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杏树是一种比较耐旱耐瘠薄的树种,过去在黑龙江省多为零星栽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杏的营养极为丰富,喜食的人越来越多,致使栽植杏树的人逐年增加,导致杏苗供不应求。但是,因杏苗嫁接方法不当影响了栽植成活率。为此,我们进行了杏苗嫁接最佳方法选择的试验。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 砧木为2年生山杏砧木;接穗为农垦二号杏,采自鸡西朝阳果树场。1.2 试验方法 采用皮下接,腹接,片芽接和带本质芽接4种嫁接方法。接穗选择中上部的枝条具饱满芽。砧木选择要求粗细较一致。每种方法嫁接60株,在砧木开皮后7天内进行,同一天嫁接。秋季调查成活率。1.2.1 皮下接 在距地面3~5厘米处,将  相似文献   

2.
杏树嫁接成活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嫁接的适期掌握不准。因各地气候条件不一,嫁接的适期也应不同。杏的嫁接适期与杏树的物候期有密切的关系。本试验是以成龄杏树及砧木的物候期为依据,根据它们对外界气象综合因素的反映,所表现的开花、开皮等,来指示嫁接的适期,为杏树苗木的生产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试验地点设牡丹江农科所(低接试验)和  相似文献   

3.
嫁接繁殖是一种常用的园林技术。嫁接时,用优良品种植株上的枝或芽作接穗(接芽),嫁接在砧木上而形成一个新的植株,称为嫁接苗。这种苗木的特点是:砧木根系发达具有适应性较强的优良特性(如抗旱、抗涝、抗寒、抗盐碱、抗病等)。接穗的阶段性成熟性状已经固定。因此嫁接植株生长快,结果早,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最近几年嫁接育苗在油橄榄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中已被广泛应用。通过嫁接可以繁殖大量优良苗木;可以高接换种,改造品种,更新衰弱病株等。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欧洲山杨嫁接方法,嫁接时期砧木质量,接穗质量,不同无性系接穗等与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关系,认为砧木接穗质量是影响嫁接成活的关键因子,评价了不同嫁接方法的优劣。这一方法为难生根树种的无性系苗木造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进行苗木嫁接,既可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又可弥补苗木某些部位的缺陷、满足造型需要,还可大大缩短盆景的制作时间,因此被广泛采用。本文浅谈如何提高苗木嫁接成活率。选准嫁接季节嫁接季节因嫁接所用的接穗不同而异。枝接多在春季进行,一般以砧木树液开始流动时为最佳;芽接在整个苗木生长季节均可进行,以砧木皮层易剥离为最好。砧木和穗条的选择与处理选亲和力强的树种作砧木。砧木穗条的亲和力要强,这是嫁接成活的前提和基础。亲和力不  相似文献   

6.
以山杏1年生苗为砧木,唐汪大接杏1年生枝为接穗,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唐汪大接杏嫁接技术进行优化试验。试验数据表明,影响唐汪大接杏嫁接成活率的因素有砧木规格、嫁接方法和接穗处理方式,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嫁接方法,采用劈接嫁接效果最好,成活率达到了82.56%;其次是接穗处理方式,选用带顶芽梢头接穗效果最好,成活率达到76.67;砧木规格影响比以上两因素影响小,选用≥0.7 cm的砧木效果最好,成活率达77.22%。采用带顶芽梢头接穗、规格≥0.7 cm的砧木劈接是唐汪大接杏最优嫁接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西部优良桑树苗木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优良桑树苗木繁育的过程。包括嫁接前的接穗准备、砧木准备,嫁接方法,嫁接体的培育,嫁接苗的移栽与管理等工作。为今后该地区桑树产业的规模推进和繁育优良桑树苗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来,为了大力繁育白榆优良无性系苗木,我们试用插皮接取得较好效果。嫁接时间以3月中、下旬为宜,如将接穗湿沙低温贮藏,可延至4月中旬。方法如下: 1、剪砧:选用白榆1年生实生苗作砧木。嫁接时清理砧木基部土壤,露出根际,用修枝剪从地面将砧木剪成马耳形斜面。 2、削接穗:选白榆优树或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9.
嫁接育苗是通过嫁接将优良的砧木和优良品种的接穗组合成的新植株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引种、育种和苗木生产中。本文介绍了不同方法的油橄榄嫁接育苗的实施步骤、操作要领、技术指标等,为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墨紫含笑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墨紫含笑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从砧木种类选择、砧木径级、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墨紫含笑嫁接繁殖技术。结果表明:墨紫含笑适宜嫁接砧木为紫玉兰、白玉兰、望春玉兰;嫁接方法以切接法效果最好;最佳嫁接时间为2月下旬—3月中旬;大于0.6 cm径级的紫玉兰作为砧木对接穗成活和生长更加有利;春季嫁接的苗木,应及时抹去砧木上的萌芽,嫁接后40 d左右应陆续解除包裹接穗和砧木的捆绑条。  相似文献   

11.
对泡桐丛枝病的防治,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方法,防治此病需要人工接种,但除嫁接外也无合适的方法。因此,在进行这种病的抗性选择时可把鉴定用的无病木作为砧木,把患病木作为接穗进行嫁接接种,或将砧木和接穗相反的组合(以患病木为砧木,以无病木为接穗),以研究各自的鉴定木发病与否。现在嫁接接种的砧木主要是用苗木制取,如使用根为砧木,则取得砧木比苗木将更加容易。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使用了几种根作砧木,并调查成活率和丛枝病发生状况等,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广西珍贵乡土树种顶果木优良苗木嫁接繁育的过程。包括嫁接前的砧木苗培育,接穗的选择,嫁接方法,以及嫁接后的嫁接苗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板栗已成为我省主要的干果生产品种之一,其苗木生产以嫁接苗为主。嫁接苗既能增强栽培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又能保持母本品种的优良性,因而具有生长快、结果早的特点。而嫁接成活率的高低成为决定板栗苗木生产成本、苗木品性等的关键因素。根据树木嫁接成活的原理及我们在易门县嫁接板栗的经验,总结出关于提高板栗嫁接成活率的以下7个技术要点,以供大家参考。1砧木和接穗的亲和力 这是决定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一般规律是亲缘越近,亲和力越强。通常选择同种嫁接,将抗性较强的板栗品种作为砧木,将优良品种作为接穗。2嫁接时间 嫁…  相似文献   

14.
杏芽接试验     
杏芽接不易成活,它的成活率受许多因素限制。如嫁接时间,接芽包扎程度,接穗的不同部位,嫁接后的解绑时间等。为此,笔者在1990和1991年进行了杏芽接试验,为提高杏芽苗接成活率提供了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本试验在所内试验地进行。供试砧木为1年生山杏,接穗为农垦二号杏。1.2 试验处理  相似文献   

15.
杜鹃红山茶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不同嫁接砧木,开展不同年龄段砧木、不同嫁接方式等嫁接技术试验研究,培育杜鹃红山茶苗木,提高嫁接成活率。结果表明,嫁接正交试验中,试验组3的成活率最高为78.00%,最优组合为A_2B_2C_3D_3,即选用2个芽眼数量接穗,3年生高州油茶砧木,切接的嫁接方式嫁接成活率相对最优,不同年龄砧木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刘霞 《新疆林业》1997,(4):18-18
大扁杏又称仁用杏,在伊犁地区已大面积种植.杏树在芽接时取接穗芽方法不当,易产生空心芽,杏树流胶严重,造成嫁接后抽条率和成活率很低,成为制约大扁杏发展的关键.在伊犁地区开展三、四年的育苗工作,摸索出了一些经验,特别是嫁接技术有了较大的突破,下面就杏树育苗技术介绍如下:一、砧木的培育:1、大扁杏砧木苗的种子必须采用野生杏或土杏(毛杏),选用充分成熟的果实,除去果肉、杂质,将种子洗净阴干,忌燥晒或用陈仲,种子发芽率必须在90%以上。2、播种期分秋季和春季播种,在我国以秋季播种为宜,种子不需要沙藏处理.秋播…  相似文献   

17.
苗木嫁接成活的影响因素有许多,其中主要是砧木和接穗的亲和力,砧木与接穗的质量,嫁接时的环境条件,以及嫁接技术的优劣等。为提高苗木嫁接成活率,现将其技术要领分述如下: 一、对由于砧穗自身的遗传差异而造成的先天不亲和或亲和力差,通常可采用二重接,选用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近年来,林果苗木市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但是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林木良种嫁接苗仅占市场的1/3。林果嫁接苗木少,主要是嫁接成活率低,繁育速度慢。在林果苗木繁育中,探索出了影响嫁接苗木成活的主要原因是接穗、砧木间的亲和力、嫁接时期、温度、湿度、光照及砧木和接穗的质量、嫁接技术、接口适度等,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大樱桃Gisela砧木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樱桃Gisela是国家林业局“948”项目从国外引进的大樱桃优良砧木,其特点是适应性强、矮化,嫁接樱桃品种苗亲和力强,适合在我省乃至华北地区推广应用。由于引进的该砧木数量有限,影响其推广的应用速度。为了提高大樱桃Gisela砧木的繁育数量,缩短苗木繁育周期,尽快将该砧木推向市场,我们对Gisela砧木进行了嫩枝扦插繁育,总结出配套的繁育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垂榆是以白榆为砧木嫁接垂榆接穗而成。在北方地区,它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是园林绿化及行道栽植的主要树种,倍受人们的青睐。为满足市场需求,培育出高品质的苗木,现将垂榆嫁接、修剪整形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