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构成的改变,对牛肉的需要量日愈增加。生产牛肉,除培育用品种牛外,国外早已利用乳用公犊早期断奶进行肥育。据报道,在英国乳公牛所产的牛肉约占其牛肉总量的40%,在日本约占25%。本试验的目的是摸索目前在南京地区的饲料条件下,降低乳用公犊喂奶量,提早补饲植物性饲料,断奶后送往郊县丘陵山区,作为菜牛,进  相似文献   

2.
目前增加牛肉产量有两种措施,一是提高母牛生产力即增加终生产犊数,一是缩短肉牛肥育期。实行早期断奶可使母牛早日恢复发情,缩短产犊间隔,达到增加终生产犊数的目的,因而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现就早期断奶对繁殖的影响及早期断奶犊牛的饲养两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奶牛生产中,所产公犊一般饲喂初奶7—10天,上市屠宰。由于乳牛应用颗粒精液人工授精,选留种公犊减少,上海市饲养奶牛近两万头,每年产近六千头公犊。犊牛肉,含水率高,肉质较差,过早屠宰是一个很大的浪费。为了探索乳公犊的饲养价值,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进行近一年时间的饲养,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50年代牛肉生产主要依靠肉牛业,而70年代则由肉牛、奶牛肉、奶公犊肉等多条渠道提供。其中奶公犊提供的牛肉已占相当比重。英国1982年牛肉总产量为96.1万吨,其中奶公犊提供的牛肉占63%。我国牛肉来源主要依靠牧区菜牛或农区淘汰的耕牛供给。全国有8600万头牛,产肉只有40万吨,平均每头年产肉不到5公斤。近年在城市郊区和奶牛生产集中的地区,奶公犊亦被用来在半舍饲条件下饲养一年半以上,体重达400公斤左右而出口。但是,由于精料给量少,生长速度慢,饲养周期长,肉的质量差,难以满足制做牛排等高档菜肴的需求,而且售价低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400头中国荷斯坦奶公犊为试验动物,研究不同胴体等级间产肉性能及肉质差异。对不同胴体等级间产肉性能研究结果发现,除分割肉产率外,其它指标随着等级增加而增大;不同胴体等级间奶公犊的胴体重、分割肉重、优质部位肉重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不同胴体等级间肉质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体形等级间奶公犊肉质差异不显著(P>0.05);随脂肪等级的增加,犊牛肉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感官品质升高,含水量、蒸煮损失、剪切力、色度值L*降低。不同脂肪等级的犊牛肉,除脂肪含量、多汁性存在显著差异外(P<0.05),其它肉质指标均无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胴体等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荷斯坦奶公犊的产肉性能,但是对犊牛肉肉质的预测性较低。  相似文献   

6.
当前牛肉在国内外市场十分走俏,导致架子牛脱销。我省奶公犊牛资源丰富、但由于犊牛阶段耗奶量多,培育成本高,奶公犊多被杀掉用来生产生物制品及蛋白饲料,即使不被杀掉,饲养粗放,病死率高,为保护奶公犊资源,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在安达市进行了奶公犊牛低奶量早期断奶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已从“数”转向“质”。人民对畜产品的需求正渐进到选择性购买阶段,市场对畜产品生产的调节功能日益加强,特别是对高档牛肉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世界牛肉消费量约占肉类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五十年代牛肉华产主要依靠肉牛业,而七十年代则角肉牛,奶牛肉、奶公犊肉等多条渠道提供.其中奶公犊提供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代以来,世界肉牛饲养业蓬勃发展,但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牛肉的需要,因而一些国家的淘汰奶牛与奶公犊纷纷转为肉用。尤其是奶公犊不仅育成量大,而且肉质品味好,深受人们欢迎。据统计,1986年全世界肉类总产量为15497.4万吨,其中牛肉占31.4%,人均占有牛肉为9.9千克;英国1982年牛肉总产量为96.1万吨,其中奶公犊提供的牛肉占63.1%。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我国肉牛生产基地很  相似文献   

9.
犊牛肉是以公犊牛及淘汰的少量母犊牛为生产牛源,通过乳或液体饲料、犊牛料或配合饲料饲养或肥育,达到一定月龄或活重,经屠宰及先进技术加工的高档牛肉,在国内外市场长期保持高价。犊牛肉主要包括犊牛白肉、犊牛红肉和幼仔犊牛白肉三种。选择肥育犊牛应基于现实情况来考量,国外多利用荷斯坦乳牛的公犊牛,我国主要利用黄牛公犊、乳牛公犊和杂种牛。饲料和饲养管理是生产高档犊牛肉的核心。但在犊牛饲养过程中应给予必要的动物福利待遇。  相似文献   

10.
苏亚  安宁 《新疆畜牧业》2012,(10):25-27
用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为父本,以温泉县本地蒙古牛为母本,初生重西杂F1公犊比蒙古牛提高36.96%,母犊提高38.03%,断奶重公犊提高153.49%,母犊提高146.08%。同龄西杂F1屠宰率、净肉率比本地蒙古牛提高13.03%、18%。平均每头西杂F1牛可增肉135kg,按每千克牛肉35元计算,增效2461元。细管冻精配种可降低成本150元。  相似文献   

11.
奶公牛肥育是发展肉牛业的组成部分。我省年产奶公犊1.52万头,其中17个奶牛场年产公犊2500头,除极少数留作种用外,其余都可肥育肉用。本试验从畜禽粪便循环利用的角度,探讨鸡粪通过适宜的加工处理饲喂育肥奶公牛,提高经济效益。为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增加牛肉生产和经济收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刘墨秀 《中国牛业科学》2006,32(6):102-102,113
我国现有1000多万头奶牛,每年有大量奶公犊出生,是很有开发价值的牛肉资源。在我国,奶公犊生后就出售给农户而离开奶牛场,由于饲养技术和饲养管理条件所限,犊牛阶段死亡率较高,生长发育较差,后期肥育也很不理想。因此,乳用品种小公牛的科学养育与肥育非常重要,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较为实用的饲养方法,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浅述奶公犊牛的利用兼论增补中国犊牛肉分级体系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犊牛肉的营养特性、国外利用犊牛的一些经验和国外犊牛肉产业的发展情况。通过对我国奶公犊牛利用现状的剖析,提出尽快完善中国牛肉等级标准,增补犊牛肉分级体系是解决我国目前解决奶公犊牛利用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西门塔尔牛改良新疆博州当地蒙古牛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为父本,以新疆博州当地蒙古牛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对二品种的杂交一代(西蒙F1)犊牛的生长性状与屠宰性状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西蒙F1初生重公犊比蒙古牛提高36.96%,母犊提高38.03%;断奶重公犊提高153.49%,母犊提高146.08%;同龄西蒙F1屠宰率、净肉率比本地蒙古牛提高13.03%、18%。平均每头西蒙F1比本地蒙古牛多产肉135kg,按每kg牛肉15元计,可增加收益2 025元。用细管冻精配种比饲养公牛配种可降低成本130元。  相似文献   

15.
提高繁殖力是获得更多畜产品的基础,对于乳用牛必须在产犊以后才能产奶,产犊间隔过长,不仅减少产犊数,而且还会影响终生产奶量,对于肉用牛来说只有多产犊才能多产肉,任何产犊力下降和产犊间隔的延长,都明显的影响牛肉生产和增加成本;相反任何产犊率的提高和产犊间隔的缩短,都有利于牛肉生产和成本的降低,牛的育种和改良与母牛繁殖也有密切关系,繁殖力高的牛群可以不断选优去劣,加快育种的进度。  相似文献   

16.
1幼龄牛持续肥育幼龄牛持续肥育,也叫直线集中肥育、幼龄牛强度肥育。这种肥育方法是指选用杂交公犊牛,断奶后直接转入肥育阶段,一直保持很高的日增重,达到屠宰时的体重为止。肥育期间采用全舍饲、高精料饲养法集中肥育,使牛日增重保持在1 200 g以上。这种肥育方法生产的牛肉仅次于犊牛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不同胎次奶牛应用性控冻精人工授精的效果。观察了不同胎次奶牛使用性控冻精后的情期受胎率、流产率、正产胎儿成活率、产母犊率、产公犊率和正产胎儿死亡率。结果表明,情期受胎率、正产胎儿成活率和母犊率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P〈0.05),而流产率、产公犊率和正产胎儿死亡率随着胎次增高而逐渐增加(前一项P〈0.05,后两项P〈0.01)。说明不同胎次奶牛对性控冻精的应用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利用乳公犊的不同方法进行了剖析,探讨了我国利用乳公犊生产牛肉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一些利用乳公犊资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金华市奶牛业迅速发展。据统计,全市现有奶牛3251头,比1977年增长了十倍多,其中成年产奶牛2100多头。随着奶牛发展,每年产有上千头奶公犊。1980年初对奶公犊进行培育试验,仅去年培育奶公犊89头,成活82头,成活率达92.13%,其中提供商品肉牛33头、出售农村由农户肥育17  相似文献   

20.
利用奶公犊生产犊牛肉已成为国内外肉牛业发展的一大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奶公犊的资源利用情况,犊牛肉的分类及肉品质评价指标,以期为我国奶业犊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