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鳜鱼,又名季花鱼、桂花鱼,是江河湖泊中常见的一种凶猛性的经济鱼类。它肉质丰厚坚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少细刺,胆肉还可入药,是驰名中外的淡水名贵鱼类之一,亦是传统出口的名贵水产品。由于鳜鱼养殖需要活鱼为饵料,在生产中以鳜鱼为主养鱼的模式难以大面积推广。在主养草鱼池中与四大家鱼混养,利用鳜鱼的凶猛食性控制野杂鱼,不但能收获鳜鱼,还能促进其它鱼类增产,一举二得。  相似文献   

2.
吉勾鱼属鲤形目,鲤科,也称花鱼骨、季花、花吉勾,是黑龙江省"三花五罗"名优鱼类之一,属小型经济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一、人工繁育技术(一)亲鱼来源及选择亲鱼可从江河自然水域捕捞,也可从人工养殖的成鱼中选择。亲鱼规格应达到150克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在我国北方地区,吉勾鱼3~4龄性成熟;南方地区2龄性成熟。  相似文献   

3.
池塘鱼蟹混养,以蟹为主养,搭配鱼类,既可充分利用水体,又能净化水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生产实践证明,实行鱼蟹混养,亩可产河蟹150~200公斤,产鱼200~300公斤,比单养河蟹经济效益高。其养殖技术如下: 一、池塘条件:混养池应选择在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无污染、排注水方便的地方。面积以1~5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要求塘底土质为粘土或砂壤土,淤泥不宜过  相似文献   

4.
白鲫是从日本引进的一种大型鲫鱼,最大个体可达2.5公斤,生长速度比本地鲫鱼快1~2倍。白鲫适应性强,耐寒耐高温;性成熟早,繁殖率高;养殖成本低,它与白鲢吃相似的饵料,但售价比白鲢高60%以上。近几年内江市推广养殖以来,白鲫亩产量由原几十公斤猛涨到200~300公斤,成为当地池溏成鱼养殖中仅次于鲢鳙、草鱼而位居第三。 一、人工繁殖 1.亲鱼培育。选择2~3龄、体重0.5公斤以上的雌鱼和2龄、体重0.25公斤以上的雄鱼作亲鱼。亲鱼池面积以1~2亩、水深1~1.2米为宜、放鱼前7~10天,亩用生石灰60~75公斤干塘消毒,或120~150公斤带水  相似文献   

5.
混养是我国传统养鱼中“八字精养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养鱼的生产过程来看,从亲鱼培育、苗种繁育、直到成鱼养殖都以混养模式进行。混养一般来说就是巧妙地利用多种养殖鱼类生活水层和食性的差异,来提高养殖水体的生产力。例如1987年至1991年万年县  相似文献   

6.
第三讲 长吻(鱼危)的人工繁殖技术 1.亲鱼。长江两岸的繁殖点可就近在繁殖季节从江河天然产卵场及其邻近江段渔民捕获的个体中选购,对性腺发育成熟的进行催产;不能催产的个体(尾重在2.5公斤以上)进行池塘蓄养,微流水池每2~3平方米可蓄养1尾3~5公斤的亲鱼,伺机进行催产;远离长江的繁殖点大多是从人工饲养的商品鱼中选留后备亲鱼,这类亲鱼的致命弱点是近亲繁殖,子代性状退化,若能采用江河中成熟的异性亲鱼与之交配,问题就不会那么  相似文献   

7.
极边扁咽齿鱼是我国特有的濒危鱼类,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为了科学合理的保护极边扁咽齿鱼资源,维护黄河上游水域生态系统稳定,2017年甘肃省水产研究所对濒危鱼类极边扁咽齿鱼进行了亲鱼培育和规模化育苗研究,旨在为该鱼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彩鲫是比较受人们喜欢的观赏鱼类,它体形优美、体色艳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经济价值也比较高。现将土池塘彩鲫鱼苗的培育经验总结如下。1亲鱼的选择彩鲫的亲鱼套养在鲫鱼亲鱼池塘中,培育方法与鲫鱼亲鱼基本一致,即重视产后及秋季培育、强化春季培育、雌雄鱼越冬后分池饲养。在亲鱼的繁殖季节将彩鲫捕出,挑选性腺发育良好的亲鱼:成熟雄鱼  相似文献   

9.
秦岭细鳞鲑属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俗称花鱼、梅花鱼、金板鱼、闾花鱼、五色鱼、闾鱼,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冷水性鱼类,属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由于秦岭细鳞鲑是在地理上分布最南的两种鲑科鱼类之一(另一种为川陕哲罗鲑),为冰期自北方南移的残留种,李思忠(1966)将其定为细鳞鲑的地方亚种。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比较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优鱼类,也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淡水养殖品种,在国内市场上是中档鱼中价格最高的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出口日本、韩国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市场前景极其广阔.在农村湖泊、水库、池塘、河沟等水体中开展黄颡鱼养殖,能有效地利用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广大养殖户调整种养结构、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但因其食性杂,亲鱼培育困难,且属无鳞鱼,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饲料及养殖管理要求不同,要想养殖获得高产高效,必须掌握四个关键时期的养殖技巧.  相似文献   

11.
正鲈鲤[Percocypris pingi(Tchang)],属鲤形目,鲤科,鲈鲤属,俗称花鱼、大花鱼黄鱼、花鲈鲤、金沙鲈鲤,属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野生鱼类,主要分布于黔、川、滇长江上游及其支流,以及广西右江、云南抚仙湖、珠江水系上游支流~([1~3])。贵州分布于南、北盘江,乌江上游及红水河支流的蒙江上游~([4])。鲈鲤属高原亚冷水鱼类,目前发现最大个体15 kg以上,生活在天然急流之中,游泳能力强,为肉食性凶猛鱼  相似文献   

12.
翘嘴鲌是栖息于水体中上层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大规格鱼种供应是目前商品鱼养殖的瓶颈。花(鱼骨)是生活在水域底层的杂食鱼类,这两个品种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较高。为了充分利用水体,提高池塘的产出率,我们于2005年进行了翘嘴鲌鱼种培育池套养花鱼骨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开展“鸭鱼”混养是发展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之一。水禽粪便是鱼的好饲料,据试验每亩鱼塘饲养30只鸭子,就能解决鱼的饲料问题。但是,鱼鸭混养要加强管理,其技术要点是: 一、鱼种的搭配比例及放养密度,应根据情况灵活进行,多放养直接摄食禽粪便的鱼类和适当放养滤食性鱼类,即应以鲢鳙鱼为主,搭配草、鲤、鲫鱼,每亩放养2000~3000尾。  相似文献   

14.
春季是亲鱼性腺迅速发育成熟的时期,非常需要补充营养。因此,必须加强投饵施肥、保持充足的饲料,促使亲鱼性腺发育成熟。根据生产实践证明,其关键措施是:1.选好亲鱼培育池。应选择环境安静、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和催产池的地方。池底要求平坦,不渗漏,面积以1000~1500平方米、水深为2米左右的池塘为亲鱼培育池为宜。2.放养量要适当。以亲鱼体重计算,一般每公顷放养100~150千克亲鱼。草鱼的放养量可略大些,花、白链鱼的放养量应少些。3.草亲鱼的强化培育。草亲鱼的培育应抓好投饵、调节水质、冲水3个主要环节。水温在10℃时,亲…  相似文献   

15.
生产实践表明,利用现有鱼池稍加改造后实行鱼鳖混养,可明显提高养殖效益。这是因为鱼、鳖混养能互相促进,双获高产。鳖的残饵和粪便内氮、磷、钾等含量较高,可起培肥水质的作用,为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链、鳙鱼和杂食的鲤、鲫、罗非鱼的快速生长提供饵料条件。而大量的鱼类粪便、水草沤肥和随之繁殖起来的细菌、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又给鳖的饵料螺、蚬的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使之迅速繁殖。这样便形成了鱼、鳖食物链相互促进的新的生态平衡。实践证明,鱼鳖混养一般每亩可净产鲜鱼800~1200公斤,净产鳖100~150公斤,若混养大规格鱼种和鳖种,产  相似文献   

16.
二、鱼种池混养 这是比较好的一种模式,它不仅培育了大规格鱼种,更重要的是还获得了一定产量的商品鳜,使鱼种池养殖比较效益进一步提高。 1.鳜鱼夏花鱼种的混养 以草鱼鱼种为主的鱼种池,主养鱼火片(体长2厘米左右)放160万尾/亩左右,每亩混养夏花鳜鱼600~700尾;以鲢鳙鱼种为主的,主养鱼火片放150万尾/亩左右,混养夏花鳜鱼400~600尾/亩。这种养殖模式年终每亩可获大规格草、青、鲢、鳙鱼种250~400公斤,获商品规格为300~500克的鳜鱼120~220公斤。但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保持相应水位;保证适口规格的饵料鱼(饵料鱼体长小于鳜鱼体长45%~55%);保持水质优良,最好配上增氧机;作好鱼病预防。 2.大规格鳜鱼种的混养 指混养尾重30~50克  相似文献   

17.
鳜鱼[Sinipercachuatsi (Basilewsky)]又名桂花鱼,其肉质鲜嫩,爽滑少刺,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脂肪含量较低,为中外驰名的淡水珍贵鱼类,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从1985年起,各地先后探索出一套活饲料鱼配套、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技术。现将鳜鱼养殖的实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是极具有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黄颡鱼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慢于鲤科鱼类,但对于该品种本身而言生长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能达到商品规格,且群体产量较高.因目前人工繁殖技术尚不成熟,大规模人工养殖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开展混养已势在必行、鱼池混养黄颡鱼具有:一是  相似文献   

19.
鳜鱼也称翘嘴鳜、桂鱼,在北方地区也称鳌花,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鳜鱼终生以活鱼虾为食,养殖鳜鱼的难点和关键点是饵料鱼配套问题,也是生产中的薄弱环节。鳜鱼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具有独特性,技术要求高,成本也相应较高,如养殖技术不当,就会前功尽弃。一、鱼苗培育鱼苗培育阶段是指鱼苗开口到体长3厘米阶段,一般在鳜鱼苗种生产场家进行。  相似文献   

20.
黄粉虫对胡子鲶鱼苗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子鲶鱼属于热带亚热带淡水鱼类,是一种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优良食用鱼类.在鱼类的饲养中,饵料是养殖的重要因素,其中摄入的营养物质合理与否都会影响鱼的产量.现就黄粉虫的不同虫态及其代谢物添加于饵料中,观察胡子鲶鱼苗的生长性能,为其在胡子鲶鱼苗培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