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蚯蚓养殖在我国已经发展多年,尤其是近几年,蚯蚓养殖伴随着其它养殖行业地迅速兴起而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依靠发展蚯蚓养殖而走上致富道路的先行者,部分富有开拓精  相似文献   

2.
由于蚯蚓在医药、保健品方面的深入开发与应用,国内外市场对蚯蚓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已有许多养殖场家已发展到商品化养殖,蚯蚓养殖成为前景广阔的新型养殖事业。今年35岁的贾立明早就瞄准了这个行业,从1991年开始养殖蚯蚓,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天津市宁河县土产公司仓库后院办起了天津市宁河县蚯蚓购销养殖总场,贾立明在养殖中探索,总结了不少经验,现就其总结的四种立体集约化养殖蚯蚓的特点介绍于下,供参考应  相似文献   

3.
近十几年来,世界上的蚯蚓养殖已作为处理垃圾、减少污染、生产优质肥料、提供饲料而迅速发展起来。在意大利,蚯蚓养殖业是一种新兴行业。已发展成为蚯蚓养殖业,有儿家蚯蚓养殖公司,有十五年的历史。我们参观了一家佛罗伦萨附近的Lommy Vermifert蚯蚓养殖公司,生产规模相当大,达到了工厂化的程度,生产水平较高,实现了机械化分离蚯蚓和蚓粪。  相似文献   

4.
一、蚯蚓的开发价值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蚯蚓作为一种奇特的生物资源,引起了养殖界广泛的注意。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人工养殖蚯蚓的研究,目前已发展到工厂化养殖和商品化生产,养殖蚯蚓成了前景广阔的新兴养殖事业。国际市场每年蚯蚓的交易额为20~30亿美元,而且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 世界各地蚯蚓养殖的主要用途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净化环境,变废为利,增肥改土;二是作为新的蛋白质资源,制成禽畜、渔业、特种动物饲料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目前我国蚯蚓养殖自动化程度低、养殖劳动强度大、养殖效率低等问题,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设计了一种温度、湿度、通气量可自动控制的高效智能蚯蚓养殖设备,可实现单独蚯蚓养殖箱内温度、湿度的实时显示,监测和自动调控,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通过定期通气还可以实现蚯蚓的高密度养殖。笔者主要介绍了高效智能蚯蚓养殖设备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思路,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具有工作可靠、反应灵敏、成本低、易于管理和维护等优点,可有效降低蚯蚓养殖的劳动强度,通过定期向养殖基料中通入空气,提高养殖基料中的含氧量,蚯蚓养殖密度提高15%,节省人工养殖费用560元/万条,节省劳动力58.3%。说明采用高效智能蚯蚓养殖设备可为蚯蚓养殖提供便利,实现了蚯蚓的高密度养殖。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宁河县蚯蚓购销养殖总场场长贾立明,从1991年开始养殖蚯蚓,逐年发展壮大,如今产品销往广东、海南、华东、华北等地,并通过外贸公司代理部分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1999年所产的产品全部销完,已销鲜蚯蚓十几吨、干蚯蚓5吨,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由于蚯蚓在医药、保健品方面的深入开发和应用,国内外市场对蚯蚓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已发展到商品化养殖。蚯蚓养殖成为前景广阔的新型养殖事业。我国的蚯蚓养殖与开发才刚刚起步,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产业。今年34岁的贾立明早就瞄准了这个行业,已经养殖了10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去年已达2公顷,…  相似文献   

7.
蚯蚓在食品保健上的应用开发市场前景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发达国家已兴起一个开发蚯蚓保健食品热,蚯蚓的年贸易额在20亿美元左右,而每年正以20%~25%的速度递增。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都在大力发展蚯蚓养殖业,目前已发展到工厂化养殖和商品化生产,养殖蚯蚓成了前景广阔的新兴养殖事业,蚯蚓的开发价值,引起了广泛的注意。1997年美国的300个大型蚯蚓养殖企业组成了国际蚯蚓养殖者协会,以帮助促进这个行业。世界各地蚯蚓养殖的主要用途,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净化环境,变废为利,增肥改土;二是作为新的蛋白质源,制成禽畜、渔业、特种动物饲料添加剂,或作为人类食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粪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资源化处理猪粪技术是解决目前猪粪污染的关键措施.本文介绍了堆积发酵生产沼气、猪粪发酵床养猪法、养殖蚯蚓、养殖蝇蛆这四种目前我国现有的技术方法,并分析各方法的优劣.其中养殖蚯蚓、养殖蝇蛆这两种方法则是更加符合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要求,可更好地延伸养猪产业链.为了更好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结合蚯蚓、蝇蛆资源化处理猪粪技术,发展“猪粪—蝇蛆—蝇蛆粪—蚯蚓—蚯蚓粪”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蚯蚓养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蚯蚓是一种养殖成本低、营养价值丰富、产量高的动物,被广泛的应用和推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的深入发展,蚯蚓养殖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本文从蚯蚓品种及改良、养殖方式、蚯蚓饲料、饲养管理以及采集与利用方面对国内外蚯蚓养殖技术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蚯蚓联合社发展比较迅速,每年可以盈利260多万元。"近日,山东滨州市滨城区禾木蚯蚓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王磊高兴地对笔者说。禾木蚯蚓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滨北街道窦家村,成立于2009年,占地面积120亩,是一家从事蚯蚓养殖及半成品加工,专业探索开发蚯蚓养殖技术的合作社。到目前为止,该合作社已在滨  相似文献   

11.
随着黄鳝、棘胸蛙(石蛙)等名特水产品养殖的发展,蚯蚓作为诱饵及鲜活饵料日趋增多 ,养殖场配套养殖蚯蚓面积不断扩大,但有些养殖场由于养殖蚯蚓技术没有较好掌握,养殖情况不理想,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没采用遮荫大棚及管理不当,导致蚯蚓数量锐减,跟不上名特水产品养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结合蚯蚓养殖的技术要求,提出了桑园田间沟槽养殖蚯蚓和利用大棚设施及蚕具农闲期间养殖蚯蚓的技术方案,介绍了蚯蚓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发达国家已兴起一个开发蚯蚓保健食品热,蚯蚓的年贸易额在20亿美元左右,而每年正以20%~25%的速度递增。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都在大力发展蚯蚓养殖业,目前已发展到工厂化养殖和商品化生产,养殖蚯蚓成了前景广阔的新兴养殖事业,蚯蚓的开发价值,引起了广泛的注意。1997年美国的300个大型蚯蚓养殖企业组成了国际蚯蚓养殖者协会,以帮助促进这个行业。 世界各地蚯蚓养殖的主要用途,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净化环境,变废为利,增肥改土;二是作为新的蛋白质源,制成禽畜、渔业、特种动物饲料添加剂,或作为人类食品销售;三是作为药物、化妆品的原料;四是利用蚯蚓或蚓粪的特殊功能,作为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动物或除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粪便资源化利用成为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利用养殖蚯蚓处理奶牛粪污的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利用养殖蚯蚓处理奶牛粪污的研究现状、应用范围和相关技术,有效地针对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和蚯蚓养殖做出探究,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区人工养殖蚯蚓发展很快。从各地的经验看,要加快蚯蚓养殖业的发展,应抓好以下三个结合。一、与栽培食用菌结合,解决蚯蚓饲料。蚯蚓个体虽小,没有牙齿,但吃起饲料来却十分惊人。据试验,蚯蚓每天的进食量,相当于自身的重量。从各地农户养殖情  相似文献   

16.
随着规模化养殖比例的不断提高,养殖数量逐步增加,如何有效处理畜禽粪便成为日益严峻的问题。蚯蚓养殖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项目,蚯蚓因具有消纳畜禽粪便、改善土壤肥力、提供优质蛋白饲料等特点而受到养殖业青睐。本文针对呼和浩特地区发展蚯蚓养殖业的优势,提出中小养殖场(户)利用蚯蚓有效处理和利用畜禽粪便,既可以使粪污资源有效利用,又可以促进蚯蚓养殖业增收,对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畜牧市场》1999,11(9):42-43
根据国际市场对蚯蚓产品需求的增长,我国近几年也引进日本蚯蚓良种,开始发展人工养殖蚯蚓业,多为农家小规模经营,尚未形成大的批量。由于蚯蚓在医药、保健品方面的深入开发和应用,以及特种养殖和特种水产的迅猛发展,对蚯蚓需求与日俱增。据《国际商报》1998-04-06《养蚯蚓,赚大钱》一文报道了天津市宁河县贾立明,于1995年投资兴办宁河县蚯蚓购销养殖总场,已由开始时的6670m2,现已发展到20000m2,产品供应全国各地,部分产品通过外贸公司代理,出口日本与韩国。经济效益很好。该场已向华北各地农户提供…  相似文献   

18.
由于蚯蚓具有生态学上的特殊功能,所以蚯蚓的人工养殖,近几年以来,在国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最早人工养殖蚯蚓的,当推新西兰和美国,最近十几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三废”的污染给人们带来极大的苦恼,通过研究,试验,人们发现蚯蚓是处理“三废”的廉价劳动力,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6,(6):160-161
正随着畜禽饲养业快速发展,动物蛋白质饲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开辟动物蛋白质饲料来源,我院畜牧所进行了蚯蚓立体养殖技术研究,并总结出了一套蚯蚓高产立体养殖新技术,现报告如下。1场地选择立体养殖场地宜选在室内,像废弃的厂房、校舍、猪舍、牛舍和鸡舍等,皆可以用来养殖蚯蚓,其优点在于可以遮阴避雨,避免不良条件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便于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提高蚯蚓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宁河县岳龙镇岳龙村青年农民贾立明,1990年创办了家庭蚯蚓养殖场,谁曾想小蚯蚓开辟了致富道。数年下来,他的家庭蚯蚓场发展成为宁河县蚯蚓专业购销养殖总场,还与外地联营办蚯蚓加工厂,建起京津冀鲁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