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桂糖83/492是广西甘蔗研究所于1982年秋通过海南岛甘蔗育种站以粤糖63/237为母本,崖城72/35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83年培育实生苗,当年定苗该组合实生苗2394株,从中选出数个单株,其中有83/492这个编号的优良单株。 该单株(单系)经过边试验,边繁殖,在所内各年的试验中,比对照表现增产增产,宿根性好。1989年在柳州、百色、钦州、桂林四个地区农科所进行区试,同样表现好。1990年区域试验扩大到西场糖厂、南康糖厂、南宁制糖造纸厂、贵港市、横县、桂平和疗平  相似文献   

2.
甘蔗糖生产展望目前,世界甘蔗糖产量大约占糖总产量的2/3。在过去的10年,甘蔗糖产量从80年代初期的6000万t迅速增加到1994/95年的8100万t.1993/94年增加1080万t。甘蔗糖总产量占世界糖总产量的70%。这是1947/48年以来最...  相似文献   

3.
甘蔗实生苗育苗和移栽的两点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比较腐熟甘蔗滤泥与腐熟厩肥作为甘蔗实生苗育苗基质,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实生苗出苗时间、株高、出苗数、根鲜重及移栽成活率均无差异。用滤泥代替厩肥方便省钱,可作为甘蔗实生苗育苗基质。(2)对甘蔗实生苗大田移栽进行地膜覆盖,与传统移栽(不盖膜)相比较,甘蔗实生苗前期生长速度快,分蘖早且多,人选后代有效茎多、主茎长、人选率高。甘蔗实生苗大田移栽进行地膜覆盖较传统做法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4.
闽糖96-1409系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从闽选703(Co1001)×崖城73—226组合中选育出的一个甘蔗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6-1409平均蔗茎产量113.492吨/公顷,比新台糖10号增产8.27%,比新台糖16号增产29.6%.11—1月份平均蔗糖分(绝对值)16.16%,比对照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分别高1.40、0.70个百分点;公顷含糖量17.112吨,比对照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分别增糖19.1%.32.7%,是一个早熟、丰产高糖,适应性广的甘蔗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甘蔗实生苗入选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甘蔗实生苗4个性状对入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茎数对入选率的关联度最大。以下依次为甘蔗锤度、茎径和株高。说明有效茎数和甘蔗锤度对甘蔗实生苗的选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甘蔗有性杂交育种是一项费时长、工作量大、成本高的工作。用常规选种方法一般要培育10万株实生苗,经过8年以上时间筛选,才能选出一个优良品种,可见在甘蔗有性杂交育种过程中,大部分工作都“付诸东流”。实生苗培育工作是甘蔗“五圃”选育的基础,源源不断地为其它试验圃提供试验材料,实生苗培育的好坏与陕慢,直接关系到育种计划的实施效果。本文主要结合我所实践和以前的研究,围绕如何培育好健壮的甘蔗实生苗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7.
以33个家系的甘蔗实生苗为材料,对影响甘蔗产业经济效益最重要的蔗产量、甘蔗蔗糖分、甘蔗纤维分进行经济遗传值分析,并采用对机械化生产影响较大的其他重要性状对经济遗传值进行修正,结果表明:粤糖00-319、HoCP07-613、粤糖93-159、HoCP01-564、粤糖92-1287为适宜选育机械化生产的母本;ROC22、德蔗93-88、德蔗03-83、HoCP00-1142为适宜选育机械化生产的父本;粤糖93-159×德蔗03-83、ROC22×桂糖92-66、粤糖00-319×ROC22、崖城06-61×ROC22和粤糖92-1287×HoCP00-1142可作为选育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的重点家系。  相似文献   

8.
水果型甘蔗是指人们可以作水果直接消费的甘蔗。黔糖3号是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以华南56/12×CO419为亲本,通过实生苗培育、品种比较、区域试验、品种审定等新品种选育程序育成的优良水果型甘蔗品种。属中大茎种,平均株高242.7cm,茎径2.89cm;  相似文献   

9.
桂引9号、桂糖94/119、桂糖96/211、桂糖93/102、园林6号、新台糖22号是近年来广西引进、培育筛选出来的甘蔗新品种。试验结果,平均单产(666.7m^2)桂引9号5.955吨,桂糖94/119为5.765吨,桂糖96/211为5.809吨,桂糖93/102为5.797吨,园林6号6.613吨,新台糖22号7.227吨。平均蔗糖分分别为:15.45%、14.26%、13.83%、14.81%、14.17%、15.37%(绝对值)。  相似文献   

10.
桂糖57号(品系名:桂糖08-1180)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的甘蔗新品种.其母本为ROC26,父本为ROC22,于2008年播种实生苗,2015~2017年参加全国甘蔗品种第十一轮联合区域试验,2020年完成甘蔗品种登记.桂糖57号在全国区试的广西和广东2省(区)7个区域试验点的1...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复合性营养型的化学催熟剂-甘蔗增糖增产剂在我县蔗区应用的可行性,在1994/95年榨季实施400公斤示范推广经验上,在1995/96年榨季继续推广666.7公顷,每公顷用4500ml,增糖增产剂兑水750kg进行喷施,30天后调查表明,可增加甘蔗蔗糖份,1.35%,田间锤度增加2.24%,每公顷增产蔗茎6291kg,增幅达9.4%,大机压榨甘蔗蔗糖份增加0.71%,重力纯度增加0.104%。  相似文献   

12.
《广西蔗糖》2006,(3):I0002-I0002
2005/2006年榨季;崇左市人厂原料甘蔗总量达1494万吨,产糖量184.9万吨,增产42.9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1.3%,占广西全区产糖量的35%;预计制糖工业总产值83.2亿元,实现利润12.91亿元;120万蔗农总收入43.13亿元,蔗农人均收入3593元,成为我国的蔗糖生产第一市。崇左市为了做大做强做好糖业生产,采取了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甘蔗实生苗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系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上甘蔗杂交组合的实生苗群体为材料,分析了9个产量,品质性状遗传相关和遗传通径系数,结果表明,株高对产量的遗传相关大于其他大产量性状,茎径与4个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以株高和茎径为选择方向并兼顾丛有效茎数,能达到高产高糖基因型的选择目标,丛重对丛含糖量的遗传正相关显著,直接效应大,而蔗汁蔗糖分对丛含糖为遗传负相关,直接效应也为负,说明在实生苗世代应采用以丛国主的选择高含糖量单株的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4.
闽糖86/330是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培育成功的高产、高糖、稳产的甘蔗新品种。1991-1996年在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示范推广面积167公顷,平均每公顷产蔗116.05吨,比当家对照种闽糖70/611夺产17.2%±,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平。5吨,比当家对照种闽米70。611产17.52%,增效果达到  相似文献   

15.
张琼 《甘蔗(福建)》1997,4(2):41-46
1982/83,1995/86和1991/92年榨季我国甘蔗糖产量分别突破300万t,400万t和600万t大关,是80年代以来甘蔗糖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而甘蔗糖生产每三至四年出现第一次严重滑坡则表明了甘蔗业发展的不稳定性,近年来广西,云南的甘糖业发展速度最引入注目,而广东,海南和福建沿海产区的甘蔗糖业则逐渐退缩,1992/93年榨季以来,广西的产糖量跃居全国第一,取代了广东第一产糖大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甘蔗抗旱性直接鉴定法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考模糊综合评判,应用生物设计,对甘蔗品种的9上与抗旰性有关的指标进行综合考评来评价甘蔗品种的抗旱性。结果,抗旱系数以及与它相关较大的株高比值,茎粗比值,干物重比值,束缚水含量,叶面积比值,绿叶数比值对甘蔗抗旱性贡献较大,黄叶数比值,根干重比值贡献较小,革蔗吕种,台糖10和172进抗旱品种闽糖70/611,闽糖76/2是中等抗旱品种,闽糖85/68和竹蔗是抗旱性较差的品种。6个品种抗旱性依次为新台  相似文献   

17.
许文芳  付元昌 《福建甘蔗》1995,(1):39-40,38
在甘蔗分蘖中期及伸长初盛期对甘蔗当家品种闽糖70/611进行叶片喷施益微增产菌,结果表明,该增产菌对甘蔗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主要表现为喷药半个月观察其叶片颜色浓绿,向下垂延,对株高,茎粗,单茎重以及蔗糖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Vijay  Kumar  YP  Dang  Jawahar  Singh  AS  Mehla  AK  Dhawan  陈玉水 《福建甘蔗》2007,(1):34-43
1998—2001年间在卡纳尔地区糖业研究站半干旱地区中等质地碱化灰钙土对26个甘蔗基因型进行施磷量分别为0,11,22和33公斤P/公顷的新植和宿根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具有提高新植、宿根甘蔗产量和产糖量的作用。4种施磷处理中,26个甘蔗基因型第一次新植总平均甘蔗产量分别为55.21,71.12,83.52和87.27吨忪顷,第一次宿根总平均甘蔗产量分别为46.52,54.86,60.67和66.45吨/公顷,第二次新植总平均甘蔗产量分别为53.19,59.78,64.97和68.32吨忪顷第二次宿根总平均甘蔗产量分别为49.19,55.76,60.71和65.54吨/公顷。不同施磷量对不同基因型甘蔗产量的影响不一样。施用磷肥对低磷效甘蔗基因型的增产量高于高磷效甘蔗基因型。 根据新植一宿根,新植一宿根这4季甘蔗的平均甘蔗产量效率指数(CYEI),可以看出,CoH119和CoH102属于特高磷效甘蔗基因型(CYEI〉I.5),Co7717、SI649、CoH70、CoS767、CoH97、CoIK8102、CoH111、CoH99、CoH109、CoH96和SI220属于高磷效甘蔗基因型(CYEI 1.0-1.5),CoH110、CoH112、CoH35、CoS91230、CoH56、Co89003、CoH103、CoH92、CoH100、Co1148和CoH98属于低磷效甘蔗基因型(CYEI 0.5-1.0),CoS8436和CoJ64属于特低磷效甘蔗基因型(CYEI〈0.5)。选育的高磷效甘蔗基因型比较容易被农户和糖厂接受用于高产、高糖甘蔗生产,也可以被用于今后的育种方案中。  相似文献   

19.
七个甘蔗区试品系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方法对七个甘蔗区试品系的萌芽率、分蘖率、株高、茎径、有效茎数、蔗茎产量、甘蔗蔗糖分和含糖量及宿根的发株数等9个性状进行综合评判,结果桂糖91/61、90/95和91/90新植和宿根的平均综合评判值分别列第一、第二和第三位,明显高于对照品种桂糖11号。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与区域试验的实际结果相符。可以认为,桂糖91/61、90/95和91/90三个品系均比桂糖11号优良,可以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20.
对2002年12月采自南宁的4个田间症状程度不同的样品作RT-PCR检测,结果表明,A1(粤糖93/159)、A2(粤糖93/159)、B1(CP88/1508)3个样品为阳性,确认田间发生的是甘蔗黄叶综合症(YLS),是我国甘蔗新病害。建议尽快对病害加以控制,并加强甘蔗引用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