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连近海光棘球海胆生殖周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0年对大连近海光棘球海胆生殖腺指数进行周年调查,并对其生殖腺发育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该海区光棘球海胆的自然系列期为7月末至9月下旬,盛期为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这一时期的水温为22~23℃,处于水温自然下降季节。雄性成熟略早于雌性。全年生殖腺肥满期出现在6~8月,消瘦期为10月至年4月,因而海胆的采捕期以6~8月初为宜。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苎麻生长发迹了5~20cm土层的温度状况,缩小了不同季节的最高与最低温度值的变幅。苎麻地在9月至次年3月的早晨8:00,5~20cm土层均具有升温效应,10月升温最高1.10℃;7~8月则有较强的降温效应,8月10cm土层隆温最多,为1.61℃。在下午14:00,4~9月苎麻地小区5~20cm土层表现显著的降温效应,高温的8月10cm土层的降温值平均高达3.19℃。苎麻地具有减少一年中土壤高于30℃和低于5℃温度的天数和累积量。  相似文献   

3.
1997年5月~12月在内蒙古锡林勒盟多伦县测定了蒙古牛四季的牧食习性,研究了蒙古牛的采食、站立、游走、卧息、反刍和排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蒙古牛的平均采食时间为438.5±10.8min共计7.5±0.5个采食周期;反刍时间为393.9±9.2min;卧息时间289.6±12.2min;站立游走时间317.9±12.9min。平均采食速度43.1±1.8口/min。  相似文献   

4.
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福寿螺在佛山年发生2~3代,温度是直接影响其发育速度和发生世代的主要因素。1991~1992年室外饲养观察,产卵母螺寿命一般4~8个月,卵粒孵化率平均79.1%;每年4~10月是福寿螺繁殖高峰期,其中5~6月和9~10月是幼螺高峰期,初孵幼螺长至成螺成话率只有54%。防治上以药物防治为主,可施用76%百螺杀或9%密达颗粒剂,防效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5.
公绵羊血浆睾酮(T)水平在8~12月极显著地高于1~7月(P<0.01);平均射精量和精子活率在9~3月均显著地高于4~8月(P<0.01);精子畸形率和精子数在9~1月与2~8月有极显著差异(P<0.01)。血浆中锌、铜、锰水平在配种季节8~1月明显地高于非配种季节的6~7月(P<0.01),并与配种季节开始后T水平的升高和精液品质改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732,P<0.01;r=0.7824,P<0.01)。  相似文献   

6.
公绵羊精液睾酮(T)水平在8~12月极显著高于1~7月(P〈0.01)。精液锌含量在配种季节10~12月明显高于非配种季节6月(P〈0.01);铜含量在配种季节9月明显高于5~8月(P〈0.01);硒含量在配种季节8~9月明显高于非配种季节4~6月(P〈0.01);铁、锰含量在非配种季节4~6月较高。精液中硒含量变化与与种季节开始T水平的升高和精液品质的改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7.
1992~1993年试验观察,褐飞虱在济宁市每年发生3~4代,一代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世代历期24.25天;二代发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主要为害世代,历期25.75天;三代发生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历期38.75天;四代卵和低龄若虫出现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后期低温而死亡。以25%扑虱灵防治效果较好,其次是50%甲胺磷。  相似文献   

8.
选用聚乙烯薄膜小包装袋包装不同含水量(10.2%~13.5%)杂交稻种子,研究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期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季小包装的杂交稻种子,其种子能保持种用价值的期限与包装时种子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含水量为10.2%~10.9%的贮存一年,发芽率可保持在93.0%~94.15%,其贮存期可望超过一年;含水量13.5%的贮存8个月,发芽率可保持在90.25%,但其贮存期不宜超过8个月。  相似文献   

9.
四川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发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在四川的18个地(市,州),56个县发生。寄主植物有12科38种,主要有;豇豆,菜豆,黄瓜,南瓜,番茄,辣椒,烟草,白菜以及满天星等作物。在攀西地区,该虫1年发生2次高峰;5月上旬至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盆地内,1次高峰发生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  相似文献   

10.
经济导视     
全球主要8种植物油消费量将增长5.7% 据德国《油世界》报道,2000/01年度全球8种主要植物油消费量将达8 824万t,比上年度增长了5.7%。2001年4~9月全球向日葵子油和菜子油消费量将低于2000年同期,但本年度豆油的消费量将增加 170万t,其中2001年4~9月增加 110万t。目前,植物油价格还处于低位,但这有利于刺激需求。联合国粮农组织提醒人们关注城市贫民生活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发表声明,要求人们关注发展中国家城区贫民中越来越严重的营养不良以及与此相关的疾病。为了在发展中国家取得…  相似文献   

11.
调查100株落叶松,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ahurica Flkv.)越冬幼虫和早春第四龄幼虫在树冠上的垂直分布规律是:由下层向上层虫口密度逐渐变小;下层虫口密度通常为上层的2倍以上,最多可达3.2倍。在枝条上的水平分布规律是:当年生枝段上虫数最少,前一年枝段上虫数最多,前二年枝段上次之;前一年枝段上的虫数常为当年枝段上的3倍以上。据幼虫在树冠上的分布规律,讨论了以下问题:①冬季或早春调查虫口密度时,顾及树冠形状,应用“加权法”原理在树冠的上、中、下层调查不同数量样枝,所得结果会更接近于实际;②样枝长度如过短(如:10cm、15cm),所得结果不应用于测报。  相似文献   

12.
以配子供量、球果量数量性状对油松种子园去劣疏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研究对油松种子园内118个无性系的球果量、雄球花量及花粉量、花期同步性进行观测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聚类和秩次排序处理。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球果量和雄球花量的差异显著,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不同土壤条件与管理水平对球果量与雄球花量影响极显著,并筛选出球果量大、配子供量多的13、43、100号等16个优良无性系,将118个无性系分为4类,为种子园的留优去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蛋鸡随着周龄的增加, 鲜胫骨长和鲜胫骨重同时增长, 但增重的速度落后于胫骨增长的速度。在17~19 周龄内胫骨中的钙和磷含量以及胫骨灰与鲜骨重的比值急巨增加。钙和磷含量的变化曲线相似, 只是在纵轴上的截距不同。钠的含量高于镁, 在17~19 周龄时, 钠和镁的含量急巨增加, 在23~24 周龄后趋于平稳, 钠和镁有相似的变化曲线, 只是在纵轴上的截距不同, 钾的含量变化不同于钠和镁, 随着周龄的增长, 钾的含量是逐渐降低的, 在23~24 周龄后趋于平稳。微量元素锰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增加, 在 45 周龄后略有下降趋。铁的曲线变化不规则。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室接种的条件下,证实了小麦白粉菌能侵染大麦(品种:“天津1号”;“757”;“矮杆齐”)、鹅观草和燕麦。它在这些植物上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再接种于小麦亦发生正常侵染。接种在大麦“早熟3号”上的菌,能产生出菌丝,但不产生分生孢子。接种在“秦岭黑麦”上的菌只能达到侵入阶段,并且多数的受侵表皮细胞发生明显的过敏性死亡。据试验结果认为,某些野生禾草有可能是小麦白粉病的初侵染来源。  相似文献   

15.
港口淤积问题是众多港口都不可避免而又必须慎重对待并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港口淤积量预测的现状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分析,阐明了在港口淤积预测问题上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港口淤积预测问题所采用的数据挖掘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蚜霉菌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蚜霉菌是棉蚜等蚜虫的流行性病原体。为了给扩大生产和推广使用本菌防治蚜虫提供依据,本研究对其田间应用的流行性蚜霉菌-258型菌剂进行了安全性试验。用小白鼠、豚鼠和雏鸡经不同途径接种不同剂量的孢子作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动物均未表现有临床症状,实验前后增重和红、白细胞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织器官经病理学检查和扫描电镜观察也无异常。由此证明E.f-258对哺乳动物和禽类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园林植物槐树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国槐、龙爪槐、红花槐、黄花槐、剌槐以及香花槐作POD与EST同工酶测定.通过比较它们的酶谱差异,计算各试材的酶谱相似系数,发现红花槐和香花槐的2种酶谱一致,应是同一品种的不同类型;红花槐与刺槐的亲缘关系也很近,而双荚决明与国槐酶谱相似系数最小,它们间的亲缘关系较远。通过对试材的植物学性状比较,讨论了它们的分类地位以及在园林上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研究黑白花乳牛血液成份和理化特性的季节性变化,并通过相关分析说明气温或温湿指数对血液成份和理化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控制SMV危害的种子带毒率临界水平,因年度间介体蚜量发生程度不同而变化。大豆田有翅蚜大量迁飞活动的年份也是蚜虫大发生的年份。播种感病品种,蚜虫轻发生年控制SMV危害的种子带毒率临界水平为0.5%;中等偏轻年份为0.2%;中等发生年份为0.1%;而中等偏重发生年份为0.04%;大发生年则为0.01%。因此,可根据不同年份介体蚜虫发生的程度决定所播种子的带毒率水平,控制SMV危害。文中还讨论了获得低带毒率种子的方法,并提出应该将种传率的高低,作为鉴定大豆品种抗感SMV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