现土壤透气性差、易板结、幼苗出土困难、根系不发达的问题,为确保种子适时、均匀、整齐出土、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以提高直播育苗的生产效率,可采用大田无纺布容器直播技术对传统的育苗方式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