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前,猪场粪尿污染环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养猪业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猪场粪尿资源化机制是解决猪场粪尿污染环境问题的首选手段。但是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保障和规范这个机制相对滞后,束缚了其优越性的发挥。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法律障碍,笔者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以期完善我国猪场粪尿资源化处理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北方牧业》2006,(1):30-30
<正> 近几年,笔者接触了许多猪场,听到养猪老板说出了一个共同的声音“养猪人才太少了”。我们在思考人才奇缺的同时,电就想到另一个话题——猪场需要人才,人才需要什么?怎样才能留住人才?现实情况是,猪场里大专以上学历的很少,能在猪场连续干上三年以上的更少,能固定在一个猪场工作三年以上的更少,原因是什么呢?作为他们的同行,也作为一个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过的专业人员,我谈一下自己的感受。1 人才需要金钱养猪业是微利行业,养猪场的职工工资相对要低,所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工资也相应较低。人才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也明白钱多好办事的道理,再加上养猪场的工作相当艰苦,如果没有高的工资,有能力的人很快会有跳槽的想法。2 人才需要好环境猪场环境差人所共知,没有娱乐,没有可口的饭菜,而且实行封闭式管理后,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集约化规模化养猪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家庭养殖。规模养猪已占到90%以上。传统养殖的防疫和饲养管理已经不适应现代规模养猪需要,规模猪场的防疫问题比较突出,制约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做好规模猪场的防疫工作显得极为重  相似文献   

4.
正环保、资金、土地、市场和人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养猪业洗牌速度比想象快,养猪成绩的提升速度比想象快。养猪从业者意识的转变,特别是对猪舍内环境控制的意识比想象快。在这次洗牌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机会,特别是我国的中小猪场会面临着许多挑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不断发展,种猪流动频繁和生猪饲养方式的改变,以及我国规模猪场采用的落后饲养管理模式和传染病防控体系等原因,增加了规模猪场的疫病防控难度,对养猪业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控制规模猪场疫病发生、保障正常生产在猪场疫病防控过程中,必须以"预防为主"为首要养殖理念,建立和完善猪场疫病综合防控体系。按照上述理念,本文着重从猪场环境治理、兽医管理、猪群保健等三个方面阐述笔者在规模猪场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6.
小规模猪场应抓住薄弱环节、重点问题、有效免疫三大关键,可有效提高防疫能力。小规模猪场在我国养猪业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是小规模猪场的防疫问题比较突出,经常遭受疫病损失,制约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和稳定。笔者根据实际经验,认为小规模猪场应抓住薄弱环节、重点问题、有效免疫三大关键,可有效提高防疫能力。  相似文献   

7.
猪场招聘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德展  肖秀娥 《猪业科学》2014,(10):118-119
<正>人才招聘网显示很多猪场都在大张旗鼓地招聘员工,且给出的待遇也不低。但不知为何,猪场管理者发现招聘越来越吃力,能养猪、愿意养猪、喜欢养猪的人越来越少……猪场"用工荒"凸显,原因何在?出路何在?1养殖人才供不应求,养猪企业聘人标准一降再降1.1养殖人才供不应求矛盾凸显1)养猪业迅猛发展,养殖模式由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移,生产能力由专业户向大集团转移,养殖人才需求大幅  相似文献   

8.
王晶 《中国猪业》2013,(6):72-72
2012年,我国生猪存栏47492万头,出栏69628万头,均居世界首位。虽然我国生猪养殖资源丰富,养猪业规模持续扩大,然而与欧美等发达养猪地区相比,我国猪场环境控制不佳,生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动物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导致养猪业生产效率低,养殖企业效益难以保障。猪场环境控制已经成  相似文献   

9.
猪瘟遍及世界各地,我国更是严重,多数专家认为造成我国养猪业经济损失最大的单一疾病就是猪瘟,我国的猪场特别是一些防疫制度不健全的中小型猪场几乎都存在猪瘟,造成我国养猪业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猪场猪瘟的防治措施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在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和圆环病毒感染"阳性"猪场,通过"驯化和实现猪场微生物稳态"可实现猪场稳定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和圆环病毒(PCV)在我国猪场的感染和流行呈日益扩大趋势,成了影响规模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并在一定时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在对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和圆环病毒的防控上,兽医科技工作者、养猪业者均做了长期、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建立了有关疫病防控的生物安全措施、免疫技术措施规范,对疫病的爆发流行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然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  相似文献   

11.
<正>在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和圆环病毒感染"阳性"猪场,通过"驯化和实现猪场微生物稳态"可实现猪场稳定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和圆环病毒(PCV)在我国猪场的感染和流行呈日益扩大趋势,成了影响规模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并在一定时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在对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和圆环病毒的防控上,兽医科技工作者、养猪业者均做了长期、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建立了有关疫病防控的生物安全措施、免疫技术措施规范,对疫病的爆发流行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然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致病性蓝耳病、伪狂犬、五号病、新生仔猪腹泻综合征等疾病困扰着广大养殖朋友,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如何避免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猪场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首先是观念:"以人为本、以猪为本"。对养猪人以人为本,养猪是非常辛苦、寂寞的工作,工作环境比较差,应对猪场工作人员充分尊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学习成长的平台,采取激励措施激励员工成长,猪场工作人员能够以场为家,才能安心工作,才能做到"以猪为本"。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免疫接种已经成为预防控制猪传染病的主要措施。当前,猪场主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免疫注射和药物保健防治等措施控制猪场疫病的发生。自2007年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猪场疫病趋于复杂化,养猪业疫病控制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猪群免疫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主群感染传染病并造成大面积流行,这给养猪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为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猪场的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规模化猪场发展的瓶颈。猪场污染的类型主要有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等。本文旨在分析规模化猪场环境污染的种类和来源,针对猪场存在的污染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在保证养猪业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环境,使猪场与人和大自然和谐共存,为养猪业的蓬勃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养猪业已逐渐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然而,中小型规模猪场仍是国内养猪场的主体。中小规模猪场存在猪场选址和布局不合理、猪场性质和规模不合理、投资评估偏差大、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如何避免和改善,猪场场长肩负着使命和责任。1场长定位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意识增强,肉制品成为餐桌上的必备菜肴。正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给了我国生猪养殖的良好发展前景,养猪业得以快速迅猛的发展。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需要养殖企业做好严密的各项卫生防疫工作,并将其纳入猪场的重点管理范畴中。春季猪场兽医卫生防疫工作要结合猪场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只有做好做实猪场的各项管理工作和防疫消毒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提高猪场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养猪地区应运而生。现代养猪业,要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要向市场提供安全可靠的肉食品,必须依托科技的支撑,在规模养殖的猪场就尤为重要。猪场托管公司(或称猪场技术服务公司、猪场第三方服务公司等)。我国养猪业的技术服务的状况:传统的养猪业技术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养猪业持续发展的需要。近代我国养猪业  相似文献   

18.
朱中平 《猪业科学》2008,25(1):56-56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中小规模猪场是我国养猪业的中坚力量,在整个养猪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中小规模猪场因为缺少猪场专家指导,猪病复杂多发.同时,中小规模猪场又因为有太多"猪病专家"指导,导致猪场疾病控制不知如何是好.因此,从疫病控制的角度,从猪业健康发展的角度,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我国养猪行业都急需国家统一认定资格的职业兽医师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9.
《猪业科学》2012,29(8)
随着我国养猪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猪场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与猪群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量资本流人养猪业,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猪场建设起来,新设备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养猪业,我国养猪业正朝着更加智能化、更加集约化发展。但一个阶段的快速发展背后,是否存在一些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猪场建设存在哪些制约因素?粪污蓄积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怎么应对?各种新设备在运用中是否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和互联网深刻地改变和重塑着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革命,同时,这种革命也正在养猪业中发生。大家都知道养猪成功的核心公式是:产出=(遗传+营养+环境)×管理,很多猪场经营者也都知道管理最为重要,但实际管理猪场时,却不知如何下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