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经营方式下杨树人工林叶面积分布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对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杨树人工林分的叶面积垂直分布及其片节动态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集约经营林木叶面积的数值明显大于粗放经营林木的叶面积数值,林木个体间叶面积差异显著且与林木个体的胸径大小成正比。整个生长季节内,集约经营林木冠层叶面积数值较大,林分生长季节较长;而粗放经营林木叶面积相对较小,生长季较短。叶面积较大,生长季较长是导致集约经营林分生产力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研究,建立了生长季不同时期内,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林木累积叶面积指数垂直分布的拟合模型,可用于对叶面积的估算。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杨树人工林冠层光分布、计算冠层光合产产量奠定了基础,为我国杨树人工林的速生、丰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华北落叶松边材透水性与叶面积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华北落叶松林单木累积叶面积、树干边材面积、树干边材透水率及透水量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引入树干边材面积与边材透水率的积可明显提高估测树冠叶面积垂直分布的精度,进而为精确估测林分的叶面积空间分布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刘志刚  潘向丽 《林业科学》1995,31(3):269-274
对华北落叶松林单木累积叶面积,树干边材面积,树干边材透水率及透水量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引入树干边材面积与边材透水率的积可明显提高估测树冠叶面积垂直分布的精度,进而为精确估测林分的叶面积空间分布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间伐对杉莲混交林中乳源木莲树冠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福建省沙县15年生(13年生时间伐)和17年生(10年生时间伐)的乳源木莲-杉木中龄混交林(杉莲比为7:3)为研究对象,通过应用Ruark异速生长模型,对间伐后混交林中乳源木莲的树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混交条件下,不同间伐期对树冠形状有显著影响:13年生时间伐,乳源木莲树冠生长受到限制不能充分扩展,树冠形状近似抛物线形,枝长分布方式对下部层次造成遮荫,不利于乳源木莲树木的光合作用;而10年生时间伐,乳源木莲具有圆锥形树冠、较大的枝倾角和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因此有利于树冠对光的截获,从而增加单株生物产量,有利于培育乳源木莲大径材。杉莲混交林中乳源木莲累积叶面积指数可以分别用以下模型进行估测:y(10年生时间伐)=2.6211Z^0.1318 e^0.0417z(R^2=0.9418)和y(13年生时间伐)=1.7546Z^0.6122e^-0.1411z(R^2=0.9923)。通过残差百分比检验和后验检验表明,模型拟合度较高,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对集约和粗放经营的高节竹不同器官生物量及凋落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粗放经营,集约经营高节竹林的1-3年生竹占比从71%增长至81%,单株叶、枝、秆生物量比粗放经营分别高66.7%、60.8%、79.4%,整株生物量比粗放经营高74.63%.集约经营高节竹林单位面积叶、枝、秆、根鞭、凋落物和总生物量分别为10.1...  相似文献   

6.
以甘肃民勤荒漠成年沙枣树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径阶的标准木进行了全株破坏性取样。直接测量了树木的总生物量(含根、茎、枝、叶)、树冠形状、叶面积。并运用分形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叶片、树冠、整株树木的分形特征及其与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生长势的联系。结果表明:1)叶片周界分维数DLp均值=1.048。DLp与叶片圆度Rd呈反相关。叶片面积分维数DLa均值=1.337。DLa与叶片圆度Rd成正比。DLa反映了被调查的民勤沙枣的品种属性、栽培性质、生态学特性;2)树冠空间曲面分维数D(S-L)均值=2.304。树冠体积分维数D(V-L)均值=2.308。D(S-L)与树冠叶面积饱和值K2呈正相关。生长中庸的林木,D(S-L)≈2.2~2.3,与此相对应的K2≈0.6~0.7。D(S-L)与树冠垂直投影面的叶面积指数LAI值呈正相关。分维数D(S-L)平均值对应的LAI≈3。在一定范围内,D(S-L)随树木生长势的上升而增大,随立地条件的改善而增大。树冠分维数反映了树木的生长势和立地条件的优劣;3)整株树木分维数D(Wt-L)均值=2.410,D(Wt-L)的值映射出沙枣的中旱生植物、阳性植物、高光合植物特征。  相似文献   

7.
基于楠木(Phoebe zhennan)人工林5块同定标准地25株枝解析数据,进行楠木人工林树冠体积与叶面积指数预估模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楠木人工林树冠体积和叶面积指数随着林木胸径、树高、冠幅和冠高的增大而增大;在分析树冠体积和叶面积指数与林木变量的基础上,利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了树冠体积(V)和叶面积指数(LAI)的预估模型:所建立的楠木人工林树冠体积的预估模型为:V=0.2750L2.253H10.770(L为冠幅,m;H1为冠高,m),叶面积指数的预估模型为:LAI=0.7845+0.5481H1-0.0288H12+0.0007H13;对预估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两个模型的预估精度均大于88%,说明所建模型可以较好地预估楠木人工林树冠体积和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8.
不同经营方式对绿竹地下结构和林分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经营方式的绿竹林根系结构和生物量分布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粗放经营的绿竹林内,竹根干质量总量为317.61 kg·hm-2,竹根长度总量为45 304.91 m·hm-2,竹根表面积总量为98.65 m2·hm-2,竹根体积总量为0.018 1 m3·hm-2;在集约经营的绿竹林内,竹根干质量总量为1 333.12 kg·hm-2,竹根长度总量为143 338.46 m·hm-2,竹根表面积总量为3 089.15 m2·hm-2,竹根体积总量为0.583 1 m3·hm-2.无论是粗放经营的绿竹林,还是集约经营的绿竹林,0~40 cm土层都是竹根干质量、长度、表面积、体积4项指标集中分布的区域.在粗放经营的绿竹林中,0~20 cm土层竹根干质量、长度、表面积、体积4项指标所占比例最高;而在集约经营的样地中,20~40 cm土层4项指标所占比例最大.在粗放经营的绿竹林中,总生物量干质量为14 537.34 kg·hm-2,其中地上部分为12 575.34 kg·hm-2,地下部分为1 962.00 kg·hm-2;而在集约经营的绿竹林中,总生物量干质量为39 267.27 kg·hm-2,其中地上部分为31 518.27 kg·hm-2,地下部分为7 749.00 kg·hm-2.比较集约经营、粗放经营的绿竹林各组分生物量,发现集约经营绿竹林远大于粗放经营绿竹林,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叶,集约经营绿竹林是粗放经营绿竹林的5.68倍,其次是根,为4.23倍,差异最小的是秆,为2.03倍,生物量差异大小的顺序为:叶>根>枝>蔸>秆.在各组分生物量所占的比例中,集约经营、粗放经营绿竹林表现出相同的特征,即各组分生物量所占比例的大小为:秆>枝>蔸>叶>根.  相似文献   

9.
杨树人工林冠层光合辐射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杨树人工林冠层上部,下部太阳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其相互转换的关系方程;研究了PAR的日、季变化特征;根据Beer-Lambert方程,结合林分生长季内的叶面积动态及林冠各层次的叶面积指数(LAI),计算出生长季内各天的消光系数(K)及任一时刻冠层内不同深度的光分布,并对PAR的透过率与林分消光系数K及累积叶面积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精确估测银杏人工林有效叶面积指数(eLAI),以更好了解银杏人工林的生长和竞争、理解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产力。【方法】基于多旋翼无人机激光雷达(LiDAR)系统获取的点云数据,结合45块地面实测样地数据,使用孔隙度模型法(通过计算点云的冠层穿透率,根据Beer-Lambert定律计算有效叶面积指数)和统计模型法(首先通过地面实测的有效叶面积指数和所提取的LiDAR特征变量建模,然后借助拟合的模型估测有效叶面积指数)对我国典型银杏人工林进行样地尺度的有效叶面积指数估测。【结果】1)使用统计模型法估测eLAI时,仅利用LiDAR高度特征变量估测精度为R2=0. 38(rRMSE=54%),引入其他特征变量(冠层密度特征、冠层容积比以及强度特征变量)后精度分别达到R2=0. 64(rRMSE=26%)、R2=0. 61(rRMSE=28%)、R2=0. 74(rRMSE=23%); 2)根据Cover将样地分组建模后发现,分组建模的精度优于不分组建模的精度;3)孔隙度模型法估测有效叶面积指数的精度为R2=0. 71(rRMSE=32. 0%)。【结论】结合多组LiDAR特征变量估测有效叶面积指数能够充分挖掘LiDAR数据包含的冠层结构特性,从而提升估测精度;同时,使用孔隙度模型法可以有效估测银杏人工林有效叶面积指数。无人机LiDAR点云在估测银杏人工林有效叶面积指数上具有较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如何实现森林的多目标经营是我国林业发展所面临的全新课题。该文从森林经营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入手,在总结分析我国森林经营的发展历程、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树立森林多目标经营理念,全面推进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2.
森林经营方案是国有林场科学经营森林的法定依据,为探索现代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加快现代林业建设,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的骨干示范作用。依据丽水市白云山生态林场的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了森林资源特点,确定了林场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编制了森林经营规划,提出了森林经营规划的重点。结果表明:在分类经营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原则的指导下,规划下一经理期人工造林更新面积18701亩,规划幼林抚育97136亩/次,规划抚育间伐面积18366亩,规划采伐总量48709 m3,前3年年伐量4519 m3。由此严格地按照森林经营方案实施,至经理期末,森林蓄积量可提高10%以上,树种结构更趋合理,森林质量将得到有效提升,森林生态优势将得到良好发挥,林场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可为国有林场科学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ere is a variety of forest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ranging from state management to community and private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dentify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one institution outperforms the others in the efficiency of forest management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dominant forest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and theoretical arguments. In conclusion, we argue that the community management system performs best for nontimber forests, whereas a mixed management system, in which forest protection is carried out communally and tree management is carried out individually, is likely to work best for timber forests.  相似文献   

14.
在长期从事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调研并参阅有关资料成果,分析论述了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经营和采伐管理工作现状;指出了面临的困难和弊端;提出了具体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条生态途径。生态系统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与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是生态学理论与管理学思想的融合过程。文中在概述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与背景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并分别从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3个角度论述了目前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指出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森林资源管理方法, 其应用不仅仅关系到自然科学, 而更多地关系到文化和社会, 因此要根据特殊的国情和林情, 研究适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是当今世界林业建设发展的主题。文章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现实,立足可持续经营理论,分析探讨森林的可持续发展,首要的是要提高对森林多功能的认识,提高森林是人类生存源泉的认识。文章结合林区的森林以永续经营、分类经营、资产化经营和生态经营为途径探讨分析了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7.
论高层建筑施工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如何搞好高层建筑的施工,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有哪些特点,其管理任务及在实际中如 何搞好高层建筑管理等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东北及内蒙古林区林木采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几年开展的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核查工作 ,发现在东北及内蒙古林区林木采伐管理上存在很多的问题 ,提出了加强改进林木采伐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初,雷州林业局根据广东市场经济发展态势和分类经营要求,率先实行生态、经济、社会、健康、安全5方面的统筹兼顾、战略运筹,走出一条以林产工业带动的营林一工厂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格局和以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为要求、按小班经营法组织经营的微观森林经理道路,体现了现代化林业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农户对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选择一直是林业经营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本文基于福建省842个样本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多元 Logit回归模型分析农户选择单户经营、联户经营及股份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林业生产经营水平、政策制度及采伐指标申请3个因子占总方差的72.21%。回归结果显示,对农户不同林业经营形式选择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农户受教育水平、林地分散程度、采伐指标获取难度、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林业生产经营水平、家庭劳动力数量、政策制度等对农户的选择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要充分尊重林农意愿,同时因地制宜地引导林农选择适合的经营形式,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林业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