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又称为抗微生物肽或肽抗生素,是生物机体在抵御病原微生物时产生的一类防御性小肽,是生物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菌肽因其独特的功能、抗菌机制,在工业、农业、畜牧业、医药业等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抗菌肽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尤其引人注意。1抗菌肽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抗菌肽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并不仅局限于杀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而且在宿主天然免疫反应的不同阶段表现  相似文献   

2.
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是影响宿主健康的关键介质。肠道中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分解各种膳食营养素而产生的小分子代谢物有益于宿主健康。微生物产生的色氨酸与宿主多种不同生理过程紧密关联,如宿主的生理防御、内稳态、肠道屏障免疫以及炎症性疾病等,但还不清楚这些色氨酸代谢物之间是否存在协同或竞争关系。因此,明确由微生物代谢产生色氨酸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进一步解释微生物代谢产物与肠道健康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综述了肠道细菌、真菌、原生动物与色氨酸代谢的特点及其代谢产物在肠道免疫屏障中的作用,色氨酸代谢物作为关键信号分子在不同的肠道炎症疾病中维持肠道稳态的作用,色氨酸代谢物在宿主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旨在探讨肠道微生物的色氨酸代谢物对宿主健康的潜在影响,为今后肠道微生物代谢与哺乳动物健康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抗菌肽(ABP)又称为抗微生物肽(AMP)、宿主防御肽(HDPs)、肽抗生素,是动物免疫防御系统在外界条件刺激下,产生的一类对抗外源性病原体致病作用的具有免疫活性的多肽,是动物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其物种来源的不同,被分别命名为防御素、蛙皮素和蜂毒素等。抗菌肽有着分子量小、活性强、  相似文献   

4.
<正>宿主防御肽又名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最早是由瑞典科学家Boman H G于1980年在天蚕蛹中发现的一类阳离子小肽类物质,因其具有杀灭病原菌的作用,便被命名为抗菌肽~([1])。抗菌肽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少量微生物体内,是脊椎动物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分泌性蛋白,抗菌肽在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新血管生成、创伤修复和杀灭肿瘤细胞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2])。哺乳动物的AMPs有2个主要类别:防御素家族和Cathelicidin家族。防御素家族的大部分成员在C  相似文献   

5.
抗菌肽是由宿主先天性免疫防御系统产生的一类可抵抗外界病原体感染的小分子阳离子多肽。抗菌肽具有抗菌谱广、对多重耐药菌有良好杀伤作用、热稳定性和水溶性好、对哺乳动物正常细胞几乎无毒害作用等特点,因此在畜牧业中有望替代抗生素成为新一代抗菌添加剂。本文主要就抗菌肽在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减少腹泻、改善肠道平衡以及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抗菌肽(ABP)又称为抗微生物肽(AMP)、宿主防御肽(HDPs)、肽抗生素,是动物免疫防御系统在外界条件刺激下,产生的一类对抗外原陛病原体致病作用的具有免疫活陛的多肽,是动物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其物种来源的不同,被分别命名为防御素、蛙皮素和蜂毒素等。抗菌肽有着分子量小、活性强、功能广泛、杀菌谱广等特点。抗菌肽的分子量一般在4kDa左右,肽链由12~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相似文献   

7.
抗菌肽在哺乳动物防御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菌肽是近年来发现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阳离子抗菌活性肽,它们在宿主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有重要作用。多数抗菌肽具有分子小、带正电、两亲性、抗菌谱广等共同特点。防御素和calhelicidins是哺乳动物的两大主要抗菌肽家族,它们通过抵抗致病菌入侵为宿主提供了第一道防线而对宿主具有先天的抗菌防御功能,其中一些多肽对未分化的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有趋化性,另外还有诱导细胞因子生成、肥大细胞脱粒等作用,从而表明这些多肽能动员并增强宿主的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本文主要对哺乳动物抗菌肽的一般性质、基因及其表达、在宿主防御中的作用、作用机理及研究前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仔猪肠道易受病原等侵袭,容易发生炎性反应。防御素是先天免疫的主要效应物,在宿主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防御素通过介导微生物调节肠道炎症而成为抗炎治疗潜在的新靶点。文章综述了防御素在肠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并对防御素调控仔猪肠道炎性反应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抗菌肽存在于包括植物和动物在内的所有生命形式中,是内源性的抗生素。总的来说,抗菌肽是微生物群组成的决定因素,因其消灭微生物进而避免感染。抗菌肽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来达到杀灭作用。但是直到最近科学家们才认识到抗菌肽在人体免疫、健康以及疾病中的重要性。本文综述了抗菌肽在该领域的作用,同时探讨了两类哺乳动物抗菌肽(防御素家族和cathelicidins家族)的结构、作用机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中的长期使用,导致了耐药菌株的出现,不仅危害畜禽机体健康,而且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抗菌肽也称宿主防御肽,是由宿主基因编码的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多呈阳离子性和两亲性,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β-折叠、无规则卷曲等。抗菌肽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细胞等作用,同时可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在替代抗生素方面表现出良好效果。论文综述了抗菌肽的来源,可从天然获得和重组改造获得,并揭示了抗菌肽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机制及在临床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1肠道微生物日粮调节的背景哺乳动物体内居住着大量的微生物,大部分微生物生存于宿主的消化道中,其细胞数量是宿主的10倍,基因数量是宿主的100倍。尽管任何一种肠道微生物都有足够的能力杀死其宿主,但是大部分共生微生物对宿主还是有益的。1.1肠道微生物的调节机制能够进入人体和动物肠道的除了微量元素、蛋白质和一些没有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外,还有大量的细菌等微生物。当细菌进入肠道后,宿主能够识别细菌,经过细菌的刺激作用,宿主的免疫系统机能得以增强。另外,宿主本身产生免疫球蛋白(IgA)、粘液和防御素,使微生物的整个生存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对微生物实施控制。再则,各微生物之间在肠道中  相似文献   

12.
猪源抗菌肽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牧  单安山  李仲玉 《饲料工业》2006,27(21):11-14
抗菌肽是近年来发现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阳离子抗菌活性肽,多数抗菌肽具有分子小、带正电、两亲性、抗菌谱广等共同特点。防御素和Cathelicidins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两大主要抗菌肽家族,在哺乳动物的机体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猪源抗菌肽的一般性质、基因及其表达、在宿主防御中的作用、作用机理及研究前景将在文中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13.
<正>哺乳动物胃肠道定植着10~(14)个细菌,这些细菌与宿主建立了一种终生的互利共生关系。肠道微生物在免疫系统的成熟及肠道屏障功能中起到关键作用,相反改变肠道微生物的定植可能导致过敏和炎症反应~([1])。肠道屏障通过激活一些机制如微生物信号的识别,抗菌肽、黏液层的产生及抗体的分泌将微生物与肠道组织隔离~([2])。最近研究发现,共生菌能够作为肠道屏障功能关键性调节  相似文献   

14.
虹鳟肠道微生物群落是肠道的正常组成部分,与肠道共同构成了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微生态系统,在宿主的生长发育、营养代谢、免疫调节和防御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虹鳟的健康生长十分重要。本文对虹鳟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及其在营养、屏障和免疫等方面的功能,以及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因素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更深入地研究虹鳟肠道微生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抗菌肽(AMPs)在动物、植物内广泛存在。抗菌肽是机体细胞特殊基因由转录、翻译等过程产生的一类由12~50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物质,是机体固有免疫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抗菌肽具有分布范围广、广谱抗菌活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热稳定性高、抗病毒等作用。抗菌肽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家禽防治疾病、增强免疫、改善肠道菌群以及提高禽类生长性能等方面。文章主要从抗菌肽的种类及其抗细菌作用、抗病毒作用、防治疾病、改善肠道菌群以及提高禽类生长性能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后期抗菌肽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导读:肠道免疫系统是动物重要的防御系统,在维持动物健康与生产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维持肠道免疫系统稳态(内环境稳定)、发挥防御作用,需要宿主区分共生细菌(肠道菌群)与致病性微生物,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虽然对维持这种稳态的机理还不十分清楚,但是,有证据特别是来自于用啮齿动物和人进行的研究,可以阐明在宿主与其菌群之间存在的良好协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防御素(defensins)是一类低分子质量抗菌肽,广泛地分布于动物和植物界。小肠潘氏细胞防御素是存在于哺乳动物小肠肠腺底部的潘氏细胞颗粒内的一类抗菌肽,是肠道天然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综述了小肠潘氏细胞防御素的分类、分布、分子特征和抗微生物活性及其在肠道免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抗菌肽是由少于100个氨基酸组成的,是机体组织器官在进行外界防御时产生的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生物多肽。抗菌肽是多细胞生物有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原核生物到高等真核生物及其组成中均发现抗菌肽,抗菌肽成为宿主防御的第一道防线。文章对抗菌肽的来源、生物学功能、作用机理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哺乳动物肠道微生物具有很强的宿主特异性,并在肠道健康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健康的微生物菌群有助于平衡肠道环境、维持肠上皮功能以及促进免疫系统发育,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变化会影响免疫系统发育、新陈代谢等。在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免疫调控中,miRNAs通过调节宿主基因表达来影响肠上皮的功能,并在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重点阐述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免疫的互作以及miRNAs参与下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抗菌肽是生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活性小肽,过去人们认为宿主天然防御系统的主要参与者是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白细胞(如肥大细胞)、血清蛋白(如补体).1980年瑞典科学家Bonlan等,从天蚕蛹的血淋巴中分离得到天蚕素抗菌肽,使人们对抗菌肽的作用机理和应用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1].抗菌肽是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活性小分子多肽,由生物体抵御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而产生的,是生物非特异性防御系统的免疫应答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不仅可以抑制多种细菌或真菌,而且还抗原虫和病毒,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均有抑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