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稻田养鱼利用稻鱼共生技术,现实稻鱼丰收的生产方式。稻田养鱼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空间,增加农民收入,非常受到农民的欢迎。近年来,在永嘉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枫林镇稻田养鱼发展迅速,已取得不错效果,该文对此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自1980年沙窝乡沙窝村农民“鱼博士”周启才首创“麦—稻—鱼”轮作试验成功以来,湖北省鄂州市农村稻田养鱼越养越红火,稻鱼共生、良性循环生产的路子也越走越宽。头两年,试验性稻田养鱼的农户还只是星星点点。1983年,全市就有6000户农民搞稻田养鱼1800亩,户平0.3亩;共生产鱼产品10.45万公斤,亩产鱼种和成鱼58公斤。1984年,稻田养鱼的农户增加到9050户,面积发展到6200亩,户平近0.7亩;生产鱼产品35万多公斤,亩平56.5公斤。今年,全市稻田养鱼,农户达10000户以上,稻田养鱼面积扩大到14000多亩。  相似文献   

3.
信宜市洪冠镇近几年来充分利用山区水源优质、青饲料充足的优势,发动农民大力发展家庭凼仔养鱼,收到了极好的经济效益,2006年全镇家庭凼仔养鱼5000多户,养殖面积800多亩,年产凼仔鱼1400多吨,年收入4000多万元。由于该镇农民养殖的凼仔鱼饲料主要是象草、青草、菜叶、术薯叶、蕉叶、玉米粒等,加上水质无污染,产出的鱼肉质优、味道香,深受顾客的欢迎,市场供不应求,且收获的凼仔鱼大部分都是客商直接到产地(农户)进行交易。2006年每公斤凼仔鱼价格达30元,2007年春节期间每公斤升到36元。农民养殖凼仔鱼尝到了甜头,现在该镇凡是有条件养殖凼仔鱼的农民,基本上都养殖了凼仔鱼。山区养鱼何以夺得如此高产高效呢?现将他们的主要经验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陈斓 《云南农业》2005,(11):2-3
9月4日.2005年全省稻田养鱼示范工程项目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保山市隆阳区召开。省农业厅副厅长张泽军在会上作了题为“总结经验突出特点全面推进稻田养鱼工作”的讲话.对今年开展稻鱼工程和稻田养鱼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今后稻田养鱼的发展思路。他在讲话中强调要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扩大面积,积极组建渔业协会.推动稻田养鱼工作不断发展.充分发挥稻田养鱼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稻田养鱼,稻鱼双收,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好途径。因地制宜地采用相应的设施是获得稻田养鱼高产高效的基础,现将稻田养鱼开沟挖凼的几种方式介绍如下:平田式此方式要求加高、加固田埂,使田埂高50厘米~70厘米,顶面宽50厘米左右。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鱼沟深30厘米~50厘米,沟面宽30厘  相似文献   

6.
稻田养鱼把种稻和养鱼结合起来,使稻田在生产稻谷的同时进行渔业生产,可使山区农民增产增收。稻田养鱼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稻田选择、稻种和鱼苗选择、稻田准备、稻鱼管理与捕捞等。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保山市昌宁县水产站在漭水镇共裕村和田园镇九甲村举办的100亩稻鱼工程示范样板实现稻鱼双丰收,为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实现全年稻田养鱼40000亩,产量1090吨的计划任务,2014年,县水产站在漭水镇共裕村和田园镇九甲村各举办了50亩稻鱼工程示范样板,投资2万元对农户给予鱼苗鱼种补助,以此辐射带动全县40000亩大面积稻田养鱼向规模化发展。全年县水产部门共向两个  相似文献   

8.
<正> 四川省西充县仁和镇石桥坝村中年农民冯齐祥,在自家砖房屋顶上,建了两口各24平方米的养鱼池。从1992年5月养鱼至今,每年纯收入600O多元。冯齐祥养鱼致富的“诀窍”是巧用食盐。 1.鱼种消毒。在鱼种放养前,用5%的食盐水进行消毒。方法是:在鱼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粮食价格仅为1元/kg左右,农民经济收入相当低,政府号召发展副业,稻田开塘养蟹养鱼,提高农民收入.但是随着21世纪农业的发展,粮食的价格逐年提高.从2003年起粮食价格回升,农民种由的积极性继续提高,提高单产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项法宝.而稻田养鱼养蟹呈现稻、鱼、蟹全面丰收则是农民的另一项法宝.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沛县五段镇利用靠近微山湖、河道纵横交错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网箱养鱼.昔日被闲置多年的河道,如今变成农民增收的黄金渠道.全镇河道网箱养鱼已达1.8万平方米,年产鱼27万千克.2001年全镇依靠水产养殖人均增收500多元,被徐州市授予"十强水产乡镇"称号.  相似文献   

11.
稻田养鱼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之于人工措施,既种稻又养鱼,使稻田的生态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都得到合理的改造,达到稻鱼共生互利,并发挥稻田的最大"负载力"的一种养殖模式。左安镇农民发展稻田养鱼,不仅养鱼增加了收入,而且稻谷普遍增产,大大提高了稻田经济效益,从而稳定了粮食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2.
古丈县坪坝乡对冲村近几年来大力发展稻田养鱼,每年渔业收入达25万元以上,农民人平渔业收入650元对以上,占农业收入的“半壁江山”,成为全县有名的渔业村。全村稻田都养鱼对冲村虽位居偏僻高寒地区,但农业生产上历来是种稻养鱼,稻鱼共生,鱼稻双收这一立体高效生态模式。全村24.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鱼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淡水鱼养殖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栽培养殖新技术及诱虫灯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县"稻—灯—鱼"生态种养模式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它投资少、见效快、无公害、效益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从稻田条件、鱼种选择、养鱼设施建设和肥水管理、合理投饲等方面介绍稻田养鱼技术,以供稻田生态养殖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据调查.当前许多养鱼专业户一般只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增投饵料、搞好防病等途径来提高养鱼效益,而不懂得通过巧妙利用各种鱼类生活习性之间的互补性.在主养品种中适当套养部分有利品种,从而达到调节水质.防治病害,以鱼养鱼的目的。这种以鱼养鱼新技术.在一不增加投饵,二不增加投资的基础上即可提高养鱼产量.增加养鱼效益.同时还降低了养鱼成本。现介绍这一以鱼养鱼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模式化稻田养鱼是在传统稻田养鱼基础上形成的水产养殖新技术。该模式投资少,见效快,既能稳定粮食生产,又能多产鱼,增收农民收入,而且可以辐射到千家万户,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精准扶贫,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潍坊市的刘德涛人送外号"养鱼大王",二十年来,他的养殖面积已经发展到了六七百公顷,不过这位养鱼大王却只养殖一种鱼,什么鱼儿这么有魅力,能让养鱼大王如此钟情呢?看到眼前这些黑压压的鱼了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黑鱼,据说这种鱼特别凶猛。在常人看来,黑鱼是个危险的家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鱼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田养鱼,属于淡水养鱼的组成部分,为区别于淡水养鱼,有时将在稻田生产的鱼类简称为“稻鱼”或“田鱼”,是将池塘养鱼技术引用到稻田,利用稻田水体开展稻鱼兼作互养,发挥稻鱼互利作用,夺取稻鱼双丰收的一项生产技术。稻田养鱼是人工的稻鱼共生生态结构,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叠在一起,充分利用这个生态环境,发挥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山泉流水养鱼是近年来皖南山区重点推广的养殖技术模式,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该文介绍了祁门县山泉流水养鱼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旨在推进泉水鱼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玉臣 《吉林农业》2013,(3):250-250
我国稻田养鱼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就有稻田养鱼的记载。近年来,在传统的稻田养鱼基础上,各地根据稻、鱼共生理论,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稻田养鱼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成为我国农村最大面积的立体农业模式。发展稻田养鱼能收到"稻田养鱼鱼养稻,水稻增产鱼丰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稻田养鱼是一项短、平、快的项目,它不占水面、技术简单、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在有限的资源里挖掘潜力,既丰富"菜篮子"又获得"钱匣子",是目前农村、农业、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产业之一,特别是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今天,稻田养鱼更值得推广。养鱼稻田比不养鱼稻田亩多收入1000元至1800元左右,同时每10亩稻田的鱼产量相当于一亩池塘鱼产量,经济效益显著。本文主要结合荷花镇稻田养鱼产业现状,分析了该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荷花镇稻田养鱼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