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光合菌剂对菜心产量和品质的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菜心上喷施不同浓度光合菌剂的试验研究,筛选适合高产优质蔬菜生长的最佳施用浓度。结果表明:光合菌剂50~150倍液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以100倍液的增产效果最好,商品产量增产率达10.2%,生物产量增产率达19.4%;光合菌剂具有显著提高菜心地上部氮、磷、钾吸收的效果,其中以100倍液的效果最好,吸收量增长率分别为N 27.1%、P2O530.2%、K2O33.6%;喷施光合细菌100倍液具有提高菜心品质的效果,维生素C和可溶糖含量增加15.5%和17.7%,菜心硝酸盐含量降低7.85%。  相似文献   

2.
螯合型植物营养剂对菜心、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菜心和生菜为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浓度螯合型植物营养剂对植株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600倍喷施效果最好,每667m2菜心产量为879kg、增产11.9%,每667m2生菜产量为2304kg、增产22.6%;螯合型植物营养剂喷施后,菜心和生菜的Vc、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增加,硝酸盐含量明显下降,其中以菜心600倍喷施硝酸盐含量最低(1817mg/kg)、比对照降低36.5%。  相似文献   

3.
糖蜜酒精废液对甘蔗品质及蔗糖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45、75、105 t/hm^2糖蜜酒精废液直接浇灌甘蔗,并与清水处理(对照)和常规施肥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糖蜜酒精废液对甘蔗品质及蔗糖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3种定量糖蜜酒精废液的甘蔗,蔗糖产量显著高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施用3种定量糖蜜酒精废液,新植蔗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和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的活性低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宿根蔗的两种酶活性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相当;施用3种定量糖蜜酒精废液,新植蔗的蔗糖分含量、蔗汁还原糖和重力纯度在工艺成熟前期低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但到工艺成熟后期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相当,宿根蔗的上述各项品质指标在整个工艺成熟期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施用3种定量糖蜜酒精废液能显著提高甘蔗蔗糖产量,如生长期足够长,还能获得与常规施肥相同的酶活性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采用500、1000、1500mg/L硫酸锌及86mg/L禾丰锌对菜心进行叶面喷施,研究不同锌肥对菜心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禾丰锌肥比硫酸锌肥在促进菜心的生长发育、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菜心产量、改善菜心品质方面效果更显著,禾丰锌肥处理菜心经济产量可高达16.13g,是对照的2.61倍;每100g鲜重Vc含量高达125.49mg,是对照的1.36倍。但不同浓度的硫酸锌肥对菜心生长也有影响,以1000mg/L锌肥处理效果较好,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17.45mg/g,是对照的1.22倍。500、1500mg/L锌肥处理也能促进菜心生长,但效果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蜜酒精发酵液蔗田施用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为甘蔗增产增糖、消除糖蜜酒精发酵液对环境的污染及发展蔗糖业循环经济提供参考,并为在试验地蔗区推广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把糖蜜酒精发酵液作为液肥与常规施肥作比较试验,糖蜜酒精发酵液施用量为120 t/ha,锤度为7.0~7.5.试验期间调查不同处理甘蔗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常规施肥(CK)相比,喷施糖蜜酒精发酵液提高了甘蔗出苗率、分蘖率、叶绿素和田间锤度,甘蔗株高、茎径、有效茎数也有一定的提高,产量比对照增加30.2%.[结论]喷施糖蜜酒精发酵液对甘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增产增糖.  相似文献   

6.
施用糖蜜酒精废液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施用糖蜜酒精废液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用糖蜜酒精废液后,土壤的pH和土壤容重都有所下降,土壤有机质、有效氮、速效钾、有效镁的含量随糖蜜酒精废液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显示糖蜜酒精废液可以作为液体肥料施用.蔗地施用酒精废液,可以减少酒精废液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建立新型的糖蜜酒精废液处理技术提供依据。[方法]用自制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作为絮凝剂处理糖蜜酒精废液,探讨阳离子淀粉用量、废液初始pH值及搅拌吸附时间对糖蜜酒精废液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条件。[结果]测定条件确定为波长560 nm,pH值8.0。CODcr的去除率和脱色率均随阳离子淀粉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用量为500 mg/L时开始减小。pH值6.0~9.0时CODcr去除率及脱色率较高,且基本不变。絮凝剂吸附时间对CODcr的去除率和脱色率影响不大。pH值对CODcr去除率和脱色率的影响最大,然后是阳离子淀粉投加量、吸附时间。[结论]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吸附处理糖蜜酒精废液的最佳处理条件为阳离子淀粉投加量500mg/L,废液初始pH值7.0,吸附时间5 min,此条件下,CODcr去除率达70.8%,脱色率达50.3%。  相似文献   

8.
脱落酸和烯效唑对菜心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青四九菜心为材料,研究外源植物激素脱落酸和生长延缓剂烯效唑对菜心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外源脱落酸和烯效唑在2~3叶期处理可显著提高菜心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降低胞间CO2浓度,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从而增加菜心产量,4~5叶期处理效果次之,6~8叶期处理效果再次之。说明在植株不同生长期,脱落酸和烯效唑处理对菜心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处理中以2~3叶期A2B1、A2B2、A1B2处理光合速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有机菜心生产中盲目施肥、缺乏科学的施肥数据以指导生产的问题,基于田间小区试验,通过设置有机肥不同的施氮量处理(0、300、600、900、1 200 kg/hm~2),探究西北旱区有机菜心种植的适宜有机肥用量。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增加有机肥施氮量可明显促进菜心生长、增加产量、提高茎薹品质,而过量施加有机肥却抑制菜心生长、降低产量;菜心的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薹粗、地上地下干鲜质量、产量和净收益均以有机肥施氮量900 kg/hm~2处理最高,较其他施肥量株高、地上鲜质量、产量和净收益分别提高13.9%~94.9%、24.9%~127.1%、28.5%~675.4%和35.7%~536.8%,茎薹和叶片硝酸盐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明显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有机肥施氮量从600 kg/hm~2提高到1 200 kg/hm~2,菜心产量收益虽有提高,但远低于肥料投入成本的增加,与有机肥施氮量600 kg/hm~2相比,1 200 kg/hm~2处理菜心产量收益增加7.3%,而净收益降低10.9%,说明有机肥施氮量1 200 kg/hm~2处理不利于有机菜心生产。综合考虑菜心产量和种植者的经济效益,有机肥施氮量900 kg/hm~2在菜心生产中更具有优势,其次为600 kg/hm~2施氮量。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硒方式对糜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面喷施硒肥可以明显提高糜子籽粒中硒含量,但不同糜子品种富硒能力具有一定差异。60 g/hm2处理的糜子籽粒中硒含量为0.04~0.32 mg/kg,比对照平均增加了13.5倍;120 g/hm2处理的糜子籽粒中硒含量为0.07~0.46 mg/kg,比对照平均增加了19.4倍;180 g/hm2处理的糜子籽粒中硒含量为0.13~0.57 mg/kg,比对照平均增加了21.8倍;叶面喷施硒肥对糜子产量的影响不明显,对相同处理的不同糜子品种的产量有影响;叶面喷施硒肥能使多数糜子品种籽粒的蛋白质含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水氮处理对菜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素用量和土壤水分对菜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水分处理条件下,不同施氮处理的菜心产量差异显著,以N2(100m gN/kg土)处理对菜心产量的效应最好;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菜心产量显著降低;菜心硝酸盐含量主要受土壤供氮水平的影响,其次是土壤水分;施N能显著提高菜心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幅为31.65%~45.86%。综合产量和品质,以N2W1(100m gN/kg土,60%/FC)处理效果最好。适宜的供氮量配合适当降低土壤含水量,是提高菜心产量与品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特效植物营养素对杂交菜心产量及生化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已经采收后才开始用特效植物营养素(SPNE)喷施杂交菜心植株,比较SPNE在非常规使用时期对杂交菜心产量及生化性状品质的影响。[结果]SPNE使杂交菜心的菜薹比对照发得早,生长快,苔粗、苔长、苔重和叶面积增加因而提高产量,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使产品生化品质更好,用SPNE处理过的菜薹其蛋白质、维生素C、钙的含量超过对照,尤其是叶绿素和糖的含量比对照增加较多,使产品口感更佳。[结论]说明在杂交菜心采收后才使用SPNE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Cd对叶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其在叶菜体内的积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选取广东省菜薹、芥菜、叶用莴苣、蕹菜和苋菜等几种主要的叶类蔬菜,在水培条件下进行Cd在不同浓度下对叶菜生长、产量及其在叶菜体内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液中Cd的添加浓度为0.01、0.1、0.5mg·kg-1时,其对叶菜生长、产量及其在叶菜体内积累都有明显的影响,且因Cd浓度和叶菜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随着培养液中Cd浓度的增大,各种类叶菜的受害症状加重,减产幅度增大,可食用部位Cd含量和Cd累积量都极显著增加,且它们分别与培养液中的Cd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前者r=0.987 ̄0.999,P<0.01,N=4;后者r=0.967 ̄0.999,P<0.05,N=4)。各叶菜产量受影响程度的顺序为:叶用莴苣>苋菜、芥菜>菜薹>蕹菜。可食用部位富集Cd量的顺序为:苋菜>菜薹>叶用莴苣>芥菜、蕹菜。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猪场沼液对芥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旨在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沼液能够显著提高芥菜根系活力,增加产量和生物量,以100%原沼液的增产效果最好,地上部产量增加21.5%,生物量增加22.1%;施用沼液具有改善芥菜品质的效果,与对照相比,50%处理后沼液可提高芥菜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25.1%和27.1%,但维生素C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合理施用沼液进行农灌不仅可以减轻养殖场处理后污水的排放压力,还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叶菜品质。  相似文献   

15.
叶面施用氨基酸对菜心品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甘氨酸、丙氨酸、赖氨酸和谷氨酸对菜心品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4种氨基酸均能够提高菜心产量,显著提高菜心体内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菜心体内硝酸盐的累积;除丙氨酸外,喷施其他3种氨基酸均能提高菜心可溶蛋白含量、降低草酸的累积;而施用氨基酸对菜心叶绿素无明显影响,致使菜心维生素C含量有所降低。同时,喷施氨基酸均能够提高菜心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说明喷施氨基酸有利于改善菜心氮代谢,降低菜心硝酸盐和草酸的积累,提高菜心可溶糖和可溶蛋白含量,改善菜心品质。  相似文献   

16.
硒营养对菜心(菜薹)植株生长、 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试验,设置0、0.25、0.5、1.0 mg/L 4个硒浓度,研究了硒营养对菜心植株生长、菜薹产量和品质 的影响。结果表明;硒对菜心植株的菜薹长度、菜薹节数、菜薹节间长度影响不显著,但适宜浓度的硒可显著地促进 菜薹的膨大,增加其粗度,提高菜薹的产量。硒营养对菜心叶片与茎品质的影响不同,硒明显地提高了茎和叶的Vc 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叶片类胡萝卜含量,降低了茎可溶性蛋白含量、叶可溶性糖含量和硝酸盐含量,但对叶片叶 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茎可溶性糖含量、硝酸盐含量和粗纤维含量的影响不明显。硒处理可促进菜心植株对 硫和硒的吸收,提高植株的硫和硒含量。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有机肥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永发试验基地开展大棚试验,研究施用促生长型功能性有机肥对大白菜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土壤微生物丰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功能性有机肥能显著促进大白菜的生长,且以添加高浓度促生菌效果最优。大白菜移栽后第20天,施用添加2%促生菌的功能性有机肥的大白菜株高比对照(CK)提高30.5%,叶片宽增加24.9%。与施用普通有机肥和CK相比,施用功能性有机肥后,大白菜收获期产量增加,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更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BM有机物料腐熟剂高温发酵鸡粪(以下简称BM有机肥)做底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M有机肥使用量的增大,大白菜的叶长、叶宽、球高、球茎均增加,以30t/hm2时达到最大。BM有机肥使用量为30t/hm2时,大白菜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到1.39%;粗灰分含量最低,仅为0.49%;亚硝酸盐含量为0.22mg/kg。BM有机肥使用量为30t/hm2时大白菜产量最高,达到164.09t/hm2,比单纯施用化肥处理产量增加14.01t/hm2,增产幅度为9.3%。在大白菜生产上使用BM有机肥,可以有效提高大白菜产量和品质,从而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康云艳  黄爱政  杨暹  刘晓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65-13767,13792
[目的]以菜心品种油青四九(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 cv.Youqing 49)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脱落酸和烯效唑,分别在2~3、4~5、6~8叶期3个时期,单一和混合施用对菜心菜薹品质特性的影响。[方法]对菜薹VC、可溶性蛋白、硝酸盐、可溶性糖、还原糖及游离氨基酸总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所有处理中,以6~8叶期脱落酸15 mg/L+烯效唑300 mg/L处理菜薹VC含量最高,以4~5叶期烯效唑400 mg/L处理菜薹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除3个时期的脱落酸20 mg/L处理、6~8叶期烯效唑400mg/L以及脱落酸20 mg/L+烯效唑400 mg/L外,其余处理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菜薹的硝酸盐含量。脱落酸和烯效唑处理对菜薹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增加作用在2~3叶期效果较好。菜薹可溶性糖和还原性糖含量以2~3叶期的脱落酸20 mg/L+烯效唑300 mg/L处理和4~5叶期脱落酸15 mg/L+烯效唑300 mg/L处理较高。[结论]综合而言,以2~3叶期脱落酸20 mg/L+烯效唑300 mg/L处理菜薹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