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国作为最大的肉鸽养殖及消费国,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是未来肉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保健砂具有提高肉鸽生产性能、产蛋性能和改善蛋品质等作用,对于未来肉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保健砂优化研究相对滞后,传统粉状保健砂已无法满足肉鸽产业和饲料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本文从保健砂的功能、原料成分、分类、制备、保健砂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优化保健砂在肉鸽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食品多样性需求的增加,肉鸽产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鸡、鸭、鹅之后规模较大的特种养殖业,成为农民就业创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江苏省作为肉鸽养殖的后起之秀,生产发展迅速,全省肉鸽存栏达500万对,并形成了以南京、无锡、常州和苏州等地的区域性消费市场,肉鸽产业产值近10亿元。然而尽管发展迅速,但由于江苏肉鸽养殖业起步晚,一开始的肉鸽生产规模散而小,养殖设施落  相似文献   

3.
肉鸽作为一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肉制品,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本文主要从养殖户比较关心的肉鸽养殖技术和肉鸽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疾病防治进行探析,以促进肉鸽养殖科学发展,使得肉鸽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朱云芬 《中国家禽》2012,34(17):35-43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鸽消费市场不断扩大,肉鸽的养殖量不断上升,肉鸽产业经济发展快速。与此同时,由于产业技术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肉鸽业中存在的品种培育、饲料营养、疾病防控等问题日渐凸显,严重制约了肉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肉鸽的规模化养殖已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肉鸽规模化养殖密度较大,鸽群极易发生疫病,这不仅影响乳鸽生长,造成残次鸽增多,甚至造成肉鸽大规模死亡。因此,要树立综合防控观点,即从建场、进苗种到饲养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注重疫病防控。  相似文献   

6.
对姜堰市肉鸽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情况:姜堰地处苏中,连接苏南、苏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交通四通八达,距离上海、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仅有2个小时的车程。发展肉鸽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全市现栏存肉鸽种鸽14.5万对。2007全年出栏商品鸽196.7万羽,养殖场(户)95个,其中饲养种鸽500对以上的有34户,占总养殖量的比例为64.3%,规模化养殖程度较高。从事肉鸽养殖的相关人员315人,饲养品种以美国王鸽为主,该品种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大型肉用种鸽。作为商品鸽一般四周龄体重就可达500克以上,生长速度较快,养殖周期短,资金回笼快,养殖风险小。  相似文献   

7.
肉鸽养殖是一种新兴的特种养殖业,在广东、江浙等地形成了区域特色。但目前存在良种率不高、集约化水平不高、饲养管理水平不高、劳动效率不高以及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笔者建议,从肉鸽品系繁育、种鸽和乳鸽营养需求及饲养标准、疾病控制和保健技术、种蛋孵化技术、生产管理体系、以及流通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与推广,肉鸽规模化养殖产业必将成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运用2001—2016年统计数据,从肉羊存出栏量、羊肉产量、育种状况等方面分析江苏省肉羊产业发展状况,发现江苏省肉羊产业规模化不断提高,消费需求逐年增加,但2006年羊肉产量出现断崖式下跌,且近几年价格不稳定、肉羊种质资源质量下降,使得肉羊养殖收益不明显,肉羊产业竞争力减弱。江苏省肉羊产业发展存在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不高、种质资源质量下降、信息不对称和品牌化程度不够等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肉鸽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肉鸽业是改革开放之初发展起来的。20多年来,随着我国畜牧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肉鸽养殖已从最初的零星散养,逐步向现在的专业化及规模化方向发展。肉鸽的品种也从最初的地方草鸽增加到现在的以白羽王鸽为主、红卡奴、贺姆鸽等并存的局面,而且还培育出地方肉鸽新品种,如太湖肉鸽。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肉鸽业几度沉浮,发展很不平衡。饲养不规范,品种退化,疾病多样化,加工滞后,市场开拓面窄,这些已成为制约肉鸽业发展的瓶颈。又适逢中国加入WTO,这给肉鸽生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我国肉鸽业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贵港市历来有养殖肉鸽的传统,肉鸽养殖作为贵港市的特色养殖业之一,发展潜力巨大。为了解和掌握贵港市肉鸽养殖基本情况,贵港市派出调研组到各县市区开展肉鸽养殖基本情况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肉鸽养殖场,召开座谈会听取各县市区肉鸽养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深入全面了解贵港市肉鸽养殖情况。针对当前肉鸽养殖存在问题,调研组认真开展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我国肉鸽业发展大致可分二个阶段,期间经历二次养植高峰,1985~1988年经历了第一次养殖高峰,以专业户养殖为主,规模较小,属于肉鸽业摸索阶段。1989年开始进入第一次低谷,分析其原因关键县市场因素.人们对肉鸽认识不足,只有少数星级宾馆、饭店需求乳鸽,每羽乳鸽售价仅为8~9元;另外原因是对肉鸽饲养方式、环境要求、饲养技术等掌握不够、水深。1994~1997年经历了第二次养殖高峰.以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为主,属于肉鸽业发展阶段,应该说市场已成熟,但存在盲目发展,产生许多误区,进入规模集约化养鸽后对鸽盛等重大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肉鸽消费持续增长,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但2012年3月份以来,受前期肉鸽业产能快速增长、而肉鸽消费市场发展较慢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之养殖成本上升与疫病影响,肉鸽企业效益下滑,肉鸽行业面临亏损。8月份后,肉鸽也将面临换羽,进而影响9月和10  相似文献   

13.
侯冰 《兽医导刊》2020,(8):230-230
肉鸽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成为大众喜爱的产品之一。本文主要以肉鸽规模化健康生产技术为研究对象,从四步养殖技术、综合管理技术、鸽粪回收技术、疾病防控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度讨论,从而为肉鸽养殖业的兴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全国肉鸽业发展现状我国肉鸽养殖业开始具规模化发展主要从1980年广东光明农场大宝鸽场诞生后开始,经过30多年的发展,肉鸽养殖业经历了从庭院饲养到集约化养殖直至成为产加销产业的重大转变,目前养鸽业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经济的新型增长点。以广东省为例,1988年,广东市场乳鸽年需求量不过几十万只,乳鸽食品仅在少数的高档酒店推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鸽已成为继鸡、鸭和鹅后又一大肉用家禽,市场对安全、绿色以及优质的肉鸽产品需求也越来越高。中兽药具有毒性小、无残留等特点在肉鸽绿色健康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梅州市肉鸽产业发展现状,本文对中兽药在肉鸽绿色养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并针对目前中兽药开发利用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能为中兽药在肉鸽绿色养殖中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肉鸽养殖作为一种新兴的特种养殖行业,具有饲养管理简单、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等优点,目前已成为盐城市特种养殖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结合盐城市技术人员挂点服务工作,对肉鸽规模化养殖技术进行了探索,总结了几项经验,现介绍如下。1肉鸽场址的选择肉鸽胆子小,容易受惊吓,所以鸽场最好选择远离闹市区,周边3000m无化工厂、屠宰场及其他养殖场,空  相似文献   

17.
我国肉鸽产业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而发展,又伴随着香港、东南亚乳鸽市场的大量需求而兴起。发展到今天,肉鸽产业已进入了规模化、集约化、半自动化生产,其中广东省肉鸽产业发展较为迅速。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提升肉鸽养殖生产技术水平、有力推动肉鸽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上海市奉贤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欣荣大皇鸽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大力协作下,笔者组织开展了乳鸽人工哺育技术体系的创新研发;经对国内外乳鸽人工哺育技术资料的分析研究,结合对自然鸽乳营养与生物质成分检测分析,成功配制乳鸽各生长阶段高效仿真人工鸽乳和对乳鸽人工哺育内环境智能控制、人工智能填饲等技术的创新研发,总结形成了乳鸽人工哺育技术体系,并经技术验证和应用示范,制定了相应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总结了生猪规模化养殖存在的诸如资金投入不足、圈舍标准低、抵御疫病市场能力弱以及养殖户面临环境、用地、补偿、资金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优化生猪产业组织模式、推广标准化建设、推进规模化生产以及完善生猪养殖、加工、流通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等措施,以期为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1 国内肉鸽养殖现状我国肉鸽养殖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广东省,随后逐渐发展到全国各地。到目前为止,全国存栏产鸽约5 000多万对,年出栏乳鸽6亿多羽,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肉鸽养殖业已经成为特禽养殖业中的龙头产业。经过近40多年发展与积累,已经摸索出一整套的高产饲养方法和疫病防治技术。成熟的养殖技术为肉鸽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肉鸽饲养业已经逐步成为畜牧业中独立的产业,在国内家禽饲养中占据重要地位。上海是传统的肉鸽养殖、消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