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菌性黑斑病严重影响芒果产量和商品质量, 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生物灾害之一。该病由野油菜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ngiferaeindicae)引起,几乎遍布热带亚热带芒果产区,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综述了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的症状、分布与危害、发生规律、防治方法、病原及其遗传多样性和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及有效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炭疽病和细菌性黑斑病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质量。采用室内离体接种鉴定法,以抗病品种台农1号芒作为对照,对桂热芒3号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幼果期、膨大期、成熟期)及转绿期叶片进行炭疽病和角斑病的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桂热芒3号四个发育时期炭疽病的病情指数依次为37.78、25.33、31.33、28.00,抗性评价结果均为抗病。细菌性黑斑病的病情指数依次为30.56、22.92、27.38、19.45,幼果期抗病评价结果为中抗,其余3个时期评价结果为抗病。差异显著性分析显示,桂热芒3号幼果期和膨大期的炭疽病病情指数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桂热3号芒与对照台农1号芒的转绿期叶片炭疽病病情指数达显著差异水平。桂热芒3号是一个对炭疽病为抗病、对细菌性黑斑病为中抗的晚熟芒果品种。  相似文献   

3.
细菌性病害是危害蔬菜生产的一类重要病害,其危害程度仅次于蔬菜真菌性病害和蔬菜病毒病。温室蔬菜栽培是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下进行的,场所固定、轮作倒茬困难、空气湿度较大,容易发生和流行各种病害,严重影响温室蔬菜产量和效益。蔬菜细菌性病害其侵染病原为细菌,属传染性病害,在蔬菜病害中约占10%。本文通过针对某种蔬菜多发或主要病害,按照蔬菜病害的五个大类去识别、去选择药剂防治,在控制多发或主要病害的同时,兼治其它同类次要病害,从而使得蔬菜病害的药剂选择和防治变得相对简单、容易和实用。本文就温室蔬菜细菌性病害的症状、病原菌、主要病害及使用药剂等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据杧果专家称,加纳的细菌性黑斑病发生严重,威胁到了杧果产业。已有报道称,布朗阿哈福地区的金坦波已出现了这种病害。细菌性黑斑病通常称为BBS,侵染杧果等果树。植株感病时,树势衰弱,果实出现溃疡腐烂,引起未成熟果实掉落。作物研究所的一位植物病理学家指出,一旦该病害在某个地区暴发,传播速度非常快,可以  相似文献   

5.
【目的】由柑橘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引起的芒果细菌性角斑病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为探讨芒果感染细菌性角斑病过程中芒果叶片内酚类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以细菌性角斑病高抗品种红杧6号和高感品种贵妃杧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接种病菌(Xanthomonas citri pv. mangiferaeindicae,XCM)后芒果叶片内总酚、类黄酮、阿魏酸、木质素含量及酚类代谢相关酶(PPO和PAL)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接种病菌后,感(贵妃杧)、抗(红杧6号)芒果品种体内酚类物质均发生明显的变化。总酚、类黄酮、阿魏酸、木质素含量、PAL和PPO活性在接种病菌后均直线上升,但总酚、类黄酮、阿魏酸、木质素含量增幅抗病品种较高,且感病品种在侵染后期总酚和类黄酮均迅速降低;而PAL、PPO活性感病品种增幅较高。【结论】相关性分析表明芒果叶片的总酚、类黄酮、阿魏酸、木质素含量与芒果抗性呈正相关,而PAL、PPO活性与抗病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控制芒果细菌性角斑病的有效药剂,选取对细菌性病害特效的噻唑锌开展田间药效试验,发现20%噻唑锌SC施药量160ml/亩防效最佳,达76.46%,且对生物安全,可以在芒果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由柑橘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引起的细菌性角斑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细菌性病害,筛选和培育抗病品种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防控手段。鉴定评价芒果种质对细菌性角斑病菌的抗性,可为芒果抗病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国芒果种质凯特、热农一号、澳芒和金煌等33个常用栽培品种,采用室内离体芒果果实刺伤接种的方法,根据不同芒果种质的感病情况,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法、病斑平均直径法、病情指数法等评价方法对其抗病性进行分级。【结果】在33份芒果种质中,热农一号和KRS对细菌性角斑病表现为高抗, Zillate、鹰嘴等5个品种为中抗材料;中感材料有0902、0905、圣心、玉文等15个;感病材料有广西四号、东镇红芒、大头芒7个;高感材料凯特和红象牙等4个。【结论】2个高抗品种和4个高感品种可用于芒果抗病育种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宁夏紫花苜蓿叶部病害调查和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商文静 《草业科学》1997,14(1):23-25
1992年至1995年,对宁夏人工栽培的紫花苜蓿叶病害种类,发生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宁夏现发生花叶病,黑斑病,炭疽病,褐斑病,霜霉病,灰星病,斑枯病,轮纹病,轮斑病,霉斑病共11种叶病,其中霉斑病,炭疽病,灰星病和轮斑病为宁夏病害新记录,在各种病害中花叶病,霜霉病,炭疽病和斑枯病危害重,分布广,应进行防治,锈病和褐斑病流行潜在的危险大,应予以重视并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肇东苜蓿田病害种类及发生流行规律调查与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研究,研究主要病害发生流行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掌握水产养殖中的病害发生、流行情况,探索病害发生原因和规律,正确引导水产养殖单位做好病害防治工作,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地发展,贵州省织金县在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统一部署和组织下,于2011年5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仔猪腹泻类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流行规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仔猪成活率明显下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大致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性三类,其中细菌性病原引起仔猪腹泻较常见,并且流行广、危害大,特别是炎热夏秋季节仔猪细菌性腹泻易发,必须强化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湖北宜昌、四川内江及西藏林芝等地从山东引进了优良核桃品种"8518",由于地域、气候等原因,该核桃品种在引种过程中出现了细菌性黑斑病和整体量质不高等问题。虽然这些问题最终得以解决,但也再次证明引种须谨慎。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国内外近20年相关文献的回顾,综述了沙打旺病害的主要病原、分布及危害、影响发病的因素及流行规律,并展望了研究方向。沙打旺病害的研究主要在我国进行,国外稀有报道。我国开展了大量病害调查,发现其病原主要是半知菌类真菌。现已自根部、茎叶和种子等部位分离报道真菌50种。线虫、害虫、土壤温度、含水量及田间管理措施等均可影响沙打旺病害的发生,但缺少深入研究。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开展沙打旺病害调查及病原菌鉴定,并加强真菌病害发生规律及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发展养蜂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是蜜蜂的病害和敌害。因此,加强蜜蜂病、敌害的防治,是确保养蜂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为了有效地防治蜜蜂病害,了解蜜蜂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规律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对蜜蜂病害的流行规律作一初步探讨,以供参考。一、蜜蜂病害流行的条件在正常情况下,蜜蜂的各种器官能够互相协调,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当病原物侵入蜂体内时,蜜蜂可以调动各种因素来同病原物作斗争,消灭或排除病原物,维持蜂体各种机能的正常活动。但是,在外界条件变化太大时,有害因素的作用超出蜜蜂正常机能适应的范围时,就会引起蜜蜂机体的不正常变化,而表现出种种异常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蜂病。但蜜蜂病害流行过程的发生,必须具有三个基本条件:病原物、传播途径和蜜蜂  相似文献   

15.
云南蒙自是我国石榴出口的主要产区之一。云南蒙自石榴在东南亚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近年来云南蒙自石榴病害部分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其影响力对我国石榴鲜果进入国际高端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以云南蒙自产区为例,从果实病害调查结果出发,区别并分析了石榴病害、石榴鲜果病害的发生规律与病原菌的危险性,结合出口市场现状分析石榴鲜果出口的安全性。以期为云南乃至全国出境石榴鲜果风险分析提供有关技术论证,提升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甘薯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斑病又叫黑疤病,是甘薯的主要病害,此病从育苗期、大田生长期和收获储藏期都能发生,引起死苗、烂床、烂窖,造成严重损失,且病薯含有毒物质(莨菪素),耕牛吃了会中毒,引发生气喘病,引起死亡.因此彻底消灭黑斑病是保障甘薯生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桑疫病(黑枯型)为细菌性病害,其病原为pseudomonas syring PV.mori在国内外均有发生,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对该病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对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侵染规律已基本搞清,但由于该病发生来势猛,蔓延快,故在防治上仍属比较困难的病害。近年来,该病在嘉兴市蚕区危害  相似文献   

18.
在露地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鉴定110份梨地方种质资源抗病性分析,筛选出多抗材料,为福建梨多抗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根据病害症状确定病害的类别,调查主要危害福建梨叶片的3种病害斑点炭疽病、黑斑病和褐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及抗病性等级,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种质材料抗病性。结果表明,110份梨地方资源全部发生斑点炭疽病、黑斑病和褐斑病,其中黑斑病发病最严重:110份材料均发生黑斑病,发病率达100%有73份,占所有材料的66.36%;其次为斑点炭疽病:62份材料发生斑点炭疽病,发病率达100%有58份,占比93.55%;褐斑病发病最轻:有99份材料发生褐斑病,其中发病率达100%仅8份,占所有材料的7.27%。对梨黑斑病抗病等级以上的材料有49份,占总数的44.55%;对梨褐斑病抗病等级以上的材料有101份,占总数的91.82%。结合种质资源的田间发病率及对 3 种病害的抗性,筛选出6份材料对 3 种叶部病害均达到高抗等级以上,分别为武平粳米梨、长汀秤砣梨、连城八月白、连江狗头梨、长泰棕包梨和六月青3号,可作为多抗梨种质资源应用于梨抗病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9.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中蜂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于1971年11月在广东省的中山、佛岗等地首次发生,1972年在广东省暴发流行,并迅速蔓延到福建、江西、广西、云南、安徽、四川、湖南、湖北、甘肃、陕西等省、自治区。该病来势凶、传播快、死亡率高,具有很强的毁灭性,许多中蜂场遭此病害蜂群所剩无几,造成全国数十万群中蜂死亡(仅广东省在1972—1973年因该病40万群蜂损失了24万群),损失惨重。对“发展中蜂为主,意蜂为辅”的我区来说,损失也十分严重。据估计,广西在1972—1974年间因中蜂囊状幼虫病暴发流行,中蜂累计损失超过20万群。为了对付这一突发性…  相似文献   

20.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杧果细菌性黑斑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为了评价杧果种质对黑斑病的抗性水平,本研究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64份杧果种质进行细菌性黑斑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发现64 份种质材料有 2 份抗病,9份中抗,53份感病,未发现高抗或免疫种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