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剑 《内陆水产》2000,25(9):22-23
池塘循环水养鱼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高产养鱼新技术,一般要比传统的静水养鱼增产 1倍左右。其原理是将池塘的静水采用动力设备变成微流水,从而达到调节水质,改善整个池塘的生态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鱼类生长的目的。大面积实践证明,池塘循环水养鱼饲养密度大,成活率高,省饲料,易管理,十分有利于精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佳。现将这一新技术介绍如下。 1池塘布局 池塘布局一般可分为两种:双池循环与单池循环。进行循环水养鱼的池塘面积以 1 500~ 2 520为宜,水深在 1.8 m左右,池坡 1∶ 1.5。双池循环的 2口池塘要求彼…  相似文献   

2.
池塘循环水养鱼是国内首创的一种高效、节能的高产养鱼技术,一般要比常规养鱼增产30—40%。其作用是通过把池塘静水用动力设备变成微流水后,达到调节水质,改善池塘生态环境,促进鱼类生长的目的,所以是培育大规格鱼种、亲鱼,促进其性腺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及降低生产成本的一项新的高产养碴方式。其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3.
用水泵将池塘静水变成微流水,使表层与底层水交换混合,能改善整个池塘的生态条件,促进鱼类生长,大幅度提高鱼产量。1990年,我县在长江水产科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立项进行了这种“池塘循环水养鱼试验”。经现场验收:双池循环水培育鱼种比对照池单产高45~46%,单池周循环水养成鱼比对照池单产高50%。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动态     
一种能提高池塘大规格鱼种和成鱼产量30—50%的池塘循环水养鱼技术最近由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成功,并通过技术鉴定。这项技术以池塘生态为理论基础,根据生物增氧和流水养鱼的原理,综合池塘养鱼高产技术,在几个传统静水养鱼池塘,加修虹吸涵洞或涵管,借助水泵每天定时抽取其中一个池塘的表层水2—4小时,使上、下水层对流交换,提高水体中、下层溶氧量,改善整个池塘的生态环境,从而获得高产、稳产。利用这项技术能大幅度地提高精养鱼塘的鱼种和成鱼产量。这种方式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5.
<正> 池塘循环水养鱼是国内首创的一种高效、节能的高产养鱼新技术。近几年来,该项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较普遍的应用,这对提高鱼产量及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池塘循环水养鱼的形式 (一) 单池池周循环水养鱼在池塘的三条池埂、二条池埂或一条池埂上修建流水渠道,再配一台电泵或小型柴油机,即可进行单池池周循环水养鱼。一般情况下,只需在池塘的二条长边修流水渠道。其中一条渠道的出水口伸进底层水体(离池底30~50厘米),出水口管道与池边成45°角,以利池塘水体的循环。白天  相似文献   

6.
池塘养鱼饲料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鱼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如何提高池塘养鱼的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7.
鱼类高密度养殖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池塘高密度精养、流水养鱼、网箱养鱼、生态养鱼、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等几种。其中池塘高密度精养经济效益一般,养殖占地面积较大。流水养鱼受自然地理因素限制。网箱养鱼受到自然气候条件束缚较大。  相似文献   

8.
柳富荣 《科学养鱼》1997,(2):30-30,22
一、池塘网箱养鱼的可行性1.池塘具有网箱养鱼所需水体流动的基本条件。池塘虽为静水状态,但目前大部份精养鱼塘具有排灌方便、水系畅通的优势。2.池塘养鱼与池塘设置网箱养鱼王无干扰。池塘网箱养鱼更是一种小范围的笼养,是提高池塘利用率和综合效益的集约化养殖好途径。3.池塘能提供网箱养鱼较佳的生态环境。首先,由于池塘水活、肥,使箱内饵料生物能不断得到补充,较自然水域饵料更丰富。其次,箱内外水体交换频率大,水质保持一致,箱鱼始终生活在与池塘一样的较佳溶氧、较低代谢产物的生态环境中。此外,网箱范围小,降低了鱼类…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池塘循环水养鱼技术的养鱼成本核算,对绝对增产和相对增产效果及技术的投资与回收期等项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该技术对提高池塘生产力,鱼种增长系数,降低饵料系数等指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池塘驯化养鱼投饲技术饲料是北方地区池塘驯化养鱼高产、稳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而投饲技术则是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饲料系数,发挥池塘潜力,提高池塘鱼产量的主要因素。我们经多年实践,认为池塘驯化养殖商品鱼的投饲应注意以下四点:1.质量目前国产饲料机械设备加工...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池塘养鱼最佳效益模式和不同饲料的养鱼效果,我站受美国大豆协会的委托,于1994年在哈尔滨市金山堡鱼种场进行了池塘养鱼最佳模式与养鱼饲料效果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网箱养鱼鱼病防治网箱养鱼鱼病发生与池塘水环境不一样,网箱这一特殊生态系统,不断与外界大水体进行水体交换,以往在静水池塘中行之有效的鱼病防治方法,用于网箱则收效甚微;网箱养鱼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生产方式,单位水体鱼种密度大,一旦鱼病原体侵入,能迅速在网箱...  相似文献   

13.
微流水养鱼是介于工厂化流水高密度养鱼和传统池塘静水养鱼之间的一种养鱼方式,其单产大大高于静水池塘,其设施比工厂化养鱼简单,投资省、技术上也较易为群众所接受。我国水库众多,坝下鱼池一般受地形限制、面积较小,但有利条件是水源充足并具有自然落差。许多水库只要对坝下鱼池作适当改造,即可进行微流水养鱼,从而大幅度提高单产。笔者曾在武汉市夏家寺水库,利用坝下5口土质鱼池改建成一套微流水养鱼设施,以虹吸管引入库水,自流排灌,一、二级池鱼产量分别达到3005.7kg/667m2和1493.3kg/667m2。我们对微流水养鱼的鱼池结构…  相似文献   

14.
当前,池塘养鱼的机械化配套设备——增氧机已日益为人们重视,由于增氧机在静水水体中发挥了较大的净水和供氧功能,促进了池塘养鱼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在闵行电厂存灰池中运用余热和供电的优势,采用三岛式叶轮增氧机饲养罗非鱼,亩产达到5万斤。无锡市河埒公社池塘养鱼多品种、多规格混放密养,最高净亩产也达5100斤。而普通的池塘放养亩产仅为200-300斤。这充分说明,在机械化配套下的池塘养鱼中的潜力是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15.
鸡粪为主配合饲料养鱼试验为了开发和利用饲料蛋白源、降低养鱼成本,提高养鱼效益,我们以鸡粪为主进行配合饲料养鱼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池塘条件:在泗阳县林柴场洪泽湖内侧造有代表性的池塘三口,面积分别是4.8亩、11.5亩...  相似文献   

16.
殷守仁 《海鲜世界》1992,(1):32-32,37
1986年湖北研究成功池塘循环水养鱼技术,经5年的推广应用证明是一种高效、节能、节水高产养鱼新技术,它集流水于生物增氧于一体,将一口或多口池塘池埂修建渠道。有进、出水口,或多口池塘池问用管道串联起来,配备一台小型抽水机或潜水泵,使所有池塘的水体定时循环流动.这种新颖的养殖技术将传统的流水养鱼变成了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从而大幅度提高了鱼产量。  相似文献   

17.
张秀江  张小丽 《内陆水产》2003,28(12):22-22
利用配合饲料,进行高投入高产出的鱼类精养,是目前池塘养鱼生产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养殖模式,在这种养殖方式中,饲料成本可占到养殖成本的60%以上。在当前池塘养殖效益低、增效难的状况下,如何降低饲料成本,已成为池塘养殖增加效益的关键。池塘养鱼的饲料成本的高低是由饲料价格和饲料系数的高低来决定的。影响饲料系数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鱼种和饲料的质量、环境因素、养殖方式、喂养管理技术、鱼类病害、越冬、养殖期气候条件等因素都能影响到饲料系数。认识到这些,就可进行科学选择,人为控制,以达到降低饲料系数之目的。1放养鱼种要质优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池塘养鲤在北方各省市迅速发展,并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对提高各省市的淡水鱼产量和加速淡水养鱼生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探索静水池塘养殖商品鲤的高产技术及其增产潜力,我们从1988年起利用本场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在重庆开展的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推广试验中,由于夏季高温引发了流水池溶氧偏低、亚硝酸盐超标明显而出现暴发性鱼病和鱼类严重缺氧的情况,通过采用各种增氧措施均无法改善现状。对此,本文通过探究温度对池塘循环水养殖的影响,提醒广大养殖户,水温控制对池塘循环水养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材料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一些静水养鱼的池塘很容易发生“泛池”,“泛池”的主要特征是鱼儿严重浮头或窒息死亡。其主要原因是鱼池在上年的秋末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