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总结了"十三五"期间,我国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分析了"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方向,为将来我国的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总结我国茶园有害生物防治从传统防治到化学防治,再到绿色防控和生态调控理念引入的发展历程,解析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的内涵,介绍物理防治、化学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及农业防治各项技术,提出应合理选用和精准使用农药,进而提出目前我国茶园绿色防控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生物防治是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茶园有害生物生物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文章综述了以虫(天敌)治虫、微生物防治、植物源农药防治等我国茶园有害生物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茶园有害生物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茶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植保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从茶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讨论了茶园植保问题。文中概述了半个世纪来我国的茶园植保工作,经历了从化学防治—全部种群防治—病虫综合防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4个阶段。文中还从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发挥茶园自然调控能力和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开展生物防治及合理进行化学防治等项关键技术,探讨了茶园中实施有害生物治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应用农业、生态、物理、生物等措施综合防控茶园有害生物,达到减少农药施用量,降低茶叶农药残留,确保茶叶质量安全的植保技术。本文总结介绍福建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南靖综合试验推广站2009~2011年示范推广的"土楼工夫"红茶基地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要点、防控成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基地选择、园内植被保护、土壤体系培育以及茶园有害生物的调控等方面对有机茶园的生态建设做了较为详尽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浙江省生态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介绍了"以花抑虫"、"以草制草"等茶园绿色防控新技术,以期为生态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茶园杂草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除草因快速、高效、低成本等优点,受到农民的青睐。但是化学除草剂的过量使用,易造成水土流失,加速杂草抗性形成,污染地下水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践行绿色发展观,发展替代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从防控技术出发,综述了我国茶园主要杂草防控技术优缺点,提出不同技术的适用条件,以期为茶园草害防控和茶农科学除草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边磊 《中国茶叶》2022,(2):10-17
物理防治技术是茶树害虫综合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总结了茶园害虫防治中常见物理防治技术的种类和应用现状,分析了技术存在的缺陷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茶园害虫的物理防治技术研发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推广与应用茶园绿色防控技术,不仅提升茶叶产量与质量,同时也保护茶园生态环境。对推动茶叶绿色发展,质量兴茶、绿色兴茶、品牌强茶具有战略性意义。本文主要以霞浦8个茶园基地为示范区,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在充分分析霞浦茶园病虫害的基础上,对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全面探究,为霞浦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茶树害虫防治的新途径--化学生态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宗懋 《茶叶》2005,31(2):71-74
本文介绍了应用化学生态学原理进行茶树害虫防治的目前进展和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了应用昆虫性信息素和茶树挥发性互利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在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上,主要利用人工模拟的雌性害虫的性信息素来引诱同种害虫的雄性害虫以达到预测和迷向防治的目的。在茶树挥发性互利素的应用上,当害虫危害茶树后,害虫的口腔分泌物中的酶类会由叶片的伤口进入茶树组织内而使茶树体内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挥发性化合物。这种新的挥发性化合物对这些害虫的天敌有很强的引诱作用,而对害虫却没有或只有很弱的引诱活性,通过这类化合物可以使天敌很容易找到它扑食或寄生的害虫的位置,为天敌寻觅到害虫提供了线索,同时为被害的茶树提供了保护.应用化学生态学进行害虫的防治尽管还没有在生产上达到应用的程度,但前景辉煌。  相似文献   

12.
张瑾  肖强 《中国茶叶》2020,(1):12-14
作为一种茶树重要的半翅目类害虫,红蜡蚧在我国多数产茶省均有分布,以其成虫和若虫刺吸汁液为害茶树并能诱发茶煤病,影响茶树生长、茶叶品质和产量。本文介绍了红蜡蚧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以方便茶农识别和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鉴定并描述发生在湖南慈利的一种为害茶树根茎部的茶树害虫,以期明确其种名并为生产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及DNA条形码技术对其进行物种鉴定,进一步对其生物学进行记录和描述.[结果]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该虫被鉴定为东方行军蚁(Dorylus orientalis westwood,1835).该虫蛀...  相似文献   

14.
世界茶树病虫区系分析(英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对1900—1987年世界茶树病虫区系的分析研究,全世界已报道的茶树害虫(包括害螨)有1034种(我国有430种),茶树病原(包括线虫)有500种(我国有133种)。无论是世界各产茶国或我国各产茶省范围内,茶树害虫和病原种类数与种植年限及种植面积有明显的依存关系。在两者作用的相对重要性上,年限是第一位的,在达到一定种植年限后,面积的作用逐渐增大。本文对世界茶树害虫和病原区系从生物地理学和分类学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在一个辽阔的空间范围(如一个国家)内茶树害虫达到饱和的年限约为100—150年。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在茶业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在茶业中作用和应用广泛,本文主要综述了茶叶加工、茶园肥培管理、茶园病虫害防治及茶叶贮藏与保鲜中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提出了两个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叶冬青苦丁茶是一种用途较广的珍贵药用植物资源,近几年来市场对大叶冬青苦丁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本文综述大叶冬青苦丁茶化学成分、繁育技术、病虫害防治、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根据崂山茶区的生态环境和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本文提出一套适合本茶区应用的控制技术:在茶园间作紫花苜蓿、茶园周边种植防护林或留草等生态恢复技术,以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蓄养天敌,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加强对害虫发生情况的监测,结合采茶等农艺活动,对害虫实施点片防治或人工防治;秋茶结束后喷施化学农药,以消灭在茶园越冬的害虫,或用纱网覆盖茶蓬,阻止绿盲蝽回迁茶园产卵越冬。  相似文献   

18.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Prout)是华东茶区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安徽茶园中的茶尺蠖普遍被真菌感染,经分离鉴定为圆孢虫疫霉(Erynia radieans(Brefeld)Humber et al)。它在该地区的大面积流行,有效地抑制了茶尺蠖的种群数量。本文对真菌的形态特征、精细结构、生物学特性、人工培养和引起流行病的因子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害虫防治问题成为当前有机茶生产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从茶园害虫防治现状和有机茶园害虫持续控制的原理出发,探讨了有机茶园害虫持续控制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