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中国农学通报》2020年第4期《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张峰等)报道,为探讨硅、钙肥在库尔勒香梨上的施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施用果蔬钙肥和硅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个处理均提高了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单果质量、硬度、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除幼果期与膨大期喷施果蔬钙肥和硅肥外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对照,但影响较小。在各处理中,幼果期和膨大期树冠喷施果蔬钙肥,同时配合土施硅肥的处理对于提  相似文献   

2.
《中国果业信息》2020,(3):54-54
据《中国农学通报》2020年第4期《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张峰等)报道,为探讨硅、钙肥在库尔勒香梨上的施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施用果蔬钙肥和硅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个处理均提高了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单果质量、硬度、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除幼果期与膨大期喷施果蔬钙肥和硅肥外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对照,但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以五年生的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在山区葡萄果实转色期至成熟期铺设银色反光膜对葡萄叶片、果穗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管是大棚栽培还是露地栽培,在夏黑葡萄果实转色期铺设银色反光膜均能改善葡萄叶幕下的微环境:降低根系土壤温度,提高叶片温度;增强地面反射光强,增加叶片厚度,提高叶片温度和叶片的叶绿素和氮含量,促进光合作用;提升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铺设银色反光膜的果实品质增效避雨栽培比露地栽培更好。  相似文献   

4.
正据《果树学报》2018年第6期《钙处理对葡萄果实花青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作者余俊等)报道,为了研究不同钙处理对葡萄花青素合成及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喷钙时期、浓度、部位,为葡萄的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以6年生"美人指"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钙处理水平(0、1、3、5、8 g/L)、施肥方式(叶果喷施和浸果)及施用时期(第1次膨大期和第2次膨大期)对葡萄果实品质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处理可明显提高果实的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及花青素含量,并降低果实硬度和酸度,果实品质和花青素含量随着钙质量浓度的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南方果树》2022年第1期《钙处理对巨峰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刘鑫铭等)报道,为研究不同钙处理对采后贮藏期间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综合影响,以4年生避雨设施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分别采用糖醇钙和硝酸钙两种不同类型的钙肥,叶面、果穗喷施及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两种施肥方式。结果表明,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糖醇钙肥1500倍液处理的果穗质量、果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好果率均显著高于对照,贮藏期间果梗褐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正据《北方果树》2020年第2期《不同钙肥对岳冠苹果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李宏建等)报道,以岳冠苹果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钙肥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的中后期也呈下降趋  相似文献   

7.
正据《果树学报》2016年第6期《葡萄卷叶病对"赤霞珠"葡萄品质的影响》(作者韩爱芹等)报道,为探讨葡萄卷叶病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以未表现卷叶病症状的"赤霞珠"葡萄为对照,在成熟期测定了感染卷叶病赤霞珠葡萄果粒的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和花色苷含量。结果显示,卷叶病使葡萄果实的大小和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葡萄糖和果糖  相似文献   

8.
为了直观有效地评价黑莓果实硬度性状,本研究对17份黑莓品种开展了果实硬度、花性状和果实外观品质性状的调查,继而选用高、低硬度品种进行不同着色期果实形态性状、营养品质性状、抗氧化物质含量变化评价比较,将各性状与成熟果实硬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黑莓品种以“10-5n-2”果实硬度值最高,“早黑”品种果实硬度值最低。低硬度黑莓品种花瓣以白色为主且均为单瓣型,高硬度品种包含多种花色且有重瓣类型,花瓣数目和每花序花数量与果实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外型较小的果实较硬,较大的果实较软,果实中种子百粒重与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高硬度品种可溶性糖含量从转色期到成熟期的上升幅度及成熟期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均高于低硬度品种,可滴定酸含量在不同硬度品种中均以红果期含量较高。除可滴定酸外,各营养物质含量均与成熟果实硬度呈正相关。此外,高硬度黑莓品种在转色期总多酚含量、各时期总黄酮含量、成熟期花色苷含量整体高于低硬度黑莓品种,而低硬度品种成熟期抗坏血酸含量整体上高于高硬度品种,整体上花色苷含量与果实硬度呈显著正相关。不同黑莓花和果实性状与果实硬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为果实硬度评价和高硬度品种筛选培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架型(厂形、厂-V形)‘贵人香’葡萄为研究试材,在葡萄转色中期(8月17日)和完全转色后期(9月7日)两个时期对其进行摘叶处理,测定其葡萄果实的单粒重、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等品质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贵人香’果实品质的7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明确适宜的摘叶时期。结果表明,在葡萄转色中期(8月17日)和完全转色后期(9月7日)两个时期进行摘叶处理,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葡萄果实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在葡萄完全转色后期摘叶处理对于不同架型‘贵人香’葡萄品质影响最佳。  相似文献   

10.
以4年生避雨设施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分别采用糖醇钙和硝酸钙两种不同类型的钙肥,叶面、果穗喷施及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两种施肥方式,研究对采后贮藏期间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1500倍糖醇钙肥处理的果穗重量、果粒重量、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硬度和好果率均显著高于对照,贮藏期间果梗褐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钙处理对适度延缓巨峰葡萄采后衰老进程,延长贮藏保鲜时间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果树学报》2015年第5期《避雨栽培对"金手指"葡萄果实生长及香气物质组分的影响》(作者曹锰等)报道,为研究避雨栽培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对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以6年生葡萄"金手指"为试材,调查果粒纵横径及质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着色状况以及香气物质组分等果实品质指标。结果发现,避雨栽培条件下,金手指葡萄果粒质量迅速生长期延后1周左右,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下降;果实色泽参数  相似文献   

12.
以‘红富士’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果袋对‘红富士’葡萄果实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半透明果袋的果实粒质量、纵径和横径最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6.0%、10.5%和8.6%。半透明果袋促进了果实转色,着色率达到100%,且果实红绿色差值最大;仅半透明袋的果实总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提高了77.8%;半透明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较对照有所提升,且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固酸比最高,达到了23.27:1。综合来看,半透明套袋处理使‘红富士’葡萄果粒增大、转色更好,提升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在保持高含糖量的同时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提升了果实口感,对果实内在品质也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5年生刺葡萄为材料,采用基质栽培,研究了不同施钾水平对刺葡萄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增施钾肥能显著提高刺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及各糖组分含量,降低果实中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C2处理(540 g.株?1)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说明适量施钾有利于促进刺葡萄果实中糖分的积累。施钾显著提高了刺葡萄果实发育早期 AI 和 SS的活性,对 NI 、SPS影响较小,C2处理(540 g.株?1)下各时期代谢酶的活性最强,说明适量施钾提高了刺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各有关代谢酶活性,促进了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的积累。为刺葡萄的科学施肥、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据《中国果树》2017年第3期《副梢简化修剪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与香气成分的影响》(作者郑晓翠等)报道,以5年生贝达砧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副梢简化修剪技术对其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副梢留1片叶绝后摘心处理果实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副梢全部去除、副梢留2片叶绝后摘心、副梢  相似文献   

15.
试验     
正摘叶处理影响葡萄果实品质据《北方园艺》2018年第22期《高温干燥气候下不同摘叶方式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蔡军社等)报道,以"赤霞珠"葡萄为试材,在果实转色期进行去除结果枝果穗下全部叶片(A)、保留靠近果穗1片叶(B)和结果枝果穗下叶片去叶不去叶柄(C)等3种摘叶方式,研究不同摘叶方式对吐鲁番高温干旱区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摘叶方式与对照(CK)相比,对果穗质量、枝条成熟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外源硒肥对不同葡萄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第一年挂果的‘阳光玫瑰’、‘巨玫瑰’和‘夏黑’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外源硒肥处理下,不同幼龄葡萄的硒含量、果实内在和外在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3个葡萄品种对硒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品质亦有所差异。叶面喷施硒肥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葡萄叶片、枝条和果实硒含量,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和果肉硬度,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和单宁含量,从而改善果实品质;此外,外源硒肥可以促进‘夏黑’和‘巨玫瑰’果实单粒质量、单穗质量和产量的显著提高,但‘阳光玫瑰’的单粒质量、单穗质量和产量比对照却略有下降。综合比较,‘夏黑’和‘巨玫瑰’更适合富硒栽培。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喷施不同浓度木醋液对杧果果实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后熟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木醋液在杧果生产中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选用“台农一号杧”为材料,于盛花期后喷施7次不同稀释倍数的木醋液,采后测定“台农一号”杧的株产、单果质量、果实硬度、果实色泽变化、果胶、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等指标。结果表明,采前喷施适当浓度的木醋液能提高杧果产量和平均单果重,其中稀释200倍的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提高22.43%和13.37%;喷施木醋液可以促进果实硬度下降、果实转黄、可溶性果胶含量上升以及原果胶含量的下降,其中稀释400倍的硬度最低,比对照低30.51%,稀释200倍的果实转黄最快、可溶性果胶含量和原果胶含量变化最明显;喷施木醋液还可以提高果实内在品质,喷施200倍木醋液的杧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12.06%;喷施400倍木醋液的杧果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最高,比对照分别提高了41.48%和16.92%,可滴定酸降低最多,比对照低24.72%。因此,在杧果盛花期后喷施一定浓度的木醋液可以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品质,促进杧果转色,其中以稀释200和400倍表现较佳,稀释400倍喷施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更加高效、便捷的翠冠梨可溶性固形物与果肉硬度适宜测定部位、检测方法,探究手持折光仪与无损测糖仪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将不同成熟期采摘的翠冠梨果实划分为果实顶部(萼端)、果实胴部(赤道)、果实肩部(梗端)三个部位,使用手持折光仪、经校正后的无损测糖仪、果实硬度计分别对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硬度与感官品质进行测定,并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期采摘的梨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肉硬度均表现为萼端>赤道>梗端;果实胴部位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与果实三个部位所测均值无显著差异,经校正后的无损测糖仪与手持折光仪各部位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感官品质分析与理化指标测定结果相一致。初步认为,梨果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可简化为无损测糖仪对果实胴部位置的测定,硬度值应取果实胴部三个不同方位硬度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9.
据《果树学报》2012年第1期《不同肥料种类对黄金梨果实内在品质及风味的影响》(作者刘松忠等)报道,应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肥料类型对黄金梨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不同种类糖、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叶片喷施氨基酸肥和腐熟动物废弃料处理当年和第2年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单一施用堆肥(对照);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糖醇螯合钙与硝酸钙对蓝莓产量、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为钙肥在蓝莓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Ca2+浓度140mg/L与175mg/L的糖醇螯合钙,能显著提高蓝莓株产,增加蓝莓单果重、纵横径及果实硬度,显著增加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的含量及霉变率,而喷施Ca2+浓度70mg/L的糖醇螯合钙,除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可滴定酸含量、霉变率显著低于对照外,在株产、单果重、纵横径及可溶性糖含量上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喷施不同钙浓度的硝酸钙,蓝莓果实产量、品质及贮藏性未得到提高或改善,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反而过量的硝酸钙造成了蓝莓单果重及果实纵径的降低。综合蓝莓株产、品质及贮藏性,蓝莓生产中推荐喷施糖醇螯合钙,不建议喷施硝酸钙作为钙肥,推荐喷施Ca2+浓度140~175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