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慧 《福建茶叶》2023,(4):42-44
中国对茶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并且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茶文化,作为茶叶的发源地以及茶产业发展最早的国家,是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秦岭淮河流域等地茶产业在当地经济中保持着较高占比。但是,由于产业集中度不高、优质茶产量较低、国际品牌地不高,且我国的茶产业链发展较为低端,盈利手段较为单一,茶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要让茶产业在中国有所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的方式,合理规划发展方案,逐步提升茶产业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加快品牌的建设以及投资,建设优质的茶叶产区,打造我国优质的茶文化。信阳作为河南省的茶叶主产区,肩负着河南省茶文化以及茶产业发展的重任。本文主要对当前茶产业的行业竞争力进行理论分析,结合信阳市茶产业的发展特色,找到其发展分优势和机遇,从而提升信阳市茶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茶世界》2008,(3)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茶协字[2008]27号各会员企业及相关企业:为促进中华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推动中国茶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全国茶产业水平,促进整体及局部茶经济的协调发展,构筑具有专业特色的茶产业项目合作、产品贸易和文化交流平台,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河南省人民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茶叶产区、产业规模、推广品种、茶叶种类、品牌建设和消费市场6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河南省茶产业基本情况,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广本地良种、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加强质量安全等建议,为今后河南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浉河区茶产业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开美  吕立哲  方玲  杨丽丽 《茶叶》2010,36(4):199-202
河南省浉河区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原产地、核心主产区,为促进其茶产业进一步发展,我们利用调查研究、查阅文献等方法,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运用战略分析模式SWOT法,从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等四个方面对该区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推广普及新技术、综合利用茶资源、落实信阳毛尖原产地保护政策、深度开发后续产业等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将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为我国农业和茶产业创造有利的外部坏境。河南省茶产业作为传统特色的产业,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优势,应以实现产业协调发展为目标,在优化产业布局和促进产业升级中,以开放的态度促进融合,以共享的理念来树立良好的茶品牌形象,为河南茶产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动能,保障产业形成良好发展势头,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6.
《茶世界》2013,(10)
<正>10月2日,由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河南省茶叶协会、河南省茶叶商会主办,杭州新宇展览策划有限公司承办的2013第二届中国(洛阳)茶业茶文化博览会在洛阳市会展中心隆重开幕。9月25-2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茶叶加工专业委员会、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红茶加工岗位主办的"全国红茶产业发展研讨与技术对接会"在宜昌市举行。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其是以准确为基础,利用一定的语言转换规则将一种语言信息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使人明白原句的意思,因而翻译过程中必会使用某些语言规则,以增强文字的通达性。本文以茶文化翻译为切入点,对河南省茶产业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最后以茶文化翻译为视角对河南省的茶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泰安市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障和促进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了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但是,泰安市茶产业发展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运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探讨泰安市茶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加快推进泰安市茶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推动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于促进泰安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汉中茶产业发展的成效、主要措施和经验做法,结合汉中茶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汉中市今后茶产业发展重点工作,为汉中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茶世界》2006,(3)
各会员企业及相关企业:为促进中华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推动中国茶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为“提升茶产业水平,促进茶经济发展”构筑具有专业特色的茶产业项目合作、产品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平台,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信阳市人民政府具体承办的中国茶都--信阳第十四届茶文化节定于2006年4月28日至4月30日在河南省信阳市举行。自1992年开始,信阳茶文化节活动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十三届,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本届茶文化节旨在以茶为媒,广交朋友,扩大开放,加强与国内外客商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促…  相似文献   

11.
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实现产业转型、提升市场竞争力是茶叶企业的必然诉求,而政府在茶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对推动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政府参与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茶产业发展中政府的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12.
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生长自然条件,有近千年的茶叶发展历史。20世纪中后期海南茶产业鼎盛发展,90年代中期后急剧萎缩。针对目前海南茶产业现状,从人力资源、产业规模和布局、品牌打造与市场销售、文化引领、政府扶持等方面提出茶产业发展建议,以充分发挥海南省茶产业比较优势,全面提高茶叶质量效益、茶产业竞争力和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茶产业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分析相关的茶产业经济数据,运用数学去解决茶产业中的实际经济效益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将抽象的经济问题公式、模型化,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支撑。基于此,本文从茶产业经济效益的理论入手,通过构建茶产业经济效益评估应用的数学模型,理论联系实际,对茶产业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实证分析,这有利于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宁 《广东茶业》2023,(3):21-24
平坝区气候优越、环境优美,适宜发展茶产业,但产能不高,茶园标准化建设力度不大。为发展全茶产业链,从平坝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做阐述,并提出需要从茶园基地建设、茶园基础设施建设、茶园病虫害防治、茶园管理建设等方面着手,进行茶园生态化、标准化建设,以期为全区茶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助力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茶产业会展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冠韬 《福建茶叶》2017,(12):269-270
茶产业会展是开展茶产业产品交易与信息交流的有效平台,重视茶产业会展经济的发展,对茶产业发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带动作用。本文对茶产业会展经济发展的意义做出了分析与阐述,并对茶产业会展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东源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绿色产业之一。本文结合东源县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茶产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加快东源县茶产业升级转型,提升产业效益,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兰美 《茶叶》2017,(4):224-227
本文综述全国重点产茶县磐安县如何克服茶产业发展自身存在的诸多短板,加快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茶产业提质增效。把茶产业作为磐安县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做成磐安绿色发展的一个标志,变成美丽磐安的一个符号。发展弘扬磐安县茶产业的生态、品质、历史文化等独特优势,抓住古茶场文化小镇建设和国家扶持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解决全国范围内存在茶园面积发展快、茶叶生产供大于求状况,改善单位面积效益整体偏低、茶园抛荒、弃采现象。  相似文献   

18.
西藏具有悠久和独特的饮茶文化,茶产业的发展对于西藏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西藏茶文化、茶贸易、茶产业发展几个方面对西藏茶产业发展进行阐述,分析了西藏茶产业区域特点和优势,并提出西藏茶产业发展建议,为更好地推进茶叶区域布局,促进茶叶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安溪是我国的产茶大县,实现安溪茶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对安溪县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但是安溪县的农业底子薄,而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协调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占基础地位。只有通过农村金融的支持才能实现安溪茶产业现代化发展。因此要实现茶产业现代化,安溪的首要任务是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本文通过深入考察安溪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对安溪茶产业的金融需求与矛盾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安溪的茶产业得不到当地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促进安溪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与茶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提升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实现高质量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式。茶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对于茶产业促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把握产业发展制高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在理论层面进行了茶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背景和内在机制的分析,之后结合安庆茶产业发展的困境和影响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因素,分析得出了应在建设标准化体系、完善管理服务系统和顺应数字经济新业态三方面促进茶产业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提高安庆茶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提供一定的理论探索,也为其他地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关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