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三疣梭子蟹是名贵的海产蟹类,在国内外市场较为畅销。近年来,山东、江苏等地池塘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已成为规模生产,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我县近海是三疣梭子蟹的天然繁育场所,自然条件优越,养虾池遍布海滩,具备大规模开展池塘养殖的条件。几年来的养殖,也  相似文献   

2.
利用育苗车间冬储三疣梭子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疣梭子蟹是我国近海名贵食用蟹类 ,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为人们所青睐。新春佳节的餐桌上见到鲜活的梭子蟹更成为人们的期盼。为实现三疣梭子蟹的反季节上市 ,提升梭子蟹的利润空间 ,我们在 2 0 0 1、2 0 0 2年连续两年利用冬天闲置的海水育苗车间 ,进行了三疣梭子蟹的  相似文献   

3.
王友松  余海 《海洋渔业》1994,16(3):108-112,124
<正>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Miers)隶属梭子蟹科Portunidae,梭子蟹属Portunus。浙北俗称“枪蟹”,浙南俗称“江蟹”或“蜞”(闽语),台湾亦称“截”。是一种暖湿性多年生食用蟹。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以及朝鲜、日本、菲律宾近海,均有分布。三疣梭子蟹一向是捕捞主要对象,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  相似文献   

4.
<正> 三疣梭子蟹是我国近海名贵海产品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为国内外人们所喜爱。近年来由于沿海资源的流失及乱捕现象的日益严重,三疣梭子蟹的资源日趋贫乏。为此,从1998年开始,我们对梭子蟹室内人工育苗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现将今年的实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三疣梭子蟹是我国近海名贵海产品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为国内外人们所喜爱。近年来,随着三疣梭子蟹池塘人工养殖的普及,产量越来越高,且大多集中于每年的秋末上市,市场价格较低。为此有很多人在此时收集蟹进行越冬养殖,尤其是活的野生三疣梭子蟹,抓住春节期间市场紧俏时上市,销路和价格都会非常可观,从而提高了养殖效益,每只蟹增值30~50元。从2009年开  相似文献   

6.
目前,三疣梭子蟹在我国沿海各省均开展了人工养殖,本文对三疣梭子蟹生态学及池塘养殖技术研究进行综述.提出了三疣梭子蟹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三疣梭子蟹的土池育苗及养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疣梭子蟹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渔业资源,开展梭子蟹的增养殖不仅可提高产量,且对近海的其他捕捞作业对象也有保护作用,本试验利用养虾池进行梭子蟹育苗和养成,当年收获商品蟹7850kg,平均个体规格为310g,合每公顷产量为590kg,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作者建议,在有条件的地方应施梭子蟹人工育苗后的幼蟹放流,以增加海区内的资源量。  相似文献   

8.
三疣梭子蟹综合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属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型海产蟹类.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沿海进行了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肥和蓄养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功[1].目前,我国沿海各省均开展了三疣梭子蟹人工养殖,尤其在山东、江苏和河北等省养殖规模较大.三疣梭子蟹人工养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养[2],另一种是与对虾、贝类等综合养殖[3].笔者对三疣梭子蟹综合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三疣梭子蟹人工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8年6—8月在辽东湾对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前后进行的4个航次的对比调查结果,定量分析了辽东湾三疣梭子蟹自然群体和增殖放流群体的数量,并根据三疣梭子蟹放流苗种数量和放流后捕捞产量调查数据,对辽东湾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效果开展评价。结果显示,2018年6月上中旬辽东湾海域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前,自然群体资源量较低,相对资源密度为2.80只/h;在6月下旬共放流苗种3 678.94万只,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和8月下旬三疣梭子蟹相对资源密度分别为16.60、2.20和13.33只/h。通过6月上中旬放流前本底调查和8月下旬放流后跟踪调查分析增殖放流前后三疣梭子蟹资源量的变化,通过内禀增长率来计算自然群体在放流前后的种群扩繁能力,计算出2018年辽东湾三疣梭子蟹放流后,放流群体所占比例为30.10%;同时采用世代分析法,分析出2018年三疣梭子蟹当年补充群体占比为94.54%。统计2018年秋汛期间三疣梭子蟹捕捞产量为1 890 t,增殖放流回捕产量538 t,回捕率9.36%,投入产出比为1∶12.02。通过扫海面积法估算三疣梭子蟹的资源量为2 056 t,接近于回捕调查的实际产量。建议可以适当加大辽东湾三疣梭子蟹的放流量,促进辽东湾三疣梭子蟹资源修复和渔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对虾池养殖梭子蟹高产技术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 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a-latusmiers)是大型海产食用蟹类之一,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均较高,但由于近年来捕捞过度及近海污染严重,梭子蟹自然资源急剧下降,市场价格倍增,人工养殖迅速兴起。河北省唐海县八里滩养殖场自1997年开始利用对虾养殖池试验示范养殖三疣梭子蟹并取得了成功。现将主要过程及技术措施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场地选择及改造 养殖池选在养殖场试验站的3个养虾池,每个虾池面积3.33hm~2,进排水较方便,底质  相似文献   

11.
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浙江沿海地区,三疣梭子蟹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之一。笔者在总结多年三疣梭子蟹养殖生产技术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技术,通过指导养殖生产获得了较好的成效。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技术是根据三疣梭子蟹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生态要求,将三疣梭子蟹养殖全过程划分为种蟹培育期、苗种繁育期、中间培育期、养成生长期、膏蟹培育期等5个阶段,在养成期结合浙江地区的气候特点又细分为生长期、高温期、交配期等3个管理阶段,各个阶段采取相应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开展养殖工作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开展生态型增殖放流,对海州湾海域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开展生态容量评估。根据2018-2019年海州湾渔业资源调查数据,构建了由20个功能群组成的海州湾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不确定性及参数敏感性分析检验,系统分析了生态系统的总体特征、功能群间的营养关系和关键功能群,并评估了三疣梭子蟹的增殖生态容量。结果表明,Ecopath模型可信度Pedigree指数为0.482。三疣梭子蟹目前不是海州湾生态系统的关键功能群,其他底层鱼类、软体动物(Molluscs)以及底栖甲壳类(Benthic crustaceans)是海州湾生态系统的关键功能群。三疣梭子蟹生物量的增加对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以及其他中上层鱼类产生正影响,对底层鱼类以及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产生负影响;虾虎鱼科(Gobiidae)、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生物量的增加对三疣梭子蟹有较大负影响,多毛类(Polychaetes)生物量的增加对三疣梭子蟹有较大正影响。三疣梭子蟹的增殖生态容量为3.0236 t/km2,其现存生物量仅0.0681 t/km2,具有较大的增殖潜力;当三疣梭子蟹生物量增长44.4倍时,仍不会超过其生态容量。研究结果可为海州湾渔业资源增殖养护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三疣梭子蟹养殖效益显著提高,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三疣梭子蟹苗种供不应求。江苏省南通市沿海普遍开展了三疣梭子蟹的土池人工育苗,2006年笔者在南通启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启东市东方公司进行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苗,育苗面积140.4亩,共获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1066kg。一、亲蟹的选择1.养殖池塘中亲蟹的选择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未捕捞雄蟹的养殖池塘中挑选附肢齐全、蟹体健壮、活动能力强、无外伤、体重250g/只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产》2010,(1):37-40
<正>海水池塘底充氧增氧养殖三疣梭子蟹浙江省象山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是我国沿海重要的养殖经济蟹类。随着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的成熟,三  相似文献   

15.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成熟前后呼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路允良  王芳  高勤峰  董双林 《水产学报》2012,36(9):1392-1399
为了探讨三疣梭子蟹对不同盐度水平的生理响应以及成熟前后的生理变化,实验采用水化学和酶学方法,研究了盐度(15、20、25、30和35)对成熟前后三疣梭子蟹耗氧率、排氨率、氧氮比(O∶N)以及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4种呼吸代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盐度与规格的交互作用对三疣梭子蟹呼吸代谢无显著影响(P>0.05);2.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耗氧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显著影响其排氨率(P<0.05);成熟前后的三疣梭子蟹耗氧率和排氨率差异显著(P<0.05);3.盐度对三疣梭子蟹O∶N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三疣梭子蟹成熟前O∶N显著高于成熟后(P<0.05);4.除LDH外,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呼吸代谢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除鳃中SDH和LDH外,三疣梭子蟹呼吸代谢酶活力随生长发育发生显著变化(P<0.05)。研究表明,规格对三疣梭子蟹呼吸代谢的影响高于盐度,长时间盐度驯化可能减弱甚至消除三疣梭子蟹在不同盐度水平下代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袁甜 《科学养鱼》2016,(8):29-30
正三疣梭子蟹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海域。一般从南到北,3―5月和9―10月为生产旺季,渤海湾辽东半岛4―5月产量较多。三疣梭子蟹陆地圈养或海陆吊养方式养殖有报道,其成活率在20%左右,但是目前尚未有陆地棚室养成模式报道。因此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利用闲置的室内大棚开展三疣梭子蟹养殖试验。现将三疣梭子蟹室内大棚养成试验要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黄霞 《齐鲁渔业》2006,23(11):1-2
梭子蟹俗称枪蟹、白蟹、膏蟹,种类很多,我国已经发现的有17种,其中以三疣梭子蟹产量最高,个体最大,分布最广,江苏省养殖的梭子蟹主要是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三疣梭子蟹养殖具有产量高,成本低,管理方便,经济效益好等诸多优点。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宁波市三疣梭子蟹主要病害流行特征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波市人工养殖三疣梭子蟹已有近30年的历史,近十几年来发展十分迅猛,其养殖规模迅速扩大。但目前,三疣梭子蟹养殖产量普遍偏低,且病害频发,严重制约本市三疣梭子蟹养殖业进一步的发展。在对近几年本市三疣梭子蟹养殖主要病害进行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市三疣梭子蟹养殖主要病害的流行特征及其发病原因,并结合本市三疣梭子蟹养殖实际状况,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三疣梭子蟹,浙南俗称:江蟹,或称:蜞(闽语)。隶属甲壳纲,梭子蟹科。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但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梭子蟹天然捕捞量急剧下降,难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开展梭子蟹人工养殖,既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蟹苗资源,增加收入,出口创汇,同时可以提高虾塘综合利用,改进养殖品种结构,增加新品种。现将三疣梭子蟹养殖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场址选择 (一)基地:三疣梭子蟹养殖基地,应选择在苗种资源及小杂鱼虾等饵料资源丰富,而且交通、电力方便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三疣梭子蟹稚蟹标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永桥 《水产科学》1991,10(1):26-28
前言经济价值较大的甲壳类之一——三疣梭子蟹,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的影响,资源量大幅度下降,开展梭子蟹的人工育苗及放流增殖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1986年~1988年,日本海外渔业协力财团与营口增殖实验站合作,在前人试验的基础上,在我国首次取得了三疣梭子蟹工厂化人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