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枯草期山羊养殖户种植黑麦草补饲放牧羔羊的效果,选用1.5~2.5月龄的放牧羔羊进行黑麦草补饲试验,观察其与未补饲黑麦草羔羊增重的差异。结果表明,补饲黑麦草羔羊比未补饲对照组羔羊增重高43%;种植667m2黑麦草,通过补饲羔羊能取得14810.64元的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补饲水平对牙山黑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2~3岁健康的牙山黑绒山羊繁殖母羊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研究自然放牧条件下和放牧加补饲混合精料(0.1,0.2,0.3 kg/d)条件下牙山黑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放牧、放牧加补饲条件下,牙山黑绒山羊母羊的发情率、受胎率无显著变化(P0.05);每天每只羊补饲0.2 kg混合精料母羊产羔率显著提高(P0.05),但羔羊初生重显著下降(P0.05);放牧加补饲可显著提高产绒量(P0.05),但对绒长度和绒细度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补饲水平的提高,牙山黑绒山羊体重增长明显。说明在秋季放牧条件下,每天下午归牧后给牙山黑绒山羊补饲0.2 kg的混合精料可以提高母羊日增重、繁殖率和产绒量,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岷县黑裘皮羊产区自然条件严酷,饲养方式落后,养殖效益偏低。为了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建立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饲养模式,提高黑裘皮羊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开展了黑裘皮羊放牧补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岷县黑裘皮羊经短期放牧补饲饲养,增重效果明显,但增收效益不是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贵德黑裘皮羊引入到甘肃岷县,在放牧加补饲饲养条件下,各生理指标正常,各月龄体重、主要体尺等指标与引入地接近,其生长发育、抗病能力、繁殖性能、耐粗饲等方面表现良好。贵×岷F1和岷县黑裘皮羊相比较,羊的初生重、1月龄、6月龄、1岁龄平均体重,公羔分别比岷县黑裘皮羊公羔提高0.11kg、0.67kg、0.97kg和1.33kg;母羔分别比岷县黑裘皮羊母羔提高0.08kg、0.40kg、1.21kg和.1.65kg。4月龄、6月龄的贵×岷F1羔羊在体斜长、胸围、体高方面都有所提高,数据表明,贵×岷F1杂交一代性能好于岷县黑裘皮羊,在甘肃省岷县生态条件下可以生存、繁殖和发展,并可用于杂交改良岷县黑裘皮羊,提高岷县黑裘皮羊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放牧 补饲、舍饲 补饲、全放牧、舍饲不补饲等4种方式对波×黑杂交F1代肉羊作育肥试验.试验羊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育肥期120 d.通过平均日增重、经济效益等指标对育肥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57.3 g、166.7 g、146.3 g、155.3 g,舍饲 补饲组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舍饲不补饲组与放牧 补饲组差异不显著(P>0.05),全放牧方式最差.放牧 补饲、舍饲 补饲、全放牧、舍饲不补饲各组利润分别为79.8元/只、88.4元/只、57.4元/只、72.2元/只,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12、1∶2.23、1∶1.69、1:1.94,舍饲 补饲组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果表明:舍饲 补饲组增重速度最快,肥育末重最大,投入产出比最高,经济效益最大,舍饲 补饲方式波×黑杂交肉羊育肥最为理想,可在生产中推广;放牧 补饲组产生的经济效益高于舍饲不补饲组,生产中应给予补饲,以增加产出;在生产中不应采取全放牧方式进行波×黑杂交肉羊的育肥.  相似文献   

6.
岷县黑裘皮羊是我国珍贵的地方绵羊品种资源,所产二毛裘皮产品名贵。近30年来,岷县黑裘皮羊的数量不断缩减、质量严重退化、生产性能逐渐下降,将面临着濒危现状,急需加强保护和选育。岷县黑裘皮羊具有放牧、单胎的特点,初配年龄为1.5岁,多为1胎1羔,双羔少见,在放牧条件下,繁殖率和成活率都比较低。本文根据岷县黑裘皮羊品种资源现状,养殖条件,生产性能,经过试验研究,总结提出岷县黑裘皮羊羔羊培育技术,以提高繁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取3月龄羔羊45只,平均分为3组,每组15只。每天晚上归圈后补喂精料,低营养组、中营养组和高营养组分别饲喂精料补充料0.10、0.15、0.2kg,测定育肥效果。结果表明,中、高营养组期末平均体重比低营养组提高12.36%、20.22%,差异显著(P0.05),表明在放牧条件下,补饲水平对青山羊羔羊育肥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提高牙山黑绒山羊生产性能的营养标准,本实验对繁殖期、哺乳期牙山黑绒山羊补饲了不同蛋白水平的精料。实验结果表明:给繁殖期牙山黑绒山羊母羊补饲10%粗蛋白水平的日粮,能提高母羊的发情率和受胎率,羔羊的初生重较对照组提高0.09kg差异显著(p0.05);哺乳期母羊补饲16%粗蛋白水平的日粮效果最好,30日龄羔羊断奶重较对照组提高0.61kg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牛羊复合添加剂对放牧绵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增祥 《饲料工业》2000,21(2):15-16
枯草期选用藏系绵羊成年母羊40只 ,羔羊20只 ,分为二组 ,在放牧条件下 ,一组为试验组 ,补饲含复合添加剂的精料补充料 ,另一组为对照 ,补饲不含复合添加剂的精料补充料 ,进行为期60d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成年羊试验组比对照组只均多增重0.46kg ,提高了29.87 % (P<0.05) ,羔羊试验组比对照组只均多增重3.48kg ,提高了43.66 %(P<0.01)。经济效益 :试验组纯收益为317.30元 ,对照组为119.3元 ,试验组比对照组多收益198.00元。每只羊平均收益 :成年羊试验组比对照组只均多收益2.07元 ,羔羊试验组比对照组只均多收益15.66元。表明在精料补充料中添加复合添加剂 ,在放牧绵羊生产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岷县黑裘皮羊是甘肃省的优良地方品种,以生产二毛裘皮出名,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其数量快速下降。2007年国家将此品种列入国家保护名录。为有效保护这一珍贵品种,为今后的选种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以12、24、36月龄岷县黑裘皮羊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生理指标测定,以及23项血液生理指标和26项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研究,结果显示:(1)月龄因子对成年岷县黑裘皮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较小;(2)岷县黑裘皮羊仅放牧采食的牧草矿物质不足,今后应当适当补饲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1.
岷县黑裘皮羊是甘肃省的优良地方品种,现纯种在1 000只左右,数量急剧减少,为保护这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育种和保种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以岷县黑裘皮羊24月龄母羊和24月龄公羊为研究对象,测定了3项生理指标和23项血液生理指标和26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岷县黑裘皮公羊的体温为39.45℃、母羊为39.28℃,差异显著(P0.05),在呼吸频率和心率上公、母羊差异不显著(P0.05)。(2)PLT和与之相关的MPV、PDW公、母羊无显著差异(P0.05)。(3)公、母羊Ca含量在2.1~2.13 mmol/L范围内,低于正常水平,说明放牧时饲草成分中矿物质不足。(4)性别因子对成年岷县黑裘皮羊的生理生化指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南非美利奴羊与甘细羊的杂交效果,文章对南甘F1羔羊和甘细羔羊从生长速度、幼年母羊的生产性能、6月龄羔羊育肥和屠宰性能及育肥效益等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甘F1羔羊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甘细羔羊(0.01P0.05),但幼年母羔的被毛长度和剪毛量明显低于甘细羔羊(0.01P0.05);南甘F1羔羊的屠宰率较甘细羔羊高,但在自然放牧状态下差异不明显,在放牧+补饲条件下可显著高于甘细羔羊;在高寒牧区采用放牧+补饲模式与纯放牧模式相比,可使每只羔羊在育肥2个月后新增纯收益80元。由此可见,在高寒牧区采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生产肥羔肉是一项提升细毛羊养殖效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通过妊娠后期青海半细毛羊母羊补饲精料中添加复合预混料的试验,研究复合预混料对母羊生产性能、羔羊初生质量、羔羊成活率及补饲精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的初生质量比对照组增加0.51 kg(P<0.05);1和2月龄羔羊体质量比对照组多增质量1.50和2.50 kg(P<0.05);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4.5%;羊粪中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37%、5.87%和5.10%(P<0.05);活质量产值幅度比对照组提高25.18%;扣除补饲料和预混料费用后,比对照组羊只均增加21.9元.  相似文献   

14.
在贵州盘县选取20只4~5月龄无病、体况良好的贵州黑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试验组(n=10),两组每天均放牧7 h左右,对照组、试验组分别补饲农户自配精料和试验精料,补饲标准均按照只均每天0.2 kg进行,预试期15 d,试验期3个月,测定山羊育肥效果。结果显示:试验期结束后对照组与试验组羊体重分别为21.35 kg和23.55 kg,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羊的日增重分别为89.44 g和73.33 g,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6.11 g,差异显著(P0.05),说明补饲试验精料的增重效果优于补饲农户自配精料。屠宰测定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平均屠宰率为39.45%,比对照组高出0.52个百分点,平均净肉率30.91%,比对照组高出0.84个百分点,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试验组的眼肌面积、肉骨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补饲试验精料和补饲农户自配精料羊的胴体重虽然相近,但是补饲试验精料比补饲自配精料更能促进脂肪、肌肉组织生长。补饲试验精料,可有效提高贵州黑山羊的增重效果和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精料补饲对2~3月龄驴驹生长性能和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内蒙古巴林左旗地区2~3月龄改良驴驹120头,分为3个组,每组40头。对照组驴驹跟随母驴放牧,每日饲喂1.0kg玉米面,试验1组在放牧基础上每日补饲占体重1%的精料补充料,试验2组在放牧基础上每日补饲占体重1.5%的精料补充料,试验期6个月。结果显示,试验2组驴驹平均日增重达623.25g,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0.50g(P0.01),与试验1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驴驹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母驴驹平均日增重略高于公驴驹,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间以试验2组经济效益最高,日净利润达15.52元,其次为试验1组15.49元,对照组最低为14.24元,但三者差异都不显著。因此,补饲能够提高2~3月龄驴驹的生产性能,且能够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以每日采食占体重1.5%的精补料为生产性能最好,净利润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营养水平对内蒙古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选用120只2.5岁健康的内蒙古绒山羊母羊,根据体重、上年度产绒量和产羔率分为4组,每组30个重复,研究在自然放牧、放牧加补饲(混合精料100、200、300 g)条件下,不同营养水平对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放牧、放牧加补饲条件下,绒山羊的发情率、受胎率和双羔初生重均无显著(P>0.05)变化;每天每只羊补饲200 g混合精料组,产羔率显著(P<0.05)提高,但羔羊初生重下降(P<0.05);不同营养水平的补饲对绒山羊的绒产量、绒长度和细度无显著(P>0.05)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暖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瘤胃发酵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选取健康的2岁公牦牛6头,随机分为补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放牧不补饲,补饲组在归牧后补饲精料。120d后,取牦牛瘤胃液,测定pH值、NH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补饲组牦牛瘤胃液乙酸丙酸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饲组牦牛瘤胃液pH值和异丁酸含量低于对照组,而NH3-N浓度、乙酸、丙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饲组牦牛瘤胃液长链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得出,暖季补饲精料能够提高生长期放牧牦牛瘤胃发酵的能量利用效率,促进其生长育肥;同时,对瘤胃长链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不会造成冲击,从而能够保持放牧牦牛肉乳的天然脂肪酸组成结构。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放牧条件下,适当补饲混合精料,羊的日增重为96.35~110.25 g,比不补饲羊提高88.48%~115.67%(P<0.01),日均增加经济效益0.26~0.37元.在舍饲条件下,补饲饲料的颗粒化使羊的日增重达105.50 g,分别比粉料组和常规精料组提高了44.96%(P<0.05)和57.28%(P<0.01),日均增加经济效益分别为0.3元和0.54元;补饲营养全面的混合精料比常规精料可改善羊日增重8.50%,增加经济效益0.24元.在山羊育肥中补饲营养全面的颗粒精料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补饲营养调控剂对暖季放牧羔羊体尺及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适量补饲对放牧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2010年5月至9月在裕民县吉兰德夏草场选取45只3月龄健康的巴什拜羊羔羊,分为对照组(放牧)、试验Ⅰ组(放牧+补饲0.2%营养调控剂)和试验Ⅱ组(放牧+补饲0.4%营养调控剂)。分别在羔羊3月龄、4月龄、5月龄和6月龄进行体重和体尺测量。结果表明:放牧加补饲营养调控剂,可以促进羔羊骨骼生长和羔羊日增重的提高。在试验的第2期(即5月龄),试验Ⅱ组胸围和体长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00%和4.28%,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Ⅱ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34.38%,且差异显著(P<0.05)。分析认为:①补饲营养调控剂对暖季放牧羔羊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②营养调控剂含量以0.4%水平对羔羊生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暖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肉产量和品质特性的影响,选取玉树州称多县体重相近的2岁放牧牦牛30头,随机分为补饲组和放牧组,每组15头,分别采取放牧+自由采食精料和放牧的方式喂养,120d后两组各屠宰3头公牦牛,测定肉产量和肉品质特性。结果表明,暖季补饲精料极显著(P0.01)提高了牦牛的生长速度,补饲组牦牛的暖季平均日增重达571.43g,为放牧组(248.68g)的2.3倍;显著(P0.05)提高了牦牛的屠宰性能,补饲组牦牛的屠宰率较放牧组高出3.26个百分点;显著(P0.05)降低了牦牛肉的pH_(24),而对pH_1、L~*、a~*、b~*、解冻损失、失水率、熟肉率及嫩度等加工食用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对肉的蛋白质、脂肪等常规营养成分及18种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可以得出,暖季补饲精料可以在不影响放牧牦牛肉优良品质的情况下,实现牦牛的快速生长,提高产肉量、改善生产效率,有效推动三江源区牦牛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